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秋末冬初,在观测条件较好的地方,我们往金牛座的方向看去,能够看到一些蓝色星点聚成一团,这就是二十八宿中的“昴宿”,又称昴星团。这些星点在蓝色雾气的笼罩下熠熠生辉、光彩夺目。古往今来,很多天文爱好者对这一星团十分着迷,常常对着它浮想联翩,于是很多有趣的故事、经典的诗词由此诞生。
胡角引北风,蓟门白于水。天含青海道,城头月千里。露下旗濛濛,寒金鸣夜刻。蕃甲锁蛇鳞,马嘶青冢白。秋静见旄头,沙远席羁愁。帐北天应尽,河声出塞流。
——[唐]李贺《塞下曲》
诗词说
这首诗描写了戍边士兵的见闻感触。秋水濛濛,沙尘漫漫,天地一片惨白。戍边士兵伫立城头,马嘶日暮,边声四起。在呼啸的北风中,隐约可闻胡笳(一种形似笛子的乐器)的悲鸣声。抬头远望,只见属于冀州分野的旄头,不见故乡的星宿。军帐北面或许就是天的尽头,黄河北流至此,自己也随着河水的淙淙声来到天边。离家如此之远,回乡已成奢望。
天文说旄与昴
诗中写道:“秋静见旄头,沙远席羁愁。”这里的“旄头”是指昴星团。在还没有天文望远镜的时代,即使视力极佳的人也无法把昴星团里的星星一一分辨,只能看到模糊的一团,古人觉得这个星团毛茸茸的,很像一团毛发,所以称其为“旄头”或“髦头”。在湖北随县出土的战国曾侯乙墓漆衣箱盖上就把“昴”字写成了“旄”。不仅如此,古人还常用昴星团来指代披头散发的塞外胡人。古人一看到昴星团闪动,便认为胡人即将进犯中原。
天区星土分野
中国传统星官体系的构建与古人“天人合一”的思想密不可分。他们把天上的星辰与人间的事物联系在一起,相互映照。古人将天空以三垣四象二十八宿划分出不同的天区,并将天区与华夏不同地区对应。当某个天区有异常星象发生时,人们就认为对应的地区会有“福祸”发生。
在三国时代的后期,战乱不断。魏国打败了蜀国,而后司马炎又灭掉了魏国,建立了晋国。“三国”当中两国灭亡,只剩下偏安在东南沿海一带的吴国。司马炎不甘心,他认为此时“宜将剩勇追穷寇”,一旦灭掉苟延残喘的东吴,就可以一统天下了。于是,晋国的文官们日夜谋划,武将们摩拳擦掌,只等君王一声令下,便可将吴国一举拿下。可是正在此时,星象学家出来阻拦。他们说:“夜观天象,发现斗宿与牛宿之间出现一股‘紫气’,而斗宿和牛宿的‘分野’正好对应着吴国。此景象征吴国繁荣昌盛,若此时攻打吴国,有违天意,必败无疑呀!”
当时晋国尚书张华站出来说:“吴国的皇帝残暴至极,早已失去民心,现在正是攻打吴国的大好时机,万万不可错过。”张华是一个文武全才,由他所著的《博物志》流传甚广,他在朝廷说话极有分量。司马炎听后极为认同,立刻封他为将军,命他率领千军万马直奔东吴。连续打了几场胜仗,张华便将吴国皇帝孙皓擒住了。吴国灭亡了,“三国”的局面彻底结束。张华立下大功,得到皇帝的封赏,名噪一时。后来,人们才了解到并非“紫气照东吴”,而是“宝剑的精气直冲斗宿与牛宿之间”。
这个故事出自《晋书·张华传》,而后,唐代的杨炯在《杜袁州墓志铭》中写道:“宝剑之沉,夜气冲于牛斗。”以剑喻人,气势如虹。由此,逐渐演变出成语“气冲牛斗”(也作气冲斗牛),形容豪气或怒气极盛。
了解了“分野”,我们再读李贺的《塞下曲》,即可明白,“秋静见旄头,沙远席羁愁”这句以星宿对应地域,透露出戍边士兵的思乡之情。
怎样找到昴星团
对于初学天文学的人来说,要找到昴星团并不困难。每年“立冬”前后,晚上7点左右,金牛座渐渐从东北方的地平线上升起。在这个星座里,有一团蓝色的小星星就是昴星团。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团小星星每晚升起的高度会越来越高。到了年终岁末的黄昏,晚上9点钟左右,这团小星星就升到了天顶附近,此时也是观测的最佳时机。在庭院里没有灯光干扰之处,穿上厚外套,躺在一张舒适的躺椅上,仰望星空,一团星星赫然入目,掩映在蓝色的雾气之中。仔细数一数,六颗明亮的星星排列成了一个小勺的形状,它们就是昴宿一、昴宿二、昴宿四、昴宿五、昴宿六、昴宿七。你可能会感到奇怪,怎么没有昴宿三呢?在古代,人们其实能够看到七颗星,即“昴宿七姐妹”。不过,由于后来昴宿三的星光逐渐暗淡下去,似乎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了,所以人们就想象七姐妹中的小妹妹下凡了。黄梅戏《天仙配》中就说七小妹下凡嫁给了农民董永。其实,昴宿三并没有“消失”,它还在“姐妹团”中,只不过暗弱一些罢了。
随着观测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不仅能够看到昴宿七星,还看到了第八颗、第九颗......目前,人們发现昴星团中大约有280多颗恒星。在天文望远镜里观看,昴星团内的景象十分壮观,很像天上城市里的一盏盏街灯。
(选自2020年第10期《百科探秘·航空航天》,本刊有改动)
胡角引北风,蓟门白于水。天含青海道,城头月千里。露下旗濛濛,寒金鸣夜刻。蕃甲锁蛇鳞,马嘶青冢白。秋静见旄头,沙远席羁愁。帐北天应尽,河声出塞流。
——[唐]李贺《塞下曲》
诗词说
这首诗描写了戍边士兵的见闻感触。秋水濛濛,沙尘漫漫,天地一片惨白。戍边士兵伫立城头,马嘶日暮,边声四起。在呼啸的北风中,隐约可闻胡笳(一种形似笛子的乐器)的悲鸣声。抬头远望,只见属于冀州分野的旄头,不见故乡的星宿。军帐北面或许就是天的尽头,黄河北流至此,自己也随着河水的淙淙声来到天边。离家如此之远,回乡已成奢望。
天文说旄与昴
诗中写道:“秋静见旄头,沙远席羁愁。”这里的“旄头”是指昴星团。在还没有天文望远镜的时代,即使视力极佳的人也无法把昴星团里的星星一一分辨,只能看到模糊的一团,古人觉得这个星团毛茸茸的,很像一团毛发,所以称其为“旄头”或“髦头”。在湖北随县出土的战国曾侯乙墓漆衣箱盖上就把“昴”字写成了“旄”。不仅如此,古人还常用昴星团来指代披头散发的塞外胡人。古人一看到昴星团闪动,便认为胡人即将进犯中原。
天区星土分野
中国传统星官体系的构建与古人“天人合一”的思想密不可分。他们把天上的星辰与人间的事物联系在一起,相互映照。古人将天空以三垣四象二十八宿划分出不同的天区,并将天区与华夏不同地区对应。当某个天区有异常星象发生时,人们就认为对应的地区会有“福祸”发生。
在三国时代的后期,战乱不断。魏国打败了蜀国,而后司马炎又灭掉了魏国,建立了晋国。“三国”当中两国灭亡,只剩下偏安在东南沿海一带的吴国。司马炎不甘心,他认为此时“宜将剩勇追穷寇”,一旦灭掉苟延残喘的东吴,就可以一统天下了。于是,晋国的文官们日夜谋划,武将们摩拳擦掌,只等君王一声令下,便可将吴国一举拿下。可是正在此时,星象学家出来阻拦。他们说:“夜观天象,发现斗宿与牛宿之间出现一股‘紫气’,而斗宿和牛宿的‘分野’正好对应着吴国。此景象征吴国繁荣昌盛,若此时攻打吴国,有违天意,必败无疑呀!”
当时晋国尚书张华站出来说:“吴国的皇帝残暴至极,早已失去民心,现在正是攻打吴国的大好时机,万万不可错过。”张华是一个文武全才,由他所著的《博物志》流传甚广,他在朝廷说话极有分量。司马炎听后极为认同,立刻封他为将军,命他率领千军万马直奔东吴。连续打了几场胜仗,张华便将吴国皇帝孙皓擒住了。吴国灭亡了,“三国”的局面彻底结束。张华立下大功,得到皇帝的封赏,名噪一时。后来,人们才了解到并非“紫气照东吴”,而是“宝剑的精气直冲斗宿与牛宿之间”。
这个故事出自《晋书·张华传》,而后,唐代的杨炯在《杜袁州墓志铭》中写道:“宝剑之沉,夜气冲于牛斗。”以剑喻人,气势如虹。由此,逐渐演变出成语“气冲牛斗”(也作气冲斗牛),形容豪气或怒气极盛。
了解了“分野”,我们再读李贺的《塞下曲》,即可明白,“秋静见旄头,沙远席羁愁”这句以星宿对应地域,透露出戍边士兵的思乡之情。
怎样找到昴星团
对于初学天文学的人来说,要找到昴星团并不困难。每年“立冬”前后,晚上7点左右,金牛座渐渐从东北方的地平线上升起。在这个星座里,有一团蓝色的小星星就是昴星团。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团小星星每晚升起的高度会越来越高。到了年终岁末的黄昏,晚上9点钟左右,这团小星星就升到了天顶附近,此时也是观测的最佳时机。在庭院里没有灯光干扰之处,穿上厚外套,躺在一张舒适的躺椅上,仰望星空,一团星星赫然入目,掩映在蓝色的雾气之中。仔细数一数,六颗明亮的星星排列成了一个小勺的形状,它们就是昴宿一、昴宿二、昴宿四、昴宿五、昴宿六、昴宿七。你可能会感到奇怪,怎么没有昴宿三呢?在古代,人们其实能够看到七颗星,即“昴宿七姐妹”。不过,由于后来昴宿三的星光逐渐暗淡下去,似乎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了,所以人们就想象七姐妹中的小妹妹下凡了。黄梅戏《天仙配》中就说七小妹下凡嫁给了农民董永。其实,昴宿三并没有“消失”,它还在“姐妹团”中,只不过暗弱一些罢了。
随着观测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不仅能够看到昴宿七星,还看到了第八颗、第九颗......目前,人們发现昴星团中大约有280多颗恒星。在天文望远镜里观看,昴星团内的景象十分壮观,很像天上城市里的一盏盏街灯。
(选自2020年第10期《百科探秘·航空航天》,本刊有改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