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黑龙江处于我国东北地区,物产资源丰富,地理环境复杂,主要由水面、平原、台地以及山地构成。第四纪主要包括全新世与更新世,是新生代时期中最新一个纪,在这期间,生物界已经逐渐进化,形成了现代面貌,灵长目生物也由猿转变为人,现结合黑龙江的地理情况,对其第四纪地层的划分情况展开研究,并分析具体的沉积环境,提供相应地理信息。
关键词:黑龙江;第四纪地层;划分方法;沉积环境
沉积环境是一种独特的地貌单元,其在生物特征、化学以及物理方面都与其他的地貌单元存在差异,黑龙江受到第四纪地层的影响,已经形成了独特的沉积环境,现以第四纪层为切入点展开对其的全面剖析,着重分析划分地层的方法,并结合沉积物形成的原因,分析其沉积物类型,把握沉积环境与第四纪地层之间的联系。
1 第四纪地层与沉积环境概述
第四纪地层是第四纪地壳发展过程中各种事件的综合记录。有关第四纪的各种理论和实践活动都应该以地层作为基础。由于第四纪时间相对短暂,地球气候、沉积过程、地壳新构造运动及与此相关的地球表层物理环境、化学环境和生态环境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在第四纪地层划分对比研究工作中,既沿用一些前第四纪地层学方法,也要注意第四纪地层的形成特点。
2 划分黑龙江的第四纪地层的主要方法
2.1 黑龙江第四纪地层概述
该区沉积物成因类型复杂,高山区有冰川和冰缘堆积,河谷平原边缘及河流两岸出露冲积的砂砾和粘土沉积。沉积物特点是黑土广泛分布,地表一般有2m厚黑土堆积;火山活动频繁。松辽平原的第四系较厚,湖相和湖沼相堆积为主,厚数十至200余米。大兴安岭冰积为主。一般分下更新统白土山组,中更新统大青山组,上更新统诺敏河组。
下更新统白土山组:布于松辽平原,埋深100-120m。上部为棕褐色砂质粘土、含少量铁锰结核、砂砾和碎石;下部为砖红色磨圆度较差的砂砾、卵石及白色细砂层,夹高岭七透镜体,厚5-80m。大兴安岭地区与其同期的冰碛物为块砾、卵石、砂和粘土等组成的褐色泥砾。
中更新统大青山组:分布于松辽平原,为灰绿色细粉砂层,夹薄层高岭土透镜体,水平和交错层理较发育。在黑龙江省东北部的高平原地区,为淡黄色、棕黄色或黄褐色的粘土、砂和砾石~荒山组。
上更新统诺敏河组:分布于大兴安岭东麓,属冰川冰水堆积。同期沉积还有广布于黑龙江东部和北部高平原的哈尔滨组、见于黑龙江西南部低平原区的林甸组、广布于松辽平原的顾乡屯组。
全新统:现代冲积层、湖沼堆积、风成砂堆积。主要分布在河床、河漫滩,由中、细砂组成,在下游为细、粉砂夹泥炭,厚5-15m,在黑山地区有玄武岩形成;辽河平原黑土广布。分布于德都五大连池的老黑山玄武岩。1719年和1721年曾两度爆发,岩性为黑色碱性玄武岩,还有火山角砾岩与火山弹等组成的火山碎屑岩。
2.2 常用划分方法
黑龙江第四纪地层中的松散堆积物占有的比重比较大,构成了其陆相地层,岩相变动幅度大,时间相对比较短,划分其地层系统时,应当使用科学的划分原则与方法,可使用考古学科提供的方法,参考古人类、间冰期以及古气候冰期的研究方法也可以获取相关信息,在相对复杂的研究条件下,可以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
岩石地层学方法比较常见,结合第四纪地层具有的岩石学方面的特征,可以根据岩石地层的单位对堆积物加以划分,参照时间顺序合理排列,形成科学化的岩石地层顺序,这种方法具有良好的实用性与直观性。中生代以及古生代地层与该地层存在差异,第四纪的陆相地层具有时间相互颠覆且不连续的特征,因此在黑龙江区域应用该方法要注意该划分手段局限性,可在局部区域展开内对比研究工作。
划分生物地层时,主要需要参考黑龙江第四纪地层的残存的生物残骸的情况,进行该种划分工作时同样需要把握时间变化顺序,生物发展具有明显的不可逆特征,还可结合生物共生组合,形成地层程序,黑龙江地区的生物群的时限比较短,具有明显的现代生物种属。
划分年代地层时使用的方法最可靠,参照生物残骸以及其他的堆积物的同位年龄资料,依照年龄关系将时间地层单位有效划分,形成地层顺序,使用该方法时,可将黑龙江与其他地区的地层进行对比,不会受到岩性的影响,但是研究以及对比的精准度会受到测年资料的影响。
地貌学方法对于研究特殊的地貌环境有一定的帮助,堆积地形与堆积物的年龄一致,地貌部位不同,相对应的堆积物也不同,因此可根据地形形成的时间,划分地貌地层单位,以时间顺序对其展开排列,研究层状溶洞、夷平面、阶地以及剥夷面时可使用这种方法。
划分气候地层时要找出黑龙江地区的第四纪地层的气候特点,根据相关地层资料显示,冷暖交替是其主要特点,将该地层划分为冷期地层与暖期地层,对比与划分区域性地层时可运用该种方法。
使用构造方法可以对侵蚀面与不整合面进行划分。比较岩石学方法主要利用地层沉积物在岩石学中存有的差异划分地层,如沉积韵律、结构特点、成分特点以及颜色等。
3 沉积环境分析
3.1 第四纪沉积环境构成要素
第四纪地层的沉积环境主要由海洋环境、海陆过渡环境以及陆地环境构成,黑龙江的陆地环境占有的比重最大,沉积物类型种类丰富,沉积环境复杂多变。
3.2 沉积物特点
在第四纪中,人类文明与文化已经形成,因此该地层具有的显著标志为文化遗址与人类化石遗址,这些遗址可以支持更深层地研究与人类生存发展相关的内容。
陆地上第四纪沉积物除在特殊条件下固结坚硬外,-般呈松散或半固结状态。在松散堆积物中,生物化石丰富,在海相地层中,微体生物遗体化石分布广泛。第四纪陆相堆积物因受内、外动力作用,地貌、岩性、气候、水文等影响,形成不同类型堆积物,使其地层性质、厚度及空间分布变化大。
3.3 沉积物基本类型
残积:基岩遭受风化作用后,残留原地的产物,一般未经搬运。剖面至下而上分为基岩带、弱风化带、中至强风化带。坡积:重力作用下,由雨水与雪水冲刷搬运,在山坡与山脚下堆积的风化产物。重力堆积:重力作用下,崩塌的巨大石块与乱石,搬运至山坡或山脚堆积的粗碎屑物。滑坡堆积:重力、地下及地表水作用,使整个岩体沿斜坡下滑,产生的堆积物。溜泥流堆积:斜坡土层经雨水充分渗透成塑状,重力作用下,沿坡面向下滑动,形成堆积物。
4 結束语
第四纪地层的变动会影响具体区域的地貌环境,全球各处地区在第四纪时都出现了多种冷暖变化现象,因此地貌变化情况相对比较丰富。本文以黑龙江地区为研究对象,着重划分了其地层系统,而后又从沉积环境方面展开了研究。这些与黑龙江的地理环境相关的信息具有极强的研究意义,可以帮助加深对黑龙江地理环境变化的认识。
参考文献
[1]郑建彬,陈建强.河南新乡第四纪地层划分与沉积环境分析[J].现代地质,2017(01):83-93.
[2]白雪,杨振京,毕志伟,etal.银川盆地第四纪沉积物粒度特征及其沉积环境[J].山地学报,2017.
[3]陈留勤,刘鑫,李鹏程.古土壤:沉积环境和古气候变化的灵敏指针[J].沉积学报,2018,v.36(03):87-97.
关键词:黑龙江;第四纪地层;划分方法;沉积环境
沉积环境是一种独特的地貌单元,其在生物特征、化学以及物理方面都与其他的地貌单元存在差异,黑龙江受到第四纪地层的影响,已经形成了独特的沉积环境,现以第四纪层为切入点展开对其的全面剖析,着重分析划分地层的方法,并结合沉积物形成的原因,分析其沉积物类型,把握沉积环境与第四纪地层之间的联系。
1 第四纪地层与沉积环境概述
第四纪地层是第四纪地壳发展过程中各种事件的综合记录。有关第四纪的各种理论和实践活动都应该以地层作为基础。由于第四纪时间相对短暂,地球气候、沉积过程、地壳新构造运动及与此相关的地球表层物理环境、化学环境和生态环境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在第四纪地层划分对比研究工作中,既沿用一些前第四纪地层学方法,也要注意第四纪地层的形成特点。
2 划分黑龙江的第四纪地层的主要方法
2.1 黑龙江第四纪地层概述
该区沉积物成因类型复杂,高山区有冰川和冰缘堆积,河谷平原边缘及河流两岸出露冲积的砂砾和粘土沉积。沉积物特点是黑土广泛分布,地表一般有2m厚黑土堆积;火山活动频繁。松辽平原的第四系较厚,湖相和湖沼相堆积为主,厚数十至200余米。大兴安岭冰积为主。一般分下更新统白土山组,中更新统大青山组,上更新统诺敏河组。
下更新统白土山组:布于松辽平原,埋深100-120m。上部为棕褐色砂质粘土、含少量铁锰结核、砂砾和碎石;下部为砖红色磨圆度较差的砂砾、卵石及白色细砂层,夹高岭七透镜体,厚5-80m。大兴安岭地区与其同期的冰碛物为块砾、卵石、砂和粘土等组成的褐色泥砾。
中更新统大青山组:分布于松辽平原,为灰绿色细粉砂层,夹薄层高岭土透镜体,水平和交错层理较发育。在黑龙江省东北部的高平原地区,为淡黄色、棕黄色或黄褐色的粘土、砂和砾石~荒山组。
上更新统诺敏河组:分布于大兴安岭东麓,属冰川冰水堆积。同期沉积还有广布于黑龙江东部和北部高平原的哈尔滨组、见于黑龙江西南部低平原区的林甸组、广布于松辽平原的顾乡屯组。
全新统:现代冲积层、湖沼堆积、风成砂堆积。主要分布在河床、河漫滩,由中、细砂组成,在下游为细、粉砂夹泥炭,厚5-15m,在黑山地区有玄武岩形成;辽河平原黑土广布。分布于德都五大连池的老黑山玄武岩。1719年和1721年曾两度爆发,岩性为黑色碱性玄武岩,还有火山角砾岩与火山弹等组成的火山碎屑岩。
2.2 常用划分方法
黑龙江第四纪地层中的松散堆积物占有的比重比较大,构成了其陆相地层,岩相变动幅度大,时间相对比较短,划分其地层系统时,应当使用科学的划分原则与方法,可使用考古学科提供的方法,参考古人类、间冰期以及古气候冰期的研究方法也可以获取相关信息,在相对复杂的研究条件下,可以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
岩石地层学方法比较常见,结合第四纪地层具有的岩石学方面的特征,可以根据岩石地层的单位对堆积物加以划分,参照时间顺序合理排列,形成科学化的岩石地层顺序,这种方法具有良好的实用性与直观性。中生代以及古生代地层与该地层存在差异,第四纪的陆相地层具有时间相互颠覆且不连续的特征,因此在黑龙江区域应用该方法要注意该划分手段局限性,可在局部区域展开内对比研究工作。
划分生物地层时,主要需要参考黑龙江第四纪地层的残存的生物残骸的情况,进行该种划分工作时同样需要把握时间变化顺序,生物发展具有明显的不可逆特征,还可结合生物共生组合,形成地层程序,黑龙江地区的生物群的时限比较短,具有明显的现代生物种属。
划分年代地层时使用的方法最可靠,参照生物残骸以及其他的堆积物的同位年龄资料,依照年龄关系将时间地层单位有效划分,形成地层顺序,使用该方法时,可将黑龙江与其他地区的地层进行对比,不会受到岩性的影响,但是研究以及对比的精准度会受到测年资料的影响。
地貌学方法对于研究特殊的地貌环境有一定的帮助,堆积地形与堆积物的年龄一致,地貌部位不同,相对应的堆积物也不同,因此可根据地形形成的时间,划分地貌地层单位,以时间顺序对其展开排列,研究层状溶洞、夷平面、阶地以及剥夷面时可使用这种方法。
划分气候地层时要找出黑龙江地区的第四纪地层的气候特点,根据相关地层资料显示,冷暖交替是其主要特点,将该地层划分为冷期地层与暖期地层,对比与划分区域性地层时可运用该种方法。
使用构造方法可以对侵蚀面与不整合面进行划分。比较岩石学方法主要利用地层沉积物在岩石学中存有的差异划分地层,如沉积韵律、结构特点、成分特点以及颜色等。
3 沉积环境分析
3.1 第四纪沉积环境构成要素
第四纪地层的沉积环境主要由海洋环境、海陆过渡环境以及陆地环境构成,黑龙江的陆地环境占有的比重最大,沉积物类型种类丰富,沉积环境复杂多变。
3.2 沉积物特点
在第四纪中,人类文明与文化已经形成,因此该地层具有的显著标志为文化遗址与人类化石遗址,这些遗址可以支持更深层地研究与人类生存发展相关的内容。
陆地上第四纪沉积物除在特殊条件下固结坚硬外,-般呈松散或半固结状态。在松散堆积物中,生物化石丰富,在海相地层中,微体生物遗体化石分布广泛。第四纪陆相堆积物因受内、外动力作用,地貌、岩性、气候、水文等影响,形成不同类型堆积物,使其地层性质、厚度及空间分布变化大。
3.3 沉积物基本类型
残积:基岩遭受风化作用后,残留原地的产物,一般未经搬运。剖面至下而上分为基岩带、弱风化带、中至强风化带。坡积:重力作用下,由雨水与雪水冲刷搬运,在山坡与山脚下堆积的风化产物。重力堆积:重力作用下,崩塌的巨大石块与乱石,搬运至山坡或山脚堆积的粗碎屑物。滑坡堆积:重力、地下及地表水作用,使整个岩体沿斜坡下滑,产生的堆积物。溜泥流堆积:斜坡土层经雨水充分渗透成塑状,重力作用下,沿坡面向下滑动,形成堆积物。
4 結束语
第四纪地层的变动会影响具体区域的地貌环境,全球各处地区在第四纪时都出现了多种冷暖变化现象,因此地貌变化情况相对比较丰富。本文以黑龙江地区为研究对象,着重划分了其地层系统,而后又从沉积环境方面展开了研究。这些与黑龙江的地理环境相关的信息具有极强的研究意义,可以帮助加深对黑龙江地理环境变化的认识。
参考文献
[1]郑建彬,陈建强.河南新乡第四纪地层划分与沉积环境分析[J].现代地质,2017(01):83-93.
[2]白雪,杨振京,毕志伟,etal.银川盆地第四纪沉积物粒度特征及其沉积环境[J].山地学报,2017.
[3]陈留勤,刘鑫,李鹏程.古土壤:沉积环境和古气候变化的灵敏指针[J].沉积学报,2018,v.36(03):87-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