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中亚地区恐怖主义的猖獗,不仅直接危害了中亚国家的政治稳定和社会发展,而且也给中亚国家的两大近邻——中国和俄罗斯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中国和俄罗斯作为该地区的大国,理应为维护地区的安全和稳定做出贡献。在此背景下,上海合作组织(以下简称上合组织)为中俄两国在中亚地区的联合反恐提供了一个合作平台。本文试图着重分析上合组织在中俄联合开展反恐行动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上海合作组织;中亚安全;中俄反恐合作
中图分类号:D8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1-0-02
一、中亚恐怖主义活动概况
冷战结束以后,中亚的民族矛盾、宗教矛盾和国家间矛盾日益加深,特别是地区的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极端主义和国际恐怖主义对中亚各国都有不同程度的威胁,影响着本地区的总体安全。这“三股恶势力”近年来对中亚各国、俄罗斯高加索地区和中国新疆地区的安定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使中亚成为世界上最不稳定的地区之一。
中亚地区自古就存在多种民族和宗教,属于世界上最为复杂的地缘文化带之一。苏联解体后,中亚诸国的社会形态发生了深刻变化,诱发了宗教、民族等一系列社会矛盾。这一地区比较有影响的宗教极端势力有“伊斯兰复兴党”、“乌兹别克斯坦伊斯兰运动”(简称“乌伊运”)和“乌兹别克斯坦伊斯兰解放党”等,他们也曾先后制造了一系列绑架、爆炸、暗杀和颠覆等恐怖事件,例如“在1999年2月16日,‘乌伊运’恐怖分子在首都塔什干市制造6起爆炸事件。企图谋害卡里莫夫总统,炸死15人。炸伤150多人。[1]同年8月8日和22日,‘乌伊运’分子还制造了震惊中亚内外的‘巴特肯人质危机’”这一系列恐怖活动严重影响到了中亚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俄罗斯北高加索地区的车臣问题的产生,有着长期的历史根源和深刻的政治原因。苏联解体后,受地缘政治格局的变化和国际恐怖主义的影响,车臣分裂势力的暴力恐怖活动日益猖獗,在北高加索地区和莫斯科等地多次制造恐怖暴力事件,造成了大量平民伤亡。例如,2002年10月23日,数十名车臣武装分子在莫斯科杜布罗夫卡剧院将800多名正在观看演出的观众和演职人员劫为人质,最后造成130名人质不幸丧生。2004年9月1日,车臣非法武装策划和制造了震惊世界的俄北奥塞梯共和国别斯兰市第一学校劫持人质事件,造成331人丧生,其中包括186名儿童。车臣分裂势力给俄罗斯人民的社会生活和秩序带来严重挑战,威胁到联邦的统一和国家安全,成为俄罗斯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
中国新疆地区的民族分裂活动始于20世纪初。随着苏联解体、中亚国家独立以及世界范围内伊斯兰复兴运动兴起,新疆民族分裂主义再次抬头并愈演愈烈,成为严重威胁中国西北边疆安全稳定的毒瘤。在2008的奥运年,“东突”恐怖分子在海外制造事端,冲击我国驻外使领馆、阻挠奥运火炬传递活动。更是在新疆制造了震惊中外的“7·15”打砸抢恐怖事件。“东突”恐怖组织大量袭击平民和软性目标,制造恐怖气氛,削弱了社会安全感,恶化了经济发展的社会环境,对西部大开发的投资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对中国的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构成了极大威胁。
俄罗斯、中国和中亚地区的各种民族分裂势力与恐怖组织相互勾结在一起。这使得中俄都认识到,两国面临着相当严峻的非传统安全问题,需要在军事、政治、经济、外交、金融、法律和社会各个领域采取共同行动,同时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争取国际社会,尤其是大国之间的长期合作。中俄在反恐方面的合作更多地体现为上合组织框架下的合作。两国依靠其框架下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延伸双边反恐合作,就国家安全保障、打击“三股势力”展开了积极磋商,成为该组织的带动力量和凝聚力量。[2]
二、上合组织在中俄反恐合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如上文所述,中俄两国各有新疆民族分裂分子和车臣武装恐怖分子如肘腋之患般的现实威胁。但是,在中俄开展联合反恐行动过程中,同时也是双方相互协调政策、相互沟通信息、协商制定行动方案的过程。而不能只关注和打击本国的恐怖势力活动。此时,我们就可以看到上合组织为中俄两国的协调行动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正如莉萨·马丁在其论文《利益、权力和多边主義》中所提到的那样,“依靠集中化的机制,诸如正式的多边国际组织,在国家克服协作的问题中能起到促进合作的作用”。[3]
(一)上合组织框架下中俄反恐合作的成效
今天的上海合作组织已成为一个强有力的、永久性国家间组织。它的核心是两个最大的欧亚国家——中国和俄罗斯。这个组织的优越性在于共同行动,加强其反恐能力,其合作主要是在政治、外交、经济和军事技术领域,特别是在军事领域要加强合作。
在协议制定、条约签署方面,上合组织成员国先后签署了《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上海公约》、《上海合作组织宪章》、《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2007年至2009年合作纲要》等。这为联合反恐奠定了法理基础。使各成员国在开展反恐行动中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在各成员国间举行的联合反恐军事演习方面,近些年举行的双边和多边联合军演,很多都以非传统安全为主题,着眼于应对地区或跨地区恐怖主义、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极端主义和武器扩散等问题。实践证明,通过防务与军事领域的合作打击国际恐怖主义行之有效。例如,“2007年8月9-17日,在中国乌鲁木齐和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举行的‘和平使命一2007’上合组织成员国武装力量联合反恐军事演习,是第一次由上合组织全体成员国组织实施的联合反恐军事演习。‘和平使命一2007’联合反恐军演,提升了上合组织成员国武装力量战略磋商、远程投送、联合指挥和联合行动四个方面的能力,表明了成员国共同应对新威胁、新挑战,维护地区安全与稳定、促进共同发展与繁荣的意志,展示成员国共同打击‘三股势力’的坚定决心和行动能力,反映成员国在防务安全领域的合作水平,彰显上海合作组织在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推动建设和谐世界、和谐欧亚地区的重要作用”。[4]
另外,上合组织成员正在努力使其活动更具广泛性和影响力。该组织注重加强与其他国际和地区组织的联系,正在越来越多地吸引着来自国际社会的关注。例如,“2007年10月5日,集体安全条约组织秘书长博尔久扎和上合秘书长努尔加利耶夫签署了两个组织的合作备忘录,表明两个组织将在保证地区安全和国际安全、反恐和打击有组织犯罪活动以及非法贩卖毒品和武器等方面进行合作”。[5]合作备忘录的签署应视为上合组织扩大国际交往重要的一步。该组织还“参加了联合国安理会反恐怖主义委员会的工作,及联合国与地区组织的第五次高层会晤,参加了维也纳欧安组织与伙伴的会晤(2003年6月)和里斯本就防止恐怖主义问题会议(2003年9月),并且还与东南亚国家联盟建立了联系。”[6]
(二)上合组织体现出解决潜在问题的不可或缺作用
诚如上文所述,上合组织经过几年卓有成效的合作和创新实践,通过概念建设、机制建设、功能建设和协调相关国家的反恐行动,使联合打击恐怖主义等“三股势力”的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对地区恐怖主义产生了直接的震慑作用,已经成为一个颇有影响的地区性组织,成为欧亚地区稳定的重要因素。但是也应该看到上海合作组织尚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例如,在“交换关于恐怖主义及其相关组织、集团和个人正在准备或已经完成的行动信息;交换关于非法筹备、获取、保存、传播、转移、销售和使用有毒、有害、爆炸物品、放射物质、武器、爆炸装置、火器、弹药、核武、化学、生物及其他形式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及其组件的信息;交换关于资金支持来源的信息;交换关于实施业务侦查措施的信息等……”[7]打击恐怖主义的信息沟通,交流方面,不够畅通、快捷。另外,“上合组织的反恐地区机构务虚多,落实少,已经签署的文件以及合作机制的具体作用不明显,安全效果及反恐具体效果不明显”。[8]这将会致使该组织在遇到重大突发性事件时不能协调行动。容易致使贻误时机,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还有,我们也不应忽视中俄两国在中亚地区反恐合作会出现的外延性问题。那就是,中亚地区一向被俄罗斯看成是自己的传统势力范围,视其为“后院”,不容他人染指。但从地缘政治的角度看,中俄在中亚地区存在着竞争性结构。因為中国作为中亚国家的周边邻国,必然要与之发展各方面的关系。客观上,这确实易导致两大国发生冲突的可能。“这里问题的症结不在于中国对俄罗斯的态度,而在于俄罗斯对中国的反应,因为是中国进入了原属俄罗斯的空间”[9]。
对于这些存在的问题,我们仍可在上合组织框架内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案。正如莉萨在其论文中所说,“有两个因素特别能促进合作。第一,任何国家都需要获得有关其他国家行为的广泛信息,第二,在协作问题中,国家应该寻求可以扩大未来影响的机制。”而上合组织正提供了这样的一个平台:可使各成员国相互接触、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沟通的机会大大增加。因为加强情报共享的国际合作至关重要,是反恐成功的关键。这样一来,诸如合作过程中的信息交流不畅、应急协调行动效率不高等问题都可以得到有针对性的解决。另外我们也应当承认,“由于上合的存在,中俄在中亚成为同事和伙伴,这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两国在中亚可能的猜疑和冲突,为两国关系的发展准备了良好基础。这样一种开端对中俄关系具有历史意义。试想如果没有上合,中俄都只通过各自的途径在中亚发展,那两国在中亚将形同陌路,就必将导致猜忌累积,不信任日深,大大增加迎头相撞的风险”。因为在当今的国际政治格局中,中俄关系是一组非常重要的双边关系,中俄两国实现良性互动,不仅对在上合组织框架下的反恐合作有积极地促进作用,而且将在两国未来的长远发展中也大有裨益。
三、结语
综上所述,国际恐怖主义已成为当今最危险、最难以预知的社会政治现象之一。在中亚地区的恐怖势力的威胁活动对中亚国家、中俄两国都有着深刻的切肤之痛。上合组织在该地区的两大重要力量——中国和俄罗斯的带领下,在打击恐怖主义、维护该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方面,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效。实践证明,中俄两国在上合组织框架下进行的反恐合作,利用地缘优势组合,有效地解决着两国所面临的共同的非传统安全问题,使两国最大限度获得了安全的发展环境。虽然中俄两国在打击“三股恶势力”方面的任务还非常艰巨,双方在上合组织框架内的合作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和深入。但是,上合组织已成为欧亚地区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已是不容置疑的事实。所以,在可预见的未来,中俄在上合组织的合作依然充满光明和希望。同时也在不断充实和完善两国及中亚国家的协作关系,以推动整个地区的安全合作发展。
参考文献:
[1]The Economist,1999,(2).
[2][4][5][6]靳会新.中俄在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反恐合作[J].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8,(4).
[3][10][美]莉萨·马丁,贝思·西蒙斯.利益、权力和多边主义.国际制度[M].黄仁伟,蔡鹏鸿等译.上海世出版集团,2005:39-40.
[7][11]赵华胜.中俄关系中的上海合作组织[J].和平与发展,2010,(2):114.
[8]汪金国,王桂香.中亚地区打击恐怖主义的国际合作[J].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8,(5).
[9]赵华胜.上海合作组织:过去和未来的5年[J].国际观察,2006,(2).
关键词:上海合作组织;中亚安全;中俄反恐合作
中图分类号:D8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1-0-02
一、中亚恐怖主义活动概况
冷战结束以后,中亚的民族矛盾、宗教矛盾和国家间矛盾日益加深,特别是地区的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极端主义和国际恐怖主义对中亚各国都有不同程度的威胁,影响着本地区的总体安全。这“三股恶势力”近年来对中亚各国、俄罗斯高加索地区和中国新疆地区的安定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使中亚成为世界上最不稳定的地区之一。
中亚地区自古就存在多种民族和宗教,属于世界上最为复杂的地缘文化带之一。苏联解体后,中亚诸国的社会形态发生了深刻变化,诱发了宗教、民族等一系列社会矛盾。这一地区比较有影响的宗教极端势力有“伊斯兰复兴党”、“乌兹别克斯坦伊斯兰运动”(简称“乌伊运”)和“乌兹别克斯坦伊斯兰解放党”等,他们也曾先后制造了一系列绑架、爆炸、暗杀和颠覆等恐怖事件,例如“在1999年2月16日,‘乌伊运’恐怖分子在首都塔什干市制造6起爆炸事件。企图谋害卡里莫夫总统,炸死15人。炸伤150多人。[1]同年8月8日和22日,‘乌伊运’分子还制造了震惊中亚内外的‘巴特肯人质危机’”这一系列恐怖活动严重影响到了中亚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俄罗斯北高加索地区的车臣问题的产生,有着长期的历史根源和深刻的政治原因。苏联解体后,受地缘政治格局的变化和国际恐怖主义的影响,车臣分裂势力的暴力恐怖活动日益猖獗,在北高加索地区和莫斯科等地多次制造恐怖暴力事件,造成了大量平民伤亡。例如,2002年10月23日,数十名车臣武装分子在莫斯科杜布罗夫卡剧院将800多名正在观看演出的观众和演职人员劫为人质,最后造成130名人质不幸丧生。2004年9月1日,车臣非法武装策划和制造了震惊世界的俄北奥塞梯共和国别斯兰市第一学校劫持人质事件,造成331人丧生,其中包括186名儿童。车臣分裂势力给俄罗斯人民的社会生活和秩序带来严重挑战,威胁到联邦的统一和国家安全,成为俄罗斯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
中国新疆地区的民族分裂活动始于20世纪初。随着苏联解体、中亚国家独立以及世界范围内伊斯兰复兴运动兴起,新疆民族分裂主义再次抬头并愈演愈烈,成为严重威胁中国西北边疆安全稳定的毒瘤。在2008的奥运年,“东突”恐怖分子在海外制造事端,冲击我国驻外使领馆、阻挠奥运火炬传递活动。更是在新疆制造了震惊中外的“7·15”打砸抢恐怖事件。“东突”恐怖组织大量袭击平民和软性目标,制造恐怖气氛,削弱了社会安全感,恶化了经济发展的社会环境,对西部大开发的投资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对中国的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构成了极大威胁。
俄罗斯、中国和中亚地区的各种民族分裂势力与恐怖组织相互勾结在一起。这使得中俄都认识到,两国面临着相当严峻的非传统安全问题,需要在军事、政治、经济、外交、金融、法律和社会各个领域采取共同行动,同时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争取国际社会,尤其是大国之间的长期合作。中俄在反恐方面的合作更多地体现为上合组织框架下的合作。两国依靠其框架下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延伸双边反恐合作,就国家安全保障、打击“三股势力”展开了积极磋商,成为该组织的带动力量和凝聚力量。[2]
二、上合组织在中俄反恐合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如上文所述,中俄两国各有新疆民族分裂分子和车臣武装恐怖分子如肘腋之患般的现实威胁。但是,在中俄开展联合反恐行动过程中,同时也是双方相互协调政策、相互沟通信息、协商制定行动方案的过程。而不能只关注和打击本国的恐怖势力活动。此时,我们就可以看到上合组织为中俄两国的协调行动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正如莉萨·马丁在其论文《利益、权力和多边主義》中所提到的那样,“依靠集中化的机制,诸如正式的多边国际组织,在国家克服协作的问题中能起到促进合作的作用”。[3]
(一)上合组织框架下中俄反恐合作的成效
今天的上海合作组织已成为一个强有力的、永久性国家间组织。它的核心是两个最大的欧亚国家——中国和俄罗斯。这个组织的优越性在于共同行动,加强其反恐能力,其合作主要是在政治、外交、经济和军事技术领域,特别是在军事领域要加强合作。
在协议制定、条约签署方面,上合组织成员国先后签署了《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上海公约》、《上海合作组织宪章》、《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2007年至2009年合作纲要》等。这为联合反恐奠定了法理基础。使各成员国在开展反恐行动中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在各成员国间举行的联合反恐军事演习方面,近些年举行的双边和多边联合军演,很多都以非传统安全为主题,着眼于应对地区或跨地区恐怖主义、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极端主义和武器扩散等问题。实践证明,通过防务与军事领域的合作打击国际恐怖主义行之有效。例如,“2007年8月9-17日,在中国乌鲁木齐和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举行的‘和平使命一2007’上合组织成员国武装力量联合反恐军事演习,是第一次由上合组织全体成员国组织实施的联合反恐军事演习。‘和平使命一2007’联合反恐军演,提升了上合组织成员国武装力量战略磋商、远程投送、联合指挥和联合行动四个方面的能力,表明了成员国共同应对新威胁、新挑战,维护地区安全与稳定、促进共同发展与繁荣的意志,展示成员国共同打击‘三股势力’的坚定决心和行动能力,反映成员国在防务安全领域的合作水平,彰显上海合作组织在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推动建设和谐世界、和谐欧亚地区的重要作用”。[4]
另外,上合组织成员正在努力使其活动更具广泛性和影响力。该组织注重加强与其他国际和地区组织的联系,正在越来越多地吸引着来自国际社会的关注。例如,“2007年10月5日,集体安全条约组织秘书长博尔久扎和上合秘书长努尔加利耶夫签署了两个组织的合作备忘录,表明两个组织将在保证地区安全和国际安全、反恐和打击有组织犯罪活动以及非法贩卖毒品和武器等方面进行合作”。[5]合作备忘录的签署应视为上合组织扩大国际交往重要的一步。该组织还“参加了联合国安理会反恐怖主义委员会的工作,及联合国与地区组织的第五次高层会晤,参加了维也纳欧安组织与伙伴的会晤(2003年6月)和里斯本就防止恐怖主义问题会议(2003年9月),并且还与东南亚国家联盟建立了联系。”[6]
(二)上合组织体现出解决潜在问题的不可或缺作用
诚如上文所述,上合组织经过几年卓有成效的合作和创新实践,通过概念建设、机制建设、功能建设和协调相关国家的反恐行动,使联合打击恐怖主义等“三股势力”的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对地区恐怖主义产生了直接的震慑作用,已经成为一个颇有影响的地区性组织,成为欧亚地区稳定的重要因素。但是也应该看到上海合作组织尚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例如,在“交换关于恐怖主义及其相关组织、集团和个人正在准备或已经完成的行动信息;交换关于非法筹备、获取、保存、传播、转移、销售和使用有毒、有害、爆炸物品、放射物质、武器、爆炸装置、火器、弹药、核武、化学、生物及其他形式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及其组件的信息;交换关于资金支持来源的信息;交换关于实施业务侦查措施的信息等……”[7]打击恐怖主义的信息沟通,交流方面,不够畅通、快捷。另外,“上合组织的反恐地区机构务虚多,落实少,已经签署的文件以及合作机制的具体作用不明显,安全效果及反恐具体效果不明显”。[8]这将会致使该组织在遇到重大突发性事件时不能协调行动。容易致使贻误时机,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还有,我们也不应忽视中俄两国在中亚地区反恐合作会出现的外延性问题。那就是,中亚地区一向被俄罗斯看成是自己的传统势力范围,视其为“后院”,不容他人染指。但从地缘政治的角度看,中俄在中亚地区存在着竞争性结构。因為中国作为中亚国家的周边邻国,必然要与之发展各方面的关系。客观上,这确实易导致两大国发生冲突的可能。“这里问题的症结不在于中国对俄罗斯的态度,而在于俄罗斯对中国的反应,因为是中国进入了原属俄罗斯的空间”[9]。
对于这些存在的问题,我们仍可在上合组织框架内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案。正如莉萨在其论文中所说,“有两个因素特别能促进合作。第一,任何国家都需要获得有关其他国家行为的广泛信息,第二,在协作问题中,国家应该寻求可以扩大未来影响的机制。”而上合组织正提供了这样的一个平台:可使各成员国相互接触、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沟通的机会大大增加。因为加强情报共享的国际合作至关重要,是反恐成功的关键。这样一来,诸如合作过程中的信息交流不畅、应急协调行动效率不高等问题都可以得到有针对性的解决。另外我们也应当承认,“由于上合的存在,中俄在中亚成为同事和伙伴,这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两国在中亚可能的猜疑和冲突,为两国关系的发展准备了良好基础。这样一种开端对中俄关系具有历史意义。试想如果没有上合,中俄都只通过各自的途径在中亚发展,那两国在中亚将形同陌路,就必将导致猜忌累积,不信任日深,大大增加迎头相撞的风险”。因为在当今的国际政治格局中,中俄关系是一组非常重要的双边关系,中俄两国实现良性互动,不仅对在上合组织框架下的反恐合作有积极地促进作用,而且将在两国未来的长远发展中也大有裨益。
三、结语
综上所述,国际恐怖主义已成为当今最危险、最难以预知的社会政治现象之一。在中亚地区的恐怖势力的威胁活动对中亚国家、中俄两国都有着深刻的切肤之痛。上合组织在该地区的两大重要力量——中国和俄罗斯的带领下,在打击恐怖主义、维护该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方面,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效。实践证明,中俄两国在上合组织框架下进行的反恐合作,利用地缘优势组合,有效地解决着两国所面临的共同的非传统安全问题,使两国最大限度获得了安全的发展环境。虽然中俄两国在打击“三股恶势力”方面的任务还非常艰巨,双方在上合组织框架内的合作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和深入。但是,上合组织已成为欧亚地区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已是不容置疑的事实。所以,在可预见的未来,中俄在上合组织的合作依然充满光明和希望。同时也在不断充实和完善两国及中亚国家的协作关系,以推动整个地区的安全合作发展。
参考文献:
[1]The Economist,1999,(2).
[2][4][5][6]靳会新.中俄在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反恐合作[J].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8,(4).
[3][10][美]莉萨·马丁,贝思·西蒙斯.利益、权力和多边主义.国际制度[M].黄仁伟,蔡鹏鸿等译.上海世出版集团,2005:39-40.
[7][11]赵华胜.中俄关系中的上海合作组织[J].和平与发展,2010,(2):114.
[8]汪金国,王桂香.中亚地区打击恐怖主义的国际合作[J].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8,(5).
[9]赵华胜.上海合作组织:过去和未来的5年[J].国际观察,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