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电源装置数字化改造的应用

来源 :电源技术应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laopopod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针对变电站直流系统中电源装置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提出智能化数字化改造的必要性。基于IEC 61850的信息定义方法,建立特定逻辑节点的模型规范。
  [关键词] 数字化变电站;直流电源;信息模型
  变电站内二次系统中的各类微机保护装置、自动化装置使用的直流电源通常由站内的直流电源系统提供。直流系统是一种不接地系统,目的是确保直流系统发生一点接地时不会引发瞬时短路。直流系统只发生单点接地时,一般不会对保护装置产生直接影响,但是同时出现两个接地点后,可能形成寄生回路并对设备正常运行带来无法预计的影响,严重时可能发生继电保护误动、拒动或者直流电源的短路。
  一 影响直流供电安全的两类因素
  1. 直流绝缘监测装置的原理性缺陷
  某变电站直流系统发出回路接地告警(负接地,告警电阻2.7K)。为了查找出具体接地点,工程人员采用便携式直流接地检测仪检查。当按照说明书接线图所示进行接入时,发生了主变重瓦斯继电器出口继电器K47瞬间误动,从而引起主变开关跳闸。
  接地检测仪对外共有3个联系点;“+”端接直流系统的正极,“-” 端接直流系统的负极,还有一端是接地端。“+” “-”端既是直流系统向仪器内部提供的工作电源,又可同时向直流系统注入低频交流信号。当直流系统中有回路发生单点接地时,低频交流将通过接地点流回检测仪内部,这样接地支路中将有接地电流流过,此时用交流钳表去卡接地支路时,将感应到接地电流,微弱的接地电流通过电流钳型头采样后送到信号检测电路进行放大处理,得出接地电阻大小并告警。
  由于当时直流系统是在出口继电器K47处直接接地,接地点在直流负极,负对地电压升高为地电位,所以此时正对地电压很高,约104V左右,当将仪器接入的时候在仪器内部的正电源和地之间直接加上了104V电压,在接入瞬间仪器内部短时突变充电电流经过原本用来发射低频交流信号的内部耦合电容器以及工作接地点直接加到发生接地的出口继电器上,造成继电器动作。仪器内部的限流电阻也没有起到限流的作用,使得接入绝缘检测仪器时产生如下放电通路,如图1所示:
  由此可见,现有采用低频交流注入方式查找直流接地故障,耦合电容器的接入方式和限制电容器的充电电流非常重要,如果限流值无法确保极端条件下可能使目前最小功率的出口继电器动作,那么发生继电器误动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2.UPS不间断电源装置的原理性缺陷
  为防备站用电故障和全站设备停电,需要能够提供连续可靠电源供应的不间断电源装置──UPS。当站用电提供的交流不正常或发生中断故障时,它仍能向负载提供符合正常工作要求的交流电源。之所以将UPS划为同直流系统有关的,可能引发失电故障的设备,因为它有一种工作模式是直流供电,从其他工作模式切换到直流供电模式的过程中,UPS装置的物理特性可能造成短暂失电。由于电力专用UPS是专供变电站内自动化设备的电源,变电站内各种信息量都要通过自动化系统与调度中心互连,失电事故必然严重危害自动化信息系统的可靠运行,造成重要信息中断的后果。
  先简要介绍一下UPS的工作模式和结构,UPS具有四种工作模式:
  (1) 交流工作模式:在交流输入正常时,输出的交流由输入交流电源直接提供,逆变器处于跟踪待机状态,消耗极小的功率使逆变器处于随时可切入工作状态。
  (2) 直流供电模式:当交流输入异常时,系统自动的切换到逆变器输出的交流供电工作模式,蓄电池直流电源通过逆变器输出交流电向负载供电。
  (3) 旁路工作模式:旁路工作方式是在本设备发生故障时自动切换静态电子开关将负载通过电子旁路切换到旁路交流,旁路交流电源继续对负载供电,保证负载不失电。
  (4) 维修工作模式:在UPS逆变部件故障需退出UPS模块进行检修或维护时,可以通过合上手动维护旁路开关,将负载转向维修旁路交流直接供电,从而可以停电退出UPS模块对其进行检修或维护而又不中断对负荷的连续供电。
  如图2所示,电力专用UPS工作模式切换时可能失电的过程分析如下:
  正常工作时主、从机均有交流输入和直流电源输入,逆变器处于工作状态。主机的交流输入(AC1)经QF2开关、EMI电源滤波、隔离变压器、整流器后变成直流,其直流电压(160V)要远远高出直流系统输入的直流电压(110V)。因为直流输入经EMI滤波后由一个单向二极管进行隔离,使得UPS内部整流直流电压无法倒灌到直流系统。交流电源经过整流器后變为直流输出,再经逆变器变为交流后输出到隔离变、电子开关、EMI、QF5,最终输出到设备的电源馈线开关。
  当AC1交流掉电时160V直流消失,直流系统的110V蓄电池电源继续供电,保证逆变器继续输入直流而不失电,所以UPS1能够输出连续的交流正弦波。当然,在交流失电时逆变器工作的直流电压有一个下跌(160V下降到110V),但逆变器工作的直流输入电压范围很宽对交流输出电压没有一点影响,也就是通常所说的0mS切换时间。
  为了实现交流失电后到直流供电的0ms切换时间,装置采用如图3所示的结构。根据前面所述,在线式UPS通过二极管进行单向隔离,确保UPS内部直流电源不会串入直流电源系统。
  图3中的D1就是起到隔离作用的二极管, 因为UPS内部电压高出直流电源电压,所以此二极管正常情况下处于反偏截止状态(不导通),逆变SPWM部件的工作电源来自输入的交流。只有在交流断电的情况下直流电源系统才可经D1对逆变供电,电源切换的时间几乎瞬时。这个结构虽然看似简易可靠,但是如果隔离二极管损坏的话,逆变内部的直流电源将倒入直流系统,影响直流系统的安全运行。此外无缝切换时间的实现全部依靠D1隔离二极管,如果出现损坏将无法提供逆变器工作所需要的直流电源。
  UPS逆变部件(SPWM)内部还不能发生接地故障,UPS内部尤其是内桥的接地会导致对直流电源系统的干扰。图3中虚线左面是直流系统等效电路;R+、R-、C+ C-分别是直流系统对地电阻和对地电容,RL为直流系统除UPS负载外的所有直流负载的等效电阻。虚线右边是电力UPS的SPWM功率逆变部件,T1~T4 为大功率开关器件(IGBT),正常工作期间T1、T4、T2、T3轮流导通,变压器B的初级产生工频交流后经次级隔离变换输出,图中R为交流负载等效电阻。C’和R’为开关阻容吸收电路。D2、C组成SPWM直流工作电源的整流滤波电路。   假设220V直流系统中,UPS内部正极接地会在直流电源母线的正极产生一个瞬间的干扰毛刺,原因是UPS内部300V直流电压的正极对地接地瞬间,C+电容上储存的电能通过隔离二极管、接地点构成回路进行放电,二极管瞬间导通,从而使得300V高电压串入220V直流系统造成对直流系统电源的干扰。
  如果UPS内桥A或B端接地发生时,由于UPS工作时T1(T3)和T2(T4)交替导通造成A点(或B点)端交替正接地和负接地。由于对地电容的存在,以A端接地为例,当T1导通时有如下暂态过程:电容C+通过D1与A端接地点构成放电回路,二极管导通后将300V电压串入直流系统。同时电容C-接入300V电源正极,300V电压对C-进行充电。当T2导通时有如下暂态过程:C-正极通过A端接地点经T2与C-负极形成放电回路, C+负极通过A端接地点、T2与220V负极相连,220V电压对C+进行充电。
  根据以上分析可见,一旦UPS内部直流接地或者逆变器内桥发生接地,直流系统中的分布电容足以通过接地点对隔离二极管放电,使得UPS内部的直流高电压叠加到电压相对低的直流系统中,形成持续的干扰电压。
  二 基于IEC 61850协议的改造方案
  IEC 61850标准建立了三类信息服务模型:MMS(制造报文规范)、GOOSE(通用面向变电站事件对象)、SV(采样值)。直流系统中实时的母线电压、直流负载电流、正负对地电压电阻、充电机输出纹波系数等采样数据,可采用网络化的数据传输,将绝缘检测范围辐射到所有采用直流电源的装置附近,量测模拟量在合并单元处就地转化为数字量,经过SV通信机制传送采样值报文给站控层或者间隔层的IED装置。站控层监控主机可采用MMS通信机制远程发送工作模式切换的命令,具备UPS装置功能的间隔层IED接收到MMS报文后自动切换输入电源从而取代原有的人工操作,间隔层装置可将UPS当前工作模式、异常告警等信息通过MMS报文返回到站控层。由于IEC 61850信息定义的标准化,UPS以及其他直流电源装置的数据上传不需要通讯规约的转化,可直接上传给站控层或者在间隔层内设备间对等传送。对于UPS装置交直流电源切换回路的原理性缺陷,可以采用GOOSE通信机制发送电源失电后后备电源快速投入的开关量报文,模式切换的驱动逻辑不再由电气回路实现而是改为装置内的程序判断,从而克服装置内部接地或者隔离二极管故障后的不利影响。
  如表1所示,可根据实际工况设计代表绝缘检测功能的逻辑节点类,包含的数据类中保存变电站内各个装置正负直流电压、电流或者阻值的采样数据。采用直流电源的装置按用途大致可分为保护、自动化、通信、站用电四类,可以分别映射到该逻辑节点类的四个不同实例中。
  三.总结
  IEC 61850标准是智能化变电站所采用的关键技术,采用该协议的数字化装置已经取得了广泛的應用。直流电源系统中各类装置也应当完成必要的数字化改造,并通过数字通信网络传送控制命令、采样数据等信息。借助于合理的设计和技术的革新,完全可以克服传统装置的原理性缺陷,消除设备运行中的不稳定因素。
  参考文献
  [1] 丁希亮,李建祥,孟祥军,巩方彬. IEC 61850在数字化变电站直流电源系统中的应用 [J].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2010,38(23): 147-151.
  [2] 黄益庄编著. 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原理与应用技术 [M].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2.3
  作者简介:张喆1983年1月 男 安徽 现于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学习 硕士研究生学历 研究方向 电子通信
  收期刊地址: 上海市松江区伴亭路888弄22号501室。 张喆 13482836786 邮编 201615
其他文献
摘 要:现阶段,电在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由于受载荷的变化、设备的老化以及天气等多种因素的影响,10kV配电线路常常出现问题,使得很多用户用电受到影响,而且对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所以,建设和完善输电网络是人们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本文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主要介绍了10kV配电线路中频发的单相接地故障的原因和处理的方法和预防故障的相关措施进行深入的探讨研究。  
期刊
摘要本文针对某架空线路耐张塔内倾原因进行初步分析,并提出相关改进措施和意见,为今后避免同类事件的发生做出了有意义的探索。  关键词:架空线路;耐张塔;内倾;调查分析  1起因  2012年12月,我公司负责监理的某110kV架空线路工程在完成架线工作、进行监理竣工预验收时,发现抽查的8基耐张塔中有7基发生不同程度的内倾现象(占抽查数量的87.5%;占本工程耐张塔(21基)數量的33.3%)。这种内
期刊
摘要:输电线路的防雷工作是保证其得以正常工作的根本。环境和发展机制。输电线保护是我国电力产业发展中不容忽视的问题,对于电力事业的稳定运行以及我国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意义为了保证供电线路的正常稳定运行。本文主要描述输电线路雷击故障,分析说明现有防雷措施的运用情况,为今后提高和改进防雷措施提供经验。  关键词:输电线路;雷击故障;防雷措施  一、概述  在自然界,雷电是一种无法避免,也
期刊
摘要:电力线路是构成我国电网运送的关键环节,线路施工的质量直接关系着输送电力的安全与否,所以要运用先进的设备技术,结合施工的具体情况,保证电力线路的施工质量,提升人們的生活品质,为更好的展开电力事业打好基础。  关键词:电力线路:老化:质量  电力已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能源,它关乎着所有人的生活,所以就必须要保障电力的稳定,而要做到这点就首先要做好电力线路的施工质量。要对线路进行不定期的巡检,更要在
期刊
摘要:本文针对10kV~35kV配网线路的基础条件和特点,通过系统的分析研究,提出减少雷害事故,提高配电网供电可靠性必须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及实施方法  关键词:配电线路;防雷;10kV与35kV  我国的电力系统主要由配电线路组成,在配电线路中则主要一架空为主。配电线路的作用是连接变电站和用户负荷间的线路,所以它的安全非常重要,本文就详细讲解一下10kV和35kV配电线路的防雷技术。  一、现状及
期刊
摘要:通过输电线路鸟害发生的事例,对鸟类在输电线路杆塔上活动规律进行分析,发现鸟类在杆塔筑巢等一些生活属性,提出输电线路防鸟害的措施;  关健词:输电线路;防鸟害;技术措施;应用  随着人类对加强环境保护认识的提高,整个大自然的生态环境有了明显的好转,鸟类数量也明显增多,活动也越来越频繁。在2013~2014 年两年时间里,我单位所辖的35~110kV输电线路上,共发生鸟害故障闪络7次,鸟害故障率
期刊
作者:魏全生  单位:甘肃省电力公司嘉峪关、酒泉供电公司  出生年月:1971,11,07  工作范围:输电线路运行与维护  学历:本科  技能等级:技师  书刊邮寄地址: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广场西路6号,甘肃省电力公司检修公司酒泉运维分部  收件人:习韬  邮编:735000  电话:13830798113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的进步,送电线路的检修与维护工作也有着巨大的变化。送电线路可谓
期刊
摘 要  大型地网(电厂及变电站等地网)接地阻抗测试过程中有诸多因素对检测结果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比如土壤电阻率的不均匀分布、零序电流、周围架空或地埋线路以及检测线间互感因素,本文重点研究线间互感因素的影响,分别从专项实验和理论计算两个方面探讨对线间互感因素的控制,以期减少对测试结果的影响,较真实的反映大型地网的接地状况。  关键词:大型地网、接地阻抗、线间互感、直线法  1 引言  近年来,国内多
期刊
【摘要】:目前输电线路故障中以雷击跳闸为主,尤其是山区地方线路跳闸基本上都是由雷击引起的。可控放电避雷针是目前应用比较广泛和有效的一种防雷装置。对可控放电避雷针的工作原理和保护范围进行了阐释以及对输电线路安装可控避雷针前后情况进行分析。  【关键字】:可控避雷针;输电线路;雷击跳闸;  0引言  雷云对地面的物体放电主要有两方式:下行雷闪和上行雷闪。下行雷闪时先导由雷云向地面发,其主放电在地面附近
期刊
摘要:为了更好分析配网自动化中的线损的原因,在分析在配网自动化建设的基础上,利用可行的信息化手段进行分析和思考,同时,对于及时预警问题的节点也能够很好的满足,以期对于今后的城乡农电的改造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配网;输电线路;线损管理;  1、产生线损的几种情况  配电网多年运行中逐渐累积的配电网线损的产生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配电网络随着城市建筑而不断的呈现出扩展的趋势,无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