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这个问题的原因是最近关于外资咨询公司的新闻,我们的封面故事也报道了这件事,我们最想表达的观点是,中国公司需要麦肯锡。
这其中的道理其实很简单。大多数国有企业目前的业务还是针对中国国内市场的,虽然中国是现阶段全球最具有诱惑力的一个市场,但如果从制造业所迸发的潜能看,未来走向全球是必然趋势。这涉及到供应链、人才等方方面面的全球化,对于技术公司来说,还有一个全球知识体系更新与对接的问题。那些发展已经成规模的公司,比如华为、联想无一不是全球市场的有力竞争者。
工业革命至今,人类文明进步是依赖技术这个引擎来推动的。我们理解蒸汽机、电脑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技术引擎”,但往往忽略了管理的价值。彼得·德鲁克在《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中提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技术往往意味着更快的速度、更高的温度以及更强的压力;而在此之后,科学技术发展的模式转变为一种生物的过程,“主要研究在某个有机体内部所发生的情况。在一个有机体内,过程已经不再按照物理学家所解释的那样,围绕能量组织在一起,而是围绕信息组织在一起”。如果将“技术”理解为“将知识全新地应用到人类工作中去的结果”,那么,虽然不像电子学、遗传学或是什么新材料那样给人感觉很“技术”,但企业家管理同样是“新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不认为这种“技术”已经被我们所掌握,并且它与所有技术一样遵循着技术发展规律,不断在进化当中。很难想象现在互联网或者技术公司会认为自己已经掌握了发展真谛,就此与世隔绝,一门心思走自己的路。但在企业管理领域,似乎就可以满不在乎—这有点像100多年前的“体用之争”,仿佛船坚炮利,未来公司就可以所向披靡了。
在17世纪的时候,荷兰人就已经学会如何在信息不通畅的情况下完成一次时间长达一两年但音讯全无的“全球”贸易:如何建立管理体系、如何建立信用机制、如何在不同的市场中实现利益的最大化,所有这些构成了如今“管理”的基础。大部分私营公司,即便开始就是完全以市场和契约为原则建立起来的,也不过就是30年的时间,它们不曾遇到过重大的产品转型,基本上处于一个长的景气周期内……更不要说刚开始面对全球市场和全球供应链的国有大型企业,它们可能还远没有经受真正的瓶颈、危机。这些问题的出现和解决,除了考验一个企业管理者审时度势的“聪明智慧”,也考验一个机构的管理水准。
在这本杂志创刊之初,我曾经相信未来中国公司的竞争力取决于它的管理水准:随着灰色机会的减少及职业经理人市场的形成,机会将更加均等,而通过管理最终把握住机会的那些公司将成为竞争中的赢家。我现在也相信这是必然的,这需要我们在管理技能上始终保持学习精神和开放态度。最后要说的是,关于“企业到底是否需要麦肯锡”,其实最重要最核心的并非是我前面说的这些,而是一个更简单的道理:这是企业自己的事。哪怕以大股东的名义来干涉也是不妥当的,这个差不多是所有大型国有企业大股东很难洞悉每个公司所面对的市场和局面,更难以为它做出正确的决策。如果它明知如此而又擅作主张,那只能证明一点:它不是一个好的大股东。
这其中的道理其实很简单。大多数国有企业目前的业务还是针对中国国内市场的,虽然中国是现阶段全球最具有诱惑力的一个市场,但如果从制造业所迸发的潜能看,未来走向全球是必然趋势。这涉及到供应链、人才等方方面面的全球化,对于技术公司来说,还有一个全球知识体系更新与对接的问题。那些发展已经成规模的公司,比如华为、联想无一不是全球市场的有力竞争者。
工业革命至今,人类文明进步是依赖技术这个引擎来推动的。我们理解蒸汽机、电脑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技术引擎”,但往往忽略了管理的价值。彼得·德鲁克在《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中提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技术往往意味着更快的速度、更高的温度以及更强的压力;而在此之后,科学技术发展的模式转变为一种生物的过程,“主要研究在某个有机体内部所发生的情况。在一个有机体内,过程已经不再按照物理学家所解释的那样,围绕能量组织在一起,而是围绕信息组织在一起”。如果将“技术”理解为“将知识全新地应用到人类工作中去的结果”,那么,虽然不像电子学、遗传学或是什么新材料那样给人感觉很“技术”,但企业家管理同样是“新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不认为这种“技术”已经被我们所掌握,并且它与所有技术一样遵循着技术发展规律,不断在进化当中。很难想象现在互联网或者技术公司会认为自己已经掌握了发展真谛,就此与世隔绝,一门心思走自己的路。但在企业管理领域,似乎就可以满不在乎—这有点像100多年前的“体用之争”,仿佛船坚炮利,未来公司就可以所向披靡了。
在17世纪的时候,荷兰人就已经学会如何在信息不通畅的情况下完成一次时间长达一两年但音讯全无的“全球”贸易:如何建立管理体系、如何建立信用机制、如何在不同的市场中实现利益的最大化,所有这些构成了如今“管理”的基础。大部分私营公司,即便开始就是完全以市场和契约为原则建立起来的,也不过就是30年的时间,它们不曾遇到过重大的产品转型,基本上处于一个长的景气周期内……更不要说刚开始面对全球市场和全球供应链的国有大型企业,它们可能还远没有经受真正的瓶颈、危机。这些问题的出现和解决,除了考验一个企业管理者审时度势的“聪明智慧”,也考验一个机构的管理水准。
在这本杂志创刊之初,我曾经相信未来中国公司的竞争力取决于它的管理水准:随着灰色机会的减少及职业经理人市场的形成,机会将更加均等,而通过管理最终把握住机会的那些公司将成为竞争中的赢家。我现在也相信这是必然的,这需要我们在管理技能上始终保持学习精神和开放态度。最后要说的是,关于“企业到底是否需要麦肯锡”,其实最重要最核心的并非是我前面说的这些,而是一个更简单的道理:这是企业自己的事。哪怕以大股东的名义来干涉也是不妥当的,这个差不多是所有大型国有企业大股东很难洞悉每个公司所面对的市场和局面,更难以为它做出正确的决策。如果它明知如此而又擅作主张,那只能证明一点:它不是一个好的大股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