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比较分析中韩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有助于推进我国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中韩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存在培养目标有所不同、课程设置差异较大、毕业要求标准不一等差异。我国应注意适度调整培养目标,大力推进课程改革,合理优化毕业条件,培养更多具有一定理论基础和熟练技能的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比较
国际贸易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虽然国际形势在近年发生深刻变化,经济全球化遭遇了一些挫折与低潮,但其总体发展趋势不可逆转,国际贸易仍十分频繁。随着新一轮国际经贸规则的构建,双边、多边和区域贸易开始向更广领域更深层次发展,对外销员、报检员、报关员等技能型外贸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日渐突显。因此,比较分析中韩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具有现实意义,既有助于为我国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提供依据,也有益于提高我国对外贸易的竞争力。
一、中韩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的差异
(一)培养目标有所不同
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直接影响学生对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进而影响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与工作能力。本文选取中韩各三所高校来分析比较国际贸易人才的培养目标(见表1)。韩国高校的培养目标比较简洁明了,理论基础要求不多也不高,强调专业的实用性,突出实操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了解当代国际经济发展现状和主要贸易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致力于培养具有一定经济分析能力和商业技能的国际贸易专才。中国高校的培养目标相对更高远,理论基础要求较多较深,既强调人文底蕴深厚,也突出专业知识扎实,更注重又红又专人才的培养,要求学生具有坚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通晓贸易经济理论和实务,着力于培养具有现代贸易技能、开拓能力的厚基础、宽口径、复合型的国际贸易通才或全才。相较而言,中国国际贸易人才培养的思想政治和理论知识的要求较多,而能力培养特别是业务实操能力的培养相对较少。
(二)课程设置差异较大
课程设置是对选取课程的设立与安排,是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体现和培养目标实现的重要载体,直接决定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状况。从韩国仁荷大学和我国西华大学国际贸易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来看,二者存在较大差异(见表2)。一是课程平台有所不同,仁荷大学分为通识课程、专业教育课程;西华大学分为公共必修课程、通识教育课程、大类基础课程、专业教育课程。二是课程性质有所不同,前者的通识课程有通识教育必修课、基础通识教育课、部类通识教育课三类,专业教育课程有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两类;后者的公共必修课程没有分类,通识教育课程有通识核心课、通识必修课、通识选修课三类,大类基础课程有大类基础必修课、大类基础选修课两类,专业教育课程有专业核心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三类。三是开设课程有所不同,前者开设课程的总量较少,课程学分大多为3分,理论掌握的要求总体偏低;后者开设课程的总量较多,课程学分大多为2分,理论掌握的要求总体偏高。总体来看,中国国际贸易人才培养的办学理念和目标定位更加强调理论体系的完整性和全面性,选修课程门数较少,课程设置的专业性和多样性不够,学生个性发展和能力培养重视不足。
(三)毕业要求标准不一
毕业要求是依据本专业特点和培养目标制定的学生毕业应具备的知识、技能与素质认定规范,是评价证明专业学生达成培养目标的基本条件和标准。从韩国仁荷大学和我国西华大学国际贸易本科专业的毕业要求来看,二者的课程平台和课程性质设置有所不同,其最低毕业学分要求也有较大差异(见表3)。一是知识目标不同,仁荷大学更加注重对学生基本素养的培养,通识课程要求的学分较多,达到24分,而西华大学的通识课程只有6分。二是素质目标不同,前者要求的必修和选修学分各占一半,均为65分,而后者要求的必修学分为125分,选修学仅有15分,约占所修学分的十分之一,学生自主选修课程的空间较小。三是专业技能目标不同,前者更注重专业能力的培养,其专业教育课程要求的学分为71分,占所修学分的54.6%,而后者要求的专业教育课程的学分为54分,占所修学分的38.6%。综合来看,韩国高校在国际贸易人才培养中更注重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而中国比较注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理论应用能力培养存在短板,专家型人才培养较少,毕业生的专业技能水平普遍不高。
二、优化中国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
(一)适度调整培养目标,突出培养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学生主体在老师诱导下对知识内容进行探究式学习,在学会观察、记忆、理解等基本活动的基础上,拓展性提出问题、发表疑义和探索答案,并对所学知识进行重新审视,对所获结果进行审慎论证,从而培养多元才能和核心能力。我国国际贸易人才培养应注意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多元化人才培养机制,构建以专业大类为基础的专业结构体系,突出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应适度调整培养目标,坚实学生的贸易经济理论和实务技能,着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应用能力;应突出专业教育的实用性,让学生更多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培养学生的经济分析能力和商业技能;应大力实施“尊重个性、强化能力、拓展素质”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贸易技能和开拓意识。这样才能培养出更多学习能力较强和通晓贸易经济理论与实务的国际贸易专才。
(二)大力推进课程改革,着重培养实操能力
实操能力的培养是为实现专业培养目标进行的有计划、有步骤、有要求的行为,在实际体验和操作过程中明确应该怎样做,从中激发形成实操能力的内化,升华形成学生主体的基本活动技能和社会发展需求的素质。我国国际贸易人才培养应注意转变和更新教学观念,以学生为中心,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设置,改革教学内容,最终不断提升教育质量。应高度重视通识课程设置,把国际贸易通识教育作为素质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不断强化通识教育的基础性地位;应增加国际贸易专业实务教育学时,为学生创造更多现场实习机会,训练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理论联系实际,增加国际贸易实践经验;应对一些貿易基础课程进行整合,压缩课内课时,强化理论与实训实践有机融合,有机优化课程体系。只有大力改革课程教学模式和评价方式,才能有力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合理优化毕业条件,多措培养专业素质
专业素质的培养是有意识锻炼学生主体分析解决专业相关具体问题的行为,通过环境创设和实践操作等途径,激发专业意识,开阔专业思维,提升专业素质。我国国际贸易人才培养应注意优化专业教育的知识目标、素质目标和技能目标,突出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大力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和创新素质。应适度增加通识课程学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提升学生的整合能力和综合能力;应适度调减毕业学分要求,增加选修学分比例,让学生有更大自主选修课程的空间,鼓励学生构建个性化的专业修读方案;应注意改革教学方法、考核方式和评价体系,通过电子贸易体验、学习研讨会、海外公司实习、贸易实务资讯等活动,增加学生国际贸易的实践经验;应打破专业门槛限制,设置多个专业方向和多种修读方式,让学生有更多申请加注第二专业的机会。这既可有效推动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发展、提升学生的贸易实务能力,又能切实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
参考文献
[1]仁荷大学.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EB/OL].https://www.inha.ac.kr/kr/index.do.
[2]延世大学.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EB/OL].https://devcms.yonsei.ac.kr/economics_en/department/curriculum.do.
[3]成均馆大学.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EB/OL].https://ecostat.skku.edu/eng_ecostat/programs/departments/inter_course.do.
[4]张华,王俊涛,詹琳,等.韩国国际贸易人才培养GTEP计划推行及对我国的启示[J].智库时代.2020(6):147-148.
基金项目
西华大学重点科研基金项目“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中韩模式比较研究”,项目编号:xjjg2017057。
作者简介
王俊涛(1998-)男,汉,河南信阳,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学。
关键词: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比较
国际贸易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虽然国际形势在近年发生深刻变化,经济全球化遭遇了一些挫折与低潮,但其总体发展趋势不可逆转,国际贸易仍十分频繁。随着新一轮国际经贸规则的构建,双边、多边和区域贸易开始向更广领域更深层次发展,对外销员、报检员、报关员等技能型外贸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日渐突显。因此,比较分析中韩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具有现实意义,既有助于为我国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提供依据,也有益于提高我国对外贸易的竞争力。
一、中韩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的差异
(一)培养目标有所不同
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直接影响学生对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进而影响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与工作能力。本文选取中韩各三所高校来分析比较国际贸易人才的培养目标(见表1)。韩国高校的培养目标比较简洁明了,理论基础要求不多也不高,强调专业的实用性,突出实操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了解当代国际经济发展现状和主要贸易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致力于培养具有一定经济分析能力和商业技能的国际贸易专才。中国高校的培养目标相对更高远,理论基础要求较多较深,既强调人文底蕴深厚,也突出专业知识扎实,更注重又红又专人才的培养,要求学生具有坚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通晓贸易经济理论和实务,着力于培养具有现代贸易技能、开拓能力的厚基础、宽口径、复合型的国际贸易通才或全才。相较而言,中国国际贸易人才培养的思想政治和理论知识的要求较多,而能力培养特别是业务实操能力的培养相对较少。
(二)课程设置差异较大
课程设置是对选取课程的设立与安排,是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体现和培养目标实现的重要载体,直接决定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状况。从韩国仁荷大学和我国西华大学国际贸易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来看,二者存在较大差异(见表2)。一是课程平台有所不同,仁荷大学分为通识课程、专业教育课程;西华大学分为公共必修课程、通识教育课程、大类基础课程、专业教育课程。二是课程性质有所不同,前者的通识课程有通识教育必修课、基础通识教育课、部类通识教育课三类,专业教育课程有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两类;后者的公共必修课程没有分类,通识教育课程有通识核心课、通识必修课、通识选修课三类,大类基础课程有大类基础必修课、大类基础选修课两类,专业教育课程有专业核心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三类。三是开设课程有所不同,前者开设课程的总量较少,课程学分大多为3分,理论掌握的要求总体偏低;后者开设课程的总量较多,课程学分大多为2分,理论掌握的要求总体偏高。总体来看,中国国际贸易人才培养的办学理念和目标定位更加强调理论体系的完整性和全面性,选修课程门数较少,课程设置的专业性和多样性不够,学生个性发展和能力培养重视不足。
(三)毕业要求标准不一
毕业要求是依据本专业特点和培养目标制定的学生毕业应具备的知识、技能与素质认定规范,是评价证明专业学生达成培养目标的基本条件和标准。从韩国仁荷大学和我国西华大学国际贸易本科专业的毕业要求来看,二者的课程平台和课程性质设置有所不同,其最低毕业学分要求也有较大差异(见表3)。一是知识目标不同,仁荷大学更加注重对学生基本素养的培养,通识课程要求的学分较多,达到24分,而西华大学的通识课程只有6分。二是素质目标不同,前者要求的必修和选修学分各占一半,均为65分,而后者要求的必修学分为125分,选修学仅有15分,约占所修学分的十分之一,学生自主选修课程的空间较小。三是专业技能目标不同,前者更注重专业能力的培养,其专业教育课程要求的学分为71分,占所修学分的54.6%,而后者要求的专业教育课程的学分为54分,占所修学分的38.6%。综合来看,韩国高校在国际贸易人才培养中更注重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而中国比较注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理论应用能力培养存在短板,专家型人才培养较少,毕业生的专业技能水平普遍不高。
二、优化中国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
(一)适度调整培养目标,突出培养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学生主体在老师诱导下对知识内容进行探究式学习,在学会观察、记忆、理解等基本活动的基础上,拓展性提出问题、发表疑义和探索答案,并对所学知识进行重新审视,对所获结果进行审慎论证,从而培养多元才能和核心能力。我国国际贸易人才培养应注意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多元化人才培养机制,构建以专业大类为基础的专业结构体系,突出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应适度调整培养目标,坚实学生的贸易经济理论和实务技能,着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应用能力;应突出专业教育的实用性,让学生更多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培养学生的经济分析能力和商业技能;应大力实施“尊重个性、强化能力、拓展素质”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贸易技能和开拓意识。这样才能培养出更多学习能力较强和通晓贸易经济理论与实务的国际贸易专才。
(二)大力推进课程改革,着重培养实操能力
实操能力的培养是为实现专业培养目标进行的有计划、有步骤、有要求的行为,在实际体验和操作过程中明确应该怎样做,从中激发形成实操能力的内化,升华形成学生主体的基本活动技能和社会发展需求的素质。我国国际贸易人才培养应注意转变和更新教学观念,以学生为中心,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设置,改革教学内容,最终不断提升教育质量。应高度重视通识课程设置,把国际贸易通识教育作为素质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不断强化通识教育的基础性地位;应增加国际贸易专业实务教育学时,为学生创造更多现场实习机会,训练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理论联系实际,增加国际贸易实践经验;应对一些貿易基础课程进行整合,压缩课内课时,强化理论与实训实践有机融合,有机优化课程体系。只有大力改革课程教学模式和评价方式,才能有力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合理优化毕业条件,多措培养专业素质
专业素质的培养是有意识锻炼学生主体分析解决专业相关具体问题的行为,通过环境创设和实践操作等途径,激发专业意识,开阔专业思维,提升专业素质。我国国际贸易人才培养应注意优化专业教育的知识目标、素质目标和技能目标,突出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大力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和创新素质。应适度增加通识课程学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提升学生的整合能力和综合能力;应适度调减毕业学分要求,增加选修学分比例,让学生有更大自主选修课程的空间,鼓励学生构建个性化的专业修读方案;应注意改革教学方法、考核方式和评价体系,通过电子贸易体验、学习研讨会、海外公司实习、贸易实务资讯等活动,增加学生国际贸易的实践经验;应打破专业门槛限制,设置多个专业方向和多种修读方式,让学生有更多申请加注第二专业的机会。这既可有效推动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发展、提升学生的贸易实务能力,又能切实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
参考文献
[1]仁荷大学.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EB/OL].https://www.inha.ac.kr/kr/index.do.
[2]延世大学.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EB/OL].https://devcms.yonsei.ac.kr/economics_en/department/curriculum.do.
[3]成均馆大学.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EB/OL].https://ecostat.skku.edu/eng_ecostat/programs/departments/inter_course.do.
[4]张华,王俊涛,詹琳,等.韩国国际贸易人才培养GTEP计划推行及对我国的启示[J].智库时代.2020(6):147-148.
基金项目
西华大学重点科研基金项目“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中韩模式比较研究”,项目编号:xjjg2017057。
作者简介
王俊涛(1998-)男,汉,河南信阳,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