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戏剧文化作为我国非物质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民群众的社会生活关联密切。声韵美融合了戏曲声乐独特的美学特性,本文主要对戏曲的韵味美进行初步分析,在角色各异、流派林立的唱腔声韵美中,要求传统戏剧唱腔以字为根,追求腔圆曲折的声韵美学效果,这也是戏剧家共同追寻的美学理想与标准。
关键词:传统戏剧;唱腔;声韵美
一、引言
传统戏剧作为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国务院公布的首批51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占据了92项,它不仅承载着先人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同时在时代发展中也不断融入现代的思维创造。与其他民族文化相同,传统戏剧受到外来文化和流行文化的冲击,也面临着全新的挑战。笔者对传统戏剧唱腔的声韵美学进行研究,旨在演绎戏剧声乐艺术美,为传统戏剧的唱腔表现和技巧运用提供参考。
二、戏曲的韵味美
在戏曲表演中,韵味指的是在演唱过程中,演员和观众互动交流所形成的动态、流动的特殊美感,其明显受韵味音乐时间特性因素影响。从客观角度出发,韵味与“意境”具有异曲同工的特点,韵味的美感并非在于变幻莫测的曲调,很多时候同样的一段唱腔由不同演员演唱时,有些演员能够充分演绎出唱腔中融入的情感、韵味,而有些演员的演唱效果却毫无音韵之美,淡而无味。由此可见,戏剧声乐艺术中所蕴含的韵味美并非在于戏曲本身的旋律,因此也难以通过任何一种谱乐方式准确记录下曲调蕴含的韵味。与此同时,不同的戏曲表演者、不同剧种发声吐字也存在较大差异,缺乏相互关联性。并且不同的剧种和行当对于吐字方式也有不同的要求,但这种审美要求并非韵味,在戏曲声乐演唱中,演员只有在演唱过程中将声音、语气、行腔、感情等有机结合,才能够真正体现出传统戏剧唱腔的声韵美。
三、唱腔以字为根
唱字是戏曲演唱艺术表达的基础,表演者针对不同的戏剧情景必须结合不同的情感,带领观众深入领略戏曲中蕴含的情趣和内涵,通过“唱情”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因此要求演员务必做到咬字清晰,做到正五音、明四声,同时灵活运用气息技巧,对戏曲旋律中的强弱、轻重、高低音转换进行充分掌握。为了充分增添戏曲演唱呈现出的韵味之美,必须重视抑扬顿挫的字句变化和衔接,实现“唱情”效果,做到动情、悦耳,从而形成戏曲韵味的核心要素。从传统戏剧唱腔研究领域出发,动情即为美情,悦耳即为美腔,而声以字为根,只有做到咬字清晰,才能够将戏曲蕴含的丰沛情谊通过“以情行腔”的方式真切传递给观众,因此唱腔必须以字为根,在此基础上通过表演者的演唱,构建戏曲韵味桥梁。以常德花鼓戏为例,其主要流行于湖北西南部、湘西、黔阳、贵州东部等区域,在演唱时多采用常德方言和中州韵相结合形成的同一舞台语言,现代戏剧受地方大戏因素影响,面临消亡风险,而当地戏曲在喜剧、表演程式、唱腔音乐和舞台语言方面均保留了常德花鼓戏的独特艺术特色,以讲述历史和民间故事、反映劳动人民生活为主要内容。在此以常德花鼓戏《大放羊》和《抡伞》二者的曲调为例,二者在旋法、调式、音节方面极为相似,在腔句演唱结构上,具有中眼落字起腔、末眼抢字、不断加速的唱腔特点,并在咬字行腔上具有较高的生活口语化特征,使“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形成雅俗并存的全新形式,增添戏曲的声韵美感。
四、戏剧腔圆曲折
戏曲的行腔之美主要体现在腔圆曲折方面,腔圆指的是演唱者行腔必须韵厚饱满,使听者感受到波动起伏的“韵厚”美感,而非单薄刺耳的轻飘韵感。但是在表演中,腔圆与字圆并非完全相同,字圆方能腔圆,腔也是戏剧文字的延伸,而字圆主要是要求演员咬字切勿死板,必须富有弹性和圆润感。行腔圆润指的是强调变化和进行上的饱满,过柔则飘,过粗则拙,因此演员务必字字融声,达到“字中有声,声中无字”的戏曲声韵美效果。曲折指的是行腔曲调的变化,要求行腔中重视疏密缓急、高低起伏之美,实现行腔变化与统一的和谐美效果。其作为戏剧延长中感情抒发的外显形态,直接关系到“唱情”的起步效果,也是演员从“咬字”向“表情”方向转变的中介,演员通过曲折变化才能准确表达出曲情的万种风情,因此戏剧行腔延长要求做到虚实、高低、快慢、轻重、强弱统一,实现“曲曲传情”的效果。在实际运用中主要通過高低起伏、抑扬顿挫、疏密缓急三方面要素把握行腔节奏,传达唱腔声韵美。
五、总结
综上所述,声韵美是传统戏剧声乐艺术独有的美学风采,戏曲演唱的声韵描绘必须做到以字为根、腔圆曲折、融情入声,方能演绎出不同风格的韵律美感,从而营造“百花齐放”的社会文化氛围,促使传统戏剧在新时代焕发全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王育霖,蒋美仕.论苗族歌的艺术美[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9(3):162-167.
[2]王蔚.京剧唱腔在民族声乐演唱中的应用[J].艺术教育,2015(2):135.
关键词:传统戏剧;唱腔;声韵美
一、引言
传统戏剧作为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国务院公布的首批51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占据了92项,它不仅承载着先人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同时在时代发展中也不断融入现代的思维创造。与其他民族文化相同,传统戏剧受到外来文化和流行文化的冲击,也面临着全新的挑战。笔者对传统戏剧唱腔的声韵美学进行研究,旨在演绎戏剧声乐艺术美,为传统戏剧的唱腔表现和技巧运用提供参考。
二、戏曲的韵味美
在戏曲表演中,韵味指的是在演唱过程中,演员和观众互动交流所形成的动态、流动的特殊美感,其明显受韵味音乐时间特性因素影响。从客观角度出发,韵味与“意境”具有异曲同工的特点,韵味的美感并非在于变幻莫测的曲调,很多时候同样的一段唱腔由不同演员演唱时,有些演员能够充分演绎出唱腔中融入的情感、韵味,而有些演员的演唱效果却毫无音韵之美,淡而无味。由此可见,戏剧声乐艺术中所蕴含的韵味美并非在于戏曲本身的旋律,因此也难以通过任何一种谱乐方式准确记录下曲调蕴含的韵味。与此同时,不同的戏曲表演者、不同剧种发声吐字也存在较大差异,缺乏相互关联性。并且不同的剧种和行当对于吐字方式也有不同的要求,但这种审美要求并非韵味,在戏曲声乐演唱中,演员只有在演唱过程中将声音、语气、行腔、感情等有机结合,才能够真正体现出传统戏剧唱腔的声韵美。
三、唱腔以字为根
唱字是戏曲演唱艺术表达的基础,表演者针对不同的戏剧情景必须结合不同的情感,带领观众深入领略戏曲中蕴含的情趣和内涵,通过“唱情”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因此要求演员务必做到咬字清晰,做到正五音、明四声,同时灵活运用气息技巧,对戏曲旋律中的强弱、轻重、高低音转换进行充分掌握。为了充分增添戏曲演唱呈现出的韵味之美,必须重视抑扬顿挫的字句变化和衔接,实现“唱情”效果,做到动情、悦耳,从而形成戏曲韵味的核心要素。从传统戏剧唱腔研究领域出发,动情即为美情,悦耳即为美腔,而声以字为根,只有做到咬字清晰,才能够将戏曲蕴含的丰沛情谊通过“以情行腔”的方式真切传递给观众,因此唱腔必须以字为根,在此基础上通过表演者的演唱,构建戏曲韵味桥梁。以常德花鼓戏为例,其主要流行于湖北西南部、湘西、黔阳、贵州东部等区域,在演唱时多采用常德方言和中州韵相结合形成的同一舞台语言,现代戏剧受地方大戏因素影响,面临消亡风险,而当地戏曲在喜剧、表演程式、唱腔音乐和舞台语言方面均保留了常德花鼓戏的独特艺术特色,以讲述历史和民间故事、反映劳动人民生活为主要内容。在此以常德花鼓戏《大放羊》和《抡伞》二者的曲调为例,二者在旋法、调式、音节方面极为相似,在腔句演唱结构上,具有中眼落字起腔、末眼抢字、不断加速的唱腔特点,并在咬字行腔上具有较高的生活口语化特征,使“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形成雅俗并存的全新形式,增添戏曲的声韵美感。
四、戏剧腔圆曲折
戏曲的行腔之美主要体现在腔圆曲折方面,腔圆指的是演唱者行腔必须韵厚饱满,使听者感受到波动起伏的“韵厚”美感,而非单薄刺耳的轻飘韵感。但是在表演中,腔圆与字圆并非完全相同,字圆方能腔圆,腔也是戏剧文字的延伸,而字圆主要是要求演员咬字切勿死板,必须富有弹性和圆润感。行腔圆润指的是强调变化和进行上的饱满,过柔则飘,过粗则拙,因此演员务必字字融声,达到“字中有声,声中无字”的戏曲声韵美效果。曲折指的是行腔曲调的变化,要求行腔中重视疏密缓急、高低起伏之美,实现行腔变化与统一的和谐美效果。其作为戏剧延长中感情抒发的外显形态,直接关系到“唱情”的起步效果,也是演员从“咬字”向“表情”方向转变的中介,演员通过曲折变化才能准确表达出曲情的万种风情,因此戏剧行腔延长要求做到虚实、高低、快慢、轻重、强弱统一,实现“曲曲传情”的效果。在实际运用中主要通過高低起伏、抑扬顿挫、疏密缓急三方面要素把握行腔节奏,传达唱腔声韵美。
五、总结
综上所述,声韵美是传统戏剧声乐艺术独有的美学风采,戏曲演唱的声韵描绘必须做到以字为根、腔圆曲折、融情入声,方能演绎出不同风格的韵律美感,从而营造“百花齐放”的社会文化氛围,促使传统戏剧在新时代焕发全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王育霖,蒋美仕.论苗族歌的艺术美[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9(3):162-167.
[2]王蔚.京剧唱腔在民族声乐演唱中的应用[J].艺术教育,2015(2):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