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建筑施工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影响质量的因素很多,容易产生质量问题。因此,要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就必须提高管理、施工及操作人员自身素质、加强原材料和施工方法的质量管理、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并严把施工工序的质量关。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 TU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施工质量是建筑工程的生命,也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基建投资项目的不断增加,建筑施工队伍和建材生产企业也随之大量发展。但由于对施工质量未能进行有效地管理,重大工程质量事故时有发生,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的损失和危害,也给社会带来消极影响。因此,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对工程进行严格的质量管理,这对统筹建筑施工全过程、推动企业的技术进步和优化建筑施工管理都将起到重要作用。
一、影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因素
工程项目施工所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如环节多、涉及工种多、人员多、项目功能及属性不同,工程所处环境千差万别等,因此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
(一)人的因素
人的因素主要指领导者的素质、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以及服务人员的质量观念。领导者素质高,决策能力就强,就有较强的质量规划、目标管理、施工组织和技术指导、质量检查的能力,管理制度完善,技术措施得力,工程质量就高。操作人员具备较强的技术水平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就会严格执行质量标准和操作规程等。服务人员具备较强的质量观念,就会做好技术和生活服务,以出色的工作质量,间接地保证工程质量。因此,保证施工质量首先要考虑到人的因素,因为人是施工过程的主体,工程质量的形成受到所有参加工程项目施工的工程技术人员、操作人员、服务人员共同作用。他们是形成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在工程实践中,由于个别领导的决策或个别操作人员违规操作所引起的质量问题是屡见不鲜的。
(二)材料因素
材料是工程施工的物质条件,材料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础,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工程质量也就不可能符合标准。由于建筑施工所需的材料种类多、用量大,采取全面检查是难以实现的,但采取抽检的方法,往往又会产生遗漏。另外,建筑工程中材料费用占总投资的比例较大,正因为这样,一些承包商在拿到工程后,为谋取更多利益,不按工程技术规范要求的品种、规格、技术参数等采购相关的成品或半成品,或因采购人员素质低下,对其原材料的质量不进行有效控制,放任自流,从中收取回扣和好处费。还有的企业没有完善的管理机制和约束机制,无法杜绝不合格的假冒、伪劣产品进入工程施工中,给工程留下质量隐患。
(三)方法因素
施工过程中的方法,指在工程项目整个建设周期内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工艺流程、组织措施、检测手段和施工组织设计等。在方法上出现的问题往往是比较多的,如制定了施工组织设计,不能严格执行,不按标准和规范施工,不注重施工过程的管理,不制定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出现问题了才去处理。特别是施工方案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如:由于施工方案考虑不周而拖延进度,影响质量,增加投资。
(四)环境因素
影响工程项目质量的环境因素较多,工程技术环境,如工程地质、水文、气象等;工程管理环境,如质量保证体系、质量管理制度等;劳动环境,如劳动组合、劳动工具、工作面等;人文环境,如当地的风土人情、社会治安、富裕程度等。环境因素对于工程质量的影响,具有复杂多变的特点,如气象条件变化万千,温度、湿度、大风、暴雨、酷暑、严寒都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往往前一工序就是后一工序的环境,前一分项、分部工程也就是后一分项、分部工程的环境。
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措施
(一)提高管理、施工及操作人员自身素质
管理、施工及操作人员自身素质的高低对工程质量起决定性的作用。一个建筑施工企业,如果拥有高素质的管理、施工及操作人员,这个建筑企业的施工质量就有了坚实的保证。否则,这个建筑施工企业的施工质量就没有任何保证。所以,建筑施工企业要想使自己承担的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得到保证的话,就必须拥有高素质的管理、施工及操作人员,这样才能在建筑行业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首先,应提高所有參与工程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让他们树立五大观念,即质量第一的观念、预控为主的观念、为用户服务的观念、用数据说话的观念以及社会效益与企业效益相结合的综合效益观念。这样才能在质量上形成你追我赶的自觉行动,才能形成人人关心质量、个个重视质量的风气。
其次,要搞好人员培训,提高员工素质。要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质量知识、施工技术、安全知识等方面知识的教育和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特殊过程严格按作业指导说明书组织施工,施工人员需经培训并取得资格。如防水作业、钢筋连接等特殊工种,施工人员必须经过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一般工种也必须要求施工人员熟悉操作要点和难点,坚决杜绝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人员操作不当而导致出现的质量问题。
(二)加强原材料质量管理
首先,提高采购人员的政治素质和质量鉴定水平,使那些有一定专业知识又忠于事业的人担任该项工作。
其次,采购材料要广开门路,掌握材料信息,综合比较,择优进货。进场材料、物资须在合格的供方厂家或有信誉的商店采购,所采购的材料或设备必须有出厂合格证、材质证明和使用说明书。物资采购主管要定期对供货商进行评审、考核。
最后,施工现场材料人员要会同工地负责人、甲方等有关人员负责对现场设备及进场材料进行检查验收。特殊材料要有说明书和试验报告,生产许可证,对钢材、水泥、防水材料、混凝土外加剂等必须进行复试和见证取样试验。当其质量有怀疑时,就加倍抽样或全数检验。
(三)提高施工的质量管理水平
每项工程有总体施工方案,每一分项工程施工之前也要做到方案先行,并且施工方案必须实行分级审批制度,方案审完后还要做出样板,反复对样板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修改,直至达到设计要求方可执行。在工程实施过程中,根据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及时对施工方案进行修改。也就是说,制定、修改、审核施工方案时,必须结合工程实际,从技术、管理、工艺、组织、操作、经济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综合考虑,力求方案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工艺先进、措施得力、操作方便,有利于提高质量、加快进度、降低成本。
(四)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首先,施工单位在开工前必须对工程质量形成的全过程进行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并形成质量手册、作业指导书、报告、表格等,明确质量管理体系人员,各项工作要有专人负责,责任明确,层层把关。编制各分项工程的预防质量通病措施,主要项目或重点部位要进行专项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对易产生质量问题的情形要写出应变措施。报监理单位审批同意方可实施。整个工程应实施项目经理负责制,工程责任层层落实到人。
其次,现场管理人员要仔细审查施工单位的施工质量管理是否有相应的施工技术标准,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施工质量检验制度、综合施工质量水平评定考核制度、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确定现场管理的目标和标准,并制定出管理制度,使施工质量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五)确保施工工序的质量
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工序所构成,工序质量是构成工程质量的最基本的单元,上道工序存在质量缺陷或隐患,不仅使本工序质量达不到标准的要求,而且直接影响下道工序及后续工程的质量与安全,进而影响最终成品的质量。因此,在施工中要建立严格的交接班检查制度,在每一道工序进行中,必须坚持自检、互检。完工以后,再由专项质检员检查,然后在自检合格基础上,向监理申请验收,监理人员应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严格依据国家现行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进行质量检查,检查合格签字确认后下道工序才可进行施工。如监理人员在检查时发现质量问题,应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要求承包人采取合适的措施进行修整或返工。处理完毕后,再按上述程序进行复检,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总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问题关系到千家万户的生命财产安全,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都丝毫不能放松。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把好质量关,才能有效的提高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杨志惠;浅谈创精品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J].福建建设科技,2007(3).
[2]邬伟彬;浅谈建设工程施工质量管理[J].建材与装饰,2007(8).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 TU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施工质量是建筑工程的生命,也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基建投资项目的不断增加,建筑施工队伍和建材生产企业也随之大量发展。但由于对施工质量未能进行有效地管理,重大工程质量事故时有发生,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的损失和危害,也给社会带来消极影响。因此,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对工程进行严格的质量管理,这对统筹建筑施工全过程、推动企业的技术进步和优化建筑施工管理都将起到重要作用。
一、影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因素
工程项目施工所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如环节多、涉及工种多、人员多、项目功能及属性不同,工程所处环境千差万别等,因此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
(一)人的因素
人的因素主要指领导者的素质、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以及服务人员的质量观念。领导者素质高,决策能力就强,就有较强的质量规划、目标管理、施工组织和技术指导、质量检查的能力,管理制度完善,技术措施得力,工程质量就高。操作人员具备较强的技术水平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就会严格执行质量标准和操作规程等。服务人员具备较强的质量观念,就会做好技术和生活服务,以出色的工作质量,间接地保证工程质量。因此,保证施工质量首先要考虑到人的因素,因为人是施工过程的主体,工程质量的形成受到所有参加工程项目施工的工程技术人员、操作人员、服务人员共同作用。他们是形成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在工程实践中,由于个别领导的决策或个别操作人员违规操作所引起的质量问题是屡见不鲜的。
(二)材料因素
材料是工程施工的物质条件,材料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础,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工程质量也就不可能符合标准。由于建筑施工所需的材料种类多、用量大,采取全面检查是难以实现的,但采取抽检的方法,往往又会产生遗漏。另外,建筑工程中材料费用占总投资的比例较大,正因为这样,一些承包商在拿到工程后,为谋取更多利益,不按工程技术规范要求的品种、规格、技术参数等采购相关的成品或半成品,或因采购人员素质低下,对其原材料的质量不进行有效控制,放任自流,从中收取回扣和好处费。还有的企业没有完善的管理机制和约束机制,无法杜绝不合格的假冒、伪劣产品进入工程施工中,给工程留下质量隐患。
(三)方法因素
施工过程中的方法,指在工程项目整个建设周期内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工艺流程、组织措施、检测手段和施工组织设计等。在方法上出现的问题往往是比较多的,如制定了施工组织设计,不能严格执行,不按标准和规范施工,不注重施工过程的管理,不制定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出现问题了才去处理。特别是施工方案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如:由于施工方案考虑不周而拖延进度,影响质量,增加投资。
(四)环境因素
影响工程项目质量的环境因素较多,工程技术环境,如工程地质、水文、气象等;工程管理环境,如质量保证体系、质量管理制度等;劳动环境,如劳动组合、劳动工具、工作面等;人文环境,如当地的风土人情、社会治安、富裕程度等。环境因素对于工程质量的影响,具有复杂多变的特点,如气象条件变化万千,温度、湿度、大风、暴雨、酷暑、严寒都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往往前一工序就是后一工序的环境,前一分项、分部工程也就是后一分项、分部工程的环境。
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措施
(一)提高管理、施工及操作人员自身素质
管理、施工及操作人员自身素质的高低对工程质量起决定性的作用。一个建筑施工企业,如果拥有高素质的管理、施工及操作人员,这个建筑企业的施工质量就有了坚实的保证。否则,这个建筑施工企业的施工质量就没有任何保证。所以,建筑施工企业要想使自己承担的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得到保证的话,就必须拥有高素质的管理、施工及操作人员,这样才能在建筑行业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首先,应提高所有參与工程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让他们树立五大观念,即质量第一的观念、预控为主的观念、为用户服务的观念、用数据说话的观念以及社会效益与企业效益相结合的综合效益观念。这样才能在质量上形成你追我赶的自觉行动,才能形成人人关心质量、个个重视质量的风气。
其次,要搞好人员培训,提高员工素质。要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质量知识、施工技术、安全知识等方面知识的教育和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特殊过程严格按作业指导说明书组织施工,施工人员需经培训并取得资格。如防水作业、钢筋连接等特殊工种,施工人员必须经过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一般工种也必须要求施工人员熟悉操作要点和难点,坚决杜绝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人员操作不当而导致出现的质量问题。
(二)加强原材料质量管理
首先,提高采购人员的政治素质和质量鉴定水平,使那些有一定专业知识又忠于事业的人担任该项工作。
其次,采购材料要广开门路,掌握材料信息,综合比较,择优进货。进场材料、物资须在合格的供方厂家或有信誉的商店采购,所采购的材料或设备必须有出厂合格证、材质证明和使用说明书。物资采购主管要定期对供货商进行评审、考核。
最后,施工现场材料人员要会同工地负责人、甲方等有关人员负责对现场设备及进场材料进行检查验收。特殊材料要有说明书和试验报告,生产许可证,对钢材、水泥、防水材料、混凝土外加剂等必须进行复试和见证取样试验。当其质量有怀疑时,就加倍抽样或全数检验。
(三)提高施工的质量管理水平
每项工程有总体施工方案,每一分项工程施工之前也要做到方案先行,并且施工方案必须实行分级审批制度,方案审完后还要做出样板,反复对样板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修改,直至达到设计要求方可执行。在工程实施过程中,根据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及时对施工方案进行修改。也就是说,制定、修改、审核施工方案时,必须结合工程实际,从技术、管理、工艺、组织、操作、经济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综合考虑,力求方案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工艺先进、措施得力、操作方便,有利于提高质量、加快进度、降低成本。
(四)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首先,施工单位在开工前必须对工程质量形成的全过程进行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并形成质量手册、作业指导书、报告、表格等,明确质量管理体系人员,各项工作要有专人负责,责任明确,层层把关。编制各分项工程的预防质量通病措施,主要项目或重点部位要进行专项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对易产生质量问题的情形要写出应变措施。报监理单位审批同意方可实施。整个工程应实施项目经理负责制,工程责任层层落实到人。
其次,现场管理人员要仔细审查施工单位的施工质量管理是否有相应的施工技术标准,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施工质量检验制度、综合施工质量水平评定考核制度、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确定现场管理的目标和标准,并制定出管理制度,使施工质量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五)确保施工工序的质量
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工序所构成,工序质量是构成工程质量的最基本的单元,上道工序存在质量缺陷或隐患,不仅使本工序质量达不到标准的要求,而且直接影响下道工序及后续工程的质量与安全,进而影响最终成品的质量。因此,在施工中要建立严格的交接班检查制度,在每一道工序进行中,必须坚持自检、互检。完工以后,再由专项质检员检查,然后在自检合格基础上,向监理申请验收,监理人员应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严格依据国家现行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进行质量检查,检查合格签字确认后下道工序才可进行施工。如监理人员在检查时发现质量问题,应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要求承包人采取合适的措施进行修整或返工。处理完毕后,再按上述程序进行复检,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总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问题关系到千家万户的生命财产安全,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都丝毫不能放松。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把好质量关,才能有效的提高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杨志惠;浅谈创精品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J].福建建设科技,2007(3).
[2]邬伟彬;浅谈建设工程施工质量管理[J].建材与装饰,20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