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五个方面,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历史兴趣和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时期。本文将根据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浅谈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初中历史;核心素养;教学策略
历史是研究人类发展进程的学科,历史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探寻历史真相,总结历史经验,是历史学的重要社会功能。初中生通过历史学习,能够感受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民族精神,能够不断提高历史核心素养,发展历史思维,对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构建时空坐标,培养时空观念
历史上的每一个事件都是时间和空间的结合点,历史时空坐标示意图“以时间为经,以空间为纬”,对相应的历史事件进行精准定位,学生能够梳理出历史事件的时空坐标系,就能在脑海中形成一张大的时间网,理清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梳理出历史事件的前后逻辑,从而帮助学生更准确地认知历史事件。时空观念是指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要求学生了解:世纪、年代、前期、中叶后期等关于时间的表达方式;识别历史地图;依时间顺序编制史事发展进程的图表;划分历史阶段,总结阶段特征;梳理中外共时性大事年表,分析中外共时性的问题。
例如,学习《美国的独立》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教学内容,正确阐述美国独立战争的爆发、经过、结果及影响,尤其是对其中重大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准确梳理。对其中需要重点记忆的内容,教师也要通过时间坐标的方法,引导学生获得准确认知。比如,以美国独立战争的过程为探究点。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时间坐标的方式建立知识体系,其中可以包括导火索:1773年的波士顿倾茶事件;战争开始的标志:1775年,来自克星顿的枪声;建国:1776年起草的《独立宣言》,宣告独立;转折: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胜利:1781年约克镇之战;结束:1783年,英国正式承认美国独立。通过这样的逻辑梳理,可以使学生获得对相关学习内容更加深刻的记忆,可以引导学生更好地建立相关事件的知识结构网络体系。
二、提供多样史料,提高学习效率
在初中历史学习过程中,教材为学生提供的可吸收的内容十分有限,针对某一个历史事件或知识点,书中的阐述可能较为笼统,但历史知识浩瀚无边,教材中提到的每一个知识点都可能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如其背景、过程、时间、原因、涉及到的人物等,很多内容教材上可能不体现,所以要想促使学生对历史产生更深刻的认知和理解,全面把握相关问题,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可以为学生提供多样史料,促使学生获得丰富的历史见解,培养学生良好的史料观。
在为学生提供史料的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对相关内容的鉴别,对有助于学生学习的内容教师要加强引导,促使学生在史料中发现和探索有效信息,结合教学,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历史。例如,学习到《探寻新航路》一课时,当学生了解到新航路开辟的原因(社会根源:《马可·波罗行纪》的诱导,欧洲人渴望到东方“寻金”)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扩充与《马可·波罗行纪》的相关知识内容,可以选择文字資料、图片资料形式,使学生更深入地分析原因,了解新航路开辟的有关知识。教师引入课本上没有的知识,使学生学习到更丰富的历史知识时,学生的探究兴趣就会更浓厚,其学习效率也会不断提升。
三、利用典型案例,培养家国情怀
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是初中历史教学的社会责任和人文追求。初中生在学习中要通过对历史的认识来了解国家的国情和传统文化知识,看到国家的发展历程,树立家国情怀,培养爱国意识。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感,能够发挥历史课堂和历史学习的价值。
例如,学习《近代科学与文化》一课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出示相关学习资料,让学生了解近代科学、文学、音乐、美术等方面的主要作品及其代表人物,通过引导学生思考牛顿、达尔文、托尔斯泰、贝多芬等人在科学和文化上取得伟大成就的原因,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和关注国家前途命运的基本素养和情怀。又如,学习《第二次世界大战》一课时,教师应通过引导,让学生理解全世界人民团结战斗的重要性,使其认识到只有加强正义的力量联合,才能战胜邪恶势力,同时对“和平与发展”这一永恒主题产生认同感,使学生获得对家国情怀更深刻的理解。
总而言之,在历史学习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实际情况,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着眼于学生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不断创新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更好地投入到历史学习中,进而提高其学科素养。
【参考文献】
[1]陈家运.追寻智慧探求素养———中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策略探索[J].中学历史教学,2018(9)
[2]胡振涛.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以唯物史观和时空观念教学为例[J].文教资料,2019(13)
(江苏省高邮市高邮镇秦邮初级中学,江苏扬州225600)
【关键词】初中历史;核心素养;教学策略
历史是研究人类发展进程的学科,历史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探寻历史真相,总结历史经验,是历史学的重要社会功能。初中生通过历史学习,能够感受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民族精神,能够不断提高历史核心素养,发展历史思维,对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构建时空坐标,培养时空观念
历史上的每一个事件都是时间和空间的结合点,历史时空坐标示意图“以时间为经,以空间为纬”,对相应的历史事件进行精准定位,学生能够梳理出历史事件的时空坐标系,就能在脑海中形成一张大的时间网,理清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梳理出历史事件的前后逻辑,从而帮助学生更准确地认知历史事件。时空观念是指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要求学生了解:世纪、年代、前期、中叶后期等关于时间的表达方式;识别历史地图;依时间顺序编制史事发展进程的图表;划分历史阶段,总结阶段特征;梳理中外共时性大事年表,分析中外共时性的问题。
例如,学习《美国的独立》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教学内容,正确阐述美国独立战争的爆发、经过、结果及影响,尤其是对其中重大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准确梳理。对其中需要重点记忆的内容,教师也要通过时间坐标的方法,引导学生获得准确认知。比如,以美国独立战争的过程为探究点。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时间坐标的方式建立知识体系,其中可以包括导火索:1773年的波士顿倾茶事件;战争开始的标志:1775年,来自克星顿的枪声;建国:1776年起草的《独立宣言》,宣告独立;转折: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胜利:1781年约克镇之战;结束:1783年,英国正式承认美国独立。通过这样的逻辑梳理,可以使学生获得对相关学习内容更加深刻的记忆,可以引导学生更好地建立相关事件的知识结构网络体系。
二、提供多样史料,提高学习效率
在初中历史学习过程中,教材为学生提供的可吸收的内容十分有限,针对某一个历史事件或知识点,书中的阐述可能较为笼统,但历史知识浩瀚无边,教材中提到的每一个知识点都可能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如其背景、过程、时间、原因、涉及到的人物等,很多内容教材上可能不体现,所以要想促使学生对历史产生更深刻的认知和理解,全面把握相关问题,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可以为学生提供多样史料,促使学生获得丰富的历史见解,培养学生良好的史料观。
在为学生提供史料的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对相关内容的鉴别,对有助于学生学习的内容教师要加强引导,促使学生在史料中发现和探索有效信息,结合教学,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历史。例如,学习到《探寻新航路》一课时,当学生了解到新航路开辟的原因(社会根源:《马可·波罗行纪》的诱导,欧洲人渴望到东方“寻金”)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扩充与《马可·波罗行纪》的相关知识内容,可以选择文字資料、图片资料形式,使学生更深入地分析原因,了解新航路开辟的有关知识。教师引入课本上没有的知识,使学生学习到更丰富的历史知识时,学生的探究兴趣就会更浓厚,其学习效率也会不断提升。
三、利用典型案例,培养家国情怀
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是初中历史教学的社会责任和人文追求。初中生在学习中要通过对历史的认识来了解国家的国情和传统文化知识,看到国家的发展历程,树立家国情怀,培养爱国意识。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感,能够发挥历史课堂和历史学习的价值。
例如,学习《近代科学与文化》一课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出示相关学习资料,让学生了解近代科学、文学、音乐、美术等方面的主要作品及其代表人物,通过引导学生思考牛顿、达尔文、托尔斯泰、贝多芬等人在科学和文化上取得伟大成就的原因,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和关注国家前途命运的基本素养和情怀。又如,学习《第二次世界大战》一课时,教师应通过引导,让学生理解全世界人民团结战斗的重要性,使其认识到只有加强正义的力量联合,才能战胜邪恶势力,同时对“和平与发展”这一永恒主题产生认同感,使学生获得对家国情怀更深刻的理解。
总而言之,在历史学习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实际情况,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着眼于学生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不断创新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更好地投入到历史学习中,进而提高其学科素养。
【参考文献】
[1]陈家运.追寻智慧探求素养———中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策略探索[J].中学历史教学,2018(9)
[2]胡振涛.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以唯物史观和时空观念教学为例[J].文教资料,2019(13)
(江苏省高邮市高邮镇秦邮初级中学,江苏扬州22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