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师是向学生传递人类积累的文化科学知识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把他们培养成一定社会需要的人才的专业人员,因此教师素养则成为教育事业的要求教师应该具有的基本素养的依据。另外瑞士著名教育家皮亚杰曾经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因此学生对学习有无兴趣既是衡量教师教学成败的重要因素,也是反映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标志。
关键词:历史课堂;教学方法;师德
21世纪以来,随着“新课标”落实的逐步深入,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提高中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主体地位,以全面提高高中历史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已成为全社会有识者的共识,“1+1”的课堂模式,将教师和学生紧密结合。但部分学生虽对历史典故非常感兴趣,历史知识面也广,但在课堂上出现将“丰满的历史故事”被剔除掉后,学生对“剩下的骨骼”根本提不起兴趣。因此教师应如何提高教学效率,尽量避免类似情况出现,则成为我们研究的重点。下面我将结合教学实践当中存在的问题,就阜新市某一重点高中(高一年级某班共46人)的调查问卷进行如下概括分析:
一、存在的问题
(一)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
据调查问卷分析,“上高中的动机是什么?”约72 %的同学选择了“为了就业而学习”,而仅有0.07 %的学生是因为自身喜欢。动机是行为的前提,而兴趣又是行为最好的老师。某些学生对历史天生存在好感,但有些学生对历史并不感冒。可见,学习动机不足,学习兴趣不高,不仅会使有趣的学习变得枯燥无味,而且也无法收到良好效果。
(二)角色转变和学习方法
学生对“初中生”和“高中生”身份转变不彻底,在认识和执行能力方面存在不足。高中是培养能力和整合能力的过程,但初入高中的他们不能正确领悟学习方法,仍认为高中历史的学习和初中类似,考试之前重复背诵知识点,学生缺少较好的预习和复习方案,认为高中教师上课内容繁多,难度较大,课堂记忆之后缺乏固定的记忆时间,部分学生缺乏合理的听课体系,并且死记硬背是他们认为的最大问题等。
(三)教师师德和职业素养
师德是从事教师职业必需的素质要求。教师合理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是最关键之一,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是学生敞开心扉,吮吸知识的重要环境。
通过问卷分析,约30%学生喜欢知识面广、生动幽默的教师,约47%学生希望在课堂上使用丰富多彩的教学设计,僅约3.6%学生喜欢上课严厉、爱情绪化、较少与学生互动的教师。教师在教学中缺乏良好的师德和讲课激情、教学方法单一等成为学生所关注的重点,也是为自己的课堂效率不高找到借口。
二、采取的措施
(一)巧用教学设计
新课标强调知识获取的过程,倡导对历史学习的体验与感悟,在解决历史问题的过程中,构建历史认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情感价值观,增强学生学习兴趣,进而提高课堂效率。教学设计方法多种多样,我结合自身教学过程和特点,对以下两点做简要分析。
1.研究开头,激发兴趣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现阶段,据调查部分教师上课开头照本宣科,使学生产生厌倦心理。因此,在教学开始阶段,要结合高一学生的心理特征,教师较多使用历史典故、ppt多媒体、或者创设情境等引人入胜。这样不仅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情境中自主探究,提高其参与到学习历史当中的热情,真正做到学生是课堂的“主人”,从而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以创设情境为例,通过学习小组合作的模式,学生能够从一定情境出发,通过生生、师生间多向交流与合作,一同讨论、探索、发现,以此得出某种结论,获得某些知识。有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展示个性,展示综合素质,建立起“我能学”的自信心,实现“我会学”的信念,增强学生学习的责任感,使学生真正认识到历史是一门培养思维能力的有用学科,使历史课堂真正成为鲜活、生动、有趣的课堂。
2.巧用图示,引发兴趣
图示即以图示意,正如宁裕先先生在《历史图示教学法的理论思考》所指出的那样“图示具有传递信息、交流思想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代替语言文字的作用。”
由于历史学科的学科特点,不适宜过分强调学生的课堂自主性而忽略教师的讲授,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兼顾教师的讲授与学生的活动。图示教学法用简洁的图形或线条表明复杂的历史事件,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育特点。积极使用多种教学手段和途径,利用图示教学法使文化史教学多元化,以吸引学生眼球,满足学生求知欲望;师生在学习过程中入情入景,活跃课堂氛围、培养学生审美意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对国内外文化精髓的传承意识;用直观有效的媒介让学生树立正确健康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用师德点燃教学课堂
教师除要客观分清历史史实、有一定的政治理论基础的高素质修养、充分客观的认识历史这门学科的德育功能、广博的专业知识、连贯的、系统的历史专业基础素质、掌握全面的教学技能等外,我觉得最重要就是要有健全的心理素质。
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要有正确乐观的心里健康素质是至关重要的。首先,要有良好的师德,不要偏激的对待特殊学生;其次,要充满爱心,爱心是力量的源泉,更好的贴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互动。再者,要有的强烈的机智感,善于捕捉学生的心理变化,及时调整学生的注意力和积极性,这也是完成历史教学活动的保证。最后,要善于利用自己的乐观健康的心理素质,感染学生们,做到教学质量的最有效化,要用强烈的责任心和热情感染整个历史课堂。
总之,对教学的探索是永无止境的,还有待我们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不断地加以发展和完善。
(作者单位:辽宁省阜新市高级中学)
关键词:历史课堂;教学方法;师德
21世纪以来,随着“新课标”落实的逐步深入,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提高中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主体地位,以全面提高高中历史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已成为全社会有识者的共识,“1+1”的课堂模式,将教师和学生紧密结合。但部分学生虽对历史典故非常感兴趣,历史知识面也广,但在课堂上出现将“丰满的历史故事”被剔除掉后,学生对“剩下的骨骼”根本提不起兴趣。因此教师应如何提高教学效率,尽量避免类似情况出现,则成为我们研究的重点。下面我将结合教学实践当中存在的问题,就阜新市某一重点高中(高一年级某班共46人)的调查问卷进行如下概括分析:
一、存在的问题
(一)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
据调查问卷分析,“上高中的动机是什么?”约72 %的同学选择了“为了就业而学习”,而仅有0.07 %的学生是因为自身喜欢。动机是行为的前提,而兴趣又是行为最好的老师。某些学生对历史天生存在好感,但有些学生对历史并不感冒。可见,学习动机不足,学习兴趣不高,不仅会使有趣的学习变得枯燥无味,而且也无法收到良好效果。
(二)角色转变和学习方法
学生对“初中生”和“高中生”身份转变不彻底,在认识和执行能力方面存在不足。高中是培养能力和整合能力的过程,但初入高中的他们不能正确领悟学习方法,仍认为高中历史的学习和初中类似,考试之前重复背诵知识点,学生缺少较好的预习和复习方案,认为高中教师上课内容繁多,难度较大,课堂记忆之后缺乏固定的记忆时间,部分学生缺乏合理的听课体系,并且死记硬背是他们认为的最大问题等。
(三)教师师德和职业素养
师德是从事教师职业必需的素质要求。教师合理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是最关键之一,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是学生敞开心扉,吮吸知识的重要环境。
通过问卷分析,约30%学生喜欢知识面广、生动幽默的教师,约47%学生希望在课堂上使用丰富多彩的教学设计,僅约3.6%学生喜欢上课严厉、爱情绪化、较少与学生互动的教师。教师在教学中缺乏良好的师德和讲课激情、教学方法单一等成为学生所关注的重点,也是为自己的课堂效率不高找到借口。
二、采取的措施
(一)巧用教学设计
新课标强调知识获取的过程,倡导对历史学习的体验与感悟,在解决历史问题的过程中,构建历史认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情感价值观,增强学生学习兴趣,进而提高课堂效率。教学设计方法多种多样,我结合自身教学过程和特点,对以下两点做简要分析。
1.研究开头,激发兴趣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现阶段,据调查部分教师上课开头照本宣科,使学生产生厌倦心理。因此,在教学开始阶段,要结合高一学生的心理特征,教师较多使用历史典故、ppt多媒体、或者创设情境等引人入胜。这样不仅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情境中自主探究,提高其参与到学习历史当中的热情,真正做到学生是课堂的“主人”,从而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以创设情境为例,通过学习小组合作的模式,学生能够从一定情境出发,通过生生、师生间多向交流与合作,一同讨论、探索、发现,以此得出某种结论,获得某些知识。有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展示个性,展示综合素质,建立起“我能学”的自信心,实现“我会学”的信念,增强学生学习的责任感,使学生真正认识到历史是一门培养思维能力的有用学科,使历史课堂真正成为鲜活、生动、有趣的课堂。
2.巧用图示,引发兴趣
图示即以图示意,正如宁裕先先生在《历史图示教学法的理论思考》所指出的那样“图示具有传递信息、交流思想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代替语言文字的作用。”
由于历史学科的学科特点,不适宜过分强调学生的课堂自主性而忽略教师的讲授,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兼顾教师的讲授与学生的活动。图示教学法用简洁的图形或线条表明复杂的历史事件,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育特点。积极使用多种教学手段和途径,利用图示教学法使文化史教学多元化,以吸引学生眼球,满足学生求知欲望;师生在学习过程中入情入景,活跃课堂氛围、培养学生审美意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对国内外文化精髓的传承意识;用直观有效的媒介让学生树立正确健康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用师德点燃教学课堂
教师除要客观分清历史史实、有一定的政治理论基础的高素质修养、充分客观的认识历史这门学科的德育功能、广博的专业知识、连贯的、系统的历史专业基础素质、掌握全面的教学技能等外,我觉得最重要就是要有健全的心理素质。
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要有正确乐观的心里健康素质是至关重要的。首先,要有良好的师德,不要偏激的对待特殊学生;其次,要充满爱心,爱心是力量的源泉,更好的贴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互动。再者,要有的强烈的机智感,善于捕捉学生的心理变化,及时调整学生的注意力和积极性,这也是完成历史教学活动的保证。最后,要善于利用自己的乐观健康的心理素质,感染学生们,做到教学质量的最有效化,要用强烈的责任心和热情感染整个历史课堂。
总之,对教学的探索是永无止境的,还有待我们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不断地加以发展和完善。
(作者单位:辽宁省阜新市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