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数字市政”的建设加快了步伐,城建档案管理也开始迈入信息化管理阶段。在数字时代,城建档案必须要及时更新管理技术和管理设备,以提高城建档案管理水平。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具体分析“数字市政”和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需要抓住的重点环节,以及需要采取的建设方法。
【关键词】数字市政;城建档案;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 G271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促使城市朝着数字化和信息化的方向发展,“数字市政”和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了我国城市发展的必要趋势,数字化城市的建设和城建档案信息化的实现必须秉承一定的原则,采取科学的方法。
二、“数字市政”的概念
“数字市政”是对城市发展方向的一种描述,是指数字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要渗透到城市生活的各个方面,这将是世纪之交最重要的技术革命。具体的讲“数字城市”是指综合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RS),多媒体及虚拟现实等现代化信息技术,实现对城市地理、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人口、经济、社会和城市设施、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等信息的采集、更新和集成。
“数字城市”就是指在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以及城市生产与生活中,充分利用数字化信息处理技术和网络技术,将城市的各种数字化信息及各种信息资源加以整合并充分利用的一个技术系统,它是一个立体的五维的空间信息管理平台。发展“数字城市”是今后城市实现信息化并抢占数字地球制高点的重要方向。“数字城市”主要有通信网络平台、软件技术、数字信息及资源三部分组成。“数字城市”的基础平台是一个开放、分布式的基于Internet网络环境的各类数据存储、管理、更新、查询、处理、分析的软件系统。“数字城市”的数字信息及资源主要由空间数据、属性数据、应用模型系统等组成。其空间信息资源是支撑数字城市的重要基础。是数字城市运转的能源,它主要包括各类多光谱、多时相、高分辨的城市遥感卫星影像、航空影像,大比例尺电子地图,有关城市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发展等与电子地图相关的图形、图表和文本数据库,核心是有关城市土地利用、城市交通、各类建筑物等各种数据。“数字城市”实际上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城市综合管理和决策系统。
三、“数字市政”与城建档案信息化是“数字化市政”的基础
“数字化城市”是指充分利用信息和网络技术,对城市各类信息资源进行有序有效的整合。建设规范化、标准化的城市信息体系,建设具有统一信息平台和完善的各类数据库,对城市基础设施与生活发展相关的各方面内容进行全方位的信息化处理。建立城市地理、资源、生态、环境、人口、经济、社会等复杂系统的数字网络化管理、服务与决策功能于一体的信息体系。典型应用包括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城市智能交通、市政基础设施管理、公共信息服务、教育管理、社会保障管理、城市环境质量监测与管理、社区管理等几乎所有城市生活管理方面和经济层面。
为什么要建设“数字化城市”?因为“一个百万人口的城市,在其他投入不变的情况下,只要数字化水平达到‘基本应用’的程度时GDP就可以增加2.5~3倍,城市的形象和竞争力也将得到大幅度的提升”——这是专家研究后得出的结论。
城市是社会生产和生活的载体,而市政基础设施是城市机体保持旺盛生命力的动脉和血管。城市信息化离不开市政基础设施及其档案资料等的信息化。这就像再先进的汽车引擎离不开最基本的燃油来驱动。在用数字化手段调控城市、预测城市、监管城市的过程中首先要进行各种信息、数据的获取、分析和应用,这就对基础的城建档案信息源、数据源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在技术层面上,要求城建档案信息源、数据源要与整个“数字化城市”系统相匹配,使城建档案信息网络在自成体系的前提下,又能成为城市公共服务信息平台的组成部分;而“数字市政”在此又成为城建档案信息网络的并列系统或子系统,为整个城市大系统提供市政基础设施运行和管理的同步信息支持。在质量层面上,各类基础信息源的質量水平对城市信息体系运行、分析、决策的质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城建档案信息网络有责任、有义务提供涵盖城市规划、城市勘测、城市建筑、城市园林、城市环保、城市人防、市政公用、地下管线等30多个专业的高质量数字化信息。在深度上,包含时间深度和技术深度两个方面。城建档案信息网的建设不能贪大求全,而应当遵循“可能与实用”的原则,要有一个取舍与筛选的过程,并不是年代越久就越好,也不是子目越细质量就越高,而是针对不同的使用层次和不同的使用对象,对档案资料深度的要求是根本不同的。
有效的信息其实都是“精心设计的结果”,任何好的数据库或信息源必须要不断进行改进和维护,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信息优化更新机制。这也是“数字市政”和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须遵循的原则。
四、“数字市政”与城建档案信息化的协调发展
“数字市政”与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着相互适应,相互协调的问题。系统与软件的协调。任何形式的数据库都必须通过信息软件所设置的O/A端口接入网络系统(局域网或城市建设服务网站等),建设中从一开始就应避免各自为政、自成体系的“闭门造车”式发展,而要在精心规划的基础上,按照“数字化城市”的发展要求自觉纳入地区发展的“总盘子”中分段实施,使“数字市政”与城建档案信息系统能够兼容并蓄、“强强发展”。分阶段实施中的相互协调。“数字市政”与城建档案信息系统都存在一个分步实施、逐步完善的现实问题:一方面是网络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决定了系统不断完善的阶段性和持续性;另一方面是任何一个信息系统的建立都不可能在一夜之间“一蹴而就”,而只能是按照“必须和可能”的原则逐步实施和推进。对数据采集精度与深度方面的要求。“数字市政”与城建档案信息系统在此有着不同的侧重偏向:“数字市政”系统对生产、管理、维护工作中经常性、反复性使用的信息,偏重于实用性的要求来建立。比如,运用数字化手段对某桥梁进行监测维护时,着重于关注桥梁各部位的标高变化、水平位移、构件变形、混凝土和钢筋的腐蚀状况等与桥梁全寿命期间有关的工程数据,至于具体的检测方法、计算过程、论证情况等可能仅以纸质资料的形态存在而不进入数据库。因此,城建档案信息系统应当适时适宜地对“数字市政”信息系统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提出要求,做到对数据的采集“筛而不弃、舍而不漏”,两者兼顾。
五、“数字市政”与城建档案信息化管理的要点
数字化城市管理档案的重要性要求我们必须做好数字化城市管理档案管理工作。做好管理工作首先要从管理本身的四个基本特征出发:即管理的载体是组织,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管理的任务是设计和维持一种环境,管理的核心是处理好人际关系,而人是管理的第一要素。
“以人为本”,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做好数字化城市管理档案的管理工作。
一是加强对数字化城市管理档案法律、法规、标准的宣传工作,提高全社会的档案意识和法律意识。信息社会对信息传播也是迅捷的,我们要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等各种宣传渠道及时将数字化城市管理档案的有关信息传播出去,特别是建立网络信息共享平台——数字化城市管理档案专业网站,明确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各自的职责,让大家都来了解它、关注它、重视它,熟悉并能很好地掌握它,并通过人机互通,实现网络交流,及时沟通信息,完善数字化城市管理档案的管理工作。
二是以人为本,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档案管理专业队伍。现代化的城市建设离不开现代化的人才,高水平的数字化城市管理档案管理也离不开具有综合素质的管理人员。这就要求对内,数字化城市管理档案管理人员要定期参加专业理论学习,懂技术、会管理、业务精,并取得相应的管理资质、持证上岗;对外,定期举办数字化城市管理档案管理的集中业务培训,及时做好各种文件、标准的讲解、培训工作。实践证明,集中业务培训是做好数字化城市管理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措施,它时间短、见效快、针对性强、覆盖面广,能大大提高建设单位和施工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对数字化城市管理档案的管理能力,对数字化城市管理档案的标准化、规范化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是深入现场,做好对重点工程项目档案的服务工作。重点工程建设项目是城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础设施,也是发挥城市多功能作用的关键,它关系到国计民生,又体现着城市的现代化水平。在主动做好对重点工程业务指导、现场跟踪服务、档案接收工作的同时,还要对登记在册的重点工程项目进行清查、摸底,分析研究,积极探索,创出新路子。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数字市政”与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要抓住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协调数字化城市和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做好建设过程中的管理工作,加快数字化城市的实现,提高城建档案的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朱会靑.探索我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发展方向[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5).
[2]潘玉凤.浅谈城建档案工作信息化建设[J].档案管理,2011,(4).
【关键词】数字市政;城建档案;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 G271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促使城市朝着数字化和信息化的方向发展,“数字市政”和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了我国城市发展的必要趋势,数字化城市的建设和城建档案信息化的实现必须秉承一定的原则,采取科学的方法。
二、“数字市政”的概念
“数字市政”是对城市发展方向的一种描述,是指数字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要渗透到城市生活的各个方面,这将是世纪之交最重要的技术革命。具体的讲“数字城市”是指综合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RS),多媒体及虚拟现实等现代化信息技术,实现对城市地理、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人口、经济、社会和城市设施、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等信息的采集、更新和集成。
“数字城市”就是指在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以及城市生产与生活中,充分利用数字化信息处理技术和网络技术,将城市的各种数字化信息及各种信息资源加以整合并充分利用的一个技术系统,它是一个立体的五维的空间信息管理平台。发展“数字城市”是今后城市实现信息化并抢占数字地球制高点的重要方向。“数字城市”主要有通信网络平台、软件技术、数字信息及资源三部分组成。“数字城市”的基础平台是一个开放、分布式的基于Internet网络环境的各类数据存储、管理、更新、查询、处理、分析的软件系统。“数字城市”的数字信息及资源主要由空间数据、属性数据、应用模型系统等组成。其空间信息资源是支撑数字城市的重要基础。是数字城市运转的能源,它主要包括各类多光谱、多时相、高分辨的城市遥感卫星影像、航空影像,大比例尺电子地图,有关城市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发展等与电子地图相关的图形、图表和文本数据库,核心是有关城市土地利用、城市交通、各类建筑物等各种数据。“数字城市”实际上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城市综合管理和决策系统。
三、“数字市政”与城建档案信息化是“数字化市政”的基础
“数字化城市”是指充分利用信息和网络技术,对城市各类信息资源进行有序有效的整合。建设规范化、标准化的城市信息体系,建设具有统一信息平台和完善的各类数据库,对城市基础设施与生活发展相关的各方面内容进行全方位的信息化处理。建立城市地理、资源、生态、环境、人口、经济、社会等复杂系统的数字网络化管理、服务与决策功能于一体的信息体系。典型应用包括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城市智能交通、市政基础设施管理、公共信息服务、教育管理、社会保障管理、城市环境质量监测与管理、社区管理等几乎所有城市生活管理方面和经济层面。
为什么要建设“数字化城市”?因为“一个百万人口的城市,在其他投入不变的情况下,只要数字化水平达到‘基本应用’的程度时GDP就可以增加2.5~3倍,城市的形象和竞争力也将得到大幅度的提升”——这是专家研究后得出的结论。
城市是社会生产和生活的载体,而市政基础设施是城市机体保持旺盛生命力的动脉和血管。城市信息化离不开市政基础设施及其档案资料等的信息化。这就像再先进的汽车引擎离不开最基本的燃油来驱动。在用数字化手段调控城市、预测城市、监管城市的过程中首先要进行各种信息、数据的获取、分析和应用,这就对基础的城建档案信息源、数据源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在技术层面上,要求城建档案信息源、数据源要与整个“数字化城市”系统相匹配,使城建档案信息网络在自成体系的前提下,又能成为城市公共服务信息平台的组成部分;而“数字市政”在此又成为城建档案信息网络的并列系统或子系统,为整个城市大系统提供市政基础设施运行和管理的同步信息支持。在质量层面上,各类基础信息源的質量水平对城市信息体系运行、分析、决策的质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城建档案信息网络有责任、有义务提供涵盖城市规划、城市勘测、城市建筑、城市园林、城市环保、城市人防、市政公用、地下管线等30多个专业的高质量数字化信息。在深度上,包含时间深度和技术深度两个方面。城建档案信息网的建设不能贪大求全,而应当遵循“可能与实用”的原则,要有一个取舍与筛选的过程,并不是年代越久就越好,也不是子目越细质量就越高,而是针对不同的使用层次和不同的使用对象,对档案资料深度的要求是根本不同的。
有效的信息其实都是“精心设计的结果”,任何好的数据库或信息源必须要不断进行改进和维护,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信息优化更新机制。这也是“数字市政”和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须遵循的原则。
四、“数字市政”与城建档案信息化的协调发展
“数字市政”与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着相互适应,相互协调的问题。系统与软件的协调。任何形式的数据库都必须通过信息软件所设置的O/A端口接入网络系统(局域网或城市建设服务网站等),建设中从一开始就应避免各自为政、自成体系的“闭门造车”式发展,而要在精心规划的基础上,按照“数字化城市”的发展要求自觉纳入地区发展的“总盘子”中分段实施,使“数字市政”与城建档案信息系统能够兼容并蓄、“强强发展”。分阶段实施中的相互协调。“数字市政”与城建档案信息系统都存在一个分步实施、逐步完善的现实问题:一方面是网络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决定了系统不断完善的阶段性和持续性;另一方面是任何一个信息系统的建立都不可能在一夜之间“一蹴而就”,而只能是按照“必须和可能”的原则逐步实施和推进。对数据采集精度与深度方面的要求。“数字市政”与城建档案信息系统在此有着不同的侧重偏向:“数字市政”系统对生产、管理、维护工作中经常性、反复性使用的信息,偏重于实用性的要求来建立。比如,运用数字化手段对某桥梁进行监测维护时,着重于关注桥梁各部位的标高变化、水平位移、构件变形、混凝土和钢筋的腐蚀状况等与桥梁全寿命期间有关的工程数据,至于具体的检测方法、计算过程、论证情况等可能仅以纸质资料的形态存在而不进入数据库。因此,城建档案信息系统应当适时适宜地对“数字市政”信息系统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提出要求,做到对数据的采集“筛而不弃、舍而不漏”,两者兼顾。
五、“数字市政”与城建档案信息化管理的要点
数字化城市管理档案的重要性要求我们必须做好数字化城市管理档案管理工作。做好管理工作首先要从管理本身的四个基本特征出发:即管理的载体是组织,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管理的任务是设计和维持一种环境,管理的核心是处理好人际关系,而人是管理的第一要素。
“以人为本”,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做好数字化城市管理档案的管理工作。
一是加强对数字化城市管理档案法律、法规、标准的宣传工作,提高全社会的档案意识和法律意识。信息社会对信息传播也是迅捷的,我们要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等各种宣传渠道及时将数字化城市管理档案的有关信息传播出去,特别是建立网络信息共享平台——数字化城市管理档案专业网站,明确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各自的职责,让大家都来了解它、关注它、重视它,熟悉并能很好地掌握它,并通过人机互通,实现网络交流,及时沟通信息,完善数字化城市管理档案的管理工作。
二是以人为本,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档案管理专业队伍。现代化的城市建设离不开现代化的人才,高水平的数字化城市管理档案管理也离不开具有综合素质的管理人员。这就要求对内,数字化城市管理档案管理人员要定期参加专业理论学习,懂技术、会管理、业务精,并取得相应的管理资质、持证上岗;对外,定期举办数字化城市管理档案管理的集中业务培训,及时做好各种文件、标准的讲解、培训工作。实践证明,集中业务培训是做好数字化城市管理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措施,它时间短、见效快、针对性强、覆盖面广,能大大提高建设单位和施工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对数字化城市管理档案的管理能力,对数字化城市管理档案的标准化、规范化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是深入现场,做好对重点工程项目档案的服务工作。重点工程建设项目是城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础设施,也是发挥城市多功能作用的关键,它关系到国计民生,又体现着城市的现代化水平。在主动做好对重点工程业务指导、现场跟踪服务、档案接收工作的同时,还要对登记在册的重点工程项目进行清查、摸底,分析研究,积极探索,创出新路子。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数字市政”与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要抓住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协调数字化城市和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做好建设过程中的管理工作,加快数字化城市的实现,提高城建档案的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朱会靑.探索我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发展方向[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5).
[2]潘玉凤.浅谈城建档案工作信息化建设[J].档案管理,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