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将成人世界缺失正确规则的现实拿到讲坛上跟孩子们说,对于成人来说也是一种考验。
当大多数孩子们还沉浸在暑假的欢乐中,新学期里一项新的日程已经被教育部门紧锣密鼓地部署下来。
7月1日,教育部办公厅向北京、天津、上海、浙江、湖北、陕西,以及太原、南京、广州、深圳教育部门发文表示,从2005年下半年开始在大中小学开展廉洁教育试点工作。
7月14日,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全国学联、全国少工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在全国青少年中深入开展廉洁教育活动的通知》。
作为第一批试点的城市之一,上海市教委、上海市科教党委和上海市纪委成立了专门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主要负责人、上海市科教党监察处龚晨告诉《嘹望东方周刊》,上海市已经启动廉洁教育的课题研究。
按照初步设想,下学期学生们的“一元课本”里将出现廉洁教育的新内容,为了不给学生们增加新负担,廉洁教育被列入学生课外读物。此外,廉洁短信还会出现在学生的手机上。龚晨介绍,深层次的实施方案将在明年全面铺开。
反腐低龄化试验
反腐倡廉是近年来国内最大的一项社会工程之一,但将成人世界里缺失游戏规则的现实拿到讲坛上跟孩子们说,对于成人来说也是一种考验。
清华大学廉政与治理研究中心主任程文浩是较早公开提出这一观点的学者,观点提出后,引起了不小的争议。
他在接受《嘹望东方周刊》采访时说,中国几亿青少年,作为社会未来的主人,当下我们对于廉政、廉洁和腐败问题的态度,决定了这几亿人长大成人后,究竟能够成为国家廉政建设中一支建设性的力量,还是一支破坏性的力量。
“我看到了多篇有关小学生靠送礼选班干部、收受同学礼物并向对方提供‘方便’等报道,我认为这是典型的腐败行为萌芽,反映了腐败意识的低龄化趋势。现实中,社会上已经明显出现腐败意识‘泛化’,尤其是向低龄人群蔓延的危险趋势。因此,我们要预先给青少年注入廉洁理念,增强其抵御腐败意识和习惯的能力。”程文浩说。
教育部把一个有争议的观点变成事实,在其间还有更多其他的因素。
2003年10月,第58届联大通过了《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其中包含“开展包括中小学和大学课程在内的公共教育”的内容。同年12月10日,中国正式签署该公约,向世界表明了中国预防腐败体系的态度,而青少年是不可或缺的环节。
“目前中国启动青少年廉洁教育的时机已经完全成熟。”程文浩分析道。
2002年起,浙江就成为了最早的“试验田”。参观于谦祠、岳飞墓,举行征文比赛、辩论大赛、廉政漫画大赛等成为廉政教育的内容。今年4月,教育部廉政文化进校园和青少年廉洁教育研讨会在杭州进行了总结大会。
教育部的文件表明,将试点进一步铺开的必要性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在大中小学开展廉洁教育试点工作,是建立健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长效机制的必然要求,是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对于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确保党和人民的事业代代相传、长治久安,具有重要意义。
而对现实中腐败低龄化的现实,教育部认为“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使青少年学生面临着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某些消极腐朽的思想观念和侵害公众利益的腐败现象对他们的影响不可低估”。
谁影响了学生
《素质教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类似的教材比比皆是。为了青少年的思想问题,在西风东渐的20多年内,中国尝试了无数的试验。
在上海市少年儿童研究中心主任杨江丁看来,廉洁教育进入学校和从前一样也是时代的需要。他告诉《隙望东方周刊》,德育教育要适应社会进步的需要,要直面社会现实,才能使德育教育针对性不断提高。腐败问题已经成为当下社会影响巨大的社会问题,直面廉洁课题,告诉孩子如何对待职务、职权、责任、权力等重要的基本概念,极具现实意义。
在时代的风向中调整教育思路,这应该说是教育思维的一种进步,但成人不得不面对的现实还有,孩子们渐渐淡忘传统价值体系中的英雄,崇拜娱乐明星,对网络、游戏的执迷可能将延续一生,而这些都不在倡导的教育内容之列。
嘴角上开始泛出青黑胡须的程海是初二的学生,在刚结束的班级新团员选举会上,英语课代表黄某找到他悄悄说:“你要是投我一票,今后你的背诵听写就全免了。”
“我没有理睬他,他为人太过小心眼,选不选他我觉得更应该看他的人缘。”程海对同学的举动有着自己的判断和想法,而对于这种行为是不是腐败,他的回答则较单纯:“这只是他的做事风格,对错与否对我的决定没有太大影响。”
上海市少先队总辅导员沈功玲一直都在给孩子们讲诚信意识、社会观念、法制观念等系列教育内容。面对反腐败教育,沈老师有些困惑:“我一直觉得不要让孩子过早有政治负担,我们不可能让孩子负起管家长的责任,如今社會上发现什么问题都要从孩子抓起,但孩子们真正需要什么,是需要仔细去调研的,因为选择权在孩子手里。”
作家郭松民质疑道,“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使青少年学生面临着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这个原因是老生常谈,它无法解释整天浸润其中的“西方青少年学生”何以并未出现腐败低龄化的倾向。第二个原因倒是点到了问题的实质,可缺少了一个至关重要的主语,没有说明是“谁”的“消极腐朽的思想观念和侵害公众利益的腐败现象”。而在他看来,包括家长在内的任何人对青少年学生的影响都不可能比教育系统更大。
肃清教育腐败要先行
“出污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环境与人的关系问题一直是个哲学命题,其中蕴涵的现实问题在廉洁教育进课堂的时候也有所体现。
昆明市某重点中学一位班主任告诉《隙望东方周刊》,今年昆明市初二升初三的学生期末进行全市统测,尚未开考,试卷就新鲜出炉上市了。该老师年级里的4名学生从另一重点中学学生手上买到4门主课的试卷。
“购买试卷的学生已经以零分处理,但事件并非处理与否那么简单。现实中大量的补习班上,临阵漏题时有发生。连一个市级的考试都能动歪脑筋,那么更大的考试呢?就算目前买试卷的考生占的比例很小,但已经造成了一种极度的不平等,我担心如此现实如何说服学生们应该从道德上自律廉洁。”这位老师说。
教育腐败已经是—个不再新鲜的话题,近年来每次“两会”提案或是社会投诉,它总是占据着抢眼的领先位置。择校费、教材回扣、校服回扣、学术腐败……今天的孩子已经耳濡目染太多与所受教育相悖的事情。
家长们一边帮孩子托关系找好学校,一边还要教导孩子这个社会是实力较量的社会、一切要靠自己争取,最后发现自己教育孩子的言语越来越难于自圆其说。传播学上的“知行不和谐”理论在现代孩子身上显现。“如果现实不改观,孩子所获知的正面教育和经历的现实长期处于两个相悖的舆论场,这样的冲突不知会给孩子带来怎样的影响?”家长黄寅云的担心也是众多家长的担心。
如今,教育腐败现象仍处于易发多发期。教育产业化、暗箱操作、高度垄断下的教育腐败的这些源头问题没有彻底改观,即将开始的廉洁教育是否流于形式,还是个未知数。
郭松民评论道,只要教育系统的官员能够廉洁,并且不出现只顾部门利益的腐败,则老师的廉洁问题也就好解决了。而教育官员和老师在廉洁方面如果都不存在问题,学生的“腐败习气”问题的也就会迎刃而解了,甚至连“试点”都大可不必。
当大多数孩子们还沉浸在暑假的欢乐中,新学期里一项新的日程已经被教育部门紧锣密鼓地部署下来。
7月1日,教育部办公厅向北京、天津、上海、浙江、湖北、陕西,以及太原、南京、广州、深圳教育部门发文表示,从2005年下半年开始在大中小学开展廉洁教育试点工作。
7月14日,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全国学联、全国少工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在全国青少年中深入开展廉洁教育活动的通知》。
作为第一批试点的城市之一,上海市教委、上海市科教党委和上海市纪委成立了专门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主要负责人、上海市科教党监察处龚晨告诉《嘹望东方周刊》,上海市已经启动廉洁教育的课题研究。
按照初步设想,下学期学生们的“一元课本”里将出现廉洁教育的新内容,为了不给学生们增加新负担,廉洁教育被列入学生课外读物。此外,廉洁短信还会出现在学生的手机上。龚晨介绍,深层次的实施方案将在明年全面铺开。
反腐低龄化试验
反腐倡廉是近年来国内最大的一项社会工程之一,但将成人世界里缺失游戏规则的现实拿到讲坛上跟孩子们说,对于成人来说也是一种考验。
清华大学廉政与治理研究中心主任程文浩是较早公开提出这一观点的学者,观点提出后,引起了不小的争议。
他在接受《嘹望东方周刊》采访时说,中国几亿青少年,作为社会未来的主人,当下我们对于廉政、廉洁和腐败问题的态度,决定了这几亿人长大成人后,究竟能够成为国家廉政建设中一支建设性的力量,还是一支破坏性的力量。
“我看到了多篇有关小学生靠送礼选班干部、收受同学礼物并向对方提供‘方便’等报道,我认为这是典型的腐败行为萌芽,反映了腐败意识的低龄化趋势。现实中,社会上已经明显出现腐败意识‘泛化’,尤其是向低龄人群蔓延的危险趋势。因此,我们要预先给青少年注入廉洁理念,增强其抵御腐败意识和习惯的能力。”程文浩说。
教育部把一个有争议的观点变成事实,在其间还有更多其他的因素。
2003年10月,第58届联大通过了《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其中包含“开展包括中小学和大学课程在内的公共教育”的内容。同年12月10日,中国正式签署该公约,向世界表明了中国预防腐败体系的态度,而青少年是不可或缺的环节。
“目前中国启动青少年廉洁教育的时机已经完全成熟。”程文浩分析道。
2002年起,浙江就成为了最早的“试验田”。参观于谦祠、岳飞墓,举行征文比赛、辩论大赛、廉政漫画大赛等成为廉政教育的内容。今年4月,教育部廉政文化进校园和青少年廉洁教育研讨会在杭州进行了总结大会。
教育部的文件表明,将试点进一步铺开的必要性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在大中小学开展廉洁教育试点工作,是建立健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长效机制的必然要求,是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对于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确保党和人民的事业代代相传、长治久安,具有重要意义。
而对现实中腐败低龄化的现实,教育部认为“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使青少年学生面临着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某些消极腐朽的思想观念和侵害公众利益的腐败现象对他们的影响不可低估”。
谁影响了学生
《素质教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类似的教材比比皆是。为了青少年的思想问题,在西风东渐的20多年内,中国尝试了无数的试验。
在上海市少年儿童研究中心主任杨江丁看来,廉洁教育进入学校和从前一样也是时代的需要。他告诉《隙望东方周刊》,德育教育要适应社会进步的需要,要直面社会现实,才能使德育教育针对性不断提高。腐败问题已经成为当下社会影响巨大的社会问题,直面廉洁课题,告诉孩子如何对待职务、职权、责任、权力等重要的基本概念,极具现实意义。
在时代的风向中调整教育思路,这应该说是教育思维的一种进步,但成人不得不面对的现实还有,孩子们渐渐淡忘传统价值体系中的英雄,崇拜娱乐明星,对网络、游戏的执迷可能将延续一生,而这些都不在倡导的教育内容之列。
嘴角上开始泛出青黑胡须的程海是初二的学生,在刚结束的班级新团员选举会上,英语课代表黄某找到他悄悄说:“你要是投我一票,今后你的背诵听写就全免了。”
“我没有理睬他,他为人太过小心眼,选不选他我觉得更应该看他的人缘。”程海对同学的举动有着自己的判断和想法,而对于这种行为是不是腐败,他的回答则较单纯:“这只是他的做事风格,对错与否对我的决定没有太大影响。”
上海市少先队总辅导员沈功玲一直都在给孩子们讲诚信意识、社会观念、法制观念等系列教育内容。面对反腐败教育,沈老师有些困惑:“我一直觉得不要让孩子过早有政治负担,我们不可能让孩子负起管家长的责任,如今社會上发现什么问题都要从孩子抓起,但孩子们真正需要什么,是需要仔细去调研的,因为选择权在孩子手里。”
作家郭松民质疑道,“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使青少年学生面临着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这个原因是老生常谈,它无法解释整天浸润其中的“西方青少年学生”何以并未出现腐败低龄化的倾向。第二个原因倒是点到了问题的实质,可缺少了一个至关重要的主语,没有说明是“谁”的“消极腐朽的思想观念和侵害公众利益的腐败现象”。而在他看来,包括家长在内的任何人对青少年学生的影响都不可能比教育系统更大。
肃清教育腐败要先行
“出污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环境与人的关系问题一直是个哲学命题,其中蕴涵的现实问题在廉洁教育进课堂的时候也有所体现。
昆明市某重点中学一位班主任告诉《隙望东方周刊》,今年昆明市初二升初三的学生期末进行全市统测,尚未开考,试卷就新鲜出炉上市了。该老师年级里的4名学生从另一重点中学学生手上买到4门主课的试卷。
“购买试卷的学生已经以零分处理,但事件并非处理与否那么简单。现实中大量的补习班上,临阵漏题时有发生。连一个市级的考试都能动歪脑筋,那么更大的考试呢?就算目前买试卷的考生占的比例很小,但已经造成了一种极度的不平等,我担心如此现实如何说服学生们应该从道德上自律廉洁。”这位老师说。
教育腐败已经是—个不再新鲜的话题,近年来每次“两会”提案或是社会投诉,它总是占据着抢眼的领先位置。择校费、教材回扣、校服回扣、学术腐败……今天的孩子已经耳濡目染太多与所受教育相悖的事情。
家长们一边帮孩子托关系找好学校,一边还要教导孩子这个社会是实力较量的社会、一切要靠自己争取,最后发现自己教育孩子的言语越来越难于自圆其说。传播学上的“知行不和谐”理论在现代孩子身上显现。“如果现实不改观,孩子所获知的正面教育和经历的现实长期处于两个相悖的舆论场,这样的冲突不知会给孩子带来怎样的影响?”家长黄寅云的担心也是众多家长的担心。
如今,教育腐败现象仍处于易发多发期。教育产业化、暗箱操作、高度垄断下的教育腐败的这些源头问题没有彻底改观,即将开始的廉洁教育是否流于形式,还是个未知数。
郭松民评论道,只要教育系统的官员能够廉洁,并且不出现只顾部门利益的腐败,则老师的廉洁问题也就好解决了。而教育官员和老师在廉洁方面如果都不存在问题,学生的“腐败习气”问题的也就会迎刃而解了,甚至连“试点”都大可不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