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共和县:伏俟城
从西宁出发,三个多小时的车程即可抵达青海湖。透过车窗,远远地见到灿烂的油菜花簇拥中的青海湖,烟雨空濛,水天一色,并没有感到多少新奇。然而,来到青海湖近前时,却冷不丁地心灵一颤,油然生出不少的敬意与感叹。
青海湖古称西海,藏语称“错温布”,意为“青色的海”,蒙古语称“库库诺尔”,意为“蓝色的海洋”,表达的都是古人对其浩瀚的面积和鲜明的色彩的景仰。青海湖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是中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世界屋脊上的山山水水一般都有自己的个性,青海湖也不例外,温柔而又剽悍。风和日丽的时候,温柔的青海湖把蓝天和白云都轻轻地拥揽在怀中,静谧安详,美如画卷;风雨齐来的时候,剽悍的青海湖展露出大海一样粗犷勇猛的本性,乌云密布,波涛汹涌。
徜徉在青海湖畔,扑入视野的不仅仅是它如梦如幻、奇特壮观的自然景色,更有那永远也抹不去的历史痕迹。
青海湖的景色是美丽的。一望无际的湖水,蓝得纯净,蓝得优雅,蓝得深不可测,蓝得脉脉含情,就像一面精致典雅的宝镜,就像一颗晶莹剔透的蓝宝石。盛夏时节,万里无云,纤尘不染的清波在太阳照耀下波光粼粼、明艳生辉。乘一叶小舟徜徉湖上,身后尽是雪白的浪花。极目远眺,是广袤平坦的草原,大片大片金黄色的油菜花开得正欢,浮云般的羊群、棕黑相间的牦牛星星点点地散布在青草与野花丛中。不时有牧民骑着骏马悠然地从草原深处缓缓而来。那种空旷、那种美妙让人心醉神迷,恍如梦境。
青海湖的历史是悠久的。远在1世纪初,汉平帝年间,王莽秉政,将大批汉人迁徙至青海湖畔,揭开了青海湖文明史的序幕。从此,一幕幕历史活剧在这里上演,其中,最动人心弦的莫过于吐谷浑王朝了。公元3世纪,居住在东北的吐谷浑部开始向西北地区发展,至6世纪,吐谷浑势力强盛,在青海湖一带建立起强大的吐谷浑王朝,定都伏俟城,意为“王者之城”。吐谷浑王朝前后绵延350多年,最后亡于吐蕃。此后,青海湖畔逐步形成了以藏族文化为主体的藏、蒙、汉、回等多民族和睦相处、杂居融会的格局。
吐谷浑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传奇。这个由白山黑水之间起步,千里跋涉、辗转迁徙到青藏高原的鲜卑人建立的草原王朝创造了诸多奇迹:350多年的历史开创了少数民族地方政权最长的记录,成就了丝绸之路南道几个世纪的繁华,培育了中国历史上闻名遐迩的千里马“青海骢”……1600多年前,吐谷浑在神奇而瑰丽的青藏高原上用热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荡气回肠却又令人扼腕叹息的历史长歌。
令人遗憾的是,在浩如烟海的史书中,关于吐谷浑王朝的信息寥寥无几,素来是历史研究的空白和盲点。在青海湖畔,我花费了不少的时间进行历史的寻找,寻找那曾经强盛的草原王国吐谷浑的遗迹、遗物和遗风。想要走进一个已经完全被历史烟尘遮掩起来的王国的历史,最感性的方式便是进入它的都城。
沿青海湖西行不远,就是伏俟古城遗址,这个在历史上声名显赫的“王者之城”,现在属共和县管辖。城郭清晰可见,城墙东西长220米,南北宽200米,墙高12米,墙基厚17米,南墙开一门,宽10米。城内建筑大多分布在中轴线两侧,布局合理,规划严整。可惜,几经沧桑,完整成型的建筑早已荡然无存,俯首即是一些碎瓦片和碎陶片。这些劫后余生的历史碎片,不完整,也不连贯,却在向后人诉说着当年的辉煌。偶尔闪过的土族妇女穿戴的绚丽多彩的民族服饰,还能让现实与历史之间产生某种关联,为我们呈现出些许历史的活态。
暮色四起时,我们离开了伏俟古城遗址。回首望去,古城遗址渐渐隐没在了浓深的黑夜中,如同它当年从历史中隐没一样。
湟中县:塔尔寺
塔尔寺是我国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六大寺院之一,坐落在距西宁市27公里的湟中县鲁沙尔镇西南的莲花山坳中。从西宁驱车两个多小时,一处风格独特、大气磅礴、华美富丽、雄伟壮观的寺庙建筑群就会映入眼帘,这就是塔尔寺。在周围裸露的土色山脉映衬下,塔尔寺显得格外耀眼。
塔尔寺又名塔儿寺,是为纪念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而建,藏语称为“衮木贤巴林”,意思是“十万狮子吼佛像的弥勒寺”。
宗喀巴(1357~1419),原名罗桑扎巴,他出生的地方曾被称为“宗喀”,虔诚的信徒为表达敬意,遂用地名来称呼他。他3岁入佛门,17岁赴西藏深造,46岁完成《菩提道次第广论》,47岁完成《密宗道次第广论》,这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两部著作,也是格鲁派最重要的典籍。1409年,他在拉萨大昭寺创设了著名的“祈愿大法会”,标志着格鲁派的正式形成。由于宗喀巴及其追随者戴黄色僧帽,故格鲁派又称 “黄教”。
据史料记载,当年,宗喀巴离家赴西藏学法,六年过去了,母亲思念儿子,托人捎去自己的一缕白发,意思是母亲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了,希望儿子回来见一面。宗喀巴为了佛教事业决意不返,用自己的鼻血绘了一幅自画像和一幅狮子吼佛像给母亲,写信要母亲在他出生地用狮子吼佛像和一株白旃檀树为胎藏,修建一座佛塔,见塔如见子。母亲按照他的旨意,用石片将白旃檀树封起来修建了一座莲聚塔。后来,众信徒又在塔的周围修建了佛殿,这就是塔尔寺的起源。塔尔寺是先有塔后有寺,塔寺结合,交相辉映,故此得名。
塔尔寺是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也是汉、藏文化交融和民族团结的象征,经过历朝历代持续不断的增修扩建,逐渐形成了一个规模庞大、辉煌壮丽的建筑群。
顺着莲花山东、西两坡,依山就势,大金瓦殿、小金瓦殿、小花寺、大经堂、密宗经院、文殊殿、时轮经院、如来宝塔、过门塔和僧舍等密密麻麻,错落有致。塔尔寺共有1000多座建筑,占地600多亩。许多建筑若隐若现于葱郁的山间树木之中,在一种变化和谐中共同营造了一个全新的时空。金色的殿顶灿烂夺目,暗红的墙壁深沉凝重,灰色飞檐屋角凌空而起,动静结合,张弛适度。塔尔寺建筑群不仅显示了杰出的建筑艺术水平,更具有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
酥油花、堆绣和壁画,号称塔尔寺“三绝”。其中,酥油花别具一格,集雕塑艺术之大成,为国内外所仅见。这种艺术品是用从牛奶中分离出来的固体油脂加入不同的颜料手工捏制而成的,十分精巧美妙。内容多变,有花红叶绿的百花异草,有千姿百态的珍禽异兽,有景色壮丽的山水图画,有小巧玲珑的亭台楼阁,也有活灵活现的人物肖像,形象逼真,惟妙惟肖。
关于酥油花的来历,还有一个神奇的传说。相传,宗喀巴大师曾做过一梦,梦见在一片吉祥之地,芳草野花都变成了一盏盏酥油灯,在无边的灯光中幻化出了仙楼玉阁,周围祥云缭绕,珍禽异兽随乐起舞。醒来后,大师认为这是菩萨珍贵的示现,便组织僧侣用酥油塑造成花卉树木和飞禽走兽供奉在佛前,其习俗延续至今。
酥油花的造型大至一两米,小到几毫米,色泽艳丽,形态逼真。塔尔寺有两个专门制作酥油花的地方,分别称为上花院和下花院。每年藏历十月,两院的艺僧就开始筹划制作酥油花作品。为了防止酥油遇热融化,制作酥油花的地方必须保持一定的低温,完全不能生火。不仅如此,艺僧们还需要不时将手放进冰冷的雪水中降温,以保证酥油花成形。旧时,由于酥油花被认为源于宗喀巴大师的一场梦境,所以,在正月十五夜里,必须将全部展品焚毁,以示《佛经》中 “昙花一现”的境界。
现在的塔尔寺中,建起了专门的酥油花陈列馆,通过科学地调节温度,将很多可遇而不可求的酥油花珍品保存下来,供人观览。流连其中,细细察看,一幅造型颇大的酥油花,寿桃、寿星、亭阁、田舍、牛羊一应俱全,构思巧妙,制作精细,栩栩如生,堪称酥油花中的精品,令人叹为观止。
如果说塔尔寺是凡界的佛国圣地的话,那么,凝聚着塔尔寺一代又一代艺僧们智慧与心血的酥油花则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点缀,有了酥油花,塔尔寺才具有了不同凡响的魅力。
贵德县:玉皇阁
文明的发展与传承,总是与城市息息相关。一个保存相对完好的古城,往往代表着一处博大精深的文明。位于青藏高原上的贵德便是这样一个地方。走进贵德,丝毫不会将这里与现代意义上的城市联系起来,这里地处荒僻,交通不便,再加上满眼充斥着单调乏味的土色,自然无法与现代城市相媲美。然而这里的古香古色、历史遗迹、文化遗产,却是现代城市无法比拟的。
贵德地处黄河谷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这里具有了与众不同的特色。上有龙羊峡守关,下有松巴峡锁户,四面环山,一马平川,土地肥沃,植被茂盛,素有高原“小江南”之美誉。尤为特别的是,黄河给人的印象向来都是浊浪滔滔、泥流滚滚,而流过贵德的黄河却清澈澄明,所以有“天下黄河贵德清”的说法。
贵德宛如一个历史标本,将明朝万历年间的历史通过一幢幢建筑保存了下来。走在贵德街头,目之所及,尽是带有岁月沧桑痕迹的古旧建筑。穿城而过,仿佛是在参观一座庞大无比的纪念馆,也好像是在浏览一部卷帙浩繁的史书,感触极深。
上至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下至明清时期,各种文化类型、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遗存,在贵德不大的区域内似乎都能找到。神秘而强大的草原王朝吐谷浑曾一度在此立都,当时称之为浇河郡。吐谷浑一代名王阿才弥留之际,告诫子孙团结御侮,留下了“折箭遗教”的历史故事,传为美谈,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中不可磨灭的亮点。
有着厚重文化积淀作铺垫,贵德古城别具风韵。古城内最具代表性的建筑,非玉皇阁莫属。在全城尽呈土色的背景中,玉皇阁竟然处于一片极为难得的绿阴掩映之中,巍然屹立,透射出一种难以言说的森严。明朝万历十七年(1589),为巩固统治、教化民风,明政府遂“恭择城中场地,创修玉皇圣阁”。清朝同治年间,毁于战乱,现存玉皇阁古建筑是光绪年间重建的。该建筑占地61亩,建筑面积4951平方米,规模宏大,气势雄伟。耐人寻味的是,玉皇阁是一处庙观相邻,集儒、道、佛为一体,摈弃门户之见的极为独特的建筑群。主体建筑采用中国传统的中轴线左右对称的形式,砖包土筑台基,上建歇山顶三层阁楼,雕梁画栋,斗拱飞檐,展示出高超的建筑艺术。
走到贵德县城东北,发现一处大型古建筑,这是藏传佛教(黄教)的大寺——白马寺。此白马寺非彼白马寺,在建筑风格上,与洛阳的白马寺截然不同。此寺始建于清朝康熙四十八年(1709),有大小经堂3座299间,僧舍62院606间,占地120亩,规模也很可观。附近有一座清真寺,创建于1914年,造型别致,砖雕精细,带有明显的阿拉伯建筑风格,给人一种清新雅致的感觉。
在短暂的行程中,贵德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深刻来源于那些原生态的文物古迹所带来的感官刺激。贵德,一座鲜为人知的小县城,一部内涵丰厚的大历史,在中国的文明史册中,贵德无论如何也该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从西宁出发,三个多小时的车程即可抵达青海湖。透过车窗,远远地见到灿烂的油菜花簇拥中的青海湖,烟雨空濛,水天一色,并没有感到多少新奇。然而,来到青海湖近前时,却冷不丁地心灵一颤,油然生出不少的敬意与感叹。
青海湖古称西海,藏语称“错温布”,意为“青色的海”,蒙古语称“库库诺尔”,意为“蓝色的海洋”,表达的都是古人对其浩瀚的面积和鲜明的色彩的景仰。青海湖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是中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世界屋脊上的山山水水一般都有自己的个性,青海湖也不例外,温柔而又剽悍。风和日丽的时候,温柔的青海湖把蓝天和白云都轻轻地拥揽在怀中,静谧安详,美如画卷;风雨齐来的时候,剽悍的青海湖展露出大海一样粗犷勇猛的本性,乌云密布,波涛汹涌。
徜徉在青海湖畔,扑入视野的不仅仅是它如梦如幻、奇特壮观的自然景色,更有那永远也抹不去的历史痕迹。
青海湖的景色是美丽的。一望无际的湖水,蓝得纯净,蓝得优雅,蓝得深不可测,蓝得脉脉含情,就像一面精致典雅的宝镜,就像一颗晶莹剔透的蓝宝石。盛夏时节,万里无云,纤尘不染的清波在太阳照耀下波光粼粼、明艳生辉。乘一叶小舟徜徉湖上,身后尽是雪白的浪花。极目远眺,是广袤平坦的草原,大片大片金黄色的油菜花开得正欢,浮云般的羊群、棕黑相间的牦牛星星点点地散布在青草与野花丛中。不时有牧民骑着骏马悠然地从草原深处缓缓而来。那种空旷、那种美妙让人心醉神迷,恍如梦境。
青海湖的历史是悠久的。远在1世纪初,汉平帝年间,王莽秉政,将大批汉人迁徙至青海湖畔,揭开了青海湖文明史的序幕。从此,一幕幕历史活剧在这里上演,其中,最动人心弦的莫过于吐谷浑王朝了。公元3世纪,居住在东北的吐谷浑部开始向西北地区发展,至6世纪,吐谷浑势力强盛,在青海湖一带建立起强大的吐谷浑王朝,定都伏俟城,意为“王者之城”。吐谷浑王朝前后绵延350多年,最后亡于吐蕃。此后,青海湖畔逐步形成了以藏族文化为主体的藏、蒙、汉、回等多民族和睦相处、杂居融会的格局。
吐谷浑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传奇。这个由白山黑水之间起步,千里跋涉、辗转迁徙到青藏高原的鲜卑人建立的草原王朝创造了诸多奇迹:350多年的历史开创了少数民族地方政权最长的记录,成就了丝绸之路南道几个世纪的繁华,培育了中国历史上闻名遐迩的千里马“青海骢”……1600多年前,吐谷浑在神奇而瑰丽的青藏高原上用热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荡气回肠却又令人扼腕叹息的历史长歌。
令人遗憾的是,在浩如烟海的史书中,关于吐谷浑王朝的信息寥寥无几,素来是历史研究的空白和盲点。在青海湖畔,我花费了不少的时间进行历史的寻找,寻找那曾经强盛的草原王国吐谷浑的遗迹、遗物和遗风。想要走进一个已经完全被历史烟尘遮掩起来的王国的历史,最感性的方式便是进入它的都城。
沿青海湖西行不远,就是伏俟古城遗址,这个在历史上声名显赫的“王者之城”,现在属共和县管辖。城郭清晰可见,城墙东西长220米,南北宽200米,墙高12米,墙基厚17米,南墙开一门,宽10米。城内建筑大多分布在中轴线两侧,布局合理,规划严整。可惜,几经沧桑,完整成型的建筑早已荡然无存,俯首即是一些碎瓦片和碎陶片。这些劫后余生的历史碎片,不完整,也不连贯,却在向后人诉说着当年的辉煌。偶尔闪过的土族妇女穿戴的绚丽多彩的民族服饰,还能让现实与历史之间产生某种关联,为我们呈现出些许历史的活态。
暮色四起时,我们离开了伏俟古城遗址。回首望去,古城遗址渐渐隐没在了浓深的黑夜中,如同它当年从历史中隐没一样。
湟中县:塔尔寺
塔尔寺是我国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六大寺院之一,坐落在距西宁市27公里的湟中县鲁沙尔镇西南的莲花山坳中。从西宁驱车两个多小时,一处风格独特、大气磅礴、华美富丽、雄伟壮观的寺庙建筑群就会映入眼帘,这就是塔尔寺。在周围裸露的土色山脉映衬下,塔尔寺显得格外耀眼。
塔尔寺又名塔儿寺,是为纪念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而建,藏语称为“衮木贤巴林”,意思是“十万狮子吼佛像的弥勒寺”。
宗喀巴(1357~1419),原名罗桑扎巴,他出生的地方曾被称为“宗喀”,虔诚的信徒为表达敬意,遂用地名来称呼他。他3岁入佛门,17岁赴西藏深造,46岁完成《菩提道次第广论》,47岁完成《密宗道次第广论》,这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两部著作,也是格鲁派最重要的典籍。1409年,他在拉萨大昭寺创设了著名的“祈愿大法会”,标志着格鲁派的正式形成。由于宗喀巴及其追随者戴黄色僧帽,故格鲁派又称 “黄教”。
据史料记载,当年,宗喀巴离家赴西藏学法,六年过去了,母亲思念儿子,托人捎去自己的一缕白发,意思是母亲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了,希望儿子回来见一面。宗喀巴为了佛教事业决意不返,用自己的鼻血绘了一幅自画像和一幅狮子吼佛像给母亲,写信要母亲在他出生地用狮子吼佛像和一株白旃檀树为胎藏,修建一座佛塔,见塔如见子。母亲按照他的旨意,用石片将白旃檀树封起来修建了一座莲聚塔。后来,众信徒又在塔的周围修建了佛殿,这就是塔尔寺的起源。塔尔寺是先有塔后有寺,塔寺结合,交相辉映,故此得名。
塔尔寺是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也是汉、藏文化交融和民族团结的象征,经过历朝历代持续不断的增修扩建,逐渐形成了一个规模庞大、辉煌壮丽的建筑群。
顺着莲花山东、西两坡,依山就势,大金瓦殿、小金瓦殿、小花寺、大经堂、密宗经院、文殊殿、时轮经院、如来宝塔、过门塔和僧舍等密密麻麻,错落有致。塔尔寺共有1000多座建筑,占地600多亩。许多建筑若隐若现于葱郁的山间树木之中,在一种变化和谐中共同营造了一个全新的时空。金色的殿顶灿烂夺目,暗红的墙壁深沉凝重,灰色飞檐屋角凌空而起,动静结合,张弛适度。塔尔寺建筑群不仅显示了杰出的建筑艺术水平,更具有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
酥油花、堆绣和壁画,号称塔尔寺“三绝”。其中,酥油花别具一格,集雕塑艺术之大成,为国内外所仅见。这种艺术品是用从牛奶中分离出来的固体油脂加入不同的颜料手工捏制而成的,十分精巧美妙。内容多变,有花红叶绿的百花异草,有千姿百态的珍禽异兽,有景色壮丽的山水图画,有小巧玲珑的亭台楼阁,也有活灵活现的人物肖像,形象逼真,惟妙惟肖。
关于酥油花的来历,还有一个神奇的传说。相传,宗喀巴大师曾做过一梦,梦见在一片吉祥之地,芳草野花都变成了一盏盏酥油灯,在无边的灯光中幻化出了仙楼玉阁,周围祥云缭绕,珍禽异兽随乐起舞。醒来后,大师认为这是菩萨珍贵的示现,便组织僧侣用酥油塑造成花卉树木和飞禽走兽供奉在佛前,其习俗延续至今。
酥油花的造型大至一两米,小到几毫米,色泽艳丽,形态逼真。塔尔寺有两个专门制作酥油花的地方,分别称为上花院和下花院。每年藏历十月,两院的艺僧就开始筹划制作酥油花作品。为了防止酥油遇热融化,制作酥油花的地方必须保持一定的低温,完全不能生火。不仅如此,艺僧们还需要不时将手放进冰冷的雪水中降温,以保证酥油花成形。旧时,由于酥油花被认为源于宗喀巴大师的一场梦境,所以,在正月十五夜里,必须将全部展品焚毁,以示《佛经》中 “昙花一现”的境界。
现在的塔尔寺中,建起了专门的酥油花陈列馆,通过科学地调节温度,将很多可遇而不可求的酥油花珍品保存下来,供人观览。流连其中,细细察看,一幅造型颇大的酥油花,寿桃、寿星、亭阁、田舍、牛羊一应俱全,构思巧妙,制作精细,栩栩如生,堪称酥油花中的精品,令人叹为观止。
如果说塔尔寺是凡界的佛国圣地的话,那么,凝聚着塔尔寺一代又一代艺僧们智慧与心血的酥油花则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点缀,有了酥油花,塔尔寺才具有了不同凡响的魅力。
贵德县:玉皇阁
文明的发展与传承,总是与城市息息相关。一个保存相对完好的古城,往往代表着一处博大精深的文明。位于青藏高原上的贵德便是这样一个地方。走进贵德,丝毫不会将这里与现代意义上的城市联系起来,这里地处荒僻,交通不便,再加上满眼充斥着单调乏味的土色,自然无法与现代城市相媲美。然而这里的古香古色、历史遗迹、文化遗产,却是现代城市无法比拟的。
贵德地处黄河谷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这里具有了与众不同的特色。上有龙羊峡守关,下有松巴峡锁户,四面环山,一马平川,土地肥沃,植被茂盛,素有高原“小江南”之美誉。尤为特别的是,黄河给人的印象向来都是浊浪滔滔、泥流滚滚,而流过贵德的黄河却清澈澄明,所以有“天下黄河贵德清”的说法。
贵德宛如一个历史标本,将明朝万历年间的历史通过一幢幢建筑保存了下来。走在贵德街头,目之所及,尽是带有岁月沧桑痕迹的古旧建筑。穿城而过,仿佛是在参观一座庞大无比的纪念馆,也好像是在浏览一部卷帙浩繁的史书,感触极深。
上至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下至明清时期,各种文化类型、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遗存,在贵德不大的区域内似乎都能找到。神秘而强大的草原王朝吐谷浑曾一度在此立都,当时称之为浇河郡。吐谷浑一代名王阿才弥留之际,告诫子孙团结御侮,留下了“折箭遗教”的历史故事,传为美谈,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中不可磨灭的亮点。
有着厚重文化积淀作铺垫,贵德古城别具风韵。古城内最具代表性的建筑,非玉皇阁莫属。在全城尽呈土色的背景中,玉皇阁竟然处于一片极为难得的绿阴掩映之中,巍然屹立,透射出一种难以言说的森严。明朝万历十七年(1589),为巩固统治、教化民风,明政府遂“恭择城中场地,创修玉皇圣阁”。清朝同治年间,毁于战乱,现存玉皇阁古建筑是光绪年间重建的。该建筑占地61亩,建筑面积4951平方米,规模宏大,气势雄伟。耐人寻味的是,玉皇阁是一处庙观相邻,集儒、道、佛为一体,摈弃门户之见的极为独特的建筑群。主体建筑采用中国传统的中轴线左右对称的形式,砖包土筑台基,上建歇山顶三层阁楼,雕梁画栋,斗拱飞檐,展示出高超的建筑艺术。
走到贵德县城东北,发现一处大型古建筑,这是藏传佛教(黄教)的大寺——白马寺。此白马寺非彼白马寺,在建筑风格上,与洛阳的白马寺截然不同。此寺始建于清朝康熙四十八年(1709),有大小经堂3座299间,僧舍62院606间,占地120亩,规模也很可观。附近有一座清真寺,创建于1914年,造型别致,砖雕精细,带有明显的阿拉伯建筑风格,给人一种清新雅致的感觉。
在短暂的行程中,贵德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深刻来源于那些原生态的文物古迹所带来的感官刺激。贵德,一座鲜为人知的小县城,一部内涵丰厚的大历史,在中国的文明史册中,贵德无论如何也该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