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肺部感染;护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5.352文章編号:1004-7484(2014)-05-2679-01重型颅脑损伤是神经外科常见病,病死率高达30%,死亡原因除原发性颅脑损伤加重外,另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肺部感染。2000年以来,在临床护理中我们采取了有效的护理措施,加强了专科及基础护理,减少了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大大提高了重型颅脑患者救治的成功率,现将我们所采取的措施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47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并发肺部感染86例,其中男性62例女性24例,年龄18-56岁,平均年龄43岁。感染率18.05%。感染的时间住院3-7天有68例占76.32%,14-28天有18例占20.93%。感染发生时间在病程3-21天,高峰期在病程3-14天。
2护理
2.1一般护理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宜采取头稍高的卧位,头部抬高的最佳角度为20-30度,避免口腔内的分泌物流入气管内,能增加脑部静脉回流,降低颅内压。备吸引器于床旁。
2.2口腔护理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均为昏迷患者,每日口腔护理两次,常用生理盐水液。口腔疾患者,口腔分泌物增多,是吸入性肺炎的重要原因,应定期做咽拭子培养,注意检查患者口腔有无溃疡,霉菌感染等,并及时对症处理。
2.3呼吸道护理吸氧可改善机体缺氧状态,减轻脑水肿。根据病情调节氧流量防止误吸。患者抬高头部30度,并侧向一边,及时清除口腔内分泌物。鼻饲时避免快速过量注入,鼻饲后保持原体位1-2小时,不宜给患者翻身,防止胃内容物反流而误吸。定时翻身叩背,变换体位,吸痰,以利于深部的痰吸出。痰多时,病情允许者也可配合体位引流及呼吸道的雾化与湿化。我们将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安排在同一病室,定时通风,保持空气新鲜,还安装空气加湿器和空调,保持恒温、恒湿。对痰液粘稠以及气管切开患者,可用地塞米松、庆大霉素及生理盐水,一日雾化3-4次。气管切开患者每隔30-60分钟,向气道内滴入湿化液3-5ml,以保持湿润,预防感染。吸痰时保持呼吸道通畅的关键:吸痰要做到及时/定时,严格无菌操作,使用一次性吸痰管,吸痰时间应控制在15秒钟内,切忌负压过大。吸痰前后给予高浓度吸氧2-3分钟,预防缺氧窒息,同时向气道内滴入湿化液5-10ml,以稀释痰液,利于吸痰。
2.4饮食护理重型颅脑损伤时机体处于明显应激状态,表现为分解代谢增加,基础代谢率升高,常合并营养不良、免疫功能低下,导致感染和病死率上升,早期可通过输液、输血等、白蛋白维持营养。长时间昏迷者要进行鼻饲。一般伤后3天肠鸣音良好即开始鼻饲。清醒而无呕吐者可逐步进食易消化的食物,初期控制盐的摄入,不宜进食糖高的食物,以免引起腹胀。
2.5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吸痰一次一管,吸痰用物每日消毒,切口敷料污染了及时更换。避免仪器的医源污染,严格氧气湿化瓶的消毒制度。输氧管及吸氧鼻塞专用,每日更换,对超声雾化器等各种置管均应使用消毒管理,保持室内清洁卫生,定时消毒通风。各种物体表面,用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严格限制人员的出入,防止交叉感染。
2.6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早期正确选用抗生素,严密观察患者意识、面色、体温、呼吸、脉搏等生命体征变化,监测血氧饱和度,高热时给予物理或药物降温。当SO2小于0.90,伴吸气性呼吸困难时,应考虑病人是否有痰液阻塞,及时给予吸痰的同时观察痰液色、量、性质,经常进行肺部听诊,尽早发现肺部感染征象,并根据痰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有效的抗菌素。
3讨论
肺部感染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和死亡原因之一,其发生常影响病情与愈后。重型颅脑损伤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丘脑下部功能,使内脏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导致肺动脉高压,肺毛细血管受损,血浆渗入肺间质,影响气体受损,引起肺水肿与呼吸衰竭,导致全血缺血,从而加重脑水肿,脑淤血,殃及中枢神经,其恶性循环是形成重型颅脑损伤的早期并发肺部感染的主要因素。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均为昏迷患者,咳嗽反射迟钝,咽部及气管的分泌物或吸入物不宜充分排出,尤其不正确鼻饲更易发生反流入气管,不但易引起感染而且是反复感染不宜控制的主要原因。此外,机械辅助呼吸措施不适当的医源性感染,滥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二重感染,以及长时间住院引起的交叉感染,这些都成了并发肺部感染的重要因素。采取更有效的措施清除肺内大量的粘稠分泌物,解除气道堵塞,成为肺部感染治疗的关键。我们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变被动为主动,责任护士对患者的病情治疗,护理及潜在的并发症等有全面的了解,通过评估、诊断、制定护理计划并予以实施,使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的发病率明显降低,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改善了愈后。
参考文献
[1]尤群碧.高龄患者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护理体会[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6,5(4):385.
[2]余森洋.当代呼吸疗法[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总过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4:329.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5.352文章編号:1004-7484(2014)-05-2679-01重型颅脑损伤是神经外科常见病,病死率高达30%,死亡原因除原发性颅脑损伤加重外,另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肺部感染。2000年以来,在临床护理中我们采取了有效的护理措施,加强了专科及基础护理,减少了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大大提高了重型颅脑患者救治的成功率,现将我们所采取的措施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47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并发肺部感染86例,其中男性62例女性24例,年龄18-56岁,平均年龄43岁。感染率18.05%。感染的时间住院3-7天有68例占76.32%,14-28天有18例占20.93%。感染发生时间在病程3-21天,高峰期在病程3-14天。
2护理
2.1一般护理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宜采取头稍高的卧位,头部抬高的最佳角度为20-30度,避免口腔内的分泌物流入气管内,能增加脑部静脉回流,降低颅内压。备吸引器于床旁。
2.2口腔护理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均为昏迷患者,每日口腔护理两次,常用生理盐水液。口腔疾患者,口腔分泌物增多,是吸入性肺炎的重要原因,应定期做咽拭子培养,注意检查患者口腔有无溃疡,霉菌感染等,并及时对症处理。
2.3呼吸道护理吸氧可改善机体缺氧状态,减轻脑水肿。根据病情调节氧流量防止误吸。患者抬高头部30度,并侧向一边,及时清除口腔内分泌物。鼻饲时避免快速过量注入,鼻饲后保持原体位1-2小时,不宜给患者翻身,防止胃内容物反流而误吸。定时翻身叩背,变换体位,吸痰,以利于深部的痰吸出。痰多时,病情允许者也可配合体位引流及呼吸道的雾化与湿化。我们将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安排在同一病室,定时通风,保持空气新鲜,还安装空气加湿器和空调,保持恒温、恒湿。对痰液粘稠以及气管切开患者,可用地塞米松、庆大霉素及生理盐水,一日雾化3-4次。气管切开患者每隔30-60分钟,向气道内滴入湿化液3-5ml,以保持湿润,预防感染。吸痰时保持呼吸道通畅的关键:吸痰要做到及时/定时,严格无菌操作,使用一次性吸痰管,吸痰时间应控制在15秒钟内,切忌负压过大。吸痰前后给予高浓度吸氧2-3分钟,预防缺氧窒息,同时向气道内滴入湿化液5-10ml,以稀释痰液,利于吸痰。
2.4饮食护理重型颅脑损伤时机体处于明显应激状态,表现为分解代谢增加,基础代谢率升高,常合并营养不良、免疫功能低下,导致感染和病死率上升,早期可通过输液、输血等、白蛋白维持营养。长时间昏迷者要进行鼻饲。一般伤后3天肠鸣音良好即开始鼻饲。清醒而无呕吐者可逐步进食易消化的食物,初期控制盐的摄入,不宜进食糖高的食物,以免引起腹胀。
2.5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吸痰一次一管,吸痰用物每日消毒,切口敷料污染了及时更换。避免仪器的医源污染,严格氧气湿化瓶的消毒制度。输氧管及吸氧鼻塞专用,每日更换,对超声雾化器等各种置管均应使用消毒管理,保持室内清洁卫生,定时消毒通风。各种物体表面,用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严格限制人员的出入,防止交叉感染。
2.6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早期正确选用抗生素,严密观察患者意识、面色、体温、呼吸、脉搏等生命体征变化,监测血氧饱和度,高热时给予物理或药物降温。当SO2小于0.90,伴吸气性呼吸困难时,应考虑病人是否有痰液阻塞,及时给予吸痰的同时观察痰液色、量、性质,经常进行肺部听诊,尽早发现肺部感染征象,并根据痰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有效的抗菌素。
3讨论
肺部感染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和死亡原因之一,其发生常影响病情与愈后。重型颅脑损伤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丘脑下部功能,使内脏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导致肺动脉高压,肺毛细血管受损,血浆渗入肺间质,影响气体受损,引起肺水肿与呼吸衰竭,导致全血缺血,从而加重脑水肿,脑淤血,殃及中枢神经,其恶性循环是形成重型颅脑损伤的早期并发肺部感染的主要因素。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均为昏迷患者,咳嗽反射迟钝,咽部及气管的分泌物或吸入物不宜充分排出,尤其不正确鼻饲更易发生反流入气管,不但易引起感染而且是反复感染不宜控制的主要原因。此外,机械辅助呼吸措施不适当的医源性感染,滥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二重感染,以及长时间住院引起的交叉感染,这些都成了并发肺部感染的重要因素。采取更有效的措施清除肺内大量的粘稠分泌物,解除气道堵塞,成为肺部感染治疗的关键。我们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变被动为主动,责任护士对患者的病情治疗,护理及潜在的并发症等有全面的了解,通过评估、诊断、制定护理计划并予以实施,使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的发病率明显降低,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改善了愈后。
参考文献
[1]尤群碧.高龄患者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护理体会[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6,5(4):385.
[2]余森洋.当代呼吸疗法[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总过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4: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