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生活中存在大量能够当作教学案例的物理现象。高中物理教师应善于利用这些生动、有趣的物理现象,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物理,学习生活中的物理。
关键词:物理教学;生活;教學策略
“高中物理应该接近学生的生活,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物理,不断探索揭示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和规律,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培养学生终身探索物理奥秘的乐趣。”这是新课标对高中物理教学的要求。而现实情况却是考试考教材,教师教教材,学生学教材,与课程标准的要求越走越远,这也是导致学生认为物理难学,物理带“理”但“不讲理”的主要原因。通过近几年的尝试,笔者认为要提高高中物理教学效率,必须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物理,学习生活中的物理。
一、高中物理教学现状
尽管教育部门一再呼吁高中物理教学要贴近学生的生活与实践,但是大多数教师仍然紧紧抓住高考这根“指挥棒”,高考考什么就教什么,考试怎么考就怎么教。教学方法以考试方法为依据,学习方式以教学方式为依据,教师和学生都不敢真正践行生活教育理论,害怕不跟随高考的脚步,就考不出好的成绩。这种“唯分数论”的目标、单一的教学模式使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累,却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相反可能使学生对物理学习失去兴趣,丧失信心。
在物理教学中,物理现象是开展物理教育的重要基础。从物理现象入手研究物理教学,才能提高教学效率与教学水平。生活中存在大量的物理现象,物理教师应基于学生的学习情况,将相关物理现象应用于教学,使学生发现物理规律,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样,学生才能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不断提高物理综合素质。
二、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策略
1. 开展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方式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能丰富教学内容,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解“自由落体运动”时,笔者利用学生身边的白纸、粉笔等演示自由落体运动的相关实验:白纸和粉笔同时下落,粉笔先落地,是否能得出“物体越重落得越快”的结论;将白纸一撕为二,一半团成团,另一半平放,将两者同时下落,是否能否定之前得出的结论。学生通过观察,会产生很多疑问,教师再演示“牛顿管”的实验,使学生明白“物体越重落得越快”的观点是错误的,物体下落的速度与空气阻力的大小有关。这样就把物理教学与生活的距离拉近了,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2. 挖掘生活中的物理知识
物理是一门重要的自然学科,揭示了物质的结构、相互作用及相关规律。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挖掘生活中的物理知识,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能力,增强学习效果。同时,教师应运用“在做中教、在做中学”的教学策略,加强实践教学。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应布置相关任务让学生自主探究。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升对物理知识的运用能力,进而巩固所学知识,增强学习效果。
3. 设计生活化的教学内容
纵观物理学的发展史,很多重要的科学成就建立在科学家对身边琐事的观察、质疑和研究的基础上。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树立科学意识,设计生活化的教学内容,让学生经历观察、思考、实践、创新等活动逐步掌握生活中的物理知识。例如,为什么有的电器插座是三孔的,有的是两孔的?探照灯为什么用红光的?桥涵孔洞为什么是穹窿构造?教师将生活中的部分物理现象应用于教学中,能够化抽象为具体,缩短学生与教材之间的距离,降低学习的难度,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学习,增强学习效果。
三、结语
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无处不在,例如:用电饭煲煮饭、用电炒锅炒菜与电学有关;菜刀的锋利刀刃、刀柄上的花纹与力学有关;微波炉的加热原理是利用电能转化为电磁能;大雪之后在马路上撒盐与盐水的冰点有关。高中物理教师只有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用丰富多彩的物理现象创设生动形象的物理情境,才能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物理,再从物理学习走向生活,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马甫聪.浅析生活与物理教学的关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4(8):146.
[2]杨文静.以实际生活为支点教物理[J].学周刊,2011(24):49.
关键词:物理教学;生活;教學策略
“高中物理应该接近学生的生活,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物理,不断探索揭示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和规律,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培养学生终身探索物理奥秘的乐趣。”这是新课标对高中物理教学的要求。而现实情况却是考试考教材,教师教教材,学生学教材,与课程标准的要求越走越远,这也是导致学生认为物理难学,物理带“理”但“不讲理”的主要原因。通过近几年的尝试,笔者认为要提高高中物理教学效率,必须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物理,学习生活中的物理。
一、高中物理教学现状
尽管教育部门一再呼吁高中物理教学要贴近学生的生活与实践,但是大多数教师仍然紧紧抓住高考这根“指挥棒”,高考考什么就教什么,考试怎么考就怎么教。教学方法以考试方法为依据,学习方式以教学方式为依据,教师和学生都不敢真正践行生活教育理论,害怕不跟随高考的脚步,就考不出好的成绩。这种“唯分数论”的目标、单一的教学模式使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累,却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相反可能使学生对物理学习失去兴趣,丧失信心。
在物理教学中,物理现象是开展物理教育的重要基础。从物理现象入手研究物理教学,才能提高教学效率与教学水平。生活中存在大量的物理现象,物理教师应基于学生的学习情况,将相关物理现象应用于教学,使学生发现物理规律,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样,学生才能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不断提高物理综合素质。
二、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策略
1. 开展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方式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能丰富教学内容,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解“自由落体运动”时,笔者利用学生身边的白纸、粉笔等演示自由落体运动的相关实验:白纸和粉笔同时下落,粉笔先落地,是否能得出“物体越重落得越快”的结论;将白纸一撕为二,一半团成团,另一半平放,将两者同时下落,是否能否定之前得出的结论。学生通过观察,会产生很多疑问,教师再演示“牛顿管”的实验,使学生明白“物体越重落得越快”的观点是错误的,物体下落的速度与空气阻力的大小有关。这样就把物理教学与生活的距离拉近了,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2. 挖掘生活中的物理知识
物理是一门重要的自然学科,揭示了物质的结构、相互作用及相关规律。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挖掘生活中的物理知识,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能力,增强学习效果。同时,教师应运用“在做中教、在做中学”的教学策略,加强实践教学。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应布置相关任务让学生自主探究。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升对物理知识的运用能力,进而巩固所学知识,增强学习效果。
3. 设计生活化的教学内容
纵观物理学的发展史,很多重要的科学成就建立在科学家对身边琐事的观察、质疑和研究的基础上。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树立科学意识,设计生活化的教学内容,让学生经历观察、思考、实践、创新等活动逐步掌握生活中的物理知识。例如,为什么有的电器插座是三孔的,有的是两孔的?探照灯为什么用红光的?桥涵孔洞为什么是穹窿构造?教师将生活中的部分物理现象应用于教学中,能够化抽象为具体,缩短学生与教材之间的距离,降低学习的难度,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学习,增强学习效果。
三、结语
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无处不在,例如:用电饭煲煮饭、用电炒锅炒菜与电学有关;菜刀的锋利刀刃、刀柄上的花纹与力学有关;微波炉的加热原理是利用电能转化为电磁能;大雪之后在马路上撒盐与盐水的冰点有关。高中物理教师只有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用丰富多彩的物理现象创设生动形象的物理情境,才能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物理,再从物理学习走向生活,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马甫聪.浅析生活与物理教学的关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4(8):146.
[2]杨文静.以实际生活为支点教物理[J].学周刊,2011(2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