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这个很多人将“上市”作为衡量企业实力重要标签的年代,那些坚持“不上市”的企业反而成为了稀有动物。
企业不愿上市,理由众多,或是“不差钱”,或是不愿失去对企业的控制权,或是产权关系复杂……但从总体上看,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逻辑——坚信企业能继续牛下去——最了解企业的他们给予了自己的企业最高的估值。
华为
掌门人:任正非
创始时间:1987年
企业营收:
2390亿元(2013年)
华为创立时的初始投资仅为2.1万元,2013年时的营收已达2390亿元,跃居全球最大电信设备制造商。
华为掌门人任正非曾有一句名言:“猪养得太肥了,连哼哼声都没了。科技企业是靠人才推动的,公司过早上市,就会有一批人变成百万富翁、千万富翁,他们的工作激情就会衰退,这对华为不是好事……我们之所以能超越竞争对手,原因之一就是没有上市。”
1997年,华为引入了员工持股计划,其15万员工中有8万人加入了该计划。公司员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近日,任正非在伦敦召开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再次表态,华为肯定不会上市。他认为,西方资本市场的“贪婪”本质会伤害到华为的长期发展前景。“我们都听过传统经济学中的大量理论,这些理论都宣称股东具备长远视野,他们不会追求短期利益,并且会在未来做出十分合理、有据可循的投资。但事实上,股东是‘贪婪的’。他们希望尽早榨干公司的每一滴利润。”
娃哈哈
掌门人:宗庆后
创始时间:1987年
企业营收:
782亿元(2013年)
娃哈哈集团创建于1987年,靠着14万元借款起家,现为中国最大、全球第五的食品饮料生产企业,拥有总资产300亿元,员工近3万人。作为曾经的中国首富,宗庆后所领导的娃哈哈集团却是一家没有上市的企业。
宗庆后称上市困难的主要原因是娃哈哈股东数量有15000个,根据国家法律规定,企业上市之前股东数量不允许超过200个。“全部整合上市将是一项浩大的工程”。而另一方面,宗庆后以及娃哈哈都不差钱,没有通过上市融资的需要。“我们有100亿元的现金”,“上市企业造假的太多了”,宗庆后觉得目前娃哈哈虽然没有上市,但公司治理水平远高于一些上市企业。
顺丰
掌门人:王卫
创始时间:1993年
企业营收:
200亿元(2012年)
2008年金融危机,王卫在一次内部名为《用生命捍卫价值观》的讲话中,曾这样说道:“3年后,顺丰是不是能成为中国民族快递业的骄傲,我们能不能打赢这场与国外对手的保卫战,也许都不重要了。因为,我们要让大家看到的是:在中国的速递行业中,曾经有这样一批人……曾经有一家叫顺丰的民营企业,能从心底让对手感到可怕更可敬!人可以输,但不能输掉尊严!死随时都可以,但要死得有价值!——战死,好过做俘虏。”
一位业内人士听到这段话后说,“中国民营快递企业里,不乏嘴上喊坚持民族品牌,一看到国外巨头的收购支票就心软的主儿,唯一一个坚持从来不卖身,对任何收购企图一律严词拒绝的,只有顺丰。”
行业里有这样一个传闻,“有VC想给王卫融资,但王卫始终不肯见面,该VC就对外开出50万元中介费价码,只为和王卫吃个饭”。包括花旗银行在内的很多美国投资商也在找寻王卫,付给咨询公司的佣金为 1000万美元。
2013年8月20日,顺丰首次引入元禾控股、招商局集团、中信资本三家机构投资者。对于为什么选择他们,顺丰方面回应称:“他们对我们没有上市要求。”
立白
掌门人:陈凯旋
创始时间:1994年
企业营收:
160亿元(2013年)
成立于1994年的立白集团,早已坐上全国销售第一洗涤用品宝座。
从企业开始引起关注之日起,立白集团董事长陈凯旋就表态:“立白不会上市。我们的资金流还非常畅通,我们的信誉很好。我们还是想先实实在在地把洗涤行业、大日化做好。”
“上市的目的一般来说有两个:一是提高知名度,二是融资。”立白集团副总裁、首席新闻发言人许晓东坦言:“而这两点我们暂时都不需要。我们现在也算是家喻户晓的品牌了;至于资金,我们是业内第一家款到发货、打破行业三角债的企业,所以资金很顺畅。”
养生堂
掌门人:钟睒睒
创始时间:1993年
企业营收:
约100亿元(2012年)
说到农夫山泉,估计中国人都知道。AC尼尔森的数据显示,2012年农夫山泉在瓶装饮用水领域的销售额为40亿元,超越娃哈哈,以21.8%的份额坐上中国瓶装饮用水市场第二把交椅。
农夫山泉母公司为养生堂集团,创始人名叫钟睒睒。
养生堂集团初创于1993年,第一家公司是海南养生堂药业有限公司,随后的20年里,养生堂陆续推出了“农夫山泉”、“朵而”、“清嘴”、“母亲牛肉棒”、“成长快乐”等十多个品牌和产品。其创始人钟睒睒被策划人李光斗称为“中国企业家中最能‘生孩子’的老板”。
以农夫山泉瓶装水的销售数据为基础,保守估算,养生堂2012年的销售额就已突破百亿元大关。钟睒睒一手推出的品牌,在各个领域都是响当当的名牌,但其本人却神秘异常,他的企业既不上市,自己也从未登上过任何版本的富豪榜。
方太
掌门人:茅忠群
创始时间:1996年
企业营收:
30亿元(2011年)
方太厨具创办于1996年,自2008年起几度蝉联全国厨电占有率第一,在高端市场占有率近40%。
“不上市、不打价格战、不欺骗”,是方太集团总裁茅忠群的“三不原则”。用他的话说:“我不希望有杂音来干扰企业。”因此,每当有投资公司找上门来,茅忠群都会一一回绝。茅忠群坦言:“有些上市企业走进了单纯追求利润的不良怪圈,上市反倒会被股东施加压力,首要任务变成了一味追求利润规模,这与方太做高端品牌的梦想会有冲突。一个真正的高端品牌应该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而不是由规模利润来决定的。”
李锦记
掌门人: 李惠民
创始时间:1888年
企业营收:未知
香港李锦记集团创建于1888年,迄今已有126年历史,是20世纪70年代已蜚声海内外的酱料王国,其分销网络遍布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
李锦记最为知名的除了酱料,还有其维持四代传承的“家族宪法”。其中“不上市”原则也被代代相传。李惠民曾公开表示,不上市有很多优势:计划事情可以更长线,投资不一定要很快获得回报,“做生意有秘密是正常的,比如配方、财务状况,我们并不愿意披露。”
李锦记不上市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纯粹的家族企业身份——李锦记有一个严格规定,有血缘关系的家族成员才能持有公司股份。
老干妈
掌门人:陶华碧
创始时间:1996年
企业营收:
25亿元(2013年)
1996年,陶华碧开办了陶氏风味食品厂,正式推出“老干妈”风味豆豉。从第一次卖玻璃瓶的几十元钱,到现在日销售额过千万元。“老干妈”没有库存,也没有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只有高达十几个亿的现金流。陶华碧说,“我从不欠别人一分钱,别人也不能欠我一分钱”。
老干妈也给自己筑起了一道永久的保护伞——踏实经营,不偷税,不贷款,不欠钱,不控股,不上市!“我坚决不上市,一上市,就可能倾家荡产。我打下的江山,我就把它做好,做专做精,我自己有多大能力就做多少事情。”
企业不愿上市,理由众多,或是“不差钱”,或是不愿失去对企业的控制权,或是产权关系复杂……但从总体上看,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逻辑——坚信企业能继续牛下去——最了解企业的他们给予了自己的企业最高的估值。
华为
掌门人:任正非
创始时间:1987年
企业营收:
2390亿元(2013年)
华为创立时的初始投资仅为2.1万元,2013年时的营收已达2390亿元,跃居全球最大电信设备制造商。
华为掌门人任正非曾有一句名言:“猪养得太肥了,连哼哼声都没了。科技企业是靠人才推动的,公司过早上市,就会有一批人变成百万富翁、千万富翁,他们的工作激情就会衰退,这对华为不是好事……我们之所以能超越竞争对手,原因之一就是没有上市。”
1997年,华为引入了员工持股计划,其15万员工中有8万人加入了该计划。公司员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近日,任正非在伦敦召开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再次表态,华为肯定不会上市。他认为,西方资本市场的“贪婪”本质会伤害到华为的长期发展前景。“我们都听过传统经济学中的大量理论,这些理论都宣称股东具备长远视野,他们不会追求短期利益,并且会在未来做出十分合理、有据可循的投资。但事实上,股东是‘贪婪的’。他们希望尽早榨干公司的每一滴利润。”
娃哈哈
掌门人:宗庆后
创始时间:1987年
企业营收:
782亿元(2013年)
娃哈哈集团创建于1987年,靠着14万元借款起家,现为中国最大、全球第五的食品饮料生产企业,拥有总资产300亿元,员工近3万人。作为曾经的中国首富,宗庆后所领导的娃哈哈集团却是一家没有上市的企业。
宗庆后称上市困难的主要原因是娃哈哈股东数量有15000个,根据国家法律规定,企业上市之前股东数量不允许超过200个。“全部整合上市将是一项浩大的工程”。而另一方面,宗庆后以及娃哈哈都不差钱,没有通过上市融资的需要。“我们有100亿元的现金”,“上市企业造假的太多了”,宗庆后觉得目前娃哈哈虽然没有上市,但公司治理水平远高于一些上市企业。
顺丰
掌门人:王卫
创始时间:1993年
企业营收:
200亿元(2012年)
2008年金融危机,王卫在一次内部名为《用生命捍卫价值观》的讲话中,曾这样说道:“3年后,顺丰是不是能成为中国民族快递业的骄傲,我们能不能打赢这场与国外对手的保卫战,也许都不重要了。因为,我们要让大家看到的是:在中国的速递行业中,曾经有这样一批人……曾经有一家叫顺丰的民营企业,能从心底让对手感到可怕更可敬!人可以输,但不能输掉尊严!死随时都可以,但要死得有价值!——战死,好过做俘虏。”
一位业内人士听到这段话后说,“中国民营快递企业里,不乏嘴上喊坚持民族品牌,一看到国外巨头的收购支票就心软的主儿,唯一一个坚持从来不卖身,对任何收购企图一律严词拒绝的,只有顺丰。”
行业里有这样一个传闻,“有VC想给王卫融资,但王卫始终不肯见面,该VC就对外开出50万元中介费价码,只为和王卫吃个饭”。包括花旗银行在内的很多美国投资商也在找寻王卫,付给咨询公司的佣金为 1000万美元。
2013年8月20日,顺丰首次引入元禾控股、招商局集团、中信资本三家机构投资者。对于为什么选择他们,顺丰方面回应称:“他们对我们没有上市要求。”
立白
掌门人:陈凯旋
创始时间:1994年
企业营收:
160亿元(2013年)
成立于1994年的立白集团,早已坐上全国销售第一洗涤用品宝座。
从企业开始引起关注之日起,立白集团董事长陈凯旋就表态:“立白不会上市。我们的资金流还非常畅通,我们的信誉很好。我们还是想先实实在在地把洗涤行业、大日化做好。”
“上市的目的一般来说有两个:一是提高知名度,二是融资。”立白集团副总裁、首席新闻发言人许晓东坦言:“而这两点我们暂时都不需要。我们现在也算是家喻户晓的品牌了;至于资金,我们是业内第一家款到发货、打破行业三角债的企业,所以资金很顺畅。”
养生堂
掌门人:钟睒睒
创始时间:1993年
企业营收:
约100亿元(2012年)
说到农夫山泉,估计中国人都知道。AC尼尔森的数据显示,2012年农夫山泉在瓶装饮用水领域的销售额为40亿元,超越娃哈哈,以21.8%的份额坐上中国瓶装饮用水市场第二把交椅。
农夫山泉母公司为养生堂集团,创始人名叫钟睒睒。
养生堂集团初创于1993年,第一家公司是海南养生堂药业有限公司,随后的20年里,养生堂陆续推出了“农夫山泉”、“朵而”、“清嘴”、“母亲牛肉棒”、“成长快乐”等十多个品牌和产品。其创始人钟睒睒被策划人李光斗称为“中国企业家中最能‘生孩子’的老板”。
以农夫山泉瓶装水的销售数据为基础,保守估算,养生堂2012年的销售额就已突破百亿元大关。钟睒睒一手推出的品牌,在各个领域都是响当当的名牌,但其本人却神秘异常,他的企业既不上市,自己也从未登上过任何版本的富豪榜。
方太
掌门人:茅忠群
创始时间:1996年
企业营收:
30亿元(2011年)
方太厨具创办于1996年,自2008年起几度蝉联全国厨电占有率第一,在高端市场占有率近40%。
“不上市、不打价格战、不欺骗”,是方太集团总裁茅忠群的“三不原则”。用他的话说:“我不希望有杂音来干扰企业。”因此,每当有投资公司找上门来,茅忠群都会一一回绝。茅忠群坦言:“有些上市企业走进了单纯追求利润的不良怪圈,上市反倒会被股东施加压力,首要任务变成了一味追求利润规模,这与方太做高端品牌的梦想会有冲突。一个真正的高端品牌应该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而不是由规模利润来决定的。”
李锦记
掌门人: 李惠民
创始时间:1888年
企业营收:未知
香港李锦记集团创建于1888年,迄今已有126年历史,是20世纪70年代已蜚声海内外的酱料王国,其分销网络遍布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
李锦记最为知名的除了酱料,还有其维持四代传承的“家族宪法”。其中“不上市”原则也被代代相传。李惠民曾公开表示,不上市有很多优势:计划事情可以更长线,投资不一定要很快获得回报,“做生意有秘密是正常的,比如配方、财务状况,我们并不愿意披露。”
李锦记不上市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纯粹的家族企业身份——李锦记有一个严格规定,有血缘关系的家族成员才能持有公司股份。
老干妈
掌门人:陶华碧
创始时间:1996年
企业营收:
25亿元(2013年)
1996年,陶华碧开办了陶氏风味食品厂,正式推出“老干妈”风味豆豉。从第一次卖玻璃瓶的几十元钱,到现在日销售额过千万元。“老干妈”没有库存,也没有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只有高达十几个亿的现金流。陶华碧说,“我从不欠别人一分钱,别人也不能欠我一分钱”。
老干妈也给自己筑起了一道永久的保护伞——踏实经营,不偷税,不贷款,不欠钱,不控股,不上市!“我坚决不上市,一上市,就可能倾家荡产。我打下的江山,我就把它做好,做专做精,我自己有多大能力就做多少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