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惯用语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点,如何让学生掌握惯用语的意义和用法,这是对外汉语惯用语教学的重要内容。把语境理论引入对外汉语惯用语教学,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阐释惯用语的意义,给惯用语赋予生命,这样有利于学生掌握惯用语的意义及用法,并根据交际需要正确地表达。本文探讨了如何运用语境理论阐释惯用语的比喻义和引申义,帮助学生全面、准确地理解惯用语,培养学生的语境意识,使他们能够恰当地使用惯用语表情达意。
【关键词】语境理论;对外汉语;惯用语教学
1.语境理论在惯用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研究语境不仅对研究语言的使用有实用意义,而且对语言教学,尤其是对外汉语教学,更具有实践意义。语言中的每一个词、每一句话的实际意义,都是在特定语言环境中使用的。而惯用语对语境的依赖程度是大家所公知的,表达的感情也较为复杂,所适用的语境也不那么单一和固定,那么语境分析可以在对外汉语惯用语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语境对惯用语的理解和使用有理解和制约作用,是对外汉语惯用语教学的重要途径。把惯用语放到一个更大的语言环境中,既可以确定它的具体含义,又能够看到它的用法。这种学习惯用语的方法,既便于记忆,又利于激发学习兴趣。因此,把语境引入对外汉语惯用语教学是提高惯用语教学效率,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惯用语的有效途径。
2.语境理论在对外汉语惯用语教学中的作用
2.1上下文语境对于惯用语理解和使用的作用
上下文语境是语言内部的,主要体现在语言单位之间、上下文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关系。具体指一个语言单位同其前后相联的语言单位之间的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关系。语言中无论是基本单位的词,还是大一些的句子单位或者是更大一些的话语片断都不是孤立的,都有前言后语,这些前言后语都会帮助或影响语言的理解。在惯用语的理解和运用过程中,交际者可以根据不同的上下文语境去理解、确定惯用语的意思,上下文语境对惯用语的语义起制约和限制的作用。
例如:上海人经济上的独立意识经常别误认为是北京人所说的“小家子气”。(《中级汉语口语·北京和上海》)“小家子气”在这句话中的意义可以从前面找到答案,即“经济上的独立意识”,通俗的说法就是“在物质和金钱方面精打细算”。SOHO 族通常是个多面手,从策划到制作一个人包了,所以专业知识,技术能力必须很强。(《中级汉语口语·你能不能当 SOHO》)句中的“多面手”可以从下文的“从策划到制作一个人包了”知其义,指擅长多种技能的人。
2.2情景语境对于惯用语理解和使用的作用
情景语境指说话时的人物、背景、牵涉到的人或物、时间处所、社会环境以及说听双方的辅助性交际手段(包括表情、姿态、手势等等非语言因素)。陈望道先生所提出的“何故”、“何事”、“何人”、“何地”、“何时”、“何如”这六种因素实质上即反映出了情景语境所包含的内容。
例如:比如关于花钱,年长的一辈子多少有点小气。在他们看来,赚钱不容易,有了钱,最好一分钱掰两半花,省一分钱是一分钱,存下来留着以后用。年轻人觉得这样做就是“守财奴”。句中“守财奴”指的是年轻人眼中年长的一辈,这一辈人“有点小气”,于是就用守财奴这一生动具体的形象来形容他们“有了钱,最好一分钱掰两半花,省一分钱是一分钱,存下来留着以后用”的节俭习惯。
情景语境体现出了交际的场合、交际双方的身份地位、交际发生的具体情况等,它制约着语言的使用。当人们在一定的语境中进行交际时,语言交际者的社会特征、交际场所、交际话题等都影响着他表达方式的选择和句式、词语的选择。惯用语具有浓厚的口语色彩,因此,使用惯用语时必须选择特定的语境,并在言语交际中根据具体的语境选择恰当的惯用语来进行表达。
例如:爸、妈、老师都是你最爱的人,他们告诉你的都是因为对你的爱,希望他们的经验对你有所帮助,让你不走弯路。(《中级汉语口语·叛逆和听话,你选择什么》)
“走弯路”用在此处显得言简意赅、通俗易懂。在这种说教的语境中,通俗明白的话语更易于让人接受,能充分体现上辈对下辈的关爱。我觉得我和父母很亲,他们是我的“港湾”,是我的保护神,我不愿意离开他们。(《中级汉语口语·80 年代出生的青年》)此句的语境恰与上句的角度相反,上句是上辈的口吻,这句是下辈的口吻,“保护神”在这里用的恰到好处,孩子把父母当作保护神,亲近依恋之感油然而生。
另外,在语言理解方面,情景语境对于理解“言外之意”是至关重要的。惯用语有字面意义和比喻意义,即语义的双重性,而其比喻意义可以理解为该话语的“言外之意”,例如:“打招呼”在不同的情景语境中可能意思完全不同,可以是“用一定的方式当面表示问候”也可以是“预先或事后表示关照,告诉某人”,理解这句话的真正含义一定要结合具体的情景语境。
由此可见,情景语境因素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词语的意义,通过情景语境不仅可以推断惯用语的本义,还可以用于解释惯用语的比喻义和引申义。因此,要重视情景语境在对外汉语惯用语教学中的运用。
2.3文化语境对于惯用语理解和使用的作用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内涵,语言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正如萨丕尔《语言论》中指出的那样,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不能脱离社会继承下来的各种做法和观念。语言中的语汇就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惯用语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例子。它直接影响语言的表达和理解。在母语学习的过程中,人们注重传统文化对语言表达和语义理解作用,不同地域的人,有其独特的社会文化信念和风俗习惯,那么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尤其是第二语言学习者在学习汉语惯用语的过程中也会遇到文化障碍,因此,要结合民族传统社会文化语境进行对外汉语惯用语教学。
例如:我在一个小城看到一个十分优雅的古老剧院,兴冲冲地奔过去,却吃了闭门羹——大门紧闭。(《高级汉语·享受旅游》)“闭门羹”虽从后面可知其大义:指参观或探访某地时,因某些原因不能如愿。但如果在教学的过程中能让学习者了解其蕴含的文化意义,则其意思会更明确。“闭门羹”这一惯用语涉及到一个典故,在唐代《云仙杂记》中记载,唐朝的一位歌妓会客时遇到不会做诗的人就在门口以一碗羹相待,婉言拒绝会客。日后人们就把“闭门羹”作为拒绝的代名词流传下来了。
2.4认知语境对于惯用语理解和使用的作用
本文为了研究的方便把本文所涉及的认知语境的概念限定为语言学习者脑中已获得的、与语言学习相关的、语言内或者语言外的知识。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这些内容会对新知识的学习产生影响,可以帮助新知识的学习,也可能会阻碍新知识的学习。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也许会主动地寻找新知识与旧知识的联系或区别,自行建构一个相关的知识网,但是,有些学习者也有可能不会主动去寻找这些相关知识,这时就要求教师能够帮助学习者寻找这些知识,建立起新旧之间的联系。由此可见,认知语境对惯用语的理解与学习起着很大的作用,应该引起教师和学生共同的注意。
综上所述,通过情景、上下文、社会文化和认知语境四种不同语境,来分析对外汉语初、中、高级教材中出现的一系列惯用语,充分证实了四种语境对于分析和理解惯用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赵清永.谈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熟语教学[J].语言文字应用,2007,(S1).
[2]车晓庚.惯用语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难点与应对策略[J].语言文字应用, 2006,(S2).
【关键词】语境理论;对外汉语;惯用语教学
1.语境理论在惯用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研究语境不仅对研究语言的使用有实用意义,而且对语言教学,尤其是对外汉语教学,更具有实践意义。语言中的每一个词、每一句话的实际意义,都是在特定语言环境中使用的。而惯用语对语境的依赖程度是大家所公知的,表达的感情也较为复杂,所适用的语境也不那么单一和固定,那么语境分析可以在对外汉语惯用语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语境对惯用语的理解和使用有理解和制约作用,是对外汉语惯用语教学的重要途径。把惯用语放到一个更大的语言环境中,既可以确定它的具体含义,又能够看到它的用法。这种学习惯用语的方法,既便于记忆,又利于激发学习兴趣。因此,把语境引入对外汉语惯用语教学是提高惯用语教学效率,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惯用语的有效途径。
2.语境理论在对外汉语惯用语教学中的作用
2.1上下文语境对于惯用语理解和使用的作用
上下文语境是语言内部的,主要体现在语言单位之间、上下文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关系。具体指一个语言单位同其前后相联的语言单位之间的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关系。语言中无论是基本单位的词,还是大一些的句子单位或者是更大一些的话语片断都不是孤立的,都有前言后语,这些前言后语都会帮助或影响语言的理解。在惯用语的理解和运用过程中,交际者可以根据不同的上下文语境去理解、确定惯用语的意思,上下文语境对惯用语的语义起制约和限制的作用。
例如:上海人经济上的独立意识经常别误认为是北京人所说的“小家子气”。(《中级汉语口语·北京和上海》)“小家子气”在这句话中的意义可以从前面找到答案,即“经济上的独立意识”,通俗的说法就是“在物质和金钱方面精打细算”。SOHO 族通常是个多面手,从策划到制作一个人包了,所以专业知识,技术能力必须很强。(《中级汉语口语·你能不能当 SOHO》)句中的“多面手”可以从下文的“从策划到制作一个人包了”知其义,指擅长多种技能的人。
2.2情景语境对于惯用语理解和使用的作用
情景语境指说话时的人物、背景、牵涉到的人或物、时间处所、社会环境以及说听双方的辅助性交际手段(包括表情、姿态、手势等等非语言因素)。陈望道先生所提出的“何故”、“何事”、“何人”、“何地”、“何时”、“何如”这六种因素实质上即反映出了情景语境所包含的内容。
例如:比如关于花钱,年长的一辈子多少有点小气。在他们看来,赚钱不容易,有了钱,最好一分钱掰两半花,省一分钱是一分钱,存下来留着以后用。年轻人觉得这样做就是“守财奴”。句中“守财奴”指的是年轻人眼中年长的一辈,这一辈人“有点小气”,于是就用守财奴这一生动具体的形象来形容他们“有了钱,最好一分钱掰两半花,省一分钱是一分钱,存下来留着以后用”的节俭习惯。
情景语境体现出了交际的场合、交际双方的身份地位、交际发生的具体情况等,它制约着语言的使用。当人们在一定的语境中进行交际时,语言交际者的社会特征、交际场所、交际话题等都影响着他表达方式的选择和句式、词语的选择。惯用语具有浓厚的口语色彩,因此,使用惯用语时必须选择特定的语境,并在言语交际中根据具体的语境选择恰当的惯用语来进行表达。
例如:爸、妈、老师都是你最爱的人,他们告诉你的都是因为对你的爱,希望他们的经验对你有所帮助,让你不走弯路。(《中级汉语口语·叛逆和听话,你选择什么》)
“走弯路”用在此处显得言简意赅、通俗易懂。在这种说教的语境中,通俗明白的话语更易于让人接受,能充分体现上辈对下辈的关爱。我觉得我和父母很亲,他们是我的“港湾”,是我的保护神,我不愿意离开他们。(《中级汉语口语·80 年代出生的青年》)此句的语境恰与上句的角度相反,上句是上辈的口吻,这句是下辈的口吻,“保护神”在这里用的恰到好处,孩子把父母当作保护神,亲近依恋之感油然而生。
另外,在语言理解方面,情景语境对于理解“言外之意”是至关重要的。惯用语有字面意义和比喻意义,即语义的双重性,而其比喻意义可以理解为该话语的“言外之意”,例如:“打招呼”在不同的情景语境中可能意思完全不同,可以是“用一定的方式当面表示问候”也可以是“预先或事后表示关照,告诉某人”,理解这句话的真正含义一定要结合具体的情景语境。
由此可见,情景语境因素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词语的意义,通过情景语境不仅可以推断惯用语的本义,还可以用于解释惯用语的比喻义和引申义。因此,要重视情景语境在对外汉语惯用语教学中的运用。
2.3文化语境对于惯用语理解和使用的作用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内涵,语言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正如萨丕尔《语言论》中指出的那样,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不能脱离社会继承下来的各种做法和观念。语言中的语汇就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惯用语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例子。它直接影响语言的表达和理解。在母语学习的过程中,人们注重传统文化对语言表达和语义理解作用,不同地域的人,有其独特的社会文化信念和风俗习惯,那么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尤其是第二语言学习者在学习汉语惯用语的过程中也会遇到文化障碍,因此,要结合民族传统社会文化语境进行对外汉语惯用语教学。
例如:我在一个小城看到一个十分优雅的古老剧院,兴冲冲地奔过去,却吃了闭门羹——大门紧闭。(《高级汉语·享受旅游》)“闭门羹”虽从后面可知其大义:指参观或探访某地时,因某些原因不能如愿。但如果在教学的过程中能让学习者了解其蕴含的文化意义,则其意思会更明确。“闭门羹”这一惯用语涉及到一个典故,在唐代《云仙杂记》中记载,唐朝的一位歌妓会客时遇到不会做诗的人就在门口以一碗羹相待,婉言拒绝会客。日后人们就把“闭门羹”作为拒绝的代名词流传下来了。
2.4认知语境对于惯用语理解和使用的作用
本文为了研究的方便把本文所涉及的认知语境的概念限定为语言学习者脑中已获得的、与语言学习相关的、语言内或者语言外的知识。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这些内容会对新知识的学习产生影响,可以帮助新知识的学习,也可能会阻碍新知识的学习。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也许会主动地寻找新知识与旧知识的联系或区别,自行建构一个相关的知识网,但是,有些学习者也有可能不会主动去寻找这些相关知识,这时就要求教师能够帮助学习者寻找这些知识,建立起新旧之间的联系。由此可见,认知语境对惯用语的理解与学习起着很大的作用,应该引起教师和学生共同的注意。
综上所述,通过情景、上下文、社会文化和认知语境四种不同语境,来分析对外汉语初、中、高级教材中出现的一系列惯用语,充分证实了四种语境对于分析和理解惯用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赵清永.谈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熟语教学[J].语言文字应用,2007,(S1).
[2]车晓庚.惯用语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难点与应对策略[J].语言文字应用, 2006,(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