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态环境特别是大气、水、土壤污染严重,已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扭转环境恶化、提高环境质量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是“十三五”时期必须高度重视并切实推进的一项重要工作。针对空气污染这一现代社会高速发展下的热门课题,江飞多年来也展开了一系列创新攻关。
在空气污染这一研究方向中,空气质量预报和排放清单是国家实施大气污染精准治理,打赢蓝天保卫战的基础。江飞研究团队开发了区域空气质量预报系统,该系统得到了欧洲科学院院士、世界气候研究计划主席Guy Brasseur教授的高度认可,在Guy Brasseur教授邀请下加入了欧盟资助的“熊猫-马可波罗”中国污染预报对比计划,参加这个计划的包括欧洲6家和国内2家科研机构,他们是国内唯一的高校团队。他们的空气质量预报产品也为我国的空气质量业务预报提供了重要参考。国家环境监测总站将他们的预报产品向全国预报部门下发,指导全国各地开展空气质量预报。另外,他们的空气质量预报产品也先后服务于杭州G20峰会、厦门金砖会晤、上海进博会、武汉军运会和青岛上合峰会等一系列国家重大活动的空气质量保障,为这些活动提供了准确的预报,是这些活动进行空气质量预报的最重要参考依据之一,多次获得环保部门的好评。目前,江飞研究团队开发的区域污染源排放同化系统,已经实现利用常规的大气污染监测数据,精准计算我国SO2、NO2、CO、一次PM2.5、一次PM10等主要大气污染源的排放。同化系统现已集成到了其开发的区域空气质量预报系统中,通过同化全国大气污染观测,动态优化排放清单,大幅降低了PM2.5等污染因子的预报偏差,保证了预报准确率长期稳定,助力国家的空气污染治理,为打赢蓝天保卫战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
展望未来,坚定方向前行
“我要把人生变成科学的梦,然后再把梦变成现实。”在科研这条道路上,只有甘于忍受孤独,脚踏实地,通过不断的摸索与实践,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路。一直以来,江飞用严谨的科研态度、脚踏实地的科研精神对待自己的科研工作,多年来始终如一。
近年来,他马不停蹄,主持或参与了国家级项目十余项,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80篇,参与编写著作两部;授权发明专利3件。不懈的科研奋斗,给他带来了沉甸甸的科研成果。相关成果获得了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等,受聘为杭州G20峰会等一系列重大活动的空气质量保障专家,入选2017年度遥感青年科技人才创新资助计划。
“当一名科学家,就要在自己的研究领域中做出一些落地生根的科研成果。”这句质朴的话语,江飞一直在用自己的行动去践行。为了我国大气环境事业的发展,他还将在这条道路上勇担职责、无悔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