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创新思政课课堂教学模式,加强思政课师资队伍团队整体性建设,探索思政课教学部门与学校思想文化教育力量的资源整合,拓展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渠道,是应对社会思潮对大学生侵袭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社会思潮;大学生;整体性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10-0214-02
当前对大学生产生影响的诸多社会思潮中,既有居于领导地位的主流马克思主义思潮,也有各种各样的非主流思潮。如何在多元多样多变的社会思潮中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事关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培养。
思想政治理論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主要阵地,也是帮助大学生抵制各种不良社会思潮的主要渠道。创新思政课课堂教学模式,加强思政课师资队伍团队整体性建设,探索思政课教学部门与学校思想文化教育力量的资源整合,拓展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渠道,是应对社会思潮对大学生侵袭的有效策略。
一、把质疑式教学作为创新思政课课堂教学模式的突破口
当前思政课的授课对象是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出生的新一代青年学生,他们易于接受新事物,关心社会热点问题,平等意识、独立思考意识强烈。思政课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体的单向灌输型的讲授方式,缺乏与学生交流,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创造等主体性特征被遏制,学生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普遍厌烦、漠不关心甚至排斥。这种外在强制方式,不注重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兴趣的激发、主体性的调动。马克思说:“‘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课堂教学如果不了解当代大学生特点,不对教学方法及时进行改革创新,就没有针对性、实效性可言,很难实现教学目的。
问题式学习对教师而言是一种教学方法,从学生的角度分析是一种学习方式。问题式学习强调问题驱动学习,问题贯穿学习过程的始终,创设问题型学习环境,主张在解决问题中获得知识并发展能力。质疑式教学是问题式教学方法的主要形式,教师通过不同渠道设计、引导和启发学生提出疑问,通过引发学生的认识冲突,激发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与学生共同解决疑问,从而达成教学目的。
在思政课教学实践中,把质疑式教学作为创新思政课课堂教学模式的突破口。如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回击历史虚无主义的质疑式教学案例:鸦片战争是因为林则徐禁烟得罪英国人引起的吗?如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针对“普世价值”的质疑式案例设置:“价值有‘普世’的吗”或“世界存在普适、永恒的价值吗”;又如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针对民主社会主义思潮的质疑式设问:“民主社会主义就是民主的社会主义吗?”;“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针对民主社会主义思潮设问:“我国社会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资本主义吗?”思政课教师只有敢于直面问题,积极回应学生的质疑,才能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解决思想困惑。实践证明,质疑式教学是引导学生认识形形色色的社会思潮,并自觉抵制不正确社会思潮的有效教学手段。
二、统筹推进思政课课程的整体性建设
社会思潮传播多元多样、内容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对大学生产生了较大冲击,仅靠授课教师的倾情讲授,某门思政课的精心组织,某一教学方法的创新拓展,已不能应对当前非马克思主义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的全方位侵蚀。只有整体推进思政课课程、学科、师资队伍建设,才能在与各种社会思潮斗争中坚守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一元主导地位。
1.统筹推进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整体性建设。思政课的四门核心课程都具有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但内容有很多重复之处。另外,高校思政课与中学思政课程的内容也多有重叠,相同教学内容如何协调,这都需要从思政教学部的整体性高度进行宏观构建。如“纲要”课要成为反击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主要战场,“原理”课要面对的主要对手是民主社会主义,而化解普世价值思潮应由“基础”课和“概论”课来协同作战。
2.统筹推进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环节整体性建设。首先,思政课各门课程要不断丰富社会实践课的教学内容和形式,并与课堂教学内容紧密衔接。如“纲要”在组织学生对博物馆,历史陈列馆,遗迹、遗存、纪念地等进行参观时,要把引导学生正确辨别历史虚无主义思想的相关设计考虑在内。“概论”课在组织实践教学走访企事业单位、农村社区,接触了解社会时,教学团队要有针对民主社会主义、普世价值等思潮的实践教学议题设计。其次,要从大思政教学整体设计的高度统一规划,各门思政课要针对课程特点、大学生的专业结构来设计实践重点。
3.统筹推进思政课网络课程整体性建设。对互联网传媒上话语权的争夺,是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导地位的关键。在当今教育互联网时代,免费MOOC带来的世界高等教育的创新革命,已在全球高等教育领域产生巨大影响。国内众多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伴随着MOOC、翻转课程、微课的流行,在线教育已极大地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固定时间、空间,固定教师的模式。问题的严重性在于目前很多高校思想政治课网络课程在开发和运用中仍没有引起高度的重视。如果还在固守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思维,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阵地主渠道被各种社会思潮步步蚕食绝非危言耸听。思政教学部门与学校宣传、团学、各管理部门对学校思想政治、校园文化网络进行统一建设、统筹兼顾、分工协作就显得非常迫切。当前应更加重视在大学生群体中广泛应用影响巨大的以手机为媒介的自媒体平台。如思政课公众微信平台不仅要及时建设,而且要提供管理维护、舆情监控、平台互动,并为大学生所接受、喜爱,进而发挥马克思主义思想文化的正能量影响。
三、加强思政课学科的整体性建设
由于思政课学科整体性建设缺乏统一规划,思政课教师们往往单兵作战,各门思政课教师研究方向多较单一,在面对各种社会思潮冲击时,专而不博,主动迎战的意识不强,能力不足。原有的学科建设模式已不能适应互联网时代社会思潮全方位全立体对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带来的冲击与挑战。只有加强四门思政课的统筹,才能有效解决思想政治课学科建设的短板,才能把思政课熔铸成一个组织有力、分工有序、高度协调统一的学科群,在与非马克思主义社会思潮争夺青年大学生中赢得主动。
四、创新思政课师资队伍的整体性建设
思政课教师队伍的政治理论素养和教育教学业务能力的不断提高是无止境的。国家正在采取措施完善国家级示范培训、省级分批轮训、学校全员培训的三级培训体系。高校应把对思政课师资队伍的系统培养规范化、制度化,以提高学历层次、访学、研修、远程培训、微培训、挂职锻炼、轮岗交流等形式提高思政师资队伍的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
育人是大学的中心工作和根本任务,大学的育人功能需要高校全员全方位地整体性创建,仅靠思政教学部门的力量远远不够,必须动员所有大学所有工作者来共同建设。坚持思政课与专业课相结合,注重发挥所有课程的育人功能、所有老师的育人职责。教师教书育人,还要联动管理人员、教辅人员、后勤职工等服务育人、管理育人。思政课与人文社会科学,与其他公共课,与专业课、基础课,思政部门与学校党务、政工、共青团、学生工作部,要进行统一规划和建设,实现整合学校思想文化资源,形成学校全员全方位参与思想政治建设的合力。
要联合社会资源参与到师资队伍整体性建设中,聘请校内外各行业的专家学者来做专题讲授,这对相关专业的大学生而言,往往会带来很好的教学效果。2015年7月,由中组部、中宣部、教育部联合发文要求领导班子干部上讲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要求保证每所高校的学生每学期至少听一次地市级以上领导干部的报告或形势与政策课。专家学者、领导干部有研究专长和工作实践,更能从各种社会思潮思想产生的思想与现实土壤根源上分析,更有针对性,更具说服力。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103.
[2]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Z].〔教社科(2015)2号〕.
关键词:社会思潮;大学生;整体性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10-0214-02
当前对大学生产生影响的诸多社会思潮中,既有居于领导地位的主流马克思主义思潮,也有各种各样的非主流思潮。如何在多元多样多变的社会思潮中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事关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培养。
思想政治理論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主要阵地,也是帮助大学生抵制各种不良社会思潮的主要渠道。创新思政课课堂教学模式,加强思政课师资队伍团队整体性建设,探索思政课教学部门与学校思想文化教育力量的资源整合,拓展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渠道,是应对社会思潮对大学生侵袭的有效策略。
一、把质疑式教学作为创新思政课课堂教学模式的突破口
当前思政课的授课对象是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出生的新一代青年学生,他们易于接受新事物,关心社会热点问题,平等意识、独立思考意识强烈。思政课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体的单向灌输型的讲授方式,缺乏与学生交流,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创造等主体性特征被遏制,学生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普遍厌烦、漠不关心甚至排斥。这种外在强制方式,不注重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兴趣的激发、主体性的调动。马克思说:“‘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课堂教学如果不了解当代大学生特点,不对教学方法及时进行改革创新,就没有针对性、实效性可言,很难实现教学目的。
问题式学习对教师而言是一种教学方法,从学生的角度分析是一种学习方式。问题式学习强调问题驱动学习,问题贯穿学习过程的始终,创设问题型学习环境,主张在解决问题中获得知识并发展能力。质疑式教学是问题式教学方法的主要形式,教师通过不同渠道设计、引导和启发学生提出疑问,通过引发学生的认识冲突,激发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与学生共同解决疑问,从而达成教学目的。
在思政课教学实践中,把质疑式教学作为创新思政课课堂教学模式的突破口。如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回击历史虚无主义的质疑式教学案例:鸦片战争是因为林则徐禁烟得罪英国人引起的吗?如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针对“普世价值”的质疑式案例设置:“价值有‘普世’的吗”或“世界存在普适、永恒的价值吗”;又如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针对民主社会主义思潮的质疑式设问:“民主社会主义就是民主的社会主义吗?”;“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针对民主社会主义思潮设问:“我国社会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资本主义吗?”思政课教师只有敢于直面问题,积极回应学生的质疑,才能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解决思想困惑。实践证明,质疑式教学是引导学生认识形形色色的社会思潮,并自觉抵制不正确社会思潮的有效教学手段。
二、统筹推进思政课课程的整体性建设
社会思潮传播多元多样、内容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对大学生产生了较大冲击,仅靠授课教师的倾情讲授,某门思政课的精心组织,某一教学方法的创新拓展,已不能应对当前非马克思主义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的全方位侵蚀。只有整体推进思政课课程、学科、师资队伍建设,才能在与各种社会思潮斗争中坚守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一元主导地位。
1.统筹推进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整体性建设。思政课的四门核心课程都具有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但内容有很多重复之处。另外,高校思政课与中学思政课程的内容也多有重叠,相同教学内容如何协调,这都需要从思政教学部的整体性高度进行宏观构建。如“纲要”课要成为反击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主要战场,“原理”课要面对的主要对手是民主社会主义,而化解普世价值思潮应由“基础”课和“概论”课来协同作战。
2.统筹推进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环节整体性建设。首先,思政课各门课程要不断丰富社会实践课的教学内容和形式,并与课堂教学内容紧密衔接。如“纲要”在组织学生对博物馆,历史陈列馆,遗迹、遗存、纪念地等进行参观时,要把引导学生正确辨别历史虚无主义思想的相关设计考虑在内。“概论”课在组织实践教学走访企事业单位、农村社区,接触了解社会时,教学团队要有针对民主社会主义、普世价值等思潮的实践教学议题设计。其次,要从大思政教学整体设计的高度统一规划,各门思政课要针对课程特点、大学生的专业结构来设计实践重点。
3.统筹推进思政课网络课程整体性建设。对互联网传媒上话语权的争夺,是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导地位的关键。在当今教育互联网时代,免费MOOC带来的世界高等教育的创新革命,已在全球高等教育领域产生巨大影响。国内众多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伴随着MOOC、翻转课程、微课的流行,在线教育已极大地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固定时间、空间,固定教师的模式。问题的严重性在于目前很多高校思想政治课网络课程在开发和运用中仍没有引起高度的重视。如果还在固守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思维,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阵地主渠道被各种社会思潮步步蚕食绝非危言耸听。思政教学部门与学校宣传、团学、各管理部门对学校思想政治、校园文化网络进行统一建设、统筹兼顾、分工协作就显得非常迫切。当前应更加重视在大学生群体中广泛应用影响巨大的以手机为媒介的自媒体平台。如思政课公众微信平台不仅要及时建设,而且要提供管理维护、舆情监控、平台互动,并为大学生所接受、喜爱,进而发挥马克思主义思想文化的正能量影响。
三、加强思政课学科的整体性建设
由于思政课学科整体性建设缺乏统一规划,思政课教师们往往单兵作战,各门思政课教师研究方向多较单一,在面对各种社会思潮冲击时,专而不博,主动迎战的意识不强,能力不足。原有的学科建设模式已不能适应互联网时代社会思潮全方位全立体对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带来的冲击与挑战。只有加强四门思政课的统筹,才能有效解决思想政治课学科建设的短板,才能把思政课熔铸成一个组织有力、分工有序、高度协调统一的学科群,在与非马克思主义社会思潮争夺青年大学生中赢得主动。
四、创新思政课师资队伍的整体性建设
思政课教师队伍的政治理论素养和教育教学业务能力的不断提高是无止境的。国家正在采取措施完善国家级示范培训、省级分批轮训、学校全员培训的三级培训体系。高校应把对思政课师资队伍的系统培养规范化、制度化,以提高学历层次、访学、研修、远程培训、微培训、挂职锻炼、轮岗交流等形式提高思政师资队伍的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
育人是大学的中心工作和根本任务,大学的育人功能需要高校全员全方位地整体性创建,仅靠思政教学部门的力量远远不够,必须动员所有大学所有工作者来共同建设。坚持思政课与专业课相结合,注重发挥所有课程的育人功能、所有老师的育人职责。教师教书育人,还要联动管理人员、教辅人员、后勤职工等服务育人、管理育人。思政课与人文社会科学,与其他公共课,与专业课、基础课,思政部门与学校党务、政工、共青团、学生工作部,要进行统一规划和建设,实现整合学校思想文化资源,形成学校全员全方位参与思想政治建设的合力。
要联合社会资源参与到师资队伍整体性建设中,聘请校内外各行业的专家学者来做专题讲授,这对相关专业的大学生而言,往往会带来很好的教学效果。2015年7月,由中组部、中宣部、教育部联合发文要求领导班子干部上讲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要求保证每所高校的学生每学期至少听一次地市级以上领导干部的报告或形势与政策课。专家学者、领导干部有研究专长和工作实践,更能从各种社会思潮思想产生的思想与现实土壤根源上分析,更有针对性,更具说服力。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103.
[2]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Z].〔教社科(201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