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音乐审美是提高学生音乐学习能力、培育学生整体音乐素养的关键,教师在声乐教学中积极向学生渗透、传递音乐审美元素,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培育和提升自身音乐方面的综合素质。在教学中首先要明确声乐教学中语言美、声音美、旋律美等的基本审美元素,其次明确音乐审美对提升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欣赏能力以及情感把握能力的重要意义,从而采取一系列的教学措施来实现学生音乐审美的培养目标,实现声乐教学的最终目的。
关键词:音乐审美;声乐教学;意义;实现途径
引言
声乐教学是高校音乐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其主要的教学目标在于培养学生学习一定的歌唱技巧、形成一定的歌唱能力,但从学生总体的音乐学习目标来看,技巧学习并不是使学生取得长远发展的基础,而音乐审美、综合的音乐素养才是使学生具备音乐创作、音乐表达、歌唱演绎的关键,因此音乐审美教学对学生声乐学习有着重要意义。
1 声乐审美的基本要素
1.1语言之美
歌唱是艺术化的音乐语言,而声乐是对音乐语言的进一步升华,音乐中的语言同样讲究意美、声美、情美,其可以看作是诗歌与音乐的完美结合,语言之美是声乐审美中不可获取的一部分。无论怎样的文化背景、语种下的音乐演绎都需要通过特定的语言文字来承载音乐的魅力,使对音乐语言的理解能力、驾驭能力成为歌唱者所必须具备的音乐素养,因此歌唱者在进行声乐学习的过程中,要注重自身音乐语言能力的培养,学会利用语言文字去传达情感、渲染情感,并养成一定的音乐语言审美意识,从而提升自己对音乐语言的欣赏力。
1.2声音之美
声乐中的“声”字充分体现了声乐中声音的重要性,从歌唱者的角度来讲,声乐学习中音乐学习是关键的一部分,而发声、声音练习是同样重要的一部分,在音乐表达中声音是传递旋律、表现情感、演绎歌词的重要媒介,在传递音乐的过程中歌者通过调整声音的亮度、高度、力度等来表现音乐的节奏、紧跟音乐的旋律、展现音乐的情感,同时歌者在传递音乐时能够通过声音尽情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及音乐精神,并能够使听众产生同样的情感共鸣,实现传递声乐美的最终意义[1]。因此声音美同样是音乐审美中的重要組成因素,歌者在进行声乐学习时要逐步积累、培育对声音美的感知和认知,形成一定的音乐声音分析能力,从而在学习中把握好对声音的控制和运用,并能够分辨和欣赏何为声音美,知道如何用声音展现音乐的美,并能够欣赏不同的美的声音。
1.3旋律之美
我国诗歌在千百年的历史传承中形成的多种曲调、旋律,其主要由民间歌曲、口头曲调等发展演变而来,古代诗歌旋律延续至今与现代音乐有着深度的融合,也奠定和影响着现代音乐的发展。音乐的旋律是转换音乐情感、展现音乐风格、把控整体音乐节奏的基本音乐要素,也是音乐作品中最具表现力、吸引力的元素,音乐中的旋律变换无穷、表达形式多样,且由于音乐旋律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有着广泛的想象空间,可以承载任何形式的音乐作品和音乐表达,可以看作是音乐作品的灵魂[2]。音乐旋律所包含的审美元素是多样的,需要在整首乐曲中有足够打动听众的节点,需要统筹协调整首歌的节奏,因而对旋律的把握需要表达者能够对音乐有综合的感知。培育对音乐旋律的领悟能力、表达能力及创作能力,是一个声乐学习者所必须的,也是其培育自身音乐审美的必然途径。
2 开展音乐审美教学的意义
2.1提升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
歌唱对声乐学习者来说是十分关键的一部分,通常情况下唱歌是人们都能够具备的一种能力,但对真正的乐曲展现、美的声音的表达却不是天生就能够具备的,需要经过长久的练习去形成一定的对音乐的感知力。在真正的声乐教学和学习中,所涉及的音乐元素、音乐表达是十分多的,音乐有着各种流派、各种风格及各种层次,需要在学习和表达音乐的过程中能够对乐曲所包含的音乐信息有准确的理解和定位,如果不能够准确理解其中的音乐信息,就会在表达音乐的过程中出现一定的误差。而在日常学习中培育学生的音乐审美,使其学会自我分辨、转化乐曲中的音乐形态,从而逐渐提高其对音乐的感知能力。
2.2提升学生对声乐的欣赏能力
与普通的歌唱所不同的是声乐表演不仅是一项听觉美的表达,其同样需要在视觉上能够带给观众以美的享受,需要歌者在声乐表演中能够综合优雅动听的声音、准确到位的技巧表现以及充分的情感表达给听众带来一种全面的艺术享受。要培育学生对音乐的综合展现能力,首先需要使学生能够学会欣赏音乐之美,如使学生学习《黄河大合唱》的过程中,让其学会欣赏其中充满激情与气势的音乐表达、富有思想的歌词展现及富有情感的女或男高音独唱等,学生在学习和欣赏中逐渐积累自身对音乐美的欣赏能力,从而沉淀为自身内在的音乐素养[3]。
2.3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情感把握
声乐表演是对音乐语言进行演绎和阐释的过程,需要演绎者能够在表演的过程中理解、体会到音乐语言的情感,并通过自身的演绎将这种情感传递给聆听者,声乐表演是传递音乐情感、表达音乐灵魂的重要组成部分[4]。音乐表演的最终目的是给予观众听觉上美的享受,歌者要想向观众展现音乐之美、引起听众的共鸣,就需要不断培育自身对音乐情感的把握能力,而培育音乐情感把握能力的关键在于聆听,在聆听的过程中使学生学会分辨一定旋律、一定音乐语言下的情感表现,从而逐渐培育自身的音乐情感思维。
3 强化审美教学的途径
3.1教师自身明确教学的方向
通常学生学习中的大致方向是跟随教师的步伐的,因此学生音乐审美的培育是离不开教师的引导的。教师在日常的声乐教学中首先要做好学生歌唱技巧、演唱方法等的基础教学,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培育一定的音乐审美。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要能够将乐曲的学习分散过渡向音乐技巧与音乐美学结合的方向,在教学时可以融入一定的作品背景介绍、作品情感分析、歌词思想表达等,使学生的声乐学习不仅仅是技巧学习,而转向综合的音乐能力的培养上来,使其能够积累一定的音乐分析、鉴赏、创造能力,从而从而提升自己的音乐修养[5]。 3.2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音乐审美的培养是项综合性、系统性、长期性的工程,其最终目的不是要培养学生某一方面的能力而是培育学生对音乐的演绎、感知、表达等的综合能力,需要学生能够综合掌握音乐中语言美、声音美、旋律美等的基本审美元素。如学生学习合唱选编《青春舞曲》时,教师教学中可以试着让学生去自由讨论、分析这首乐曲的情感表达方式、其所展现的民歌特色以及作者的创作灵感等,使学生能够以开阔的眼界、多边的思维去参与学习,而不是禁锢于单一的音乐技巧的学习中,技巧学习是必要的,但其并不是使学生培育音乐素养、取得自身长远发展的根本,而学生综合的音乐能力才是衡量其音乐潜能的根本。
3.3构建声乐审美教学体系
学生音乐审美的培养实践,离不开一定的、合理的培养机制,没有机制去规范、架构的教学活动始终是目标不明确的、缺乏基础的。机制的构建和完善需要学校、教师等多方共同努力,首先需要学校的教学方针、教学目标给予引导和支持,其次需要教师的积极渗透和實践,使音乐审美的培养真正得到重视,并渗透到日常教学中去[6]。从教师角度来看,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要注重提升学生音乐审美价值的建设和培育,首先要使其认识到培育音乐审美的重要性,如在学生听到《哈利路亚》这首合唱曲目的时候,引导学生去思考这首乐曲所传递的人文精神、演唱特色、震撼性的表达等,思考其能传唱至今的价值所在,使学生逐步积累、提升自身的音乐鉴赏能力,形成一定的音乐审美思维,从而在其开展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能够用自己的音乐思维去解剖和转化其中的审美元素。
4 结束语
音乐审美的培育是项综合实践性较强的活动,其对教师教学能力及学生学习能力有着横向、纵向等的多重考验,也是音乐学习者所需要长期追求的目标,在日常声乐学习中渗透审美教学,对培育学生综合音乐素养有着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荆晶.对高校声乐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的研究探讨[J].牡丹,2015(20):121-122.
[2] 吴翠静.中职音乐教学中审美教育的重要性与教学方法[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6,26(6):00167-00167.
[3] 杨稀雯.论“听”在音乐教与学中的重要性——“审美聆听”教学模式在高校音乐技法教学中的实践意义[J].通俗歌曲,2015(9):158-159.
[4] 胡贤波.实施审美化声乐教学的意义及其途径[J].音乐教育与创作,2008(2):15-17.
[5] 魏李娜.浅谈声乐教学中情感与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J].北方音乐,2016,36(24):106-106.
[6] 王琴.音乐教学中审美教育的重要性与教学方法分析[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版,2017(6):154-154.
关键词:音乐审美;声乐教学;意义;实现途径
引言
声乐教学是高校音乐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其主要的教学目标在于培养学生学习一定的歌唱技巧、形成一定的歌唱能力,但从学生总体的音乐学习目标来看,技巧学习并不是使学生取得长远发展的基础,而音乐审美、综合的音乐素养才是使学生具备音乐创作、音乐表达、歌唱演绎的关键,因此音乐审美教学对学生声乐学习有着重要意义。
1 声乐审美的基本要素
1.1语言之美
歌唱是艺术化的音乐语言,而声乐是对音乐语言的进一步升华,音乐中的语言同样讲究意美、声美、情美,其可以看作是诗歌与音乐的完美结合,语言之美是声乐审美中不可获取的一部分。无论怎样的文化背景、语种下的音乐演绎都需要通过特定的语言文字来承载音乐的魅力,使对音乐语言的理解能力、驾驭能力成为歌唱者所必须具备的音乐素养,因此歌唱者在进行声乐学习的过程中,要注重自身音乐语言能力的培养,学会利用语言文字去传达情感、渲染情感,并养成一定的音乐语言审美意识,从而提升自己对音乐语言的欣赏力。
1.2声音之美
声乐中的“声”字充分体现了声乐中声音的重要性,从歌唱者的角度来讲,声乐学习中音乐学习是关键的一部分,而发声、声音练习是同样重要的一部分,在音乐表达中声音是传递旋律、表现情感、演绎歌词的重要媒介,在传递音乐的过程中歌者通过调整声音的亮度、高度、力度等来表现音乐的节奏、紧跟音乐的旋律、展现音乐的情感,同时歌者在传递音乐时能够通过声音尽情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及音乐精神,并能够使听众产生同样的情感共鸣,实现传递声乐美的最终意义[1]。因此声音美同样是音乐审美中的重要組成因素,歌者在进行声乐学习时要逐步积累、培育对声音美的感知和认知,形成一定的音乐声音分析能力,从而在学习中把握好对声音的控制和运用,并能够分辨和欣赏何为声音美,知道如何用声音展现音乐的美,并能够欣赏不同的美的声音。
1.3旋律之美
我国诗歌在千百年的历史传承中形成的多种曲调、旋律,其主要由民间歌曲、口头曲调等发展演变而来,古代诗歌旋律延续至今与现代音乐有着深度的融合,也奠定和影响着现代音乐的发展。音乐的旋律是转换音乐情感、展现音乐风格、把控整体音乐节奏的基本音乐要素,也是音乐作品中最具表现力、吸引力的元素,音乐中的旋律变换无穷、表达形式多样,且由于音乐旋律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有着广泛的想象空间,可以承载任何形式的音乐作品和音乐表达,可以看作是音乐作品的灵魂[2]。音乐旋律所包含的审美元素是多样的,需要在整首乐曲中有足够打动听众的节点,需要统筹协调整首歌的节奏,因而对旋律的把握需要表达者能够对音乐有综合的感知。培育对音乐旋律的领悟能力、表达能力及创作能力,是一个声乐学习者所必须的,也是其培育自身音乐审美的必然途径。
2 开展音乐审美教学的意义
2.1提升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
歌唱对声乐学习者来说是十分关键的一部分,通常情况下唱歌是人们都能够具备的一种能力,但对真正的乐曲展现、美的声音的表达却不是天生就能够具备的,需要经过长久的练习去形成一定的对音乐的感知力。在真正的声乐教学和学习中,所涉及的音乐元素、音乐表达是十分多的,音乐有着各种流派、各种风格及各种层次,需要在学习和表达音乐的过程中能够对乐曲所包含的音乐信息有准确的理解和定位,如果不能够准确理解其中的音乐信息,就会在表达音乐的过程中出现一定的误差。而在日常学习中培育学生的音乐审美,使其学会自我分辨、转化乐曲中的音乐形态,从而逐渐提高其对音乐的感知能力。
2.2提升学生对声乐的欣赏能力
与普通的歌唱所不同的是声乐表演不仅是一项听觉美的表达,其同样需要在视觉上能够带给观众以美的享受,需要歌者在声乐表演中能够综合优雅动听的声音、准确到位的技巧表现以及充分的情感表达给听众带来一种全面的艺术享受。要培育学生对音乐的综合展现能力,首先需要使学生能够学会欣赏音乐之美,如使学生学习《黄河大合唱》的过程中,让其学会欣赏其中充满激情与气势的音乐表达、富有思想的歌词展现及富有情感的女或男高音独唱等,学生在学习和欣赏中逐渐积累自身对音乐美的欣赏能力,从而沉淀为自身内在的音乐素养[3]。
2.3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情感把握
声乐表演是对音乐语言进行演绎和阐释的过程,需要演绎者能够在表演的过程中理解、体会到音乐语言的情感,并通过自身的演绎将这种情感传递给聆听者,声乐表演是传递音乐情感、表达音乐灵魂的重要组成部分[4]。音乐表演的最终目的是给予观众听觉上美的享受,歌者要想向观众展现音乐之美、引起听众的共鸣,就需要不断培育自身对音乐情感的把握能力,而培育音乐情感把握能力的关键在于聆听,在聆听的过程中使学生学会分辨一定旋律、一定音乐语言下的情感表现,从而逐渐培育自身的音乐情感思维。
3 强化审美教学的途径
3.1教师自身明确教学的方向
通常学生学习中的大致方向是跟随教师的步伐的,因此学生音乐审美的培育是离不开教师的引导的。教师在日常的声乐教学中首先要做好学生歌唱技巧、演唱方法等的基础教学,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培育一定的音乐审美。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要能够将乐曲的学习分散过渡向音乐技巧与音乐美学结合的方向,在教学时可以融入一定的作品背景介绍、作品情感分析、歌词思想表达等,使学生的声乐学习不仅仅是技巧学习,而转向综合的音乐能力的培养上来,使其能够积累一定的音乐分析、鉴赏、创造能力,从而从而提升自己的音乐修养[5]。 3.2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音乐审美的培养是项综合性、系统性、长期性的工程,其最终目的不是要培养学生某一方面的能力而是培育学生对音乐的演绎、感知、表达等的综合能力,需要学生能够综合掌握音乐中语言美、声音美、旋律美等的基本审美元素。如学生学习合唱选编《青春舞曲》时,教师教学中可以试着让学生去自由讨论、分析这首乐曲的情感表达方式、其所展现的民歌特色以及作者的创作灵感等,使学生能够以开阔的眼界、多边的思维去参与学习,而不是禁锢于单一的音乐技巧的学习中,技巧学习是必要的,但其并不是使学生培育音乐素养、取得自身长远发展的根本,而学生综合的音乐能力才是衡量其音乐潜能的根本。
3.3构建声乐审美教学体系
学生音乐审美的培养实践,离不开一定的、合理的培养机制,没有机制去规范、架构的教学活动始终是目标不明确的、缺乏基础的。机制的构建和完善需要学校、教师等多方共同努力,首先需要学校的教学方针、教学目标给予引导和支持,其次需要教师的积极渗透和實践,使音乐审美的培养真正得到重视,并渗透到日常教学中去[6]。从教师角度来看,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要注重提升学生音乐审美价值的建设和培育,首先要使其认识到培育音乐审美的重要性,如在学生听到《哈利路亚》这首合唱曲目的时候,引导学生去思考这首乐曲所传递的人文精神、演唱特色、震撼性的表达等,思考其能传唱至今的价值所在,使学生逐步积累、提升自身的音乐鉴赏能力,形成一定的音乐审美思维,从而在其开展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能够用自己的音乐思维去解剖和转化其中的审美元素。
4 结束语
音乐审美的培育是项综合实践性较强的活动,其对教师教学能力及学生学习能力有着横向、纵向等的多重考验,也是音乐学习者所需要长期追求的目标,在日常声乐学习中渗透审美教学,对培育学生综合音乐素养有着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荆晶.对高校声乐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的研究探讨[J].牡丹,2015(20):121-122.
[2] 吴翠静.中职音乐教学中审美教育的重要性与教学方法[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6,26(6):00167-00167.
[3] 杨稀雯.论“听”在音乐教与学中的重要性——“审美聆听”教学模式在高校音乐技法教学中的实践意义[J].通俗歌曲,2015(9):158-159.
[4] 胡贤波.实施审美化声乐教学的意义及其途径[J].音乐教育与创作,2008(2):15-17.
[5] 魏李娜.浅谈声乐教学中情感与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J].北方音乐,2016,36(24):106-106.
[6] 王琴.音乐教学中审美教育的重要性与教学方法分析[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版,2017(6):154-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