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行动导向教学以改变学生学习态度,作为最终的教学目的,致力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培养健全的人格。在高职体育教学改革过程,如何借助行动教学导向法,促进改革工作成效的提升,成为相关教育者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文章立足于高职体育课堂教学现状,主要分析了“‘行动教学导向法’在高职体育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状况”。
关键词:行动教学导向法;高职体育;教学现状;教学改革;策略
行动教学导向法,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指的是:教师通过项目教学、模拟、表演、案例研究、角色扮演等方式,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完成任务等方式,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表现能力。
一、我国高职体育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教学方式脱离实际
很多学校依旧在施行被动的教学方式,体育课的设计主要完成教学任务为主,这使得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大大削减,这些教育方式学生从小到大一直在经历,到了大学依旧是一样的教学内容,学生难免会产生厌倦感,导致学生虽然喜欢运动,但对体育课的积极性不高。而对于高职院校来讲,更是应该及时的做出改变,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应该从自身出发,改变教学模式,调整教学方法,应该建立具有高职学院教学特色的体育课程。传统教学模式对学生有很大的束缚,导致学生对学校设立的课程不感兴趣,只有及时的做出改变,满足大多数同学对体育教学的美好期待,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真正的融入到课堂上,让学生发自内心的表达出对体育的喜爱。
(二)教学设施古老
体育课是学生放松大脑,活动身体的好时候,每位同学都希望自己可以借到喜欢的体育器材。可事与愿违的是,由于同时上课的班级很多,分给每个班级的器材是远远不够的,很多学生借不到体育器材,甚至很多借到器材的学生可能会发现器材已经很旧以至于无法进行体育训练。这种情况出现的次数越多,学生对体育的热衷程度就会下降,热情被消减,对待体育课更是漫不经心的态度。在这种情形下,学校就必须做出相应的改善,提高体育教学器材的数量和质量,尽量保证每位同学不会因为体育器材的缺乏而不上体育课。
(三)学生自身原因
当代中国大学生与国外大学生相比,缺乏的就是体育锻炼,由于教育体制原因要求学生长时间在寝室和教室,体育锻炼的强度是远远达不到要求的,进而导致学生体质较差,体育课上涉及到的各种体育项目对于部分学生而言,强度差距太大,学生在上完体育课后会出现浑身酸痛等情况,所以对于体育课有一定的恐惧心理,恶性循环,导致学生对体育课避之不及,更别谈爱好体育。对于这类学生而言,教师更要鼓励其进行锻炼,可以从简单的一些锻炼开始,逐渐增加难度,让学生逐步的接受体育训练,并养成每天锻炼的好习惯。这样不仅对体育教学有很大的帮助,对学生自身的身体素质也有非常好的作用。
二、行动教学导向法”在高职体育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一)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对于从小到大在应试教育环境下成长的学生而言,对于学生的体能素质要求不高,更注重的是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强弱与成绩的高低。在中小学简单的课程设计与被动锻炼的方式下成长出来的学生,对于体育课已经没有了原本的浓厚兴趣。要想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要让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变成课程的主体,让教师变成学生锻炼的帮助者。教师要将行动教学导向法”充分利用到教学中,从思想上明确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重新树立教师的主导地位。要充分发扬竞技体育教育模式的优势,竞技体育教育首先是由俄亥俄州立大学的西登托普提出的,他的理论在西方国家广受欢迎,这种模式不单单教学生某项单一的体育的活动的具体内容,还帮助学生了解该项体育竞技活动的背景和竞技技巧,让学生在竞技过程中可以丰富自己的认识,提高体能素质水平。西登托普还有一个著名的理论,为了要娱乐身心,我们首先要做自己愿意做的事情。这于教师的教学目的有很大的相似性,寓教于乐,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自己对体育课堂感兴趣,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完善教学资源
要想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学校就必须完善教学资源。而完善的教学资源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水平的提高有着很大的帮助。体育课程教学资源主要包括:人、物、活动、先进的信息、自然环境等,只有这些要素的充分完善,才能形成完整的教育资源体系。学校的基础设施的建设为自然环境,例如学校中篮球场,足球场,羽毛球馆等等,可以促使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筛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学生可以利用学校提供的信息,进行更进一步的学习,有助于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让学生熟练掌握相关的经济技巧。多媒体资源库的建立也相当重要,这种方式可以使得学生随时随地查询资源,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优化体育教师资源
教师作为教育体制中的主导地位,要适时的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对待学生的问题教师要从专业角度进行讲解,避免由于教师自身能力不足而对学生产生误导,对学生以后的学习过程产生负面影响。教师要注意教学科学化,合理安排学生的运动强度和运动方式,教授学生在运动过程中保护自己免受伤害。教师要充分利用“行动导向教学法”中的知识,充分融入到教学过程中,与学生一起进行问题的探讨,共同面对体育教学中的问题,亲自参加到学生的竞技体育中,感受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还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竞技体育的魅力。
(四)小组模式进行竞技比赛
对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在自助学习的过程中,不忘养成小组合作的理念。分组要水平得当,不能强弱悬殊太大。对学生进行分组后,小组之间进行竞技比赛,每组的所有成员都要融入到比赛中,为集体的荣誉做出努力。这种方式有利于改善学生的学习态度,促使学生对待体育竞技比赛积极认真,也有利于对学生竞技水平的提高以及提高各位组员之间的默契度等。对待比赛中获胜的小组要进行物质精神等多种奖励,而失败的小组难免会心情抑郁,这时教师要及时对学生进行奖励,鼓励学生进行训练,化“抑郁”为“振奋”。 (五)对学生的考核
考核时间全程化,即从学期开始的第一天直到期末考试结束后的时间,均作为教师考核学生的范围。这种方式防止学生仅在考试期间进行认真训练,可以帮助学生认真对待课程学业要求。考核内容既要完成教学大纲的要求,还要考察学生相关竞技活动技巧的水准,让学生对自己的竞技水平有全面的认识。这样可以保证学生在体育课程中的主体地位,也可以保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例如,在“排球”体育项目的考核过程中,教师不仅仅要注意学生“打,垫,传”等动作的衔接程度,还要注意学生动作是否标准,在传球过程中是否只有手掌接触球体,垫球时膝盖是否弯曲,以及在打球时要注意和扣球的区别等等。
三、“行为导向教学法”对于高职体育教学的积极影响
(一)提高课堂效率
“行为导向教学法”的合理利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师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有着很大的影响。教师和学生一起融入到教学当中,既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对师生关系也有着明显的改善,还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身体素质,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爱。
(二)培养学生集体意识
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各位同学可以取长补短,在团体合作中认识到自己能力的不足并可以进行改善,而学生对于小组成员指出的不足要虚心接受,积极发扬集体的力量,让集体意识在学生内心中生根发芽。集体意识不仅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甚至在以后的工作中 ,都会要求学生养成集团合作的意识,良好的团队意识有助于学生将来的发展。
四、结束语
对于学生而言,教师的教育方式和理念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因素,而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即使在教育体制的逼迫下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但也没有达到最终的教学目的:让学生真正掌握并成为一门技能。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对于教学方式的需求,教师必须做出相应的改变,由此可见,“行为导向教学法”在高职体育改革中的应用已经成为必然趋势,教师要合理利用“行为导向教学法”,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的学习态度发生积极改变,这才是体育教育改革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李东耀,黄晶晶.学习“行动导向教学”,践行高职体育教学改革[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1(08)
[2]岳强.论“行动导向教学法”在高职体育教学改革中的应用[J].改革与开放. 2013(08)
[3]李东耀,黄晶晶.学习“行动导向教学”,践行高职体育教学改革[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1(08)
[4]羌梦华,马武华,石清龙.以就业为导向视野下的高职体育教学改革[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1(03)
关键词:行动教学导向法;高职体育;教学现状;教学改革;策略
行动教学导向法,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指的是:教师通过项目教学、模拟、表演、案例研究、角色扮演等方式,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完成任务等方式,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表现能力。
一、我国高职体育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教学方式脱离实际
很多学校依旧在施行被动的教学方式,体育课的设计主要完成教学任务为主,这使得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大大削减,这些教育方式学生从小到大一直在经历,到了大学依旧是一样的教学内容,学生难免会产生厌倦感,导致学生虽然喜欢运动,但对体育课的积极性不高。而对于高职院校来讲,更是应该及时的做出改变,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应该从自身出发,改变教学模式,调整教学方法,应该建立具有高职学院教学特色的体育课程。传统教学模式对学生有很大的束缚,导致学生对学校设立的课程不感兴趣,只有及时的做出改变,满足大多数同学对体育教学的美好期待,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真正的融入到课堂上,让学生发自内心的表达出对体育的喜爱。
(二)教学设施古老
体育课是学生放松大脑,活动身体的好时候,每位同学都希望自己可以借到喜欢的体育器材。可事与愿违的是,由于同时上课的班级很多,分给每个班级的器材是远远不够的,很多学生借不到体育器材,甚至很多借到器材的学生可能会发现器材已经很旧以至于无法进行体育训练。这种情况出现的次数越多,学生对体育的热衷程度就会下降,热情被消减,对待体育课更是漫不经心的态度。在这种情形下,学校就必须做出相应的改善,提高体育教学器材的数量和质量,尽量保证每位同学不会因为体育器材的缺乏而不上体育课。
(三)学生自身原因
当代中国大学生与国外大学生相比,缺乏的就是体育锻炼,由于教育体制原因要求学生长时间在寝室和教室,体育锻炼的强度是远远达不到要求的,进而导致学生体质较差,体育课上涉及到的各种体育项目对于部分学生而言,强度差距太大,学生在上完体育课后会出现浑身酸痛等情况,所以对于体育课有一定的恐惧心理,恶性循环,导致学生对体育课避之不及,更别谈爱好体育。对于这类学生而言,教师更要鼓励其进行锻炼,可以从简单的一些锻炼开始,逐渐增加难度,让学生逐步的接受体育训练,并养成每天锻炼的好习惯。这样不仅对体育教学有很大的帮助,对学生自身的身体素质也有非常好的作用。
二、行动教学导向法”在高职体育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一)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对于从小到大在应试教育环境下成长的学生而言,对于学生的体能素质要求不高,更注重的是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强弱与成绩的高低。在中小学简单的课程设计与被动锻炼的方式下成长出来的学生,对于体育课已经没有了原本的浓厚兴趣。要想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要让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变成课程的主体,让教师变成学生锻炼的帮助者。教师要将行动教学导向法”充分利用到教学中,从思想上明确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重新树立教师的主导地位。要充分发扬竞技体育教育模式的优势,竞技体育教育首先是由俄亥俄州立大学的西登托普提出的,他的理论在西方国家广受欢迎,这种模式不单单教学生某项单一的体育的活动的具体内容,还帮助学生了解该项体育竞技活动的背景和竞技技巧,让学生在竞技过程中可以丰富自己的认识,提高体能素质水平。西登托普还有一个著名的理论,为了要娱乐身心,我们首先要做自己愿意做的事情。这于教师的教学目的有很大的相似性,寓教于乐,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自己对体育课堂感兴趣,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完善教学资源
要想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学校就必须完善教学资源。而完善的教学资源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水平的提高有着很大的帮助。体育课程教学资源主要包括:人、物、活动、先进的信息、自然环境等,只有这些要素的充分完善,才能形成完整的教育资源体系。学校的基础设施的建设为自然环境,例如学校中篮球场,足球场,羽毛球馆等等,可以促使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筛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学生可以利用学校提供的信息,进行更进一步的学习,有助于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让学生熟练掌握相关的经济技巧。多媒体资源库的建立也相当重要,这种方式可以使得学生随时随地查询资源,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优化体育教师资源
教师作为教育体制中的主导地位,要适时的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对待学生的问题教师要从专业角度进行讲解,避免由于教师自身能力不足而对学生产生误导,对学生以后的学习过程产生负面影响。教师要注意教学科学化,合理安排学生的运动强度和运动方式,教授学生在运动过程中保护自己免受伤害。教师要充分利用“行动导向教学法”中的知识,充分融入到教学过程中,与学生一起进行问题的探讨,共同面对体育教学中的问题,亲自参加到学生的竞技体育中,感受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还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竞技体育的魅力。
(四)小组模式进行竞技比赛
对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在自助学习的过程中,不忘养成小组合作的理念。分组要水平得当,不能强弱悬殊太大。对学生进行分组后,小组之间进行竞技比赛,每组的所有成员都要融入到比赛中,为集体的荣誉做出努力。这种方式有利于改善学生的学习态度,促使学生对待体育竞技比赛积极认真,也有利于对学生竞技水平的提高以及提高各位组员之间的默契度等。对待比赛中获胜的小组要进行物质精神等多种奖励,而失败的小组难免会心情抑郁,这时教师要及时对学生进行奖励,鼓励学生进行训练,化“抑郁”为“振奋”。 (五)对学生的考核
考核时间全程化,即从学期开始的第一天直到期末考试结束后的时间,均作为教师考核学生的范围。这种方式防止学生仅在考试期间进行认真训练,可以帮助学生认真对待课程学业要求。考核内容既要完成教学大纲的要求,还要考察学生相关竞技活动技巧的水准,让学生对自己的竞技水平有全面的认识。这样可以保证学生在体育课程中的主体地位,也可以保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例如,在“排球”体育项目的考核过程中,教师不仅仅要注意学生“打,垫,传”等动作的衔接程度,还要注意学生动作是否标准,在传球过程中是否只有手掌接触球体,垫球时膝盖是否弯曲,以及在打球时要注意和扣球的区别等等。
三、“行为导向教学法”对于高职体育教学的积极影响
(一)提高课堂效率
“行为导向教学法”的合理利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师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有着很大的影响。教师和学生一起融入到教学当中,既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对师生关系也有着明显的改善,还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身体素质,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爱。
(二)培养学生集体意识
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各位同学可以取长补短,在团体合作中认识到自己能力的不足并可以进行改善,而学生对于小组成员指出的不足要虚心接受,积极发扬集体的力量,让集体意识在学生内心中生根发芽。集体意识不仅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甚至在以后的工作中 ,都会要求学生养成集团合作的意识,良好的团队意识有助于学生将来的发展。
四、结束语
对于学生而言,教师的教育方式和理念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因素,而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即使在教育体制的逼迫下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但也没有达到最终的教学目的:让学生真正掌握并成为一门技能。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对于教学方式的需求,教师必须做出相应的改变,由此可见,“行为导向教学法”在高职体育改革中的应用已经成为必然趋势,教师要合理利用“行为导向教学法”,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的学习态度发生积极改变,这才是体育教育改革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李东耀,黄晶晶.学习“行动导向教学”,践行高职体育教学改革[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1(08)
[2]岳强.论“行动导向教学法”在高职体育教学改革中的应用[J].改革与开放. 2013(08)
[3]李东耀,黄晶晶.学习“行动导向教学”,践行高职体育教学改革[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1(08)
[4]羌梦华,马武华,石清龙.以就业为导向视野下的高职体育教学改革[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