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觉扶贫记录: 于细微处见“绣花”功夫

来源 :廉政瞭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qtc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眼 见进村游玩、观光的客人多了起来,开了一段时间小卖部的吉好也求近日又有了创业点子——开个农家乐。
  39岁的吉好也求,是凉山州昭觉县三岔河乡三河村15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之一,与其他村民一样,他前30多年都居住在平均海拔2500米的山梁上,依靠传统种养殖业养活一家老小,自给自足,从未想过寻求别的出路。
  让吉好也求走出“舒适圈”的,是习近平总书记的牵挂。今年2月,距习近平总书记赴昭觉看望慰问贫困群众已经一年了,吉好也求家中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乔迁了新居,人均纯收入达到8754元,5个子女都上了学,次女吉好有果还远赴俄罗斯参与活动,歌声飞出了大山……
  “要移风易俗,要因地制宜发展产业,我都记着呢。”这段彝语、汉语间杂的话,在乡干部的解释下,记者方才听懂。但与过往相比,吉好也求能听、说上几句汉语,已是一大改变了。
提及在绵阳上学的长孙,吉木子洛开心不已。

老阿嬷的沙发


  蓝天白云下,一幢幢灰瓦黄墙的新房错落有序,传统彝族民居式样看起来格外别致,但二者又有所不同:比起舊居一屋包含火塘、睡床、饭桌,新居配套设施齐备,有了独立的厕所和厨房,告别了火塘的烟熏火燎。
  推开门,宽敞的客厅内摆放着整套沙发、茶几、桌椅板凳、电视柜,三间卧室连通又独立,这是70岁的吉木子洛做梦都不曾想象过的画面。
  根据村情实际和村民意愿,三河村151户贫困户,全部纳入易地扶贫搬迁,非贫困户随迁204户。三岔河乡党委副书记海来尔者告诉记者,贫困户新房出资户均不超过1万元,非贫困随迁户则参照彝家新寨标准,每户补助4.5万元,贫困户与非贫困户交叉安置,解决非贫困户附属基础设施建设的覆盖难题,“9个安置点都靠公路、近水源,便于群众的出行、教育和产业发展。”
  2月11日,三河村1号安置点竣工,易地扶贫搬迁户举行了乔迁仪式,吉木子洛第一次见到“装修”好的新居,待坐上沙发,便不想移动了。“以前都是席地而坐,坐在草编的垫子上,从来没坐过沙发。”吉木子洛走到沙发边,拍了拍身上的灰,轻轻的坐下,布满皱纹的脸庞笑起来带着几分童真:“没想到这么软。”
  这个质朴、勤劳的老阿嬷几十年来曾遭遇无数的痛苦,多年前,儿子因车祸逝世,还欠下了70余万元的债务,之后不久,长孙女又因车祸进行了左腿截肢,孙子彼时年幼,老阿嬷和儿媳节列俄阿木一起靠着双手撑起了这个风雨飘摇的家庭。
  本就贫困的家庭再加上高额债务,让老阿嬷更加勤俭节约,以至于在沙发早就成为家家户户的日常用品时,到了70岁,她才第一次坐上了沙发。
  今年初,村两委给老阿嬷一家算了“经济账”——去年总收入达4.3万多元,人均达到了纯收入1.3万多元,已经远超脱贫标准。
  “我70岁能过上这样的好日子,已经很开心了。”听着老阿嬷的话语,感受着这份真切,海来尔者说道:“让贫困户过上好日子,这就是扶真贫的意义。”

村里“飞”出了大学生


  让老阿嬷开心的除了生活环境的改变,孙女和孙子光明的未来更是让她的眼里也聚起了星光,有了憧憬。
  昭觉县人均受教育年限只有4.4年,彝族群众很多不会说普通话,经济意识不强,加上厚葬薄养、婚丧嫁娶彩礼昂贵等不良习俗影响,深陷贫困沼泽,更别说接受高等教育了,因此村内的大学生少之又少。
  孙女热烈日作曾就读成都龙泉驿红十字卫生学校,去年4月,成为三河村阿基社幼教点的一名幼儿教师,将知识传递给村里儿童的同时,也给家中每月增添了2000元的收入。
  在每个村设立幼教点,是四川针对彝区教育的一种特殊措施,通过建立“一村一幼”,确保基础教育质量的提升。
  在解放乡火普村办公室,“幼教点”的标志牌位于偏中间位置,十分显眼。村干部告诉记者,全村共两个幼教点,上学期每个幼教点人数都达到30余人,达到一个新高点,越来越多的群众开始重视幼儿教育。“原来是请人来读,都没人来,现在是大家都非常踊跃的报名参加,3岁小朋友来读的也多起来了。”
  幼儿教育的推进,还需要中高等教育的“无缝连接”。老阿嬷14岁的长孙热烈友聪成绩优异,就差点辍了学。因家中贫困,小学毕业后,友聪便要回家务农或是外出务工,肩挑家庭重担。去年2月,习总书记走进了家中,围坐火塘边,聊起了教育的重要性,给了老阿嬷一家新的思路。
  “还是要让他读书。”抱着这个念头,在各级政府和帮扶部门的支持下,去年9月,友聪顺利入读绵阳市第二中学七年级,走出了大山。“友聪成绩好,在绵阳能获得更好的教育资源,以后考上一个好大学,有大出息呢。”海来尔者说,三河村去年考上大学的有七八人,和友聪一样,教育越来越好,考上大学的人会越来越多,彝族群众的日子也会越来越好。
  和三河村一样,火普村去年考入大学的有七八人,加上在校的,全村共有13名大学生。
本刊记者在吉木子洛家中采访。

吉地尔子的“新”工作


  身着藏青色的棉衣,头戴黑色帽子,脱贫户吉地尔子拿着工具沿着水泥路慢悠悠往家中走,去年开始,他有了“新”工作——在大棚里当管理员,地点就在家对面,兼顾了家庭和“事业”,每月还能增收近2000元。
  为了带动村民增收,村里不再满足于传统的种植养殖模式,在帮扶单位的支持下,成立了合作社,以“公司+集体+贫困户”模式,试种大棚羊肚菌5亩,年底村集体增收7万余元,还给村民们提供了就近就业的机会。
  相比栽种土豆每亩仅2000元左右的收入,一亩羊肚菌最高收益可达两三万元,经济效益十倍之差,大大调动了村民们的积极性,踊跃以土地入股合作社,火普村党支部书记吉色次哈告诉记者,今年村内共栽种羊肚菌21亩,预计年收入将达40余万元,按照“三七”分成,将有近30万元用于社员们分红。
  这个平均海拔2700米的彝族聚居深度贫困村,辖火普、收古两个村民小组,共有172户706人,贫困发生率33.7%,人均年收入不足2500元,经过易地扶贫搬迁、产业发展、移风易俗的影响,已然脱胎换骨,焕然新生。“去年底,全村实现了户脱贫、村退出,现在人均年收入达到了9000余元。”吉色次哈说。
  在管理大棚时,吉地尔子颇为用心,一有专家来做指导,他便跟着学习种植技术,打算以后自己做。2月11日,吉地尔子还随着“大部队”前往湖南十八洞村参观,学习致富经验。
  如今的火普村,白墙灰瓦的新房林立,沥青公路入村,光纤宽带入户,幼儿教育提升,随着移风易俗活动的开展,彝族群众的房前屋后、厨房厕所都一片整洁,习惯在变、风气在移。对此,村两委还在计划着打造乡村旅游,多方位给村民们增收。
其他文献
新年伊始,“学习强国”App上线,受到党员干部的广泛关注,并引发一波学习热潮。大家利用碎片时间、业余时间学习党的知识及个人感兴趣的各类知识,学懂用活这个平台,是一件大好事。但与此同时,一些地方上也开发了类似的学习类App,个别地方和单位为了完成指标,强行摊派下载任务。而事实上,有的人下载以后就再没有打开过。  公务员小刘的单位要求,每人每日要取得当地开发一款App上的40个相关积分截图上报,并以此
期刊
电视剧《江山如此多娇》作为脱贫攻坚题材中的精品力作,与时代同频共振。它聚焦于受众审美心理,通过“勾勒外壳”、“彰显互动”、“凝聚内核”层层深入,形塑了满足受众审美期待的成长型脱贫攻坚人物群像,受众的青春理想在时代内蕴的浸润下悄然觉醒并蓬勃生长。
2021年5月,中国发生了两件人口大事。一是国家统计局发布了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结果,二是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提出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的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2020年人口普查揭示中国生育率进一步下降到1.3的极低水平,老龄化进程明显加快。中国人口正在经历重大转折。作为政策响应,生育政策又进行了重大调整,由全面两孩政策转变为三孩政策。在此背景下,利用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估计近期中国生育率水平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过去10年来总和生育率在1.5—1.8之间波动。通过人口学分解表明
“患有精神疾病的母亲误入高速路出了车祸,要做手术没有钱,情急之下我就打了8100580民情热线求助,没想到乡政府很快联系我,帮忙争取到保险公司垫付1万元,还让我们去乡民政办申请大病救助……”2019年7月,谈起一个多月前“一个电话救了急”,家住米易县草场乡的周女士仍很感动。  周女士的感受,正是米易县将“让老百姓满意”作为工作出发点,多方提升群众的获得感的缩影。近年来,米易从解决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