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不良资产是一个随着市场经济的确立与发展,以及商业银行的产生应运而生的概念,它与市场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在当今“互联网+”的大环境形势下,如何对不良资产进行处置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互联网;不良资产;大数据
当前我国在市场经济主导下,商业银行化改革进程已经基本完成,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问题加速暴露,银行自身缺乏有效的风险防控能力和一套成熟的处置体系。因此,探索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新途径刻不容缓。互联网环境下不良资产模式是互联网時代发展中一种创新的网络处置模式,打造互联网处置平台是当前商业银行处置不良资产的迫切需要。
一、当前互联网环境下不良资产处置存在的问题
(一)将不良资产的处置模式仅当成一种手段的做法使互联网的价值受到极大限制
将资产包或单个项目挂在网上进行简单的处置,把互联网环境下不良资产弱化成了一种单纯的处置方式。这样的想法必然造成了误解或者说是限制了互联网这个全球化的数据平台在不良资产处理中的作用。互联网平台的构建主要优点在于挖掘潜在的客户。互联网平台将形成一种“人合”模式,集中大量人力、物力、财力针对一个项目寻求最简单直接的处置渠道和办法;同时互联网在处置过程中不仅在于“人合”,处置过程中存在居间等这一特殊业务群体的板块,
(二)当前互联网环境下不良资产处置平台的参与主体效果一般
现有的互联网环境下不良资产模式只是单纯的复制互联网的传播作用,并没有彻底进行开发。从大数据来看,淘宝等网站上的拍卖数量仅为个位数,产权交易平台上一次也就是10个,远远不如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公示处置的数量。这是有多方面原因的,但是对于互联网这一方面来说,究其原因是其针对的主体问题,拍卖等手段的针对主体实际上提升了不良资产的准入门槛,因为社会上大多数人并不理解这个行业,更谈不上参与处置了,盲目的注重“眼球效应”却忽略了不良资产的特点,使得对客户的定位出现了偏差,同时不良资产的专业性和非标准性也要求客户目标的准确性和广泛性。
(三)不良资产业务的非标准性很难满足于单一的网络平台处置模式
不良资产处置作为一种非标准化的行业有其项目之间的差异性较大的特点,没有办法形成统一的处理模式、合同文本、操作流程,并且操作的各个方面和阶段都需要双方甚至多方的不断交流。因此,对线下工作依赖性大,所以不能单一的依靠网络实现对不良资产的业务进行开展并进行全面处置。对于投资者来说,由于缺乏以特定的数据对业务开展标准化的描述,仅仅依靠网页上的信息来判断该项目的价值和风险的评估是很困难的,越来越多的受众不满足于这种传统固定的服务模式。
二、解决互联网环境下不良资产处置模式发展的新思路
(一)结合不良资产业务在当今金融市场的新特点以及现有的不良资产行业处置的新模式,实现互联网环境下不良资产业务模式的良性发展
当前,不良资产在处置过程中成本过高,项目处置周期过长,而一些新的不良资产处置模式发展停滞和缺乏创新成为不良资产处置行业发展遇到的新瓶颈。在市场经济占据主导的今天,需要以创新的角度应对传统的问题,要学会将新模式与旧方式相结合,充分开发和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平台的优势,改进不良资产传统处置模式中的处置的投资方式,通过借助当前成熟并不断进化的互联网金融模式,使普通投资人将闲置资金通过网络就能参与不良资产处置并获得收益的目标已经具备充分的可行性。降低资金准入门槛,专注于不良资产的另类资产投资基金在最近几年以来进入了一个相对发展快速的新阶段,这些创新业务很好地解决了资产处置过程中的结构优化的问题,使普通的投资者敢于将自有资金投入自己所不太了解的行业,也使其不必再去面对差异化的标的即可分享参与不良资产处置过程的可观收益。同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则可以通过向投资方提供专业化的金融业务服务获取一部分居间收入,实现轻资本的资产处置运营模式,但是不良资产的专业度要求高,同时政策性规定和“垄断性”的出表方式,使得资本参与门槛高。通过互联网平台可以将项目方和资本方、处置方相结合,平台运营商只收取一部分服务费用,参与者就可以畅享平台信息和资源,资源达成交易和合作。互联网不良资产处置平台需要发挥很好的集中效应,在不良资产的产生到处置再到退出的整个过程中成为连接各个方面的资源和需求的媒介,推动互联网环境下不良资产业务良性循环发展生态。
(二)以互联网环境不良资产处置模式为指引,借助大数据的网络发展平台,搭建网上居间交易平台
推行互联网的目的在于通过借助发展迅猛的互联网平台和网络经济相结合,从而推动社会创新模式的演进和发展。通过互联网金融处置模式和互联网创新方式相结合形成了一个典型的现代网络应用案例。但是,在其发展中一直为互联网的行业发展占主导,而传统的金融机构则处于相对来说比较被动的局面,投入相对不足,创新能力跟不上社会的发展以及金融投资大众的需求,当前包括国有城市商业银行在内的一系列传统金融机构中纷纷将互联网金融平台作为下一步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但是不良资产处置业务的特殊性,以及其自身的特点决定了网络化资产处置模式的发展,不能仅仅单纯的依赖互联网建立的居间平台或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信息化来解决不良资产交易及处置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把承接商业银行剥离的不良资产,化解商业银行经营和金融市场环境中的风险作为金融资产管理的主要存在目的是不符合时代发展的老旧理念。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商业化转型及市场经济发展中应牢牢把握互联网的精髓,随着商业网络化的发展,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理应借助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深层次的融合来自各个专业金融团队和互联网平台的核心竞争力,应当以专业化的金融服务为核心,发挥好互联网的“平方效应”,促进不良资产业务的处置及发展、化解和防范经济体系中金融风险,并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
(三)充分发挥互联网平台的作用
2015年是我国四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将不良的处置与互联网网络平台进行深度结合的第一年。2015年3月,信达资产管理公司为提高处置效率率先与淘宝资产处置平台进行战略合作,并最终成功将两户债权资产进行招商。这种方式开创了不良资产处置中互联网处置模式的先河。此后,2015年5月,信达资产管理公司与阿里巴巴建立全面战略合作关系,开启了将传统不良处置方式革新,进行线上线下结合营销,创立不良资产处置行业的020新模式。通过淘宝平台,信达将本息超过400亿元、规模涉1600余家企业的资产包进行集中推介。2015年11月,天津金融资产交易所与蚂蚁金服在不良资产行业开展深度合作,随后东方资产管理公司也宣布进入了网络时代;2015年12月,华融资产管理公司也进驻淘宝资产处置平台,集中推介不良资产2360多户,资产总规模高达515亿元。此外,互联网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参与不良资产处置的平台,他们依靠各自的特点和优势为不良资产处置提供着多元化服务。
三、结束语
总体来看,我国互联网不良资产处置虽然起步较晚,但市场参与主体增长迅速,类型多样。迫于国内外的经济形势以及紧张的市场竞争,面对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互联网的大环境下通过不良资产行业的发展带动金融资本的流动以助力市场经济回暖,成为加强抗风险能力、与国际接轨成为不良资产处理的必然出路。
参考文献:
[1]陈阳.互联网不良资产处置模式[J].中国金融,2017(2).
[2]王娟.“互联网+”下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处置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6(15).
作者简介:
李翠平,山西大学商务学院会计学院,山西太原。
关键词:互联网;不良资产;大数据
当前我国在市场经济主导下,商业银行化改革进程已经基本完成,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问题加速暴露,银行自身缺乏有效的风险防控能力和一套成熟的处置体系。因此,探索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新途径刻不容缓。互联网环境下不良资产模式是互联网時代发展中一种创新的网络处置模式,打造互联网处置平台是当前商业银行处置不良资产的迫切需要。
一、当前互联网环境下不良资产处置存在的问题
(一)将不良资产的处置模式仅当成一种手段的做法使互联网的价值受到极大限制
将资产包或单个项目挂在网上进行简单的处置,把互联网环境下不良资产弱化成了一种单纯的处置方式。这样的想法必然造成了误解或者说是限制了互联网这个全球化的数据平台在不良资产处理中的作用。互联网平台的构建主要优点在于挖掘潜在的客户。互联网平台将形成一种“人合”模式,集中大量人力、物力、财力针对一个项目寻求最简单直接的处置渠道和办法;同时互联网在处置过程中不仅在于“人合”,处置过程中存在居间等这一特殊业务群体的板块,
(二)当前互联网环境下不良资产处置平台的参与主体效果一般
现有的互联网环境下不良资产模式只是单纯的复制互联网的传播作用,并没有彻底进行开发。从大数据来看,淘宝等网站上的拍卖数量仅为个位数,产权交易平台上一次也就是10个,远远不如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公示处置的数量。这是有多方面原因的,但是对于互联网这一方面来说,究其原因是其针对的主体问题,拍卖等手段的针对主体实际上提升了不良资产的准入门槛,因为社会上大多数人并不理解这个行业,更谈不上参与处置了,盲目的注重“眼球效应”却忽略了不良资产的特点,使得对客户的定位出现了偏差,同时不良资产的专业性和非标准性也要求客户目标的准确性和广泛性。
(三)不良资产业务的非标准性很难满足于单一的网络平台处置模式
不良资产处置作为一种非标准化的行业有其项目之间的差异性较大的特点,没有办法形成统一的处理模式、合同文本、操作流程,并且操作的各个方面和阶段都需要双方甚至多方的不断交流。因此,对线下工作依赖性大,所以不能单一的依靠网络实现对不良资产的业务进行开展并进行全面处置。对于投资者来说,由于缺乏以特定的数据对业务开展标准化的描述,仅仅依靠网页上的信息来判断该项目的价值和风险的评估是很困难的,越来越多的受众不满足于这种传统固定的服务模式。
二、解决互联网环境下不良资产处置模式发展的新思路
(一)结合不良资产业务在当今金融市场的新特点以及现有的不良资产行业处置的新模式,实现互联网环境下不良资产业务模式的良性发展
当前,不良资产在处置过程中成本过高,项目处置周期过长,而一些新的不良资产处置模式发展停滞和缺乏创新成为不良资产处置行业发展遇到的新瓶颈。在市场经济占据主导的今天,需要以创新的角度应对传统的问题,要学会将新模式与旧方式相结合,充分开发和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平台的优势,改进不良资产传统处置模式中的处置的投资方式,通过借助当前成熟并不断进化的互联网金融模式,使普通投资人将闲置资金通过网络就能参与不良资产处置并获得收益的目标已经具备充分的可行性。降低资金准入门槛,专注于不良资产的另类资产投资基金在最近几年以来进入了一个相对发展快速的新阶段,这些创新业务很好地解决了资产处置过程中的结构优化的问题,使普通的投资者敢于将自有资金投入自己所不太了解的行业,也使其不必再去面对差异化的标的即可分享参与不良资产处置过程的可观收益。同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则可以通过向投资方提供专业化的金融业务服务获取一部分居间收入,实现轻资本的资产处置运营模式,但是不良资产的专业度要求高,同时政策性规定和“垄断性”的出表方式,使得资本参与门槛高。通过互联网平台可以将项目方和资本方、处置方相结合,平台运营商只收取一部分服务费用,参与者就可以畅享平台信息和资源,资源达成交易和合作。互联网不良资产处置平台需要发挥很好的集中效应,在不良资产的产生到处置再到退出的整个过程中成为连接各个方面的资源和需求的媒介,推动互联网环境下不良资产业务良性循环发展生态。
(二)以互联网环境不良资产处置模式为指引,借助大数据的网络发展平台,搭建网上居间交易平台
推行互联网的目的在于通过借助发展迅猛的互联网平台和网络经济相结合,从而推动社会创新模式的演进和发展。通过互联网金融处置模式和互联网创新方式相结合形成了一个典型的现代网络应用案例。但是,在其发展中一直为互联网的行业发展占主导,而传统的金融机构则处于相对来说比较被动的局面,投入相对不足,创新能力跟不上社会的发展以及金融投资大众的需求,当前包括国有城市商业银行在内的一系列传统金融机构中纷纷将互联网金融平台作为下一步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但是不良资产处置业务的特殊性,以及其自身的特点决定了网络化资产处置模式的发展,不能仅仅单纯的依赖互联网建立的居间平台或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信息化来解决不良资产交易及处置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把承接商业银行剥离的不良资产,化解商业银行经营和金融市场环境中的风险作为金融资产管理的主要存在目的是不符合时代发展的老旧理念。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商业化转型及市场经济发展中应牢牢把握互联网的精髓,随着商业网络化的发展,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理应借助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深层次的融合来自各个专业金融团队和互联网平台的核心竞争力,应当以专业化的金融服务为核心,发挥好互联网的“平方效应”,促进不良资产业务的处置及发展、化解和防范经济体系中金融风险,并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
(三)充分发挥互联网平台的作用
2015年是我国四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将不良的处置与互联网网络平台进行深度结合的第一年。2015年3月,信达资产管理公司为提高处置效率率先与淘宝资产处置平台进行战略合作,并最终成功将两户债权资产进行招商。这种方式开创了不良资产处置中互联网处置模式的先河。此后,2015年5月,信达资产管理公司与阿里巴巴建立全面战略合作关系,开启了将传统不良处置方式革新,进行线上线下结合营销,创立不良资产处置行业的020新模式。通过淘宝平台,信达将本息超过400亿元、规模涉1600余家企业的资产包进行集中推介。2015年11月,天津金融资产交易所与蚂蚁金服在不良资产行业开展深度合作,随后东方资产管理公司也宣布进入了网络时代;2015年12月,华融资产管理公司也进驻淘宝资产处置平台,集中推介不良资产2360多户,资产总规模高达515亿元。此外,互联网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参与不良资产处置的平台,他们依靠各自的特点和优势为不良资产处置提供着多元化服务。
三、结束语
总体来看,我国互联网不良资产处置虽然起步较晚,但市场参与主体增长迅速,类型多样。迫于国内外的经济形势以及紧张的市场竞争,面对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互联网的大环境下通过不良资产行业的发展带动金融资本的流动以助力市场经济回暖,成为加强抗风险能力、与国际接轨成为不良资产处理的必然出路。
参考文献:
[1]陈阳.互联网不良资产处置模式[J].中国金融,2017(2).
[2]王娟.“互联网+”下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处置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6(15).
作者简介:
李翠平,山西大学商务学院会计学院,山西太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