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的男主角,帅得没有叶少明显的戎昱有话说:各位公子姑娘们,谁不查字典就能叫对我名字的,来,举个手。其余的人跟着本宝宝一起念:rong yu!
几缕晚风吹过高地,鼻翼间环绕着烽烟刺鼻的味道,下方喊杀声震天,他看着四野混乱的鏖战,微微摇了摇头。他是受命前来观战的督军,此刻却为将士们无意义的战斗感到无奈与痛惜,他不知道他所向往的海清河晏之世何时能够再现。
彼时他处在盛唐与中唐的交点,藩镇割据初具雏形,历史若赠他佛祖那双遥望未来的清眸,让他看到这样的战乱将持续百年,他又该是何等悲伤!
他叫戎昱,名字已显得险峻挺拔,而他缥缈一生且歌且行,犹若素白宣纸上掠过几抹水痕,偏又风骨奇崛。
他生于盛唐,那时繁华表象下暗流涌动,只待一朝掀起。他在贫苦之地长大,安史之乱爆发后,虽身处偏僻,也难逃兵燹(xiǎn)之劫。他双眼倒映出山河破碎的剪影,有了投军从戎还天下朗朗乾坤的初心。
战争历时七年方才平定,戎昱也已长成一个有为青年。“高蹄战马三千匹,落日平原秋草中。”这是戎昱那时的风采,他想终有一日能平定天下,恢复盛唐气象,待功成后遁隐山林,寻得一世安宁。
满腹经纶的戎昱收拾妥当后,便前往长安求仕。路上能陪伴他的只有诗书,一路走来,满眼光景早已不复儿时色彩,若硬要寻一个词来形容,该只剩下冷了。是了,是触目惊心的冷,凄凉入骨的冷。
这藩镇割据的天下,受苦的永远是百姓,而他出身贫寒,却自有抱负。所以,从准备科考时起,他的志向早已不局限于仕途,而是拯救万千黎民。他悬梁刺股,发奋苦读。对于科举,戎昱成竹在胸,他相信皇帝可以看懂他清亮的眸光里蕴着的重整山河的雄心。
怎料世事无常,戎昱进士落第。进一步是庙堂,退一步是江湖,而这次,戎昱只能回到江湖。他处江湖之远,却心忧天下,最后只能一声长叹。那哀叹卷着长安的风和月,飘散在无边夜幕里。他决定寄居长安,等待下一次科考。
戎昱在长安的日子不无惬意,他先是与郑炼师相识,后又结识严侍御,与之诗词往来,逍遥自乐。之后,郑炼师蒙冤被贬,他愤然写诗控诉,暗讽官场浊流。以他斐然的名声,诗歌本应引人注目,结果却石沉大海,郑炼师还是被贬往边远之地。他只能安慰即将远行的好友,并坚信朋友的冤情必得昭雪,坚信政治有朝一日可以恢复清明。
可是时光并没给他想要的答案,世上痛苦的事莫过于给人希望,又将它化为泡影。
那天戎昱出门闲逛,一路行人交织,叫卖声不断,长安渐渐有了一丝盛唐景象。出了城门,只见郊外青草萋萋,砖墙倾颓,荒芜衰败,坟头重叠。他本是抱有希望的,那些整日蝇营狗苟之人哪怕做了一件好事也好,只是眼前现实无不告诉他,百姓仍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戎昱心灰意懒,离开长安,在潭州刺史崔瓘麾下效力。崔对他极度重视,委以重任,甚至介绍京兆尹李銮的女儿给他。李銮亦相当欣赏他,许是出于考验的目的,他给戎昱出了个难题,嫌他的姓太过生僻,想让他改姓。
殊不知这深深刺痛了戎昱,他本就不喜达官显贵强人所难,如今终于累积到一个爆发的顶点,于是写诗表明心迹:千金未必能移姓,一诺从来许杀身。他耿介的性格就这样带着他远离这门高攀的亲事,只留下一个孤介背影飘然而去。
出了这样的事,他自觉无颜,于是向崔瓘请辞,而后游历南方诸地。这期间他是潇洒自由的,就像离巢而去的鸟欢快地翱翔于天空。散漫的时光里并不仅限于游山荡水,眼看多年过去,他期待的盛世像永不再绽放的牡丹,便忍不住写诗讽刺警醒统治者。
那日唐宪宗廷前论议边塞政策,诸大臣都赞成和亲,唐宪宗只是吟咏“汉家青史上,计拙是和亲。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便令众臣羞愧不已。戎昱的诗传入朝廷,可是他的才华和抱负却未上达天听。
岁月脉脉流过,戎昱因缘际会到了桂林。初至寓所那晚,星空因明亮的月光而镀上一层奇幻的色彩,戎昱心旌摇曳,忆起长安,梦碎之处总是难以释怀,他不由行吟起来,其音清丽,飘到了刺史李昌夔的耳中,李昌夔惊为天人,亲自请他做幕僚。看着李昌夔殷切的目光,他想,这或许是出人头地的一个途径。
李昌夔待他甚好,此前珠玉蒙尘的戎昱而今终于焕发出炫目的光芒。
只是在那样的乱世,哪里都不是永居之地。之后,他又兜兜转转来到浙西。那时他还是孑然一身,韩晋公设宴款待,庭上觥筹交错,热闹不已。戎昱朦胧的双眼远远看见一个歌妓,弹着他最爱的曲子,动听的旋律缓缓打开他坚如磐石的心扉。她的云鬓青丝,浅笑嫣然,在他的脑中烙下深刻的印记,让他欲罢不能。戎昱对这样的一见钟情毫无准备,却不妨碍他对她发起热烈的攻势。
他从不是个轻许爱情的男子,若只是贪恋美貌,他早已舍弃尊严成了李銮的乘龙快婿,而这次他是真的心动了。戎昱的豪放直白深深打动了她,那个连时光都未记住名字的女子,会在戎昱每次离去时登上危楼,倚栏痴望他的身影。这次,他想要和她光明正大地在一起,因为戎昱刚收到朝廷任命,即将离开浙西前往襄州任职。
他想带她走,于是执笔在纸上写了一首诗,让她在饯别宴上吟唱。
那日,她启唇唱道:“好去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唱完泫然欲泣。韩晋公了解原委后,将其许配给戎昱。从此,戎昱的身影不再孤苦伶仃。他高兴时她陪他一起欢喜,他弹琴时她鼓瑟相和,一切尽在不言中。
于他而言,爱情来得晚一点没什么,只要是对的人就好。奈何命运弄人,这样的日子被人霍然撕裂,时任山南东道节度观察使于頔听说了歌妓的美貌,强迫戎昱将歌妓送去。于頔手握兵马大权,戎昱力量太过单薄,他想过暗中逃离,可最终叹了口气,只能劝她舍下这段情。后来,戎昱将缱绻惦念化作笔间风雨,堆满风霜雨雪。许是两人之间甚笃的情意感动了于頔,最后于頔愿意放她回来。当她的身影出现在门前,戎昱灰暗的天空再次明亮起来,他笑声酣畅淋漓,挥挥手撤了官袍,在一个月夜携她悄然离开。
也许,他早就想离开了。世间纷扰于他终是累赘,这段爱情给了他绝好的勇气和契机。自此,世间风月再与他无关。他的安宁晚一步到来,却是最佳的选择。
几缕晚风吹过高地,鼻翼间环绕着烽烟刺鼻的味道,下方喊杀声震天,他看着四野混乱的鏖战,微微摇了摇头。他是受命前来观战的督军,此刻却为将士们无意义的战斗感到无奈与痛惜,他不知道他所向往的海清河晏之世何时能够再现。
彼时他处在盛唐与中唐的交点,藩镇割据初具雏形,历史若赠他佛祖那双遥望未来的清眸,让他看到这样的战乱将持续百年,他又该是何等悲伤!
他叫戎昱,名字已显得险峻挺拔,而他缥缈一生且歌且行,犹若素白宣纸上掠过几抹水痕,偏又风骨奇崛。
他生于盛唐,那时繁华表象下暗流涌动,只待一朝掀起。他在贫苦之地长大,安史之乱爆发后,虽身处偏僻,也难逃兵燹(xiǎn)之劫。他双眼倒映出山河破碎的剪影,有了投军从戎还天下朗朗乾坤的初心。
战争历时七年方才平定,戎昱也已长成一个有为青年。“高蹄战马三千匹,落日平原秋草中。”这是戎昱那时的风采,他想终有一日能平定天下,恢复盛唐气象,待功成后遁隐山林,寻得一世安宁。
满腹经纶的戎昱收拾妥当后,便前往长安求仕。路上能陪伴他的只有诗书,一路走来,满眼光景早已不复儿时色彩,若硬要寻一个词来形容,该只剩下冷了。是了,是触目惊心的冷,凄凉入骨的冷。
这藩镇割据的天下,受苦的永远是百姓,而他出身贫寒,却自有抱负。所以,从准备科考时起,他的志向早已不局限于仕途,而是拯救万千黎民。他悬梁刺股,发奋苦读。对于科举,戎昱成竹在胸,他相信皇帝可以看懂他清亮的眸光里蕴着的重整山河的雄心。
怎料世事无常,戎昱进士落第。进一步是庙堂,退一步是江湖,而这次,戎昱只能回到江湖。他处江湖之远,却心忧天下,最后只能一声长叹。那哀叹卷着长安的风和月,飘散在无边夜幕里。他决定寄居长安,等待下一次科考。
戎昱在长安的日子不无惬意,他先是与郑炼师相识,后又结识严侍御,与之诗词往来,逍遥自乐。之后,郑炼师蒙冤被贬,他愤然写诗控诉,暗讽官场浊流。以他斐然的名声,诗歌本应引人注目,结果却石沉大海,郑炼师还是被贬往边远之地。他只能安慰即将远行的好友,并坚信朋友的冤情必得昭雪,坚信政治有朝一日可以恢复清明。
可是时光并没给他想要的答案,世上痛苦的事莫过于给人希望,又将它化为泡影。
那天戎昱出门闲逛,一路行人交织,叫卖声不断,长安渐渐有了一丝盛唐景象。出了城门,只见郊外青草萋萋,砖墙倾颓,荒芜衰败,坟头重叠。他本是抱有希望的,那些整日蝇营狗苟之人哪怕做了一件好事也好,只是眼前现实无不告诉他,百姓仍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戎昱心灰意懒,离开长安,在潭州刺史崔瓘麾下效力。崔对他极度重视,委以重任,甚至介绍京兆尹李銮的女儿给他。李銮亦相当欣赏他,许是出于考验的目的,他给戎昱出了个难题,嫌他的姓太过生僻,想让他改姓。
殊不知这深深刺痛了戎昱,他本就不喜达官显贵强人所难,如今终于累积到一个爆发的顶点,于是写诗表明心迹:千金未必能移姓,一诺从来许杀身。他耿介的性格就这样带着他远离这门高攀的亲事,只留下一个孤介背影飘然而去。
出了这样的事,他自觉无颜,于是向崔瓘请辞,而后游历南方诸地。这期间他是潇洒自由的,就像离巢而去的鸟欢快地翱翔于天空。散漫的时光里并不仅限于游山荡水,眼看多年过去,他期待的盛世像永不再绽放的牡丹,便忍不住写诗讽刺警醒统治者。
那日唐宪宗廷前论议边塞政策,诸大臣都赞成和亲,唐宪宗只是吟咏“汉家青史上,计拙是和亲。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便令众臣羞愧不已。戎昱的诗传入朝廷,可是他的才华和抱负却未上达天听。
岁月脉脉流过,戎昱因缘际会到了桂林。初至寓所那晚,星空因明亮的月光而镀上一层奇幻的色彩,戎昱心旌摇曳,忆起长安,梦碎之处总是难以释怀,他不由行吟起来,其音清丽,飘到了刺史李昌夔的耳中,李昌夔惊为天人,亲自请他做幕僚。看着李昌夔殷切的目光,他想,这或许是出人头地的一个途径。
李昌夔待他甚好,此前珠玉蒙尘的戎昱而今终于焕发出炫目的光芒。
只是在那样的乱世,哪里都不是永居之地。之后,他又兜兜转转来到浙西。那时他还是孑然一身,韩晋公设宴款待,庭上觥筹交错,热闹不已。戎昱朦胧的双眼远远看见一个歌妓,弹着他最爱的曲子,动听的旋律缓缓打开他坚如磐石的心扉。她的云鬓青丝,浅笑嫣然,在他的脑中烙下深刻的印记,让他欲罢不能。戎昱对这样的一见钟情毫无准备,却不妨碍他对她发起热烈的攻势。
他从不是个轻许爱情的男子,若只是贪恋美貌,他早已舍弃尊严成了李銮的乘龙快婿,而这次他是真的心动了。戎昱的豪放直白深深打动了她,那个连时光都未记住名字的女子,会在戎昱每次离去时登上危楼,倚栏痴望他的身影。这次,他想要和她光明正大地在一起,因为戎昱刚收到朝廷任命,即将离开浙西前往襄州任职。
他想带她走,于是执笔在纸上写了一首诗,让她在饯别宴上吟唱。
那日,她启唇唱道:“好去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唱完泫然欲泣。韩晋公了解原委后,将其许配给戎昱。从此,戎昱的身影不再孤苦伶仃。他高兴时她陪他一起欢喜,他弹琴时她鼓瑟相和,一切尽在不言中。
于他而言,爱情来得晚一点没什么,只要是对的人就好。奈何命运弄人,这样的日子被人霍然撕裂,时任山南东道节度观察使于頔听说了歌妓的美貌,强迫戎昱将歌妓送去。于頔手握兵马大权,戎昱力量太过单薄,他想过暗中逃离,可最终叹了口气,只能劝她舍下这段情。后来,戎昱将缱绻惦念化作笔间风雨,堆满风霜雨雪。许是两人之间甚笃的情意感动了于頔,最后于頔愿意放她回来。当她的身影出现在门前,戎昱灰暗的天空再次明亮起来,他笑声酣畅淋漓,挥挥手撤了官袍,在一个月夜携她悄然离开。
也许,他早就想离开了。世间纷扰于他终是累赘,这段爱情给了他绝好的勇气和契机。自此,世间风月再与他无关。他的安宁晚一步到来,却是最佳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