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大学邱德拔体育馆是一座多功能的综合性体育馆,曾经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乒乓球比赛的主赛场使用,也是北大的地标性建筑之一。2011年落成的壁球厅位于体育馆地下二层,在整个北大体育馆的结构中并不起眼,却承办过中国壁球巡回赛等国内高水平壁球赛事,中国乃至亚洲壁球的顶尖好手们都曾在这里留下过足迹。
除了北京大学,深圳大学、上海体育学院、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都拥有自己的壁球馆,也开设壁球课程。各地有相当数量的壁球爱好者,他们组建了自己的社团和业余赛事。但比起羽毛球、网球这些动辄上亿人参与的全民运动,中国壁球的处境就像壁球厅之于邱德拔体育馆地下二层一样,仍然被挤在夹缝中。
“半路出家”的中国队
相比于壁球运动在香港的根基深厚,中国大陆在壁球运动上仍然处于摸索阶段。香港公开赛这样的高级赛事,中国球员还没有足够的参赛实力。
蒋健是上海体育学院一名壁球老师,同时担任中国国家壁球队总教练。笔者与他相识,是在2013年东亚运动会上,看着欧咏芝、陈浩铃等香港选手在弟子面前摘下金牌,蒋健的神情从容而淡定。他知道,目前中国壁球的实力还无法与香港抗衡。
“我已经很满意了,这次中国队阵容是这几年来最强的。其实可以打得更好,输给韩国,我们觉得蛮可惜的”,蒋教练说。去年在天津举行的东亚运动会是今年仁川亚运会之前中国壁球队能够参加的最高水平的综合性赛事,中国队拿到了一银一铜,蒋健的女弟子李东锦在女单半决赛中淘汰了香港知名女子壁球手陈浩玲闯进决赛,创造了中国壁球在东亚运征战的最好成绩。
蒋健说:“能拿到这样的成绩,与队员的努力是分不开的,非常不错。女队的进步有目共睹,男队的进步也很快。我们近期的目标是女队战胜日本、韩国,男队的实力有点差距,但也可以发起冲击。”
“发展壁球,我们没有根基”,蒋教练叹息道。如今这支备战仁川亚运会的中国队组建才5年,运动员都是从羽毛球“改行”而来,就连主教练蒋健过去也主要从事羽毛球运动。“在中国,壁球运动的普及程度不高。我们虽然是专业运动员,但接触壁球起步晚,基本功还需花时间打磨。羽毛球、乒乓球都有大量的人才从小从事这项运动,很容易选出来拔尖的人,中国的壁球水平低,主要是基数太小”。
成为壁球运动员的条件和网球羽毛球类似。壁球很像网球,少不了半路的截击和对对手大范围的调动,手上的发力与触球也接近于网球,但脚步移动又像羽毛球,需要前后左右跑动。
值得欣慰的是我国对于壁球专业人才的培养从去年开始逐渐跟进,一批十三四岁的孩子成为培养对象,用蒋健的话讲,这算是能够系统训练的第一批,“普及壁球运动需要时间,还是先做好本职工作吧。抓好我们的队员,让他们登上国际舞台,让更多的人知道壁球,我们目前只能做到这些了”。
“东亚独苗”香港
壁球诞生于19世纪初的英国,由哈罗公学的学生发明。它的英文名为squash,因球在猛烈触及墙壁时发出的声音而来。随着殖民扩张,壁球运动逐渐被带到世界各地。如今的世界壁球强国与地区中,诸如澳大利亚、加拿大、印度、巴基斯坦,都是英联邦国家。“美国的壁球运动也很普及,美国高校中也有类似于NCAA的壁球联赛,各教育阶段都有”,蒋健说。
壁球运动在香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香港一共拥有超过700块壁球场,论参与者占人口比例,是世界之最。香港公开赛每年吸引了世界男、女前30名的高手参赛,无论办赛规模还是奖金金额,均能排在世界前五,与英国公开赛、在美国纽约举行的冠军赛和世界公开赛并称为壁球界的“四大满贯”。蒋健说,中国球员还没有参加过大满贯赛事,只参加过一些小型比赛和中国公开赛。“中国公开赛的级别现在也很高,世界前十名的选手这两年也报名参赛了。我们的李东锦、顾金玥对这些比赛发起了冲击。但是很困难,中国球员要从资格赛打起,在实力上还是有差距”。
中国香港奥委会经过不懈努力,终于争取到2009年在香港举办的第五届东亚运动会上,将壁球列入正式比赛项目。香港在这一项目上体现出高出东亚所有对手的实力,在第五届与第六届东亚运动会上囊括了该项目的冠军。只有在亚运会上,香港的霸主地位才会受到威胁,巴基斯坦、马来西亚等也是壁球强国。在2010年广州亚运会上,马来西亚夺得壁球项目4枚金牌中的3枚。
欧咏芝与李浩贤是香港壁球队总教练蔡玉坤门下的得意弟子,在当今壁球世界中代表华人的最高成就。2010年亚运会上,欧咏芝在女子单打决赛中不敌世界排名第一的马来西亚选手妮科·大卫,取得银牌。2013年,欧咏芝在亚锦赛夺冠,成为今年仁川亚运会上的夺冠热门。李浩贤男子单打世界排名第三十一位,是香港历史上排名最高的男子壁球手。
“香港曾经属于英联邦,因此壁球运动十分普及”,蔡玉坤说,“打壁球的年轻人很多,供我们选择的人才数量也很可观”。中国内地对壁球运动的认同显然差多了,“壁球场馆主要集中在一些高档酒店和高档小区,还有外国人出入的地方”,蒋健感慨道。
入奥?他们不急
说起壁球,就不能不说说这项运动坎坷的冲奥之路。去年,壁球入奥再现曙光。国际奥委会执行委员会在当年2月召开会议,打算从28个比赛大项中剔除一个,让这个项目在当年9月举行的第125次全会上与其余7个备选项目PK,胜出者成为2020年东京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国际壁联为此全力展开拉票行动。
作为亚洲壁球协会主席的的梅应源,当得知国际奥委会执行委员会投票出局的项目竟是摔跤,他的心便凉了半截。不出所料,摔跤的出局甚至惊动了俄罗斯总统普京,在摔跤、壁球与棒垒球进行的最后PK环节中,摔跤以过半票数重返奥运会。 “国际奥委会的入奥规则总在改变,壁球每次都差那一点点”,梅应源先生至今仍然愤愤不平,“虽然很难说是什么阻碍壁球入奥,但国际奥委会其实很主观。事实上,壁球已经改变很多了,现在比赛场地又升级为玻璃墙,对于电视转播非常利好。我不明白摔跤为什么踢出去又放了进来,应该给新事物更多的机会”。不过,梅先生也在这个过程中看到了新希望:“国际奥委会前任主席罗格之所以强调项目‘瘦身’,是不希望奥运会成为主办城市的负担。巴赫上任之后坚持这个大原则,他在奥运会比赛项目的设定上认为可以更加灵活,28个大项不一定就是上限。”
对于职业选手来说,入奥可能并不是他们最为关心的事。李东锦说:“壁球未入奥,对我们多少有一点影响,可能职业发展会受阻。但是作为运动员,这个项目本身是很有发展潜力的,我还会继续练下去。”
香港队球手李浩贤对于入奥也并不太在意:“不可能每一种运动都是奥运项目吧,奥运会也只有28个项目而已,很多伟大的运动都是非奥项目,我相信壁球有一天会进入奥运大家庭。不能因为不是奥运项目就气馁,我们依然会自强不息。”
梅应源坦言,入奥是几代壁球人的梦想,并不会因为几次失败而放弃。他强调,壁球的优势在于发展均衡,占地面积小,推广意义很大,“巴赫主席并不排斥增加比赛项目,希望这股新风让壁球入奥不用再等好多年”。
壁球规则
一、发球
发球时至少一脚须踩在发球区内,将球直接发至前墙发球线以上出界线以下并反弹至对方后场半区内才算有效。
二、比赛方法
1、热身:在比赛开始之前,参赛选手有5分钟的热身时间,主要是熟悉场地,并把球打热,使球的弹跳适合比赛要求。
2、比赛:1)目前的壁球比赛大都采用三局两胜或五局三胜制。
2)比分采用11分直接得分制,如打成10平,必须超出对手2分才算获胜。
3)第一局发球权用转拍确定。
壁球起源考
与乒乓球与羽毛球一样,壁球也是源自英国的贵族阶层。它的雏形诞生于18世纪伦敦的“舰队监狱”,犯人们在无聊时就用拍子把球打到围墙上。到了19世纪初,在上流社会子弟就读的哈罗公学,学生们也迷上这项运动。起初,学校里场地有限,为了安抚爱好网球的学生,校方把大家集中到学院里的一个小院落,让他们朝着墙壁打球。这样玩的学生逐渐多了起来,他们嫌球的弹性不够,加入橡胶改善质感。到了1864年,哈罗公学兴建起第一个壁球专用场地,标志了这项运动的创立。100年后,壁球运动有了自己的国际性组织──世界壁球联合会。
除了北京大学,深圳大学、上海体育学院、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都拥有自己的壁球馆,也开设壁球课程。各地有相当数量的壁球爱好者,他们组建了自己的社团和业余赛事。但比起羽毛球、网球这些动辄上亿人参与的全民运动,中国壁球的处境就像壁球厅之于邱德拔体育馆地下二层一样,仍然被挤在夹缝中。
“半路出家”的中国队
相比于壁球运动在香港的根基深厚,中国大陆在壁球运动上仍然处于摸索阶段。香港公开赛这样的高级赛事,中国球员还没有足够的参赛实力。
蒋健是上海体育学院一名壁球老师,同时担任中国国家壁球队总教练。笔者与他相识,是在2013年东亚运动会上,看着欧咏芝、陈浩铃等香港选手在弟子面前摘下金牌,蒋健的神情从容而淡定。他知道,目前中国壁球的实力还无法与香港抗衡。
“我已经很满意了,这次中国队阵容是这几年来最强的。其实可以打得更好,输给韩国,我们觉得蛮可惜的”,蒋教练说。去年在天津举行的东亚运动会是今年仁川亚运会之前中国壁球队能够参加的最高水平的综合性赛事,中国队拿到了一银一铜,蒋健的女弟子李东锦在女单半决赛中淘汰了香港知名女子壁球手陈浩玲闯进决赛,创造了中国壁球在东亚运征战的最好成绩。
蒋健说:“能拿到这样的成绩,与队员的努力是分不开的,非常不错。女队的进步有目共睹,男队的进步也很快。我们近期的目标是女队战胜日本、韩国,男队的实力有点差距,但也可以发起冲击。”
“发展壁球,我们没有根基”,蒋教练叹息道。如今这支备战仁川亚运会的中国队组建才5年,运动员都是从羽毛球“改行”而来,就连主教练蒋健过去也主要从事羽毛球运动。“在中国,壁球运动的普及程度不高。我们虽然是专业运动员,但接触壁球起步晚,基本功还需花时间打磨。羽毛球、乒乓球都有大量的人才从小从事这项运动,很容易选出来拔尖的人,中国的壁球水平低,主要是基数太小”。
成为壁球运动员的条件和网球羽毛球类似。壁球很像网球,少不了半路的截击和对对手大范围的调动,手上的发力与触球也接近于网球,但脚步移动又像羽毛球,需要前后左右跑动。
值得欣慰的是我国对于壁球专业人才的培养从去年开始逐渐跟进,一批十三四岁的孩子成为培养对象,用蒋健的话讲,这算是能够系统训练的第一批,“普及壁球运动需要时间,还是先做好本职工作吧。抓好我们的队员,让他们登上国际舞台,让更多的人知道壁球,我们目前只能做到这些了”。
“东亚独苗”香港
壁球诞生于19世纪初的英国,由哈罗公学的学生发明。它的英文名为squash,因球在猛烈触及墙壁时发出的声音而来。随着殖民扩张,壁球运动逐渐被带到世界各地。如今的世界壁球强国与地区中,诸如澳大利亚、加拿大、印度、巴基斯坦,都是英联邦国家。“美国的壁球运动也很普及,美国高校中也有类似于NCAA的壁球联赛,各教育阶段都有”,蒋健说。
壁球运动在香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香港一共拥有超过700块壁球场,论参与者占人口比例,是世界之最。香港公开赛每年吸引了世界男、女前30名的高手参赛,无论办赛规模还是奖金金额,均能排在世界前五,与英国公开赛、在美国纽约举行的冠军赛和世界公开赛并称为壁球界的“四大满贯”。蒋健说,中国球员还没有参加过大满贯赛事,只参加过一些小型比赛和中国公开赛。“中国公开赛的级别现在也很高,世界前十名的选手这两年也报名参赛了。我们的李东锦、顾金玥对这些比赛发起了冲击。但是很困难,中国球员要从资格赛打起,在实力上还是有差距”。
中国香港奥委会经过不懈努力,终于争取到2009年在香港举办的第五届东亚运动会上,将壁球列入正式比赛项目。香港在这一项目上体现出高出东亚所有对手的实力,在第五届与第六届东亚运动会上囊括了该项目的冠军。只有在亚运会上,香港的霸主地位才会受到威胁,巴基斯坦、马来西亚等也是壁球强国。在2010年广州亚运会上,马来西亚夺得壁球项目4枚金牌中的3枚。
欧咏芝与李浩贤是香港壁球队总教练蔡玉坤门下的得意弟子,在当今壁球世界中代表华人的最高成就。2010年亚运会上,欧咏芝在女子单打决赛中不敌世界排名第一的马来西亚选手妮科·大卫,取得银牌。2013年,欧咏芝在亚锦赛夺冠,成为今年仁川亚运会上的夺冠热门。李浩贤男子单打世界排名第三十一位,是香港历史上排名最高的男子壁球手。
“香港曾经属于英联邦,因此壁球运动十分普及”,蔡玉坤说,“打壁球的年轻人很多,供我们选择的人才数量也很可观”。中国内地对壁球运动的认同显然差多了,“壁球场馆主要集中在一些高档酒店和高档小区,还有外国人出入的地方”,蒋健感慨道。
入奥?他们不急
说起壁球,就不能不说说这项运动坎坷的冲奥之路。去年,壁球入奥再现曙光。国际奥委会执行委员会在当年2月召开会议,打算从28个比赛大项中剔除一个,让这个项目在当年9月举行的第125次全会上与其余7个备选项目PK,胜出者成为2020年东京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国际壁联为此全力展开拉票行动。
作为亚洲壁球协会主席的的梅应源,当得知国际奥委会执行委员会投票出局的项目竟是摔跤,他的心便凉了半截。不出所料,摔跤的出局甚至惊动了俄罗斯总统普京,在摔跤、壁球与棒垒球进行的最后PK环节中,摔跤以过半票数重返奥运会。 “国际奥委会的入奥规则总在改变,壁球每次都差那一点点”,梅应源先生至今仍然愤愤不平,“虽然很难说是什么阻碍壁球入奥,但国际奥委会其实很主观。事实上,壁球已经改变很多了,现在比赛场地又升级为玻璃墙,对于电视转播非常利好。我不明白摔跤为什么踢出去又放了进来,应该给新事物更多的机会”。不过,梅先生也在这个过程中看到了新希望:“国际奥委会前任主席罗格之所以强调项目‘瘦身’,是不希望奥运会成为主办城市的负担。巴赫上任之后坚持这个大原则,他在奥运会比赛项目的设定上认为可以更加灵活,28个大项不一定就是上限。”
对于职业选手来说,入奥可能并不是他们最为关心的事。李东锦说:“壁球未入奥,对我们多少有一点影响,可能职业发展会受阻。但是作为运动员,这个项目本身是很有发展潜力的,我还会继续练下去。”
香港队球手李浩贤对于入奥也并不太在意:“不可能每一种运动都是奥运项目吧,奥运会也只有28个项目而已,很多伟大的运动都是非奥项目,我相信壁球有一天会进入奥运大家庭。不能因为不是奥运项目就气馁,我们依然会自强不息。”
梅应源坦言,入奥是几代壁球人的梦想,并不会因为几次失败而放弃。他强调,壁球的优势在于发展均衡,占地面积小,推广意义很大,“巴赫主席并不排斥增加比赛项目,希望这股新风让壁球入奥不用再等好多年”。
壁球规则
一、发球
发球时至少一脚须踩在发球区内,将球直接发至前墙发球线以上出界线以下并反弹至对方后场半区内才算有效。
二、比赛方法
1、热身:在比赛开始之前,参赛选手有5分钟的热身时间,主要是熟悉场地,并把球打热,使球的弹跳适合比赛要求。
2、比赛:1)目前的壁球比赛大都采用三局两胜或五局三胜制。
2)比分采用11分直接得分制,如打成10平,必须超出对手2分才算获胜。
3)第一局发球权用转拍确定。
壁球起源考
与乒乓球与羽毛球一样,壁球也是源自英国的贵族阶层。它的雏形诞生于18世纪伦敦的“舰队监狱”,犯人们在无聊时就用拍子把球打到围墙上。到了19世纪初,在上流社会子弟就读的哈罗公学,学生们也迷上这项运动。起初,学校里场地有限,为了安抚爱好网球的学生,校方把大家集中到学院里的一个小院落,让他们朝着墙壁打球。这样玩的学生逐渐多了起来,他们嫌球的弹性不够,加入橡胶改善质感。到了1864年,哈罗公学兴建起第一个壁球专用场地,标志了这项运动的创立。100年后,壁球运动有了自己的国际性组织──世界壁球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