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论述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重点阐述了理解课文,丰富想象;利用插图,激发想象;引导学生质疑,展开想象;据文绘图,展开想象;续写故事,扩展想象,六、阅读课外作品,发展想象;七、表演体验,丰富想象等培养小学生想象能力的方法,并强调只要我们注重想象力的培养,学生将来就一定会有所创新。
【关键词】语文教学; 小学生; 想象力; 培养方法 想象是在记忆表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一种高级、复杂的认识过程,是人脑中旧经验重新组合,产生新事物的过程,内容不受时空的限制。想象力是创造奇迹的源泉,是科学发展的动力,是对无穷奥秘的探索。爱因斯坦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训练想象力是培养和发展创造思维的一种极好的办法,它能帮助人们从固定化的想法中解放出来。在强调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今天,想象力对培养学生创造精神显得更为重要。现结合小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和语文教学的特点,我觉得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培养。
1理解课文,丰富想象
在分析、理解课文后,课文表达的意境、故事情节会历历在目。因此,在教学中,必须要注意引导学生把词语和句子联系起来,再联系现实生活启发学生进行想象,从中观察学生的想象能力。如教学小语第五册《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时,教师可先让学生反复诵读,理解诗句的意思。接着,精读诗歌,体会意境。提问:“诗中写了哪些景物?请同学们想象自己就是诗人,说一说。”“你最喜欢诗的那一句?”“这一句让你想到了什么?”这时候学生就能发挥想象力,说出各种具体情景,仿佛置身在意景中,这样就能逐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使学生想象出诗歌表现的意境,从而丰富其想象能力。
2利用插图,激发想象能力
小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他们所掌握的概念,大部分是具体的,可以直接感知的。画面是对现实情境的直观显示,是帮助学生进行形象思维的阶梯,也是启发、引导学生展开丰富想象的直接凭借。在小学语文课文中,有许多画面生动、色彩鲜艳的插图。教师可根据这些课文图文并茂的特点,充分利用插图,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如教学《找春天》一课时,教师可以指着插图问学生:“小朋友在哪里看见了春天啊?” 通过这样的发问,引导学生关注插图和文中的表达,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自己的想象和联想,用语言表达出来。利用好课文的插图,符合低段儿童的思维发展水平,让学生眼观画面,形象感染,加深理解,达到阅读的效果。在这领会的过程中,学生则完成了一次想象的过程。学生通过观察画面,不但能够很好地进入诗歌的意境,而且从中进行了有益的创造性思考,同时想象力自然就得到了培养。
3引导学生质疑,展开想象力
马克思说过:“想象是促进人类发展的伟大天赋。”没有想象力,不可能打破常规,只有想出常人想不出的东西,才可能干出常人干不出的事情。语文教学中通过提出问题,为他们质疑创设条件,激发他们激越亢奋的创造情绪。由于语文课文读解的多元化特征,这为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提供了基础。这正如文学理论中所讲到的在对作品的理解和鉴赏上很多时候都存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存在着“一千个读者眼睛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观点。在教学中,学生的想象能力,就是由遇到要解决的问题而引发的,提出问题不是单向的,不仅教师要有目的性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而且教师提问如果能够让学生产生思维上的矛盾,往往会使学生得到超常发挥。
4续写故事,扩展想象
小学语文教材里的语言意境跟学生的现实生活经历所积累的各种信息有着必然的联系。语文教材中,有一些故事性较强的文章,粗看起来故事已讲完了,但细想起来,还留有一定的悬念,言虽尽意未了。对这类教材的处理,要使学生解放大脑,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对“想入非非”的学生不横加指责,冷嘲热讽,要在表扬他们敢想的同时给予引导,同时,还要让学生讲为什么这样想?“原型”是什么,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指导学生联系生活进行畅想,展开丰富的想象,学生想象的空间就变得更开阔。
5阅读课外作品,发展想象
语文教学时,要求学生多阅读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积累妙词佳句,懂得文章的谋篇布局,而且可以间接地丰富学生的生活阅历,为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打下基础。因此,有目的地引导学生阅读文学作品对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很重要的。如中国的《西游记》、《聊斋志异》,外国的《鲁滨逊漂流记》、《一千零一夜》等文学作品,这不但有助于知识储备才,学会一些想象的方法,而且有助于开启学生智慧、培养学生想象力。
6表演体验,丰富想象
小学生的思维最初是具体形象和原有知识紧密相连的,而后才逐步转化为大脑的内部运动。根据学生的这一思维方式,教师可以让学生模拟表演来创设想象思维的情境,在情境中想象,引导学生掌握想象思维的方法。小学生爱表演,在表演时能全身心投入,这时他们的想象力丰富,对课文内容所表达的感情能用心体会。教师应充分利用文本或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使课文的图景、情节在脑中映现出来,再让学生演一演,效果事半功倍,通过想象,学生添加了自己的语言、动作,把课文表现得淋漓尽致,又理解了课文。如在教学《丑小鸭》一课时,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演一演丑小鸭变成白天鹅之前的痛苦经历,时刻提示学生注意丑小鸭的神态、动作,并用自己的身体表现出来,在表演的过程中学生用心体会,发挥想象,进一步感受到了丑小鸭的坚强。
总之,想象是创新的翅膀,想象力的丰富与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一个人创新能力的高低。小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需要教师提供适当的时间和空间。我们老师要创设自由、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环境,帮助学生练就一双想象的翅膀,让他们打开思维的闸门,在想象的天空中自由翱翔。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多措并举,不断训练,培养学生想象思维的习惯,提高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参考文献
[1]《当代教育心理学》陈琦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当代教育学》袁振国 教育科学出版社
【关键词】语文教学; 小学生; 想象力; 培养方法 想象是在记忆表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一种高级、复杂的认识过程,是人脑中旧经验重新组合,产生新事物的过程,内容不受时空的限制。想象力是创造奇迹的源泉,是科学发展的动力,是对无穷奥秘的探索。爱因斯坦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训练想象力是培养和发展创造思维的一种极好的办法,它能帮助人们从固定化的想法中解放出来。在强调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今天,想象力对培养学生创造精神显得更为重要。现结合小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和语文教学的特点,我觉得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培养。
1理解课文,丰富想象
在分析、理解课文后,课文表达的意境、故事情节会历历在目。因此,在教学中,必须要注意引导学生把词语和句子联系起来,再联系现实生活启发学生进行想象,从中观察学生的想象能力。如教学小语第五册《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时,教师可先让学生反复诵读,理解诗句的意思。接着,精读诗歌,体会意境。提问:“诗中写了哪些景物?请同学们想象自己就是诗人,说一说。”“你最喜欢诗的那一句?”“这一句让你想到了什么?”这时候学生就能发挥想象力,说出各种具体情景,仿佛置身在意景中,这样就能逐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使学生想象出诗歌表现的意境,从而丰富其想象能力。
2利用插图,激发想象能力
小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他们所掌握的概念,大部分是具体的,可以直接感知的。画面是对现实情境的直观显示,是帮助学生进行形象思维的阶梯,也是启发、引导学生展开丰富想象的直接凭借。在小学语文课文中,有许多画面生动、色彩鲜艳的插图。教师可根据这些课文图文并茂的特点,充分利用插图,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如教学《找春天》一课时,教师可以指着插图问学生:“小朋友在哪里看见了春天啊?” 通过这样的发问,引导学生关注插图和文中的表达,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自己的想象和联想,用语言表达出来。利用好课文的插图,符合低段儿童的思维发展水平,让学生眼观画面,形象感染,加深理解,达到阅读的效果。在这领会的过程中,学生则完成了一次想象的过程。学生通过观察画面,不但能够很好地进入诗歌的意境,而且从中进行了有益的创造性思考,同时想象力自然就得到了培养。
3引导学生质疑,展开想象力
马克思说过:“想象是促进人类发展的伟大天赋。”没有想象力,不可能打破常规,只有想出常人想不出的东西,才可能干出常人干不出的事情。语文教学中通过提出问题,为他们质疑创设条件,激发他们激越亢奋的创造情绪。由于语文课文读解的多元化特征,这为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提供了基础。这正如文学理论中所讲到的在对作品的理解和鉴赏上很多时候都存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存在着“一千个读者眼睛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观点。在教学中,学生的想象能力,就是由遇到要解决的问题而引发的,提出问题不是单向的,不仅教师要有目的性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而且教师提问如果能够让学生产生思维上的矛盾,往往会使学生得到超常发挥。
4续写故事,扩展想象
小学语文教材里的语言意境跟学生的现实生活经历所积累的各种信息有着必然的联系。语文教材中,有一些故事性较强的文章,粗看起来故事已讲完了,但细想起来,还留有一定的悬念,言虽尽意未了。对这类教材的处理,要使学生解放大脑,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对“想入非非”的学生不横加指责,冷嘲热讽,要在表扬他们敢想的同时给予引导,同时,还要让学生讲为什么这样想?“原型”是什么,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指导学生联系生活进行畅想,展开丰富的想象,学生想象的空间就变得更开阔。
5阅读课外作品,发展想象
语文教学时,要求学生多阅读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积累妙词佳句,懂得文章的谋篇布局,而且可以间接地丰富学生的生活阅历,为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打下基础。因此,有目的地引导学生阅读文学作品对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很重要的。如中国的《西游记》、《聊斋志异》,外国的《鲁滨逊漂流记》、《一千零一夜》等文学作品,这不但有助于知识储备才,学会一些想象的方法,而且有助于开启学生智慧、培养学生想象力。
6表演体验,丰富想象
小学生的思维最初是具体形象和原有知识紧密相连的,而后才逐步转化为大脑的内部运动。根据学生的这一思维方式,教师可以让学生模拟表演来创设想象思维的情境,在情境中想象,引导学生掌握想象思维的方法。小学生爱表演,在表演时能全身心投入,这时他们的想象力丰富,对课文内容所表达的感情能用心体会。教师应充分利用文本或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使课文的图景、情节在脑中映现出来,再让学生演一演,效果事半功倍,通过想象,学生添加了自己的语言、动作,把课文表现得淋漓尽致,又理解了课文。如在教学《丑小鸭》一课时,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演一演丑小鸭变成白天鹅之前的痛苦经历,时刻提示学生注意丑小鸭的神态、动作,并用自己的身体表现出来,在表演的过程中学生用心体会,发挥想象,进一步感受到了丑小鸭的坚强。
总之,想象是创新的翅膀,想象力的丰富与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一个人创新能力的高低。小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需要教师提供适当的时间和空间。我们老师要创设自由、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环境,帮助学生练就一双想象的翅膀,让他们打开思维的闸门,在想象的天空中自由翱翔。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多措并举,不断训练,培养学生想象思维的习惯,提高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参考文献
[1]《当代教育心理学》陈琦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当代教育学》袁振国 教育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