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螺旋藻的形态观察和培养试验

来源 :水生生物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ji1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蓝藻一螺旋藻(Spirulina)作为大规模工业化培养的对象,以其高的蛋白质含量和合理的氨基酸组成,极大地吸引了国内外生物学工作者的注意,他们对原产于非洲的钝顶螺旋藻(S.platensis)或墨西哥的极大螺旋藻(S.maxima)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笔者在我国广州珠江河畔一个小池塘里发现采集了一种螺旋藻——大螺旋藻(Spirulina),
其他文献
研究了稀有的鮈鲫鱼肌、性腺的生化组成,肌肉中水分含量为79.12-79.65%,蛋白质为68.39-70.20%,脂肪为20.11-20.65%,灰分为15.88-16.04%,能值为19.91-20.84Kj/gdm。鱼肌中含17种氨
本文讨论了凤眼莲净化塘中COD、BOD5、酚、氨氮、芳烃、油和硫化物含量下降趋势及pH、电导率和溶解氧的变化过程。COD/BOD5比值的峰形曲线指示出废水的净化速率的变化。在试
生物的遗传可变性和多态性是生物自组织管理中的重要一环,也正是这一环使得生物得以适应变化的环境,为了更有效的管理和利用生物资源,就必须在遗传多态的水平上对生物种群进
1979年秋对江苏省洪泽湖鱼类寄生甲壳动物的调查研究结果,共得18种寄生甲壳动物,其中包括一个新种。分析了该湖寄生甲壳动物的区系组成、繁殖季节及种类分布的情况,同时还根据虫
用茜素络合物对鳡鱼仔鱼进行了浸泡标记,耳石上能检测到橘红色荧光标记环。100mg/L茜素络合物溶液的标记效果较差;120mg/L和150mg/L溶液浸泡后微耳石的标记率很高,矢耳石和星
提升治国理政能力,历来是每个执政党不懈奋斗的目标。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作为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人,在治国理政方面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和新要求,集中展现了马克思主
从大量死鱼的鱼池中收集分离出小定鞭藻Prymnesiumparvum的毒株,并在实验室成功地进行了单种培养,当温度23℃,光照600-800lx,盐度约12-16‰左右时,该藻在海水及人工海水培养基中均生长良好,在对数生长末期到平衡期溶
在梭鱼中,用电子显微镜能区别出6(或7)种形态的内分泌细胞类型。这些细胞与光学显微镜区分的6(或7)种细胞类型一致。促肾上腺激素分泌细胞和催乳素分泌细胞组成前-腺垂体;中-腺
设计了一个经机械处理而获得蓝藻无菌培养物的方法,利用这一方法获得满江红鱼腥藻(Anabaena azollae)的无菌培养物。满江红鱼腥藻的无菌培养物能以果糖、葡萄糖或者蔗糖为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