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影响多器官的炎症性疾病,近来发展的分子标记物,如:凝血酶-抗凝血酶Ⅲ复合物(TAT),交叉连接的纤维蛋白降解碎片D二聚物(DD)和血浆酶-α2-血浆酶抑制复合物(PIC),比其他常规参数如凝血酶原时间(PT)、激活部分促凝血酶原激酶时间(APTT)及纤维蛋白或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能更好的反映出凝固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的微妙变化。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影响多器官的炎症性疾病,近来发展的分子标记物,如:凝血酶-抗凝血酶Ⅲ复合物(TAT),交叉连接的纤维蛋白降解碎片D二聚物(DD)和血浆酶-α2-血浆酶抑制复合物(PIC),比其他常规参数如凝血酶原时间(PT)、激活部分促凝血酶原激酶时间(APTT)及纤维蛋白或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能更好的反映出凝固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的微妙变化。
其他文献
恶性血管内皮瘤(MHE),是一罕见的肿瘤,常发生于老年患者的头、颈部。该文报道2例MHE患者,应用重组白介素-2(rIL-2)皮损内注射,取得良好反应,且无大的副作用。
白血病的有效治疗使患者生命大为延长,但同时也增加了病菌感染的机会。该文报告1例患有急性原始淋巴细胞型白血病行骨髓移植5年后复发的女性患者并发曲霉菌和担子菌所致的致死性肺部感染。
丘疹性黄瘤(PX)是一种罕见的皮肤病,由Win-Kelmann于1980年命名并首报,并认为是成人黄色肉芽肿的一个类型。1990年Caputo首报了1例儿童PX,除有相同的特点外,该病还可在1~5年内自愈。
短时间内静脉输注超过药理学允许剂量的类固醇激素,称冲击疗法(PT)。8例寻常型天疱疮患者(均经临床及免疫病理确诊)除皮损广泛且严重外,还因反复发作和(或)对常规治疗耐药及长期使用大剂量皮质激素出现明显副作用,而决定给予PT治疗。治疗过程分为控制阶段和维持阶段。
用一组免疫介导的表皮下大疱型皮病患者的自身抗体鉴定了一种新的105kD蛋白,此蛋白位于基底膜透明板深部,主要由成纤维细胞和角朊细胞合成。该实验的目的为探讨这种蛋白在各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EB)中是否正常表达。
综述了生殖器疱疹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并发症、治疗;女性感染时的特点及与妊娠的关系;社会心理因素与本病的关系。指出在患病早期给予心理社会与药物等综合治疗可减少复发。
妊娠和哺乳期妇女用药一直是皮肤科医生比较棘手的问题,根据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妊娠期用药分类,讨论了妊娠和哺乳期皮肤科慎用和禁忌使用的药物。介绍了皮质类固醇和维A酸类药物,旨在给皮肤科医师在对妊娠和哺乳期妇女用药时提供合理的建议和参考。
患者80岁,白种人,出生并生活在法国南部,因患绿脓杆菌引起的肺炎而住院治疗。给予头孢他定、环丙沙星和系统用皮质类固醇(甲泼尼龙120mg/d)。
该文归纳了近20年来用于测定皮肤表面脂质的各种方法。从最早的溶剂提取法到技术上先进的皮脂仪测定法,并对各种方法的设计原理和具体操作,逐一作了介绍。通过各种方法之间的比较,对每一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评价,并举例说明了各种方法的实际应用以及在科研工作中所起的作用。
阐述了银屑病,尤其是点滴型银屑病与链球菌感染的关系,介绍了体内试验、血清学、细胞学及治疗学等诸方面最新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