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红色山歌文化传承的实现路径探讨

来源 :广西教育·C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vingod1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认为广西红色山歌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显著的民族特色,是新时代推进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有利于促进红色文化的传播,增强民族地区凝聚力,促进民族团结等。针对广西红色山歌文化传承中面临传承人断层、传播形式单一、观众参与度不高、培育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提出政府、社区、学校协同努力,利用好重要节点、创新传播形式,促进广西红色山歌文化的传承。
  【关键词】广西山歌  红色文化  红色山歌  文化传承  民族文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03C-0042-04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表了重要论述,并就继承和弘扬红色文化提出“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重要指示。进入新时代,深入研究广西红色山歌的文化传承功能,分析当下发展的现实问题,探索新时代的实践路径,对于当前广西民族地区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一、广西红色山歌的概况
  (一)广西红色山歌的内涵。广西山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其中最为鲜明的一种歌谣为红色山歌。广西红色山歌是指广西各族人民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以讴歌红色精神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歌谣,具有鲜明的历史性、民族性、区域性、时代性。广西红色山歌是广西民族集体记忆的载体、共同精神的依托和民族身份的重要象征,具有鲜明的历史性、民族性。广西各地均有红色山歌,尤其以河池和百色地区为代表,具有鲜明的区域性。不同的历史时期赋予了广西红色山歌不同的内涵,形成了风格迥异和形式多样的红色山歌,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二)广西红色山歌的现状。广西红色山歌是广西人民传承下来的一种文化形式,分为政府组织形式和民间组织形式。政府组织形式创作的红色山歌,通常是由政府设定主题,面向社会广泛征集;民间组织形式创作的红色山歌,则是群众在自己的生活中自发创作的,内容主要是歌颂党、歌颂祖国、歌颂新生活。目前,以政府组织形式创作的红色山歌较为活跃。在“壮族三月三”、“二月二”、中秋节、重阳节等节日,广西各少数民族都有唱山歌的风俗。“壮族三月三”歌圩是壮族社会的民间习俗,对歌活动尽管在民间各地普遍存在,但具有明显的自发性和分散性。2014年“壮族三月三”被确定为广西的法定节假日后,广西山歌有了制度保障和组织保障,各地积极举办山歌比赛,歌圩不仅遍布八桂大地,而且呈现“嘉年华”色彩。因此,广西红色山歌创作的数量也越来越多。
  新时代的广西红色山歌既吸取了传统山歌的精髓,又吸收了新时代的技术和手段,是广西人民表达情感的一种重要方式。广西少数民族地区悠久的山歌文化和广西人民的美好生活实践,为广西红色山歌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历史和现实的统一。
  二、推进新时代广西红色山歌文化传承的必要性
  广西红色山歌蕴含的深厚文化是其自身不断发展的深厚动力,它对推动广西社会的发展稳定、促进广西民族文化的发展繁荣、提高广西民族文化的自觉自信,以及良好道德风尚的形成具有极为重要的时代价值。推进新时代广西红色山歌文化传承,有利于推进红色文化的传播,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民族团结,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人民生活,构建共同精神家园。
  (一)有利于推进红色文化的传播。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提出,要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把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广西红色山歌作为广西人民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是宣传红色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推进红色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广西红色山歌分别围绕着歌颂祖国歌颂党、歌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歌颂改革开放40周年、歌颂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歌颂壮乡新面貌新生活、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主题进行创作。如2019年9月16日,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广西日报》数字报刊“花山”搭台,广西山歌王、山歌手从中国人民站起来到中华文明多姿彩,从壮美广西富起来到红色精神永常在,从民族团结万年长到人民生活奔小康、发展建设前景旺,创作了70首红色山歌。再如2018年4月17日,为庆祝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广西日报》数字报刊“花山”搭台,广西山歌王、山歌手从歌圩这棵山歌树唱到改革开放结硕果,从迎来自治区成立60周年唱到民族团结万年长,创作了几十首红色山歌。此外,自治区党委讲师团组织广西山歌学会的专家,编写歌谣集《唱响“四个全面”》,汇集800多首广西红色山歌,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生动形象解读“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南宁市委宣传部和南宁市委讲师团为探索理论宣讲的大众化、通俗化,充分发挥广西人民“爱山歌、乐山歌、唱山歌”的传统,联合出版了《山歌唱响“法治中国梦”》《山歌唱开理论花》《山歌传唱小康新生活》等优秀山歌小品作品集。这些红色山歌既宣传了红色文化,推进了红色文化的传播,宣传了党和国家的各种路线、政策,起著维护社会政治稳定、促进社会进步发展的作用,同时又满足了人民群众文化需求,深受基层群众的喜爱和好评。
  (二)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民族团结。广西人民创作了广西红色山歌,广西红色山歌塑造了广西人民,广西人民对红色山歌的传承和发展是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方式。广西各民族地区仍保持着“歌圩”这一唱山歌的形式,传统山歌的圩场主要分布在河池市、百色市、崇左市、南宁市武鸣区、东兰县、三江侗族自治县、靖西市、德保县等地,规模巨大、人数众多、传播广泛。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壮族三月三”期间,自治区层面牵头开展的活动有37场,全区各地组织的活动约900场,形成文化大会演、民俗大展示、民族大团结的浓厚氛围,广西日报等媒体还选取了300场左右有代表性、有特色的活动项目集中发布,全民共享。歌圩紧紧围绕时代主题展开,各地群众积极参与到这些活动当中。据不完全统计,至少有300万左右的群众参与到各项活动当中。歌圩活动的开展突破了地域的限制,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增强了民族凝聚力,促进了民族团结。除了“壮族三月三”期间由政府牵头的大规模的歌圩活动外,在其他重要节日,如春节、元宵节、“二月二”、壮族蚂拐节等,广西各民族地区也自发唱山歌、对山歌。对于广大农村地区的群众而言,这是特殊的、通俗易懂的且深入人心的思想政治教育课。此外,在平时,群众也经常自发在公园、广场、小区对唱红色山歌,倾听红色山歌,畅谈红色山歌,以红色山歌的形式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因此,不管是政府官方组织的歌圩活动,还是民间自发组织的歌圩活动,都有利于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推动广西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发展。   (三)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广西红色山歌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山歌《中华文明多姿彩(节选)》(作者:覃祥周、李隆球):“山歌唱了几千年,内容越唱越新鲜;唱起中华文明史,真是越唱心越甜。中国历史五千年,优秀成果万万千;中华文明多姿彩,子孙后代共同传。文明古国有四个,其中一个是中国;华夏儿女有智慧,创造奇迹多又多。中华文明最古老,如今想来很自豪;黄河长江众人赞,祖国母亲声望高……华夏历来重文明,知书达理重德行;源远流长家风好;中华美德贵过金。长江后浪推前浪,万里长城长又长;文明成果数不尽,世世代代要弘扬。”这首红色山歌深情表达了广西人民对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祖国繁荣昌盛、民族团结兴旺、社会和谐安定的歌颂之情。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后,广西的一些基层政府为开展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和普及活动,多次举办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山歌大赛,如2014年广西宜州庆远镇举办“开展2014年庆远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活动暨‘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山歌大赛。共有28个村(社区)的28支山歌队参赛,3000多人参与、观看山歌大赛。这些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红色山歌比赛,唱出了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变化,唱出了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强化了人们的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奉献意识,促使人们能够在坚持大局意识的基础上,正确认识对国家、对社会、对家庭应负的责任和义务,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广西红色山歌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为党的理论政策宣讲起到了重要作用,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深入人心,极大推动了党的各项工作在民族地区的顺利开展。
  (四)有利于丰富人民生活,构建共同精神家园。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繁荣文艺创作,坚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加强现实题材创作,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唱山歌、听山歌是广西少数民族精神文化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新时代,通过不断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汲取经验,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构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价值观念和精神信仰寓于唱词当中,融入广西元素的原生态歌曲对唱、合唱,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价值观念和精神信仰寓于山歌中,通过吸引群众广泛参与,在听和唱中进行自我教育和提高,实现山歌的新发展,从而使人们的精神世界得以充实。广西红色山歌可以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巩固文化信仰,引领价值取向,形成共同的价值追求,构筑共有精神家园,对在新时代传承红色基因、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广西通过山歌这一独特的载体激发人民群众的建设干劲,积极回应习近平总书记为庆祝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所写的“建设壮美广西、共圆复兴梦想”的题词。在全体人民共同追求“中国梦”的今天,这是时代精神的激励,不但能提高人民群众的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凝聚力,而且能维护本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为实现“中国梦”这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团结奋进。
  三、新时代广西红色山歌发展的现实困境
  广西红色山歌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传承人断层、观众参与度不高、传播形式单一、培育的机制不完善等问题。
  (一)传承人断層。受到现代流行文化的冲击,广西红色山歌的创作者以中老年群体为主,难以引起青年创作群体的兴趣。很多青年创作者不愿意写也不愿意唱,而会唱和喜欢唱的人越来越少,山歌陷入失传和后继无人的处境。此外,广西本土缺乏影响力大的红色山歌创作团队,创作者虽然在业界有一定的知名度,但是文化层次参差不齐,音乐素养总体不高,基于传统模式创作出的红色山歌形式单一,歌曲传唱度不高。
  (二)广西红色山歌观众参与度不高。首先,红色山歌的内容多为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内容较为抽象,生活化不够,很难获得广大观众的喜爱。其次,虽然区内举办了多次以红色山歌为主题的歌唱比赛,但歌手缺乏与观众之间的良性互动。再次,人们在“壮族三月三”节日或者景区虽然可以欣赏到山歌表演,但对山歌只是停留在听的层面,无法深入了解。换言之,观众不懂欣赏红色山歌的精妙之处,自然就不能吸引他们更深入地去了解红色山歌。
  (三)广西红色山歌的传播形式单一。一方面,虽然广西在诸如“壮族三月三”这样的节日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山歌比赛、山歌歌咏会,但是歌者真正演唱红色山歌的数量却是有限的,这使得广西红色山歌的线下传播极为有限。另一方面,广西红色山歌的线上传播往往局限于政府的官方媒体,如电视台和广播,青年群体热衷使用的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却没有能够充分利用起来,从而使得广西红色山歌的传播受众较窄。
  (四)广西红色山歌培育机制不完善。虽然政府已经把“壮族三月三”作为法定节假日,但是并没有形成有效的广西红色山歌培育机制。如组织机构不健全、没有完整的人才培养方案、缺乏有效的评价体系等,这些问题都不同程度制约了广西红色山歌的发展。
  如何客观理性地审视当下广西红色山歌发展的现状,解决其发展存在的问题,让广西红色山歌在新时代焕发时代光彩、表现时代精神,将是需要继续探讨的一个话题。
  四、新时代广西红色山歌文化传承的实现路径
  2014年文艺工作座谈会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丰富多彩的广西红色山歌是广西人民群众的精神家园,是建设广西民族文化强区得天独厚的民族文化资源。深入挖掘广西红色山歌,做好广西红色山歌的传承、发展和繁荣工作,对进一步落实文艺工作座谈会的讲话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政府进一步加强对广西红色山歌发展的保护与引导,制定完善的长期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首先,将广西红色山歌纳入广西文化长期发展规划,作为建设广西民族文化强区的重要部分。广西红色山歌的发展仅仅依靠民间的原生态“繁殖”显然不够,它需要地方政府相关部门政策的支持,为其发展提供更多、更广阔的平台。其次,要成立专门的机构,设置专项资金和专职人员,形成长效机制。如培养优秀的广西红色山歌创作者、出版广西红色山歌集、制作广西红色山歌专辑、拍摄广西红色山歌专题片、召开广西红色山歌研讨会等,传播广西新声音。最后,政府要积极引导群众开展丰富多彩的广西红色山歌活动,营造广西红色山歌良好的发展氛围。如定期鼓励和支持举办广西红色山歌擂台赛、广西红色山歌征歌比赛,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使得更多的群众认同广西红色山歌并加入“传唱”的队伍。这些实践活动对传承和发展广西红色山歌将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二)营造良好的社区环境,夯实广西红色山歌的群众基础。在某种程度上,社区是民间宣传红色山歌的窗口。一方面,社区可以通过创办红色山歌培训班,聘请专家(山歌王、歌师、民歌歌手等)现场授课,指导山歌爱好者学习红色山歌创作方法,提高红色山歌的编创技巧,从而培养更多红色山歌骨干力量和红色山歌爱好者。另一方面,为了更好地繁荣和发展社区自发的唱红色山歌活动,社区服务中心可以统一组织和开展活动,并给予一定的经费和组织保障,营造良好的传唱红色山歌社会氛围。
  (三)发挥好学校在广西红色山歌传承中的主渠道作用。学校是文化传承的主阵地,为了更好实现广西红色山歌的文化传承功能,应充分发挥学校的主渠道作用。首先,在课堂引入广西红色山歌。一方面,教师在课堂上(主要是音乐课和语文课)以广西不同时期的红色山歌为素材,向学生介绍广西红色山歌,通过详细讲解,使学生充分认识和感受广西红色山歌的魅力,使之热爱广西红色山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开展专题教学,以及举办讲座、座谈、知识竞赛等形式辅助课堂教学,使广西红色山歌的宣传形式更加灵活,覆盖面更广,受众更多。其次,学校可以立足本土资源的优势,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充分挖掘广西红色山歌资源,编写诸如《广西红色山歌集》文化教材,使之成为学校地方文化资源的重要补充。再次,学校可以邀请山歌王、歌师、民歌歌手等直接参与课堂教学或者文艺演出活动,由他们来领唱广西红色山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最后,学校还可以开展广西红色山歌进校园文化活动,通过打造广西红色山歌馆、红色山歌墙、红色山歌长廊、红色山歌宣传栏等宣传红色山歌,使学生在校园里能感受到浓郁的民族文化氛围。如此一来,不仅让学生感受到广西少数民族文化的魅力,而且培养了他们浓厚的民族感情。
  (四)充分利用广西红色山歌在重要节点的育人价值。以节庆育人是壮族优秀传统文化育人的独特优势和特色。首先,在每年的“壮族三月三”歌圩节、国庆节、自治区成立纪念日、中秋节、春节等节日,通过唱广西红色山歌,在体验传统节庆习俗文化中引导人们学习和践行团结互助、尊老爱幼的道德规范,使之在优良传统文化的感召下培养优良的道德品质。其次,中国—东盟博览会举办期间,广西南宁举办的“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不仅保留了民族特色和乡土气息,而且注入了很多现代、时尚、新潮的元素,是广西红色山歌得以“走出去”的重要平台。应充分利用好这一平台,选择优秀的广西红色山歌进行展演,使得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广西山歌,通过感受广西红色山歌的魅力,继承和弘扬广西人民的文化艺术,加强与世界各民族文化的交流和发展。总之,通过节庆弘扬广西红色山歌是一种“生活化”的传播方式,人们喜闻乐见,可使得人们在参与过程中陶冶情操、锻炼意志、培养性情。
  (五)创新红色山歌的传播形式,拓宽广西红色山歌的传播范围。要充分发挥新媒体作用,全面提高新时代广西红色山歌创作质量,为红色山歌的传承和发展开辟新路径。首先,广西红色山歌创作不是某一个团体的任务,而是人民群众传承民族文化的一种方式,这就需要充分发挥以QQ、微信、微博、抖音等为代表的新媒体平台作用。其次,拍摄反映广西红色山歌的纪录片、动画片、(微)电影、电视剧等,在各大网络平台播出,进一步扩大广西红色山歌的传播空间,提高广西红色山歌传承的品质与影响力。最后,山歌传承从最古老的口头传播,到歌书传播,再到传统媒体传播,最后转变为现在的网络新媒体传播,改变了曾经在传承山歌文化过程中诸如“上门拜师学艺”“对歌看时”等低效率的传播行为。因此,通过新媒体把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广西红色山歌传播出去,能从更广阔的范围、更具时代气息的方式拓展党情国情世情教育的广度和力度,不断提高广西红色山歌创作的品质。
  在新时代,如何继续发挥广西红色山歌的力量,用以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是一个值得探究的理论课题和实践课题。充分挖掘广西红色山歌的文化功能,发现问题并探讨其实现路径,这不管是对于时代新人的培育,还是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视野,抑或是推动民族地区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新时代广西红色山歌要不断与时俱进、丰富内容、提高方法、拓展平台,促进广西红色山歌文化的传承。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2
  [2]南宁市推广“山歌宣讲”模式效果显著[EB/OL].(2016-07-29)[2019-12-21].http://www.gxmzb.net/content/2016-07/29/content_16385.htm
  [3]覃祥周,李隆球.中华文明多姿彩[EB/OL].(2019-09-26)[2019-12-21].http://gxrb.gxrb.com.cn/html/2019-09/26/content_1631161.htm
  【基金项目】2019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師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一带一路’背景下南宁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研究”(2019KY0475)
  【作者简介】陈 梦(1989— ),女,广西陆川人,广西艺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
  (责编 黎 原)
其他文献
在分布式多传感器融合系统中,各局部传感器接收到量测信息后,经关联得到局部轨迹,再将该轨迹送入融合中心进行处理。本文对一种伪实时场景监控系统,实现轨迹关联后,提出根据固定场
基于河南省的家庭农场调查数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简称DEA)方法,探讨不同类家庭农场的效率差异。结果表明,4类家庭农场的运行效率整体较低,不存在
为了探讨不同质量分数乙醇喷涂处理年糕对保鲜效果及腐败菌的影响,对经乙醇喷涂处理后的年糕定期测定水分含量、硬度、p H和色泽,以此评价品质变化,同时采用16S r DNA基因序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乡下人进城”是贯穿整个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基本主题之一,而在当代陕西的三位作家路遥、陈忠实、贾平凹那里,这更是成为了他们小说中着重描写的对象,比如路遥的《人生》、陈忠实的《最后一次收获》、贾平凹的《高兴》等等。归根到底,这源于这三位作家独特的“农裔城籍”身份特征,以及陕西当代文学自柳青的《创业史》起所形成的对农村现实与农民命运的持续性关注。“乡下人进城”小说有两大基本母题,一是乡下人为何要进城,二是
井伏鳟二被称为日本文坛的“常青树”,中日两国对其研究主要聚焦于其前期代表作《山椒鱼》和后期代表作《黑雨》.本文通过分析原文文本,对比这两部作品的主人公形象,因为他们
建筑行业发展装配式建筑是建筑产业转型设计的有效路径之一。在装配式建筑研发设计阶段,遇到建筑形态造型单一、设计人员的思维定势、设计人才短缺、建筑信息沟通不畅、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