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礼宾日志(续六)

来源 :世界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slymx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9月12日星期日阴有阵雨亚洲的“魅力”与“灵魂”
  
  马来西亚国家馆日让人轻松愉快。
  马来西亚代表团团长是国家旅游部部长“拿督斯里”黄燕燕女士。“拿督斯里”是马来西亚一种等级很高的封衔,只有少数对国家有贡献的杰出人士被封“拿督”,又只有少数“拿督”一生中能有机会被封衔“拿督斯里”。黄燕燕女士是华裔,中文十分流利。
  黄燕燕女士原本是位医生,她称自己是一个工作得很快乐的人。这一点我能真切感受到,她非常随和,平易近人,见到任何人都很热情,今天我有幸与部长女士握了三次手。晚上在上海音乐厅听音乐会的间歇,部长女士立刻成了焦点——人们争先恐后与她合影。这时,一个中国小朋友对他的父母说:“我也要去拍照!”黄女士看到这一幕,就示意小朋友过来,不仅与他合了影,还亲切地与他聊天:“你去过马来西亚吗?”小朋友摇摇头,她热情地说:“那我欢迎你到马来西亚来!”
  在上午的官方仪式上,马来西亚代表团带来了一场名为“一个马来西亚”的歌舞表演。11个歌舞节目分别展现了马来族、华族、印度族和原住民四大民族的风采,但无论身穿何种服饰,他们的表演都体现出一番热情奔放的东南亚风情,让人感受到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之间的和谐。不过我发觉,这些演员的表演虽然精彩,却不像是专业的歌舞演员。果然,他们是马来西亚旅游部的工作人员,为了参加上海世博会的演出,培训了整整六个月。
  马来西亚在BBC、CNN等西方媒体投放的国家宣传片,主题叫Malaysia,Truly Asia(马来西亚,亚洲魅力),这句话在今天的演出中不断出现,此外Malaysia,The soul ofAsia(马来西亚,亚洲的灵魂)这句宣传词也频繁出现。
  马来西亚馆由两个高高翘起的坡状屋顶建筑组成,远远望去犹如一艘“木船”。展馆很注重突出自己的特色,据说那两个硕大的屋顶就采用了马来西亚所特有的一种构架,表面绘制的蝴蝶、花卉、飞鸟等图案,借鉴了马来西亚的传统印染纹理,就连观光电梯都被别出心裁地设计成了吉隆坡“双子塔”摩天楼的形状。
  走过伊斯兰风格的外廊,进入展馆内部,浓郁的异国风情展现在眼前。展馆中心是一片茂密的热带雨林,还有沙滩、双子塔、高尔夫球场等具有代表性的微缩景观。在丛林边上,有许多马来西亚“商铺”,一个个小柜台,有卖马来西亚白咖啡的,有卖月饼、蜂蜜、茶叶的,还有现场作画、制做漆器的……琳琅满目的商品,让人恍若走进了一个热闹的“市场”。
  晚上的安排也比较新颖,我们第一次来到上海音乐厅参加活动——今晚的招待会和演出都在这里举行。上海音乐厅历史悠久,拥有绝佳的自然音响效果,曾得到众多建筑学家及艺术家的认同,许多著名音乐家和乐团都曾来此演出。为了完好地保护它,在近些年的城市规划中,这座建筑被整体平移了50多米。
  音乐会由马来西亚一位著名女指挥家和上海交响乐团联袂奉献,取得了极好的演出效果。音乐会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上半部分演奏中马两国的民族音乐,上海申博的歌曲《茉莉花开》,被他们演绎得婉转动人。下半部分是世界名曲,在演奏《蓝色多瑙河》时,我旁边的一位马来西亚女士一直在轻声赞叹:“Fantastic!So beautiful!”演奏结束时,她用力地鼓掌,还大声喝彩:“WOW”
  
  9月21日星期二多云杜杜克、“世界之城”、梦想
  
  今天是亚美尼亚国家馆日,也是亚美尼亚独立19周年的国庆日,亚美尼亚总理萨尔基相出席了官方仪式。
  在会见中,萨尔基相总理说:“在上海世博园就像在家一样,亚美尼亚馆向世界展示了我们对未来的憧憬。今天是独立日,我要在这里向世界各地的亚美尼亚人送上问候!”他还称赞上海世博会不仅让全世界听到中国的声音,也让这里成为各国展示自己成果的舞台。
  官方仪式上,座位的四周展示了30多幅亚美尼亚风光照片,贵宾们在活动开始前可以欣赏亚美尼亚的风光。亚美尼亚的演出很有特色,除了热情奔放的传统歌舞,还有艺术家现场吹奏用杏树制作的杜杜克笛。据说杜杜克笛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乐器之一,它其实是一种双簧管,但外形和中国笛子很像,只是没有中国笛子那样“秀气”。很多人曾用“魔幻”来形容杜杜克的笛音,今天一听果然名不虚传,它的音色既醇厚又清澈,确实很独特。此外,还有一对在中国留学的姐妹花,身着红色唐装、手持白色纸扇,用中文唱了一首京味十足的《前门情思大碗茶》,博得掌声一片。
  亚美尼亚馆位于欧洲联合馆中,主题是“世界之城”。在圆弧形的展厅中央,有一个巨大的模型,这是亚美尼亚馆邀请世界各地的亚美尼亚建筑师参与设计的一座“世界之城”。在这座城市里,各民族街区都被设计进了一个统一的空间,全世界的人们都可以在这里和谐快乐地生活。展馆里还有一片杏花齐放的杏林,据说亚美尼亚的杏子十分有名,个头都像鸡蛋那样大,又甜又清香。
  晚上发生了一段有趣的小插曲。8点半,亚美尼亚代表团将在世博园宝来纳酒店举办答谢晚宴,当我们抵达酒店后,得知外方车队马上要离开最后一个参观场馆~英国馆。过了几分钟,又接到消息:亚美尼亚代表团已经参观完英国馆,车队很快可以启程!十几分钟过了,却连一部车的影子都没见着!我正满心狐疑,只见亚美尼亚馆的馆长出现了,他向我们解释说:从英国馆出来后,代表团成员正在陆续上车,总理先生却游兴正浓、意犹未尽,他绕开护栏,在一位部长的陪同下径直进入了法国馆,瞬间消失在观展人群中。这一令人始料朱及的临时行动,不仅能看出总理先生的率真,也可见世博会的魅力。
  晚宴时得知总理先生在下午的新闻发布会上有过这样的讲话:“作为一个国家,应该像一个人一样,拥有梦想,只有这样,才会有创造的勇气和动力。当我来到上海,看到中国的时候,我就有这种感觉——中国之所以取得这样的成就,就是因为中国有梦想!中国为亚美尼亚树立了一个榜样。”
  
  9月18日星期六多云“纽带之城”
  
  今天是智利国家馆日,也是智利独立200周年的国庆日,可谓双喜临门。在中国的对外交往中,智利占据了很多个“第一”,比如智利是南美洲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国家,是较早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的国家,是南美第一个和中国签订自贸协定的国家,也是拉美第一个积极表示要参加上海世博会的国家……
  今天出席活动的是智利劳动部副部长布鲁诺·巴朗达。他40多岁,身披看起来像件大披肩的Huaso(智利传统服装),精力十分充沛。今天下午他和他的代表团一口气巡了七个馆除了中国馆和智利馆,还参观了墨西哥馆、哥伦比亚馆、巴西馆、阿根廷馆和秘鲁馆,周围“一圈”的拉美国家馆都参观遍了!
  早晨在活动开始之前,有几名智利 驻馆警察引起了我的兴趣。在世博园,只有加拿大、新西兰和智利三国派来了本国警察。据说这是因为,警察是智利最受尊敬的职业之一,人们认为警察能够代表国家形象,智利也一直有派警察参加国际盛事的传统。今天早晨有六名警察参加了活动,他们无论男女,一律身穿军绿色制服、戴黑色太阳镜、手提警棍。别看这几名洋警察威风凛凛的,其实都十分亲和,总是微笑着满足人们合影的请求。这六个人包括了三种警察:缉毒警差、特警和警察司令部的警察。据说,智利在选拔参加世博会的警察时,“单身”是参选的第一条件,想必他们希望以此条件选出些朝气蓬勃的帅哥靓女来代表智利的国家形象吧!
  在会见中,巴朗达先生说:“基于地球自转的原因,上海是世界上最早迎接智利独立两百周年纪念日的城市之一,比智利本土更早地迎来这…纪念性的时刻”他表示,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已经成为智利最重要的全球贸易伙伴。谈到太平洋时,他说:“虽然中国在太平洋的此岸,智利在太平洋的彼岸,但与其说太平洋分开了我们,不如说太平洋是我们的臂膀,是连接两国的桥梁和纽带。”
  上午的官方仪式上,智利久负盛名的巴夫奇国家舞蹈团带来了智利传统舞蹈,我也初步感受了智利的魅力。智利的舞蹈风格大体分为两类,一类带有浓郁的印加文化风格,舞者们头戴羽毛饰物,脸上画着神秘的图腾,舞姿雄健;另外一种则富有拉美风情,舞者们赤着脚,挥舞着大幅裙摆,令人想起探戈或弗拉门戈舞。晚上红厅的表演气氛更为热烈,这是我继巴西、哥伦比亚和加勒比共同体之后,第四次见识拉美人的热情与欢快——两个小时的演出成为台上台下的狂欢,不时有热情似火的拉美观众站起身来,不断呼应着台上的表演者,一边合唱一边踏着节拍舞动,整个红厅变成了热闹的大party,气氛火爆。
  在下午的巡馆中发生了一段小插曲。从一个馆走向另一个馆时,队伍走得比较松散,最前面和最后面拉开足有几十米的距离。我问一个同事:“接下来要去哪儿?”他回答:“哥伦比亚馆。”这时我们发现,走在我俩前面的正是副部长先生!他一个人落了单,听到我们提到“哥伦比亚”,立刻扭过头来,用西班牙语欢快地加道:“colombia!C0lombia!”仿佛一个小孩子知道了下一站的方向,说完就加快脚步,意气风发地向前走去。
  今天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智利馆。
  智利的国土狭长,如同纽带一样,所以智利馆的主题就是“纽带之城”,不仅展馆内部结构像纽带一样曲折延展,外观也像波浪般起伏。
  智利馆的一位中文名叫周卓雄的工作人员负责带领我们参观。他带领我们走到第一个厅,我一抬头,立刻被吓了一跳。原来,这顶棚是个透明玻璃,玻璃里面是一个“倒挂”的客厅,所有家具摆设完全颠倒了180°。周卓雄说:“这个客厅里都是真正的家具,但为什么要颠倒过来摆放呢?就是想告诉参观者:智利和中国刚好处于地球相对的两端。在这里是‘正’的物体,在那里便是‘倒’的 这是我们之间的距离。”说罢,又带领我们走到旁边的一堵电子墙边,墙上有许多“窗户”,窗户中正在上演智利普通人家的生活场景。我正想再走近些一探究竟,周卓雄说:“现在,请向下看!”我依言低头,向下一看——一天呐!原来这个地板上有个“镜子”,不知采用了什么技术,视觉极富纵深感,往下看时会感觉自己正站在几千米的高空,脚下是智利的城市,鳞次栉比的楼群和车水马龙的街道一览无余。
  走过回环曲折的通道,就是下一个厅,这里有几口“时空之井”。我不由疑惑地问:“什么叫时空之井?”周卓雄笑着说:“你去看看就知道了!”我探头一看,发现里面正在播放一段视频,只是平淡无奇的街景而已。周卓雄说:“这是实时传送过来的智和J的画面,也就是说,这是一个‘视频直播’!”我惊讶地问:“在智和J也能看到我们这里吗?”他说:“对方如果靠近摄像头,就能看到我们正在看他们。”有人说过,“如果在中国打一口井,穿越地心,井的那一头就是智利”,采用网络技术的联通设备使地球两端互视,不正像打通这样一口井吗?
  在“时空之井”旁边,还有一个“时空之声”,乍看之下也只是一根大木头而已,但有了之前的经验,我已不敢轻易“以貌取人”。果然,周卓雄说:“你如果把耳朵贴在上头,就能听到来自智利的声音。”不过遗憾的是,现场有乐队演奏,环境比较嘈杂,我没听清“智利的声音”。
  展厅中还有一面“触摸之墙”,这是面有感应功能的电子墙,墙上有很多个人物,只要把手贴在墙上,与人物的手掌相对,就立刻能够看到这个“人物”的生活点滴。我不禁感叹:参观者在这里不仅可以“看到”智利、“倾听”智利,居然还能“触摸”智利!
其他文献
每个周日都是我最快乐的时间。早晨起来往沙发上一窝,左手是窗外晒得让人缺氧的大太阳,右手举着书,躺着看、坐着看,睡着了又醒来。  我在窗台上放一个小鱼缸,从来不养鱼。  养水,养太阳。  太阳总是圆溜溜地在鱼缸的水面上打滚儿,对面楼房的影子在水里倒过来。  偌大的世界,折叠进拳头大小的小鱼缸。  时间久了,发现黄昏的日头也不一定昏黄,直到它失去光晕前,周围都像烈火燃烧一样,照得白茫茫一片。然后,在某
《社会思潮研究》一书虽然不是一本国际关系专著,但是,正如作者所说,“社会思潮主要指引领社会方向的大众思维运动”。在全球化的当今时代,国际政治、国际关系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该书势必涉及。在阅读中发现,该书不但涉及了国际关系诸问题,更为重要的是书中所主张的在文明交往中构建和谐世界的理念。  在中国传统社会思潮一章中,作者不但厘清了中国大思想家邹衍与中国传统阴阳五行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更为重要的是,通
5月21日,以色列与叙利亚同时公开宣布,双方已在土耳其斡旋下开始间接谈判。次日,以色列总理奥尔默特表示,以政府将互不影响地同时推进与巴勒斯坦和叙利亚的和平谈判,并再次暗示“准备向叙利亚做出较大让步”。这一信息的“释放”立即引起众多人的兴趣。  让人感兴趣的还有,这次谈判是间接谈判,而且和谈的内容也极为保密。6月16日,在结束最近一轮谈判后,以色列官员只说谈判的“气氛积极”、“双方的接触将会继续”,
近期以来,关于北极的消息稍有增多,使这个寒冷的地带在世人心目中稍许升温。先是9月15日,俄罗斯和挪威终于签署条约,划定了两国在北极地区巴伦支海的边界,结束了两国长达40年的争端。由于北冰洋沿岸五国——俄罗斯、美国、加拿大、丹麦和挪威——争相对北极提出领土主张,俄总统梅德韦杰夫称条约为北冰洋沿岸国家如何解决分歧树立了“建设性的”榜样。但紧接着,加拿大即宣称对北极罗蒙诺索夫海域拥有主权,试图以此推翻莫
选不胜选,操心费力;攻讦抹黑,层出不穷;短视短线,只顾当前。    3月8日,台湾“卫生署长”杨志良因台湾健保费调涨问题请辞,原因是“台湾年年有选举,有选举健保费就不能涨,致使台湾的健保费亏空近千亿新台币”。虽然杨氏最终收回辞呈,但这一事件再次引爆长久以来就被人诟病的台湾恶质选举文化议题。  在1987年“解严”之前,台湾曾经实行长达38年的“戒严体制”。为了维护政权的合法性和吸纳台湾本省籍人士参
最近,盛产粮食的东南亚地区发生严重干旱,2009年世界上饥饿人口突破了10亿,这些事实再次引发了人们对粮食问题的关注:“世界粮食够吃吗”?  世界粮食够吃吗?回答是:够吃,也不够吃。  现在世界粮食够吃。2007年世界谷物总产量达23.5亿吨,其中小麦约6.6亿吨,米6.6亿吨,玉米7.9亿吨,此外还有2.2亿吨,薯类近7亿吨。2008年世界总人口数为67.5亿人,如果不计大豆和薯类,仅谷物的人均
近年来,美国国会提出的针对人民币汇率的法案多达几十项。2010年9月29日,美国众议院更是以348比79的投票结果通过了《公平贸易货币改革法案》,这是美国第一部针对人民币汇率迈出实质性立法步伐的法案。虽然这部法案最终成为美国法律的前景暗淡,但却值得我们密切关注。    美国对人民币汇率的指控及其变化    美国对人民币汇率指控,概括起来,可以分为国际货币法的指控和国际贸易法的指控,且随着时间的演进
陨灭的美国梦    9月6日,纽约。尽管距离美国中期选举还有近两个月的时间,但各种造势活动、竞选广告早已铺天盖地而来,民主党与共和党都铆足了劲准备大干一场——在这场被认为是“20世纪以来最关键的中期选举”中,美国国会众议院所有席位和参议院1/3席位、以及37个州的州长将改选。这一天,乔·克莱恩,这名《时代》周刊的老牌记者收拾了简单的行囊,带上摄影师,开车上路了。克莱恩曾经撰写过一部描绘克林顿第一次
任期过半,处处碰壁,艰辛备尝;变革之心不改,后半段成為成败关键。    2010年5月20日,马英九执政整两年。  5月19日,马英九召开执政两周年记者会,以“大步向前,开创黄金十年”为题,向岛内人民做出“期中总结”,其中,有施政成果,有未来愿景,也有对这两年施政的检讨。从马英九体貌上的变化,人们可以看出他在这两年中的操劳,以及遭遇的艰辛。龙应台女士曾慨叹:“可怜的马英九!”这是一个识马者内心深处
对美国人来说,从圣诞节到新年,是一年中最兴奋的时节,英文里把这段时间大致叫作节日季(holiday season)而2008年的节日季,虽然圣诞树上的彩灯依然和往年一样绚烂,但是眼下经济的不景气还是或多或少地给它投下一抹阴影      经济紧缩,礼物也“缩水”    一位在纽约曼哈顿生活了九年的邻居告诉笔者,家人邻居朋友相互赠送礼物是圣诞节非常重要的部分前些年经济情况比较好,每个人都在圣诞节收获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