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就是大开脑洞吗?

来源 :科幻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ia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辑手记 :
  记得大三时的一个雪天,冰、水、泥混合物薄薄地黏在地上。我从学校食堂油腻的侧楼梯下来,刚好看到书店窗口展示的《星云III·基因战争》。我捧着它一路读回宿舍,完全无视了滑倒的危险……这就是我“初见”dhew的情景。
  从上海来SFW工作前,我有幸在苹果派上听到dhew关于题为《有价格的创作》的讲座。其间他对行业的竞争和成本/收益进行了分析,强调“一个负责的科幻作者,应该努力去写卖得好的作品,而不单纯是自我满足的作品”。在今天这篇文章中,他讲述了如何选择和判断“脑洞”,继而将之变成具体作品的几个关键要素。
  这是本栏目的第一篇专题文章,着重于个人的观点陈述。如果大家想作相关讨论,欢迎发电子邮件到[email protected],我会选出有价值的内容在后续栏目中刊出。
  这天,一个朋友在QQ上戳我:“我的科幻小说写了个开头,你帮我看看呗。”
  那个开头大致是这样的:
  很久很久以前,在一个遥远的银河……
  我看了这句话,就把文件关掉,问她:“你准备写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她说:“我准备写一场星际大战。一个宇宙商人形成的松散的自由联盟和一个以克隆人为基础、奉行奴隶制的帝国之间的战争。战争蔓延了数千年,席卷了一百光年内的多个银河系,数千颗可居住的行星都被卷入其中,整个银河都飘浮着毁于战争的战舰残骸……”
  我被她的野心吓到了,“你准备写几百万字呢?”
  她很奇怪地看着我,说:“为什么要写几百万字呢?故事的核心是这个帝国的公主爱上了一个自由商人的儿子,两人在大宇宙战争的狂澜中寻找真爱啊!”
  我擦去冷汗,“如果是为了写这么一个故事的话,可以不用这么惊天地泣鬼神的背景吧?”
  她摇头道:“不然怎么衬得出这爱情的伟大呢?”
  我就只好祝她写作顺利了。
  过了几天,她又在QQ上戳我:“哎,我又写了一个开头,你帮我看看呗。”
  这个开头大致是这样的:
  他是翼人族的王子,而她是人鱼族的公主……
  我关掉文件,对她说,奇幻这一块我不是很熟。
  她发来很惊讶的表情,“这是科幻啊!你看,这颗行星的重力比较低,所以进化出了一种有翼人,而海里进化出了一种人鱼。”
  我很想说这不是两个人,而是两个物种,他和她是有繁殖障碍的,或者至少是有审美差异的。例如可能一个会习惯性地在求偶时鼓起嗉囊,而另一个则希望丈夫能在危险时把小宝宝含进嘴里……
  我只好说:“你这个脑洞开得有点儿大。”
  她疑惑地问:“写科幻难道不就是大开脑洞吗?”
  我觉得这里面有很深的误解。
  年轻的科幻作者们大都被诸多经典科幻作品轰炸过一遍。那些精彩绝伦的创意,拉大了我们对脑洞的期待,例如:
  “真的有神存在!人类的存在只是它小心翼翼计算并培育的结果。”(《计算中的上帝》,罗伯特·J.索耶)
  “真的有外星人!而且外星人都相互敌视,谁出声灭谁。”(《三体》,刘慈欣)
  “几万年后,人类会建立起横跨宇宙的巨大帝国。这帝国会因为缺乏内聚力而毁灭,然后一群被放逐到宇宙边缘的科学家开始了重建宇宙文明的历程。”(《基地》系列,阿西莫夫)
  而科幻电影紧随其后,开出了更多毫无下限的脑洞:
  “穿越虫洞,在黑洞边缘寻找宜居星球。”(《星际穿越》)
  “所有人都是缸中之脑。”(《黑客帝国》)
  “大脑开发到100%你就会变成神。”(《超体》)
  这无数脑洞,让作者们觉得,科幻文艺就是得语不惊人死不休。
  可当我们真的去写,却发现好像不是那么回事。
  例如,我们把上面那些经典作品缩成一句话时,你还觉得震撼吗?感动吗?
  这就是很多作者碰到的第一个门槛:哪怕想法突破天际,但写不出来,也就只是脑洞而已。作者必须把“想法”变成“现实”。而这时,超大的脑洞只会带来同样巨大的麻烦。
  现代人的见多识广远,超你想象。你能想到的,早有人想到了,写出来了,拍成电影了。而另一方面,就算你想到了一个别人还没写过的大尺度的东西,几十万人的生离死别,地质级别甚至天文级别的灾难场景,这些是你拍拍脑袋就能呈现在纸上吗?
  就算描写出了天文级别的灾难场景,勾勒出了一整个异种文明的形态,这个故事就算完成了吗?
  这是脑洞大开时会碰到的第二个问题:一个科幻设想,需要一个与之匹配的情感内核。
  什么是情感内核?我们来举个例子。
  《科幻世界·译文版》2010年3月发表的波尔·W.安德森的长篇《宇宙过河卒》①,就开了这样一个突破天际的脑洞。
  “这是一艘可在太空中自动收集燃料、自给自足的飞船。它从地球出发,踏上了探索的航程。按照计划,船员们将用五年时间飞抵目的地。以地球时间计算,则是三十三年。但飞船出现了无法解决的重大故障,它无法减速,只能持续飞行,速度越来越快,与外部的时差也越来越大。飞船内一分钟,世上已千年。”
  随着时间膨胀效应的加剧,当船员们终于可以维修飞船的时候,宇宙时间已经过去了数百亿年,太阳系早已不复存在,甚至整个宇宙都开始坍塌并毁灭。船员们只能驾驶飞船义无反顾地飞向新诞生的宇宙,寻找着自己的最终归宿。
  我们看到船员们被囚禁在无尽的虚空中,窗外是冰冷与黑暗。在他们身后,太阳系正在远去乃至消亡,前方是跨越整个宇宙的漫漫航程。孤独、绝望,对身后整个宇宙的缅怀,对未来的脆弱期望,所有这些情感自然而然地迸发出来。
  这才是正确地使用脑洞的方式:你笔下的宏观景象或丰富细节必须带着某种情感。这种情感从你心间迸发,但却必须编织成某种意象,诉诸笔端,由小说中的角色来表达,或由读者在阅读时自然而然地体会到。   在《宇宙过河卒》里,这种绝望中迸发出的强烈情感与之后义无反顾奔向新世界的决然,就是小说的情感内核。
  这个内核与科幻设想结合紧密,甚至到了脱离时间膨胀、宇宙热寂的设定就无法存在的地步。而在写的时候,作者还处理得很巧妙,所有天文尺度的宏大想象都自然而然地托举出人类的孤独与绝望。
  所以脑洞大开并不可取,开一个合适的脑洞才是正确的选择。
  怎么叫合适呢?合适就是,当你抓住这个脑洞时,你会同时获得与之匹配的某种情感。或者是置身其中的角色的情感,或者是阅读时读者的情感。你要想着怎么处理,才能让这情感更自然,更生动,与你的设想结合得更紧密。
  为什么呢?
  因为决定一篇科幻小说价值的,是它表达了什么,以及表达得是否恰当。一个突破天际的脑洞固然能让读者震惊,但大多数时候,却对达到上述要求并没有什么帮助。
  所以对第一次尝试写科幻的朋友们来说,最有价值的,不是寻找那些突破天际的脑洞,而是尝试先把一个脑洞写出来,写具体。
  怎么样才叫具体呢?这里我大致说三点。
  1.逻辑性
  绝大多数科幻小说,最初都只是脑海中突然诞生的一个念头。这个念头可能是一个场景,一段对话,甚至只是一个表情。这个让你兴奋的奇妙念头在你脑中闪现,就像一道光。而你必须抓住它,为它塑造外形,才能让它继续飞翔。
  在这个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逻辑性。这个想法可以与现有的科学定律不相容,但必须自洽。小说的科幻核心可以不符合现代科学的评断,甚至完全构架在一个设想上,但必须与小说中表达出的各种元素相符,看不出明显的逻辑问题。小说越令人信服,其价值就越高,正如《巴比伦塔》(特德·姜)中,对那个突破常识直达群星之间的高塔的描写,完全不符合科学理论,却巧妙、生动,令人信服。在此基础之上营造出一种奇妙的疏离感,到最后谜底脱颖而出时,才能让人感到心悦诚服。
  2.场景感
  科幻作品很擅长从一个超出读者预期的角度展开。因为大多数情况下,科幻作品都是在描写日常生活中不常见而又可以通过科学理论合理推论出来的场景。
  要用细节填充这样的场景,让它看起来生动,而不是用大段干巴巴的理论来向读者解释。
  就像我们说冷时,如果只是说温度降到了接近零下一百度,那么读者看过就过去了。如果你写大气开始凝结,固化的氧、氮像雪花一样飘下来,“零下一百度”这个数字立刻就变得鲜活起来。
  这就是科幻写作时所应具备的场景感。请尽力寻找这样视觉化的场景,展示给你的读者。
  3.美 感
  当你想到一个科幻场景时,你要用生动的文字来描述它,表达它,让它自然而然地钻进读者的脑海中。它甚至不用像一个镜头那么具体,而是高度凝练的,甚至空灵的。例如阿瑟·克拉克在长篇小说《地光》中的描写:
  此时的地球,几乎是垂直地悬在头顶,照亮了谷底两侧相互对峙的雄伟崖壁。峡谷向左右两侧伸展开去,直到目力的穷尽处。有些地方,蓝绿色的辉光从岩石表面反射回来,产生出极为出人意料的幻景。
  萨德勒发现,当他突然扭头看去的时候,很容易把这幅景象想象成一座庞大的瀑布,而他恰好从顶端望下去,看着水流永无止息地奔向月球的深处。
  那为什么要强调具体呢?
  因为我常看到有些作者,由于沉迷于开脑洞,在落笔时发现其科幻设想与故事的主题已相去甚远。然而小说是主题优先的。于是他们要么自暴自弃地接受一部想象宏大而主题不鲜明的小说,要么回过头去把脑洞填了重挖。挖着挖着,就会发现自己其实并不那么想写一篇没法让自己兴奋的小说。
  又或者,他们想到了某个主题,却找不到与这个主题相搭配的科学设想。这就只能把主题尘封,或者用一个不那么合适的设想来搭配。在接下去的写作过程中,或者主题已经被科幻设想的逻辑性摧残得一无是处,或者出现了无法弥补的冲突而不得不停笔。
  最惨的则是,明明有着一个很棒的主题和一个设定严谨的内核,两者结合得又好,却无法很顺利地将其表达出来,无法把脑中美妙的科幻场景展现给读者,无法把笔下角色所面临的困难抉择摆在读者面前。这比没有好点子更让人挠头。
  这些都是科幻小说写作绕不过去的难题。最好的科幻小说应当在科幻内核与情感内核,乃至表达方式上都令人耳目一新。这是科幻小说的困难之处,但也正是科幻小说写作和阅读的趣味之处。
  愿以此与所有有志于科幻小说写作的年轻朋友们共勉。
  ① 该书已于2011年出版单行本。
其他文献
科技创新 / 屡败屡战 / 坚持梦想  在第一次尝试以失败告终的十天后,2019年8月4日,法国“飞人”弗兰基·扎帕塔驾驶着自己发明的飞行器成功飞越英吉利海峡,行程35千米,耗时23分钟。扎帕塔由此成为脚踏“飞板”飞越英吉利海峡的第一人。   据《每日邮报》报道,扎帕塔研制这款“飞板”已有三四年。在自家车库进行首次试飞时,他的手被卡进涡轮,失去了两根手指。  网友Byjzyu: “飞人”的一小步
“即将到站,即将到站……”  耳朵里钻进来一阵清脆的女声,李忆舟揉揉眼睛,撑着扶手从座位上站起来,抬头看了看地铁门上的显示屏,然后拿起褪色的帆布包挤到门口。  “列车运行前方是达官营站,下车的乘客请提前做好准备。”  听着熟悉的报站声,李忆舟抬起粗腿,一步跨上智能传送带上站稳。镶嵌在耳朵里的微型耳机再次响起声音:“人脸识别匹配,足印感知系统匹配。请问您是否要回广外大街318号的家中?”  “是。”
伯 父  伯父的突然死亡不但使家人措手不及,也震惊了原本宁静的山洼。  那是一个初春料峭日,乍暖还寒时。村人们在田野有一搭没一搭地做着农活,麻雀在树枝上可叫可不叫地叫着。也就是说,这是一个对村人来说无关紧要的时节。离农忙还远,土地歇息得已经很长了,一种等待的欲望慢慢膨胀着。然而,就在这样一个时节,伯父死了,还不到六十岁。他的死打破了山洼的宁静,成了这个春日的惊天雷。春天,你就靠这样的噩耗槌响人们死
慢一点,她告诫自己,一定要慢一点,这副身体已经经不起任何折腾了。  她缓缓抬起头,十度,二十度,三十度。陀螺仪朝一侧危险地倾斜了过去,她赶紧在翻倒之前停下了动作。待陀螺仪颤悠悠地晃回水平位置,她继续抬头,四十度,五十度,六十度——可眼前仍是一片黑暗。  但她并不气馁,因为要找的东西一定就在那里。稍事休息,齿轮再次启动,七十度,八十度,九十度。她几乎能听见体内的轴承在哀鸣,预示传动杆即将断裂的颤动传
“人机大战”主题征文  “‘乌鸦’‘乌鸦’,我是‘疯狗’,收到请回答。”天色黄昏般暗淡,硝烟渐散的地球战场上,一名身穿动力铠甲的中尉艰难地跋涉在沙丘间,风沙吹打在他的密闭式面罩上,他正紧张地呼叫临近的友军。  对方没有回应,中尉又呼叫:“‘袋鼠’‘袋鼠’,我是‘疯狗’,请问你们还好吗?”航天陆战队的作战小队每次出征前,都会抽签选定各自的代号,中尉运气不好,抽到了“疯狗”这个代号。  “袋鼠”没有回
演绎悲欢离合的戏台上,人设是演员们装扮成剧中人的第一层戏服,而生活中,人们大多也披着人设的外衣,各人在自己的各种角色、人设之间无缝切换。   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的“拟剧”理论指出,每个人都在社会舞台上依照各自的台本扮演相应的角色,人设是在这舞台上如名片一般自我传播的媒介。无论是公众人物还是普通百姓,构造人设都是出于同一种心理预期:包装自己,联结他人。“国民妹妹”“老干部”“反差萌”“美女学霸”的
作者简介:  拉维·泰德哈尔,在以色列的一个集体农场长大,自十五岁起出门远游。曾经生活在后种族隔离制度下的南非,现定居英国。他不仅获得过世界奇幻奖和不列颠奇幻协会奖,还曾获得坎贝尔奖提名。  1  博比·阮的导师是一位身穿浅色衣服、用法语骂人的摩洛哥大厨。博比掌握不了法语这门语言,他的专业是分子烹饪。如果他想去太空找一份工作,获得这一领域的高等学位是必不可少的。“在地球上,烹饪可以当成艺术来玩玩,
你一定想不到他们竟然会这么蠢。这里可是全国最大的太空站,数百个全息摄像头覆盖着这里的每一寸土地,而这三个混蛋竟然以为他们能抢劫货币兑换处,还想侥幸全身而退。  不错,他们的确带着几把陶瓷手枪混过了我们的安检仪器,然后在男士更衣室里把枪支组装完毕,并且另一个人还成功地从餐馆里偷了两把牛排餐刀。但是活见鬼了,难道他们觉得我们会就这么袖手旁观,眼睁睁看着他们带着赃物闲庭信步似的走出大门?  在太空站服役
导言:  霍金先生仙逝已经一月有余,他那饱受疾病折磨的身躯,已然安眠于伦敦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与牛顿、达尔文等科学巨擘共享无上荣光;而他的精神,则作为无价的遗产,留给尘世众生。纵观霍金传奇的一生,不论是科学理论的发现、科学的普及传播还是科学精神的引导,霍金先生都无愧为一代科学伟人。  在这喧哗散去、尘埃落定的时刻,让我们沉下心来,静静品味霍金留下的吉光片羽,以“继承”——这一最符合他生前期望的方式,
李淼    中国著名理论物理学家,  曾就任于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院,  为中山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研究院创办者并任院长,  同时也是诗人、科普作家。  现实生活中有没有哪些现象是高维度生物干涉造成的影响?  能够回答这个问题的很可能只有两类人:  科学家和科幻作家。  在日前于广州举行的《〈三体〉中的物理学》首发式上,这两类人就各自给出了不同的答案。  《〈三体〉中的物理学》作者、中国理论物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