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薯香飘致富路

来源 :源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ightt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夏清晨,雨后初霁,闷热被驱散,凉风阵阵袭来。
  阳江市阳西县塘口镇下垌村委会沙岗自然村村口的空地上,空地不小,这时却显得热闹而拥挤,以一部硕大的电子秤为中心,人和货物围成了好几圈。最里的一圈是三位村干部,两位负责把装好袋的番薯抬上电子磅,另一位手执纸笔,不时弯腰,读取电子磅上显示的重量数据,并在本子上记录下来。称好的番薯已经有20多袋,在三人身后围了个半圆,每一袋,都装得鼓鼓囊囊的,合计应该过万斤了。外一圈,围着一大圈看热闹的群众,已经过完称的农户也还没散去,大家评点着各家番薯的好坏,产量的高低,讨论着灌溉施肥、培土除草,交流着种薯的心得。还有农户往里继续送,有的农户是用箩筐挑来的,正在装袋,整片空地都散发着红薯特有的清香,红薯是塘口当地特色“红姑娘”品种,味道好极了。
  虽是雨后清凉,几位村干部还是热得汗流浃背,上衣湿透了,贴在胸背上,农家汉子特有的肌肉线条清晰可见。约莫9点,村民陆续散去,村干部也准备收摊了,一个农户骑着摩托车匆忙赶到,把载着的两大包红薯利落卸下。
  “等等,还有两包。称一下,看看多少斤。”农户擦着脸上的汗水,对正在忙碌的村干部说。
  “响叔,刚好赶得及,准备运出去了。”村干部甲说。
  村干部乙翻开袋口一看,只见里面的红薯薯皮光滑紫红,根点明显。薯形大多呈长纺锤形或长筒形,稍有弯度,个头均匀。不由竖起大拇指,“你这红薯很不错,今天收到的红薯里,你这个算顶好的了。”两人嘴上说着,手上麻利地把红薯搬到磅秤上,另一名村干部记录好重量。
  “响叔”大名邓家响,是下垌村委会六仔塘自然村的一名贫困户,也是此次农特产品种植基地的受益者。
  “家里还有,”邓家响又擦了一把汗,腼腆地笑了,“地里也还有,今天来不及了,明天你们还收吗?”
  “收的,这几天都收。”负责记账的村干部接话,“今天收了两万多斤,一会扶贫工作队的同志过来运走外销。”
  “响叔,工作队的同志来了,你这致富典型有没有准备表示表示啊?”村干部甲打趣他。
  雖然听出是打趣的意思,但提到工作组,那可是响叔的“大恩人”。响叔感觉到了这话里的分量,敛笑正容道:“真想送,家里有的都愿意送。”
  “响叔,别听他乱说,玩笑胡开,”乙责备甲,转过头来对响叔说,“人家工作队才不会收你的礼,人家有纪律。”
  “知道他开玩笑。”响叔脸上又泛起农家汉子拘谨的腼腆笑,“塘里养的鱼,挑上好的给他们工作组的同志送过,组长死活不肯收,后来我丢下就跑了。结果回到家还没坐暖櫈,书记就把鱼钱送来了。”
  顿一口气,又说,“书记还把我臭骂一顿:‘人家是公家人,是有纪律的,你这不是害人吗?’”又是腼腆笑,大家也笑。
  “多亏了扶贫工作队发展的农特产品种植基地项目,种一期红薯,比在外面打散工赚的都多。”响叔又换上正容,“工作队真是恩人,我邓家响几辈子都得感激他们。”
  响叔话里有因。
  响叔妻子体弱,兼之头上老父多病,一双儿女嗷嗷待哺,根本离不开家,只能脸朝黄土背朝天,种地又不赚钱,只有农闲时在县城打散工,勉力维持生活。扶贫队来了之后,搞起了“农特产品种植基地项目”,主推红薯种植,响叔第一个相应,认真学习技术,用心伺弄薯苗,一期红薯种下来,跟外出打工的同乡相比,收入竟然不落下风。
  第一次从地里刨出这么多钱来,响叔都不敢相信。
  “响叔,你是赶上了好时代,也赶上了好政策。”负责记账的村干部也正容接话,竖起大拇指,有说,“另外你自己也勤,不愧下垌村致富典型。”
  “我是真得感谢他们,”感激之情清晰的写在脸上,响叔接着说,“都说借债是‘救急不救贫’,可工作组对我家,是‘救急’又‘救贫’,真的。”响叔词穷,又说了一次,“工作队真是恩人,我邓家响几辈子都得感激他们。”一脸诚恳肃穆。
  原来,这几年,响叔读初中的大女儿在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领取到每年3000元学生生活补助。小女儿刚适龄入读小学,扶贫工作队又及时帮助小女儿也申请了贫困学生生活费补助,这是“救急”。
  “救穷”一方面指的是红薯种植项目,另一方面就是扶贫贷款项目了。
  邓家响家中有遗弃的鱼塘和猪舍,但由于缺少生产资金,便没有能力继续养猪养鱼,驻村工作队因户施策鼓励邓家响修缮猪栏鱼塘养猪养鱼脱贫致富,驻村工作队主动联系塘口镇农信社争取通过小额贷款解决资金问题。在阳西县扶贫办、塘口镇政府及阳西县农信联社的大力支持下,邓家响作为阳西县首批享受小额贷款政策的贫困户成功申请到贴息贷款4万元,邓家响利用这4万元发展家庭养殖业。启动养猪养鱼综合养殖项目,并因此领取到阳西县新时期精准扶贫产业扶贫“以奖代补”最高额度补助金4500元。现在邓家响一家的生活正在改善,小女儿也转学到了条件更好的学校就读。饲养的由最初的10头猪到现在的70多头,并迎合市场需求养多头母猪出产幼崽,为家里带来了可观的收益。2017年邓家响家庭人均收入从2016年仅有四千多元到现在达到人均一万多元,成为下垌村2017年脱贫致富的模范。
其他文献
9月14日,阳江市扶贫办和老促会在市图书馆四楼会议室主办“讲好老区的扶贫故事”演讲比赛,以大力宣传阳江革命老区扶贫攻坚的先进典型和生动事迹,唤起全社会支持老区脱贫攻坚,促进革命老区建设发展。赛事参会人员有市、县(市、区)老促会和市扶贫办负责人及有关工作人员、珠海市驻阳江两个工作组负责人和有关驻村干部、市直帮扶单位全体驻村人员,共180多人。  评委由市扶贫办、市老促会、珠海驻阳江工作组有关领导和有
期刊
近几年来,每次收到《源流》杂志,总会有一番欣喜在心头,总会这样感慨:这个杂志办得很有精神!  细细想来,图文并茂的《源流》杂志充分展示了真善美的整体形象,赢得了广大读者特别是老区人民良好的口碑。目前,《源流》杂志已经被公认为广东省老区宣传的主阵地和老区人民的喉舌,深受广东以及全国老区读者的喜爱。而更难能可贵的是,《源流》作为一个新闻时政类期刊,在全国众多期刊中脱颖而出,荣获2016“中国最美期刊”
期刊
9月20日,新丰县举办“讲好老区扶贫故事”演讲比赛,近20名选手参与角逐,最终决出一、二、三等奖。该县有关领导,各镇(街)分管扶贫工作领导、精准扶贫辦主任,以及驻镇(街)工作组全体成员、各村驻村干部及“第一书记”等人员到场观看了比赛。  比赛现场,这些经过初选出来的选手们个个精神饱满,仪态端庄,充满自信。他们在台上围绕中心主题,结合驻村扶贫的切身经验体会,娓娓而谈。不少人物和事迹非常具有鼓舞性、激
期刊
8月24日,翁源县老促会联合县扶贫办、县文联举办了“讲好老区扶贫故事”演讲比赛。县委、县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县扶贫办、各镇(場)扶贫办、全县51个相对贫困村驻村工作队负责人以及贫困村第一书记观看了比赛。经过激烈的角逐,产生了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优秀奖4名,来自龙仙镇李洞村的王初桂演讲的《一封来自大山深处的感谢信》获得一等奖。  据悉,翁源县老促会联合县扶贫办、县文联举办了“讲好老区
期刊
阳江市阳东区新洲镇北桂村,地处粤西山区腹地,山清水秀气候宜人,是一个远离繁华城镇的革命老区村,也是一个有着南宋皇族血统传说的历史文化名村。  近年来,随着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北桂村立足绿水青山走出了一条脱贫路:挖掘历史文化、开发乡村旅游,用旅游业带动服务业。同时与农户签约,提供技术服务、建立合作社、延长农产品产业链。将种植和观光、产业和旅游结合起来,真正让绿水青山成为了金山银山。  山水依旧,北桂
期刊
一代风流(组诗)  ■ 郑木胜  思想者  —致胡福明  想起你  想起你的那些事  我就想起罗丹  想起罗丹那传世不朽的雕像  想起雕像刚毅睿智的头颅  深邃的大脑和低着头沉思的神情  想起那强健宽阔的肩胛  结实有力的肌腱和脊背  那,就是你的形象  许多年过去  人们说你是思想者  但你却淡淡地说  我的那篇文章  文章中的那些话  马克思和毛泽东都说过多遍  书本里都有  大学哲学系的老师
期刊
9月19日,怀集县蓝钟镇佛甘村举行光伏发电扶贫项目分红发放仪式,帮扶单位广东金叶集团领导为该村14户贫困户送上了分红款。  佛甘村是蓝钟镇唯一一条省定贫困村,广东金叶集团自帮扶佛甘村以来分别建设了光伏发电扶贫项目一、二、三期工程全部已并网发电,总装机容量110.82kw,共计投入扶贫资金90余万元,预计年发电量121902度,预计年收益10万元。  这次分红对象主要是14户60人有劳动力的贫困户,
期刊
滔滔西江向东流,两岸青山风光美。山美水美,西江两岸的人更美。在毛泽东主席身边当了19年警卫员,又在叶剑英元帅身边当了10年卫士长,如今在西江岸边创办养牛场当起“牛司令”的李连庆,退休后“反哺”家乡老区、扶持老区发展的事迹,一时间传遍了大江南北。  2015年元月的一天,笔者从云浮市区出发,直走了近40公里的路程到达位于西江中游与高要市禄步镇隔江相望的云浮市云安区革命老区都杨镇朱川村委,看到了“云浮
期刊
封开县平凤镇广峰村委会大袍自然村北侧,有座大豪山,山上有近百块浑然天成、形似圣物的石头,这便是大豪岩。  大豪岩有着鲜明的红色印记,是大革命时期封川县(现封开县)红色革命的秘密根据地。1925年初,中共西江特委委员、中共封川县委第一任书记龙师侯,曾经在此地开展前期筹备中共封川县委秘密活动。1926年1月,广东省农民协会西江办事处派中共中央农民部特派员周铁琴、唐继烈等人,到封川县发展农民革命组织,开
期刊
9月23日,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广东省主会场活动在梅州市梅县区松口镇大黄村隆重举行。活动通过岭南民俗文化节目表演、南粤农耕文化、热区名牌农产品展览等形式,向全国分享广东农民丰收喜悦,展示农民丰收成果。  此次广东举办庆祝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以“广东农民话丰收、岭南大地庆佳节”为主题,突出农民主体、丰收主题,体现岭南地域特色,举办“1+8+10”活动,即1个省主会场(梅州)、8个分会场(韶关、清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