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打造历史高效课堂

来源 :青年与社会·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yman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责任就是给学生传授知识,但在当今的形势下学生课业负担很重,有那么多的课程要他们学习,时间紧任务重,分配给每门课的时间很少。如何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提高学习的效率?这是老师们常常思考的问题。作为教师能做的主要还是在课堂上充分利用课堂的时间,组织好课堂教学,而课堂教学是由无数个教学细节组成的,注重细节可以有效的提高教学的效率。
  一、课前认真备课。优化课堂教学思路
  任何有效的教学就是意味着想方设法地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多的最有用知识,为了达成这个目标,教师在上课之前一定要做好准备,也就是备好课,有效的开发和整合课堂资源,优化资源。如何备好一节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把握教材的编排,吃透重难点。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基本上每个学科都推出了各种教材,教材的内容和体系都焕然一新,总体上大大减轻了学生的负担,体现了时代意识。但是教师还是应该在此基础上熟悉教材的编排,并根据《课程标准》吃透重难点。
  (二)根据学情,重组教材的线索。每个学生的情况都不一样,每个班级的情况也不一样,教师在备课的时候一定要根据自己学生的情况备课,而不是照抄别人的教案。同时,教材内容完全符合学生实际的需要,一点儿都不需要调整,这只是一种理想的状况,在实际的教学中往往需要教师来根据学生的学情来调整,例如选修班和必修班的学生,考试对它们的要求不一样,在上同一节课时,必修班的线索要简捷明了,紧贴考试要求,而选修班的内容就要上的多一点,在完成书本知识的同时,力求升华知识点。
  (三)根据内容特点,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法。教学既是一门学科,也是一门艺术,而这门艺术最重要就是体现在教学而方法上。教学方法有很多种,我们可以根据每节内容的具体特色来选择适合本节最佳的方法。例如在上《抗日战争》时,我们最好的方法就是利用多媒体教学,播放一些关于日本国内大危机、731部队、侵华大屠杀、学生的游行、敌后抗战、日本签订投降书等的片段,让学生思考日本侵华的原因以及抗战胜利的原因和意义,从而完成教学任务。当然教学方法还有很多种,并不拘泥于哪一样,关键是要切合学生实际。
  二、良好的课堂导入。培养学生对学习本节课的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良好的导入是取得本节课成功的关键因素,一节好课必须有一个精心准备的导入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课题的导入方法有很多,总结起来主要有两类。
  一类是利用故事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针对你将讲述的内容,提供相关的典故、虚构的故事、卡通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在讲述政治家李世民时,我们可以给学生讲玄武门之变,通过这个故事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了解这个知识点,另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为什么会有玄武门之变?背景是什么?李世民上台之后又有什么事情发生?到底应该怎样评价李世民?另外一类是问些启发性的问题,针对本节内容提出一个中心问题,开局点题即告知学生本节课的学习目的和主要知识点,让学生明确的学习,激发他们追求达到目标的动机。
  三、有效的调动学生去参与教学活动
  学习就是学生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的参与程度是学习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在历史教学中,历史老师必须让学生成为历史学习的真正主人才能提高学习的效率。新课程实施以来,
  “教学重活动”得到广泛的认同与注重,但许多人认为活动就是教师问学生答或者有课必讨论,只要让学生“动”了,就是一节好课了。其实不然,教师在组织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如何有效的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在上活动课的时候,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分组,一般以前后座自然组合更便捷,每组设一组长,负责召集、指挥、记录学习的成果;其次在上课的过程中要合理的安排时间,一场讨论至少需要五到十分钟,否则会影响效率;再次在学生展开讨论之前一定要让学生明白他们讨论的目标是什么,而不是一阵瞎讨论,结果连本节课的内容是什么都不知道了;最后在讨论结果出来之后教师的评价要及时,而且要给予积极的鼓励的话语,如“大家的发言很积极、很踊跃”“你的观点很新颖,只是论证的材料上要是能更充分就好了”“希望今后在语言的表达上能更有条理”,这些话能给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精彩实用的课堂小结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若能精心设计一个科学、策略、回味无穷的小结,不仅可以按意识规律即时复习,巩固知识,反馈教学效果,而且可以对所学知识内容进行梳理、概括、深化,并与前后面的教学内容建立某种联系,特别是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培养能力、开发智力、启迪思维,增添课堂教学的艺术性,给学生以成功的希望。一般来说课堂的小结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联想。为了激发学生的情感,诱发学生的思维,教师在完成本节课堂教学任务的同时还可以引发学生对以前所学知识的记忆,例如,在学习完罗斯福新政之后,针对“新”可以联想到美国90年代的新经济、苏联的新经济政策、中国的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相关内容。
  (二)比较。将不同的相关知识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各自的特点,使学生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更好的理解本课知识,例如,在讲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之后,我们可以比较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看它们成功的地方和失误的地方,从而更好的总结经验和教训。
  (三)练习。内容结束之后可以适当的安排一定的练习,通过学生做练习的过程来查漏补缺,看看学生还有哪些知识点没有记好,及时弥补,还可以突出重难点。
  (四)列表。通过表格可以清晰简单直观的看到本课的知识点,例如在学习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时我们可以绘制这样一直表格,让学生自己填写。
  五、简捷高效的当堂小练习
  适当而巧妙的布置小练习是检验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也是知识点巩固的主要手段,它能起到趁热打铁的作用。对于当堂的小练习我们可以布置几题选择题或一个材料题或一个讨论题,不管是哪种题型,我们老师在上课之前一定要认真准备,在作业的布置上一定要体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少而精,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思考,并且教师要当堂讲评,给学生一个明确的答案,力求作业当堂解决问题,不留小尾巴,这样才能达到效果。
  教书育人是每个教师的责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完成这个责任的最重要的一步。而实现新课改的目标,减轻教师和学生的负担,也还是在于课堂效率的提高。
其他文献
“创新是—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当今世界科技高度发展,国际竞争十分激烈。其竞争,归根到底是国民素质的竞争,这就要求我们大力开展素质教育,而核心内容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所谓创新能力,是指人们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寻找新颖独创答案的能力。培养这种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有一套引导学生创新的方式方法。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笔者进
期刊
镇原县地处甘肃省东部、庆阳市西南部,属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甘肃中东部干旱县之一。全县总人口51.4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9.39万人,是一个人口大县、传统农业大县、文化教育大县、财政收入穷县。但在这样一个国家级贫困县,老百姓崇文重教的传统底蕴深厚,深入人心,远近闻名。当一批批莘莘学子走出贫困大山,开始步入富丽堂皇的大都市校园时,我们不能回避事实的另一面——一大批原本就不景气的农村家庭开始因孩
期刊
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新课程倡导教学要以人为本,即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初中数学教学可根据学生特点,结合教学内容,适时运用激励法,激发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增强他们的求知欲,发掘其潜能,提高教学成绩。  激励即激发和鼓励,所谓激励教学法,就是在教学中借助一定方式或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其产生一种内在驱动力,诱发学习行为,并朝着期望的目标努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促
期刊
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实施,英语教师开始用新理念新方法,去面对新课改的挑战。我们英语教师如何在教学中胜任新的教学任务,顺利地完成新课程的实施,贴近学生生活,让英语课堂更精彩,使英语教学充满更多生机和活力呢?笔者通过教学实践感触颇深,现谈几点体会。  一、变教师讲台为扮演舞台  教学是一个师生双方互动的过程。师生两方面积极性的充分发挥与协调配合,是教学成功的重要前提。只有变教师的“独角戏”为师生的“交
期刊
在长期教学实践中,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许多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始终采取不放心、不放手的强化训练,无论是识字、写作、还是阅读,都实行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认为似乎这样才能让学生达到教师所期望的目标。实际上,教师应把学生们放在教育教学的“主体”地位,充分让他们展示其自身的才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变以前的被动学为主动学,呆板学为灵活学,苦学为乐学。笔者认为,在语文教学中,更重要的是应让学生体验到阅读的快乐。
期刊
语文素养是以语文能力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有机融合。怎样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认为可采取以下几点做法。  一、利用课堂阅读教学。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语文课程含有丰富的情感,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对学生心灵的震撼是极其深远的。教材中的课文篇数虽然有限,但却是学生积累和吸收优秀文化营养的主要窗口
期刊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通过创设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为学生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关注学生的情感,帮助他们改进学习方式,使他们成为学习主体,培养他们综合运用语言能力,从而提高英语教学质量。运用多媒体优化英语课堂教学应着眼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利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情感。创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情感因素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的体
期刊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及精神是时代的要求,语文教学特别是小学语文的教学活动,应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善于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创新素材,把创新教育具体落实到课堂教学中的每一环节,使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得到充分的开发与培养。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  一、营造气氛  小学语文教学要创新,首先要有和谐、活泼的气氛,使其有助于学生创新意识得到发展。学生只有在轻松、和谐的环境中才能发挥主动性,
期刊
《课程标准》强调: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在教学中恰当地创设课堂情境,可以很好地落实这一数学理念。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恰当地创设课堂情境,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可使学生获得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体会数学与自然、社会、人类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建构有价值的数学知识,获得情感、能力、知识的全面发展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学习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新的教育理念是“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这句话运用到课堂中,就应该是“为了一切师生,为了师生的一切”。数学课堂应该是师生展开心灵对话的舞台,是师生彼此舒展灵思的空间,是师生共同探索世界的窗口。教师要让学生“动”起来,把数学课堂变成“动感地带”。  一、尊重学生。信任学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