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包豪斯百年之后

来源 :设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025539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0月26日,纪念包豪斯10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长沙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隆重开幕,此次研讨会是一种灵魂间的碰撞,是一次精神上的探索,为当代设计教育领域所带来的学术价值是具有一定意义的,为中国未来设计教育的实践和发展更是具有远大影响。
  大会旨在呈现出包豪斯对于全球艺术设计发展的影响力、发现中国现代艺术设计和包豪斯之间的关联、推动中国艺术设计未来的成长。中央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前设计学院院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敏教授来参加本次会议,现场演说在包豪斯百年之后,人工智能对人类的影响,结合自身丰富的设计经验和亲身经历,就人工智能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一百年前应对机器为人类带来的的机遇与挑战,包豪斯诞生。百年之后我们面临新的机器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包豪斯诞生百年之时,机器深度学习,脑机连接,诸多技术与概念快速进入我们的世界。我们对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抱有极大的期盼与担忧,机器将如同百年前一樣改变我们的工作方式,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人类就是在不休止的不确定的机遇与挑战中不断发展。不确定性意味着机会,不确定性意味着可能性。包豪斯诞生百年之际,探寻人工智能时代机器与人,算法与想象力,设计未来的设计师的教育,便显得十分必要。今天我想用自己的经历来与大家一起探讨机器、算法与设计的过去与今天,特别是设计师工作性质随之的改变。
  过去我是每次都站在学者的角度,站在一个设计教育者的身份来谈人工智能与设计,这次我想回归我原本设计师的身份,从一个设计师的角度来看即将到来的人工智能时代。
  一、人工智能时代的不确定之美
  先给大家看几张我在上海工作室的照片,这和我后面所要说的事有所关联,工作室是跟一个荷兰设计师Michel de Boer一起合作的,所以工作室的名字叫做王敏与博恩工作室。我们做品牌设计、平面设计工作,为什么我对人工智能感兴趣,是因为我们现在在做的很多事情与机器有关,很多工作将来机器都可以取代。机器,在这里是广义的词汇,它包括硬件,也包括软件,就是人类制造的工具。
  我们工作室做传统的品牌,做城市品牌,(这是上海城市品牌),做城市与地域品牌理念的梳理、品牌形象的建立和品牌视觉行为的运用,我们也做企业与机构的品牌形象,像今年刚做的贝聿铭基金会的标识,还有其他很多的品牌相关的设计。我们做了耶鲁大学北京中心的形象,去年在这个中心举办过企业管理者的培训,给CEO讲课,刚才说的这些传统的工作,我做了几十年,很多都会被机器给取代。今年夏天的一个晚上,与同济大学创意设计学院娄永琪院长以及博恩在一起吃饭,期间谈到将在同济设计周期间举办的关于人工智能的论坛。我们谈到了人工智能时代的挑战与设计行业发展的不确定性,对未知世界的憧憬,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揣测与期盼,最后形成了一个题目:Beauty of Uncertainty in the age of A.I.,人工智能时代设计的不确定性之美。
  不确定是我们无法准确预测人工智能所带来的未来。围绕着人工智能的话题有不同的声音,人工智能是通向未来的希望,人工智能将强化未来设计;人工智能是未来人类的毁灭者,人工智能是设计的终结。我更倾向于乐观的一面,AI会是设计师的合作者,是设计师的机器人,将设计师从重复性,技术性工作中解脱出来;运用大数据,运用不断强大的运算力与设计师无限的想象力,“设计”用于社会创新,用于可持续发展,用于人民生活水平素质的提升手段,人工智能设计有着巨大与美好的发展前景。
  回忆历史,从过去发生的事件中,经验中,我们可以找到预测未来的某些依据,也许过去发展的足迹可以让我们看到一个不太远的未来场景,记忆中的图像可以帮助我们描述一个想象中的未来。
  因为不确定,所以它可能成为机会,因为不确定,它可能带来危机,不确定始终是人类发展过程中的,伴随着我们的这样的特性,正是这种特性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机会,也正是这种特性让我很想让大家从一个设计师的角度来推想人工智能到底从哪些地方来改变我们的工作。
  我很期待,也相信人工智能它将来会是人的合作者,设计师的合作者,是设计师实现创意的工具,当然了,它也会成为我们社会创新、可持续性发展的工具。
  探讨技术和机器到底能够给我们带来哪些正面和负面的影响,我想我们可以回溯历史,回顾百年前的包豪斯,这是我们在这里举办这个论坛的意义所在,今天我很想用自己的一些经历来谈这件事。
  二、技术的力量
  (一)设计师与机器
  三十五年前我在德国留学时就住在柏林的包豪斯博物馆的旁边,每天都会看到它。1986年我开始了在耶鲁大学艺术学院读研究生,随后在那里任教,是耶鲁大学现代主义设计教育几位大师教授的最后两届学生,很荣幸可以作为Paul Rand的学生,近距离了解这位现代主义大师。那时我们还有Alvin Eisenman,Arming Hoffman,Breatbury Thomson等老师。今天在这里纪念包豪斯百年,需要提到的是耶鲁大学的艺术学院与包豪斯有着一些渊源,包豪斯的Joseph Albers到美国后,先到了黑山学院,随后到了耶鲁大学,在耶鲁任教的Herbert Matter来自欧洲,深受包豪斯影响,至于Paul Rand的现代主义设计理念同样可以在包豪斯那里找到些许渊源。
  1986年十二月我去硅谷参与了奥多比(Adobe)的设计工作。大家知道在80年代末开始的桌面出版革命是一场影响与改变了设计出版与传播的技术革命,包括Adobe的PostScript页面描述语言(加上PostScript字体以及后来的Illustrator,PhotoShop),Apple的Macintosh与Laser Writer激光打印机,Aldus的PageMaker(后来被Adobe收购)彻底改变了设计行业的工作模式、印刷行业的工作程序、出版行业的运作。当时Adobe很小,只有四十几个人,今天是一万四千人的规模。   我有幸在這场技术带来的一个新的时代开始之时置身于风暴的中心区!那时也是随着技术的革命带来了很多挑战,比如80年代是字体设计数字化的初期,技术为上,在许多涉及字体硬件与软件的公司里,是由工程师决定字体与字体使用的相关问题,而不是专业的设计师,由于工程师专注于字体的技术问题,而企业经营者则更多关心让产品快速推向市场,所以很多传统经典排版的因素没有被考虑到或是在技术上难以实现,字体与排版的审美因素常常被忽略,以至于在桌面出版初期用电脑排版被很多专业设计师所鄙视。80年代末与90年代初,面对桌面出版所形成的近乎泛滥的低品质文字排版与低水平的打印效果,许多专业设计师对电脑文字编排水准与品质提出质疑,甚至到了深恶痛绝的地步。用电脑还是不用电脑,成为设计会议上争论的话题。
  在这里给大家看看,这是1987年,第一次可以用电脑把文字随意编排,使用的是Adobe Illustrator。当时的Adobe Illustrator还不能做色彩处理,这个是我用黑白激光打印机打印黑白图形,然后用热转印方式做的色彩效果。我记得当时大家都处于一种很奇怪的感情之中,和今天我们面临人工智能时代来临所有的情绪是一样的,一方面为技术所带来的这种巨大的改变去振奋,去欢呼,另外又带有一种恐惧感。
  新的工具工具提高了效率,改变了生产模式,从而也带来了观念的改变,行业的转变。在一段时间内机器带来的设计审美品质的丧失,专业性的缺失,职业的消失转眼成为又机会,成为设计行业发展的动能。当时已经开始谈论人人都是设计师,设计师将失去存在的价值,因为秘书可以做宣传页,做手册,不需要设计师了,以往,排字需要拍字专业人员,照片的色彩处理需要专业人士,印刷稿需要做黑白高的人,普通人无法制作宣传册与海报,桌面出版革命消灭了这些工作,2000年前,曾经有一段时间,美国的平面设计学生毕业后找到专业的工作的之有15%。但是技术带来的是更多的设计师的机会,随着互联网与多媒体的出现,设计师变得很抢手,2000年时我在旧金山的工作室要从芝加哥等地找人。那时出现了对手工排版、铅字以及铅字印刷物的喜爱与怀念,正如今天都市人对田园风光的留恋与向往,几乎是在桌面出版的初期,Adobe的设计师便开始试图用新的技术手段去模拟传统工具的工作模式与审美特质,以求抹去电脑化的痕迹。
  技术带来了设计行业的兴旺发展。看看几次工业革命发展的历程,可以清楚看到,技术没有取代或者毁坏设计行业,但设计改变了设计师的行为。在PaulRand时代,设计师出创意,出草稿,文字由排字技工,图片由修图技师,印刷稿由制作黑白稿的技师完成,桌面出版消灭了这些技工,所有这些都可以由设计师完成。设计师既是创作者也是技术人员,要花费时间学习这些电脑技能。现在技术又会将设计师从技术中解放出来,初期它只是一个工具,但工具的改变带来了效率的改变,效率的改变带来了模式的改变,从而改变了观念,改变了整个行业。在座的有多少人经历过早期的设计过程?很早以前,我读书到开始做设计的时候,文字要交给排字的人去做,自己画黑白稿,在美国,是设计公司有专门的人画黑白稿,做制版图,色彩的校正,照片修订是印刷厂来做的,很多工作都是由各种技工来完成的。但是桌面出版这场革命之后,Adobe Illustrator可以让大家去做Logo,去做矢量图形,也可以去做海报,Page Maker可以做排版,之后PageMaker被InDesign取代了,可以做得更好,当然Photoshop是每个人都熟悉的。今天大家也都知道Adobe的人工智能技术,Adobe Sensei,Adobe Illustrator让制图的人没工作了,让排字的人没工作了,让排版的人没工作了,Photoshop让很多调色的人没工作了,Acrobat让很多出版社的发行工作改变了方式。
  但有一点很重要,这之前设计师只做设计,只出创意,出一个方案,排字,处理图片之类的工作都是别人做的,但是这些技术出现后,我们每个人都要关心怎么用Photoshop,怎么用Adobe Illustrator,花很多时间在技术问题上,制作问题上,今后AI(人工智能)让我们把这些工作都可以交由机器来完成,让我们专心去做创意的事,去做设计师最应该做的事,似乎又回到桌面出版之前的状态,但设计的生成手段更多样,更有效率,更有力量。
  (二)人工智能作为提高工作效率的工具
  在过去的30多年来Adobe与Apple等公司的技术大大提高了图像制作,设计制作的效率,很多工作因为机器(这里机器也包括软件)从而实现越来越多的自动化操作,这在PhotoShop,InDesign等工具的演变过程可以体现出来。2003年我在硅谷最后一个项目是为Adobe设计可以全球应用的设计模版,其中包括软件包装,市场宣传手册,宣传页,网页等等,这些模版用Adobe InDesign设计,放在Adobe的中央服务器中,任何地区的分公司,办公室可以根据市场需求,用AdobeInCopy输入当地语言文字,InDesign便会自动生成包装与其它文件用于印刷,这种基于模版的自动化设计与今天的基于模版的系统相比当然要落后很多,但出于同样目的。现在Adobe Sensei技术做为Adobe创意设计软件的底层技术,大大提高了使用者的工作效率。
  Font Map是IDEO一款交互式字体搜索工具。帮助用户快速找到合适的字体;Fontjoy是由自由设计师兼工程师的Jack Qiao开发的一对神经网络系统,让使用者在构建网站或平面设计项目时更加容易确定字体;阿里汉仪智能黑体,字形由汉仪字库的字体设计师黄珍元主创设计,字库产品协同阿里人机自然交互实验室,通过计算能力自学生成;在设计场景应用上基于模版的设计生成技术已经很广泛,现在国际上与国内已经出现很多基于模版的系统,还没有太多人工智能的成分,有设计logo的:Brandmark,Logo Crunch,Logopony,Looka,Tailor Brands,来自澳大利亚在中国落地的Canva,中国的ARKie,等等。在人工智能的应用上,这些图像生成技术可以大大改变设计的生产方式与效率   (三)人工智能作為设计师的合作者
  人工智能的关键是让机器掌握认知的能力,让机器具有记忆,语言,理解,推理,学习,表达,模式识别的功能。但在设计领域,要让机器做到这一些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设计需求的多样化,场景的多样化,观念的多样化,人性的多样化等等让人工智能在一个很长的时间内无法取代我们设计师。但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提高,通过自动化智能,增强智能,扩展智能,让设计师的能力更加强大。
  ARK Arkie是上海一家公司,它可以帮你自动生成很多文件,也可以根据你给公司做的企业形象的标准来自动生成不同的东西,这些都是帮助设计师或者帮助用户来快速出方案,但是我们也看到有的人工智能的系统它已经成为设计师的合作者,它不仅是工具,它是合作者。
  人工智能可以将大数据,运算能力和我们设计师的想象力聚合在设计上,产生更大的能量,举一个大家都知道的例子,特赞这几年不仅为企业和设计师搭了一个平台,它也在做人工智能的系统,它现在在做的一件事情,我觉得特别有意义,在图形图像识别上,斯坦福的李飞飞教授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这个进展基于她早年做的imageNet,但在设计上,如果要教计算机,机器去学我们不同的设计方法,不同的设计案例,不同的设计风格,我们现在没有这样的大数据,所以特赞在做designNet,希望通过不断的收集设计师的案例,形成一个大数据喂给机器,让人工智能系统变得更聪明,可以更好的成为设计师的合作者。
  AI可以给出特定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案,或是很多方案,但探索,发现新事物,还有待于设计师的想象力,让机器去为人类造福,做正确的事情,做对人类有益,可持续发展有益的设计工作还有待于设计师的指令,设计师的理念。
  特赞为企业,像联合利华做的人工智能方案,这个方案可以大大提高企业跟用户沟通,品牌宣传和市场营销的效率,特赞希望通过给企业做一个营销的方案,来帮助企业把大数据跟设计连起来。这样的案例已经有很多了,我想大家在网上查一查能看到很多。
  机器帮助我们更好的生存,更好的工作,创造更好的未来还需要设计师的介入。设计是有目的性的,是基于人类需求的目标所产生的行为,机器本身不会产生这样的需求与目标,还是要人给予指令,要人类来做最终的抉择。
  大数据、运算力、想象力用于社会创新、可持续发展的设计,我们希望的人工智能,它应该是以人为中心的,以人的意志为驱动的,这样的运算力,这样的机器,整合了大数据、运算力、想象力,用于社会创新、可持续性发展,在这方面现在做得比较有影响力的就是刚才提到的李飞飞教授,李教授近年在斯坦福大学成立了以人为本人工智能研究院(Human-Centere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stitute),这是她的三个基本理念:人工智能技术应该受到人类智慧的启发。人工智能的发展必须以其人类影响为指导;人工智能的应用应该增强和增强人类,而不是替代人类。
  (四)人工智能作为创作者
  今天,人工智能是作为一个机器,作为一个工具,是设计师的合作者,但是有没有一天,人工智能具有自己的意识,真的成为独立的创作者,独立去完成设计任务。那我们看一下人工智能在艺术品的生成上的发展:
  目前人工智能的图像生成技术主要是“样式转移”,或者叫“风格转移”,通过教人工智能来理解和复制人创造的艺术,然后使用AI创造艺术作品,这种技术使用深度神经网络来复制,重新创建和混合艺术品的样式。人工智能系统DeepArt,将照片转换成艺术史上著名的风格,可以看到他们在每个角落选择的四幅原始艺术品,处于不同位置生成不同程度的风格混合,中心图像是所有四个部分均等混合的结果。我们可以看另外一些例子:在Reddit用户分享平台上,用户vic8760的图,结合了新古典主义的拿破仑肖像和人群场景的文艺复兴时期绘画,是个很典型的例子。这是王戈的图表,形象的说明了这个过程,他是斯坦福的教授,做人工智能和音乐的,他有本书,名字叫《巧妙的设计》。
  当机器进一步发展,自主创作而不是基于给予的风格,这已经成为可能,如AICAN的人工智能与其创造者Ahmed Elgammal博士之间的合作,新泽西州罗格斯艺术与人工智能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创建了一个用于艺术生成的AI系统,“该系统不涉及人类艺术家的创作过程,但涉及人类创意产品的学习过程”。Rutgers做的AICAN,他们让机器自己去决定作品的风格,让机器自己来创作,但让机器先学习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作品。他们做了一个测验,让人在机器画的画和艺术家画的画之间做选择,最后很多人选了机器画的画,他们喜欢和认为机器的画更有目的性,色彩搭配也好,构图也好。同样的测试结果发生在去年十一月,中央电视台做的节目,设计师作品与机器设计作品现场竞争,很多评委选了机器做的,所以作为自主设计师的人工智能,离我们也不遥远,因为当机器掌握了一定认知能力,具有记忆、语言、理解、推理、学习、表达,特别是模式认知上的功能,它也会慢慢形成独立创作的能力,所以机器有一天也会像设计师一样会做设计。但希望指令还是人给的,还是人去给它一个目的性。
  三、人工智能——未来发展的希望/未来人类的终结者
  如果在设计领域,机器掌握了认知的能力,具有记忆,语言,理解,推理,学习,表达,模式识别的功能,制造工具的能力,那机器便具有了自主创造的能力,可以成为设计师更好的伙伴。未来型设计业态将是人与机器携手共同行进,设计师在与计算力的博弈过程中,回溯人性本源。
  未来推动人工智能时代的发展,不仅仅是市场的力量,也不仅仅是技术的力量,将是创意的力量,是想象力的力量,是可以说是未来型设计教育的力量。
  最后我想引用人工智能专家斯坦福大学的李飞飞教授的话来结束我的演讲“我们正处于人工智能时代的风口浪尖。人工智能时代的影响范围和规模将比我们历史上任何其他转型时期更为深刻。人工智能有潜力从根本上改变每个行业和每个社会。设计能够理解人类语言,感觉,意图和行为并与细微差别和多维互动的机器智能至关重要。为此,人工智能的创造者和设计师必须广泛地代表人类。我们在冒险进入一个正在建设的新世界。作为这项新技术的创造者,引导人工智能以对我们的星球,我们的国家,我们的社区,我们的家庭和我们的生活产生积极影响是我们的集体责任。”
  人工智能作为自主设计师,这是我们步入未知世界的开始。让机器具有人性,是未来设计师的责任!
  本文由纪念包豪斯一百周年诞辰国际研讨会现场内容整理而成(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提供)
   1/王敏教授演讲现场
   2/贝聿铭基金会形象(教授演讲内容)
   3/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形象(教授演讲内容)
   4/上海城市品牌城市个性分析(教授演讲内容)
   5/王敏,1987
   6/来自:Canva.com
   7/特赞designNet
   8/特赞企业AI运行方案
   9/来自:Human-Centere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stitute,Stanford University
   10/斯坦福大学教授王戈的图表,Ge Wang,Humans in the Loop:The Design of Interactive AI Systems,October 21,2019,HAI Stanford
   11/AICAN作品,AICAN.IO|[email protected]
其他文献
摘要:保护传承在社会现代化进程中被忽视的传统村落,使其得到可持续发展。分析了国家针对传统村落保护的政策、农村与城市发展不平衡的现状以及传統村落文化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趋势,通过俞源村这一传统村落案例进行服务设计在传统村落社会创新设计中的探索,最终运用服务设计的方法进行针对传统村落的社会创新设计。通过服务设计的方法构建可持续的传统村落发展模式,使传统村落得到保护与传承。该方法可为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
期刊
林鑫保,台湾创意设计中心副执行长。美国辛辛那提大学设计管理硕士毕业,1999年担任台北设计中心驻大阪、东京经理,2003年加入台湾地区文化创意产业推动办公室,曾任台湾创意设计中心企划管理组组长、国际交流组组长,2012年起担任台湾创意设计中心副执行长。  谈到在百年后的讨论包豪斯,林鑫保表示,包豪斯并不只是一种风格,它是一个实验,是一个精神。虽然不是人人都知道,但其实我们已经生活在包豪斯中。很多设
期刊
张伟,EICO联合创始人&首席策略。曾就职于微软、网易、金山产品设计团队,孵化Weico社交品牌。产品核心论者,产品即战略,产品即品牌。认为设计是实现产品增长的重要手段。关注领域:新出行方式,新后端算力,新智能硬件,新健康医疗。服务品牌包含摩拜单车、蚂蜂窝、魅族、丁香园、蘑菇街、搜狗、谷歌、奔驰、亚马逊。  作为一家颇为成功的从事服务设计的中国本土公司,张伟带领的EICO希冀通过高质量的设计去解决
期刊
王国胜教授,SDN (Service-Design-Network)国际服务设计联盟(北京)主席,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健康服务与创新设计研究所所长,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艺术学院客座教授,美国凯斯西储大学(CWRU)魏泽海管理学院访问学者,美国辛辛那提大学UC DAAP学院访问学者,中国工业设计协会服务设计分会(筹)筹备组组长。  在王国胜教授看来,服务设计代表的是服务
期刊
摘要:研究视觉信息在动态海报中的叙事性特征,探讨动态海报中视觉信息的表达方式。结合视觉信息和动态海报的叙事性以及视觉信息叙事性的诸多特点展开分析,并结合电影、文学叙事性研究理论来进行讨论。动态海报中视觉信息具备更强的叙事性功能,借助新软件、新技术、新媒介的融入,合理利用视觉信息语言及叙事性结构,能够更好地满足动态海报在多元化的文化及市场需求,迎合受众的信息认知需求。  关键词:动态海报 叙事性 视
期刊
摘要:为了缓解目前我国城市交通中由于闯红灯、人车混行等原因造成的交通拥堵问题而设计的一套公共设施系统。首先以城市中的路口为着眼点,进行实地调研,总结发现的问题;并针对街上的行人进行了问卷调查以及行为分析。分析了行为引导这一设计理论的发展以及应用,研究了有关于光照强度与频闪速度对人警觉性的影响与运用。运用对用户行为分析等的设计方法,使用犀牛、keyshot等进行模型制作,ai进行用户界面设计。最终完
期刊
摘要:为了总结出一种适合绿色設计的创新设计方法,解决绿色设计过程中的绿色冲突。从系统资源分析入手,结合绿色设计方法,合理利用系统可用资源和优化资源配置以解决绿色冲突的本质问题。以青砖切边机的设计为例,其设计方案满足绿色设计要求,同时验证了基于资源分析的产品绿色创新设计流程的可行性。提出一种以资源分析为主的产品绿色创新设计过程模型,为其他产品的绿色创新设计提供了借鉴经验。  关键词:资源分析 绿色设
期刊
WI-FI路由器BIUM  “BIUM”在韩文意指“空”,它象征及视觉化佛教的精神。我发现21世纪中,人们有在数字环境负载过重的问题,所以我试着通过“Wi-Fi router”在日常中制造一“空”的环境。通过断开与数字世界的连结,并清除心中无用物,这个“Wi-Firouter”会定期性的关闭一下,我称这个状态为“Blackout”。受到香的启发,“BIUM”通过光线视觉化“空”。将“Wi-Fi r
期刊
包豪斯是迄今为止最具世界影响力的设计院校,它定义了一个时代,是现代建筑与设计的杰出象征,它的成立标志着现代艺术和设计教育的诞生。虽然过去了整整100年,但每当提到“包豪斯”这个名字时,还是会让我们热血沸腾。2019年10月27日,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在湘举办了纪念包豪斯诞辰一百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  研讨会分会场特别邀请到中央美术学院的教授,博士生导师,“某集体”交互媒体首席创意总监、北京媒体艺术
期刊
看点  视障人士  三维立体信息技术  图声交互系统  2019年9月20日晚,第四届中国设计智造大奖颁奖典礼在中国美术学院隆重举行。由刘董率领的鼎典创造体杭州团队设计的“盲人视觉辅助眼镜II”获得了2019中国设计智造大奖的百万大奖——“金智奖”。  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报告显示,全世界约有2.80亿视障人士,盲人人数多达3900多万。在中国,弱视力人群有7551万,其中盲人就有1400多万。他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