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的电影票房高,咱们相信;有的电影票房高,咱们不信。为何不信?因为凭它这样的平庸片子,在前面几天捕获不知就里的“上当观众”,票房或可嗖的一下蹿上去;但是后面的日子你想持续高票房,就得靠口碑了。假如口碑不佳而又票房奇佳,有可能是“买票房”在捣鬼。一般观众很难洞察其间的潜规则,但是一旦遭遇这种情形——明明场内空空,却又昭示“售罄”,迷惑之余,你会情不自禁地动问:这是唱的哪出戏?为何有点“看不懂”?
前不久,“《叶问3》疯狂买票房”的网络检举,揭开了“买票房”现象的围帘,深究下去才得知,近年来这种“票房造假”在电影界已经相当普遍,大规模购买票房为电影造势,已经成为默认的潜规则。尤其可笑的是,在只有“幽灵”才会去的深夜场,居然也会出现高票房,似乎到处都是“不夜城”和“城市幽灵”。惹得著名导演高群书在微博上发出质疑:“现在有首日不买5000万以上票房、三天能过亿的电影吗?”
事实上,《叶问3》原本是一部质量不俗的影片,即使不“买票房”,业绩也不会很差。但它太焦躁了,生怕败在别人的“潜规则”下——咱们凭实力,人家“注水”呢?在这样的“恶劣生态”下,它就“用力过猛”了,肆无忌惮地把本来半明半暗的行业潜规则做得大鸣大放大张旗鼓,终于点燃怒火,成为众矢之的。结果,被电影总局处罚:对经查实的3200万元的虚假票房不予认可,不计入全国电影票房统计数据。同时,该片总票房中含有部分自购票房,发行方认可的金额为5600万元。也就是说,给它打了一个大大的折。
在众片逐鹿的时代,观众如何选择影片,确实是件烦恼事。最省心的,莫过于“看票房”和“听口碑”。可是“口碑”只能来源于观影的“完成者”,当“第一波”来临时,谁都没有看过,“剧透”又扑朔迷离,只好左顾右盼选择“从众”——既然某片“票房”如此火爆,想必差不到哪里去;如果不“凑热闹”,就可能out了!在这样的从众心理下,那些制造虚假高票房的影片就抢得了先机,利用了观众对票房这个“客观指标”的信任。但是这样的手段很难持久,因为观众不会甘心被愚弄,一旦发现“上当”的频率在增加,就不再相信所谓的票房,而是相信口碑,于是“票房公信力”就会渐渐崩塌,在让电影行业蒙羞的同时,也让观众和影业同时成为受害者。
“虚假票房”现象的存在,反映了两个方面的“不成熟”:一是市场的不成熟,二是观众的不成熟。“买票房”现象在发达电影市场并不存在,以法国为例,法国国家电影委员会规定,一部电影排片率最多不能超过25%,最低不能低于一个影厅的排片量,一部电影最少要在影院上映两周——请看,这些细致周密的“制度安排”,有效阻止了“大片独霸市场”,也保障了艺术电影的生存空间。这就是“市场成熟”。同时,“观众成熟”也是显而易见的,很少有人会根据票房来决定自己的观影选择,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他们早就“细分市场”,不会轻易“盲目扎堆”。
所以,我们显然是“任重道远”:既要从制度上推进“市场成熟”,又要在审美上促进“观众成熟”。这样的“使命”是绕不过去的,因为归根结底,所有类似“幽灵场”之类的怪胎,背后都有不上台面的潜规则在作祟,今天压下了“买票房”的葫芦,明天或许又会浮起“刷口碑”的瓢……只有达到了“两个成熟”,这些怪胎才会胎死腹中。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全面检视“从监督到建设”的所有环节,让中国的电影市场健康起来。
前不久,“《叶问3》疯狂买票房”的网络检举,揭开了“买票房”现象的围帘,深究下去才得知,近年来这种“票房造假”在电影界已经相当普遍,大规模购买票房为电影造势,已经成为默认的潜规则。尤其可笑的是,在只有“幽灵”才会去的深夜场,居然也会出现高票房,似乎到处都是“不夜城”和“城市幽灵”。惹得著名导演高群书在微博上发出质疑:“现在有首日不买5000万以上票房、三天能过亿的电影吗?”
事实上,《叶问3》原本是一部质量不俗的影片,即使不“买票房”,业绩也不会很差。但它太焦躁了,生怕败在别人的“潜规则”下——咱们凭实力,人家“注水”呢?在这样的“恶劣生态”下,它就“用力过猛”了,肆无忌惮地把本来半明半暗的行业潜规则做得大鸣大放大张旗鼓,终于点燃怒火,成为众矢之的。结果,被电影总局处罚:对经查实的3200万元的虚假票房不予认可,不计入全国电影票房统计数据。同时,该片总票房中含有部分自购票房,发行方认可的金额为5600万元。也就是说,给它打了一个大大的折。
在众片逐鹿的时代,观众如何选择影片,确实是件烦恼事。最省心的,莫过于“看票房”和“听口碑”。可是“口碑”只能来源于观影的“完成者”,当“第一波”来临时,谁都没有看过,“剧透”又扑朔迷离,只好左顾右盼选择“从众”——既然某片“票房”如此火爆,想必差不到哪里去;如果不“凑热闹”,就可能out了!在这样的从众心理下,那些制造虚假高票房的影片就抢得了先机,利用了观众对票房这个“客观指标”的信任。但是这样的手段很难持久,因为观众不会甘心被愚弄,一旦发现“上当”的频率在增加,就不再相信所谓的票房,而是相信口碑,于是“票房公信力”就会渐渐崩塌,在让电影行业蒙羞的同时,也让观众和影业同时成为受害者。
“虚假票房”现象的存在,反映了两个方面的“不成熟”:一是市场的不成熟,二是观众的不成熟。“买票房”现象在发达电影市场并不存在,以法国为例,法国国家电影委员会规定,一部电影排片率最多不能超过25%,最低不能低于一个影厅的排片量,一部电影最少要在影院上映两周——请看,这些细致周密的“制度安排”,有效阻止了“大片独霸市场”,也保障了艺术电影的生存空间。这就是“市场成熟”。同时,“观众成熟”也是显而易见的,很少有人会根据票房来决定自己的观影选择,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他们早就“细分市场”,不会轻易“盲目扎堆”。
所以,我们显然是“任重道远”:既要从制度上推进“市场成熟”,又要在审美上促进“观众成熟”。这样的“使命”是绕不过去的,因为归根结底,所有类似“幽灵场”之类的怪胎,背后都有不上台面的潜规则在作祟,今天压下了“买票房”的葫芦,明天或许又会浮起“刷口碑”的瓢……只有达到了“两个成熟”,这些怪胎才会胎死腹中。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全面检视“从监督到建设”的所有环节,让中国的电影市场健康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