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伴阵发性房颤与P波离散度的临床分析

来源 :创伤与急诊电子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xijeffko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伴阵发性房颤与P波离散度之间的关系,为临床提供检测依据。方法 从2014年8月至2017年8月期间本院心内科接收、检查并诊治的急性心肌梗死伴阵发性房颤患者中随机性抽取240例,设为心肌梗死伴房颤组;选取240例急性心肌梗死无阵发性房颤患者,设为心肌梗死无房颤组;240例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3组分别行心电图检查,比较P波最小时间(Pmin)、P波最大时间(Pmax)、P波离散度(Pd)、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以Pmax≥100 ms和Pd≥40 ms为阳性标准,同时将720例研究对象根据检查结果分为:Pmax≥100 ms组(A组)、Pd≥40 ms(B组)、Pmax≥100 ms且Pd≥40 ms组(C组),利用ROC曲线计算并比较3组敏感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结果 3组P波最小时间(Pmin)比较,无显著差异(P> 0.05);心肌梗死伴房颤组患者P波最大时间(Pmax)为(129.57±9.89) ms,P波离散度(Pd)为(52.04±3.26),LVEF值为(44.17±5.04)%,与心肌梗死无房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B、C3组的敏感度相比较无显著差异(P> 0.05);B组的特异性为87.55%、阳性检出率为91.47%,明显高于A组;C组的特异性为89.13%,阳性检出率为95.41%,明显高于A、B组(P <0.05)。结论 P波离散度与P波最大时限可预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是否伴阵发性房颤,二者联合预测可提高预测的特异性及阳性预测值,有效辅助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症,可供临床诊断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党建工作必须以政治工作融入和服务中心任务为载体,着力健全融入和服务的制度,不断完善融
近年来,随着铁路生产力布局调整、路局直管站段等管理体制改革,基层单位管理跨度普遍加大,车间级机构的管理地位愈发凸显,基层工会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课题。新的形势和任务
铁路工程建设系统历来属于腐败易发、高发领域,因此,做好全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北京铁路局工程建设系统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和手段,运用各种宣传媒介
安全是铁路永恒的主题。本文详细地从安全驾驭能力、安全文化、安全屏障工程、人才队伍建设、职工队伍稳定、党组织党员作用发挥六个方面谈了如何发挥政治工作优势,融入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