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专家简介
马志英 上海市食品研究所技术总监,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上海市食品学会食品安全专业委员会主任,上海市食品协会专家委员会主任。长期从事食品生化、食品工艺和食品安全领域的科研工作,主持完成十多項国家和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
2017年3月,上海一家“网红”面包店被曝使用过期面粉,做好的面包也被放在发霉的帆布上,引发社会高度关注。2017年4月底,相关犯罪嫌疑人因涉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被检察部门批捕。
过期面粉有什么风险
制作面包的面粉是有一定加工精度、含筋量和等级要求的小麦粉。根据小麦粉的国家标准,主要的质量要求有水分、脂肪酸值、气味、口味等,还有质量安全指标(主要是真菌毒素等污染物)的限量要求。我国相关标准规定,小麦粉的水分不能超过13.5%~14%。面粉容易吸附空气中的水分,如果采用密封性能差的布袋或纸袋包装面粉,在储存期间,面粉的含水量会不断升高。含水量一旦超过标准,不但水分指标不合格,还会带来其他一系列的质量问题。因此,面粉原料生产企业会根据产品情况制定保质期,一般为6~12个月。
过期面粉的常见问题主要有理化、生物和感官指标不合格,严重的可以看到面粉颜色发黄、吸潮结块、发霉、生虫等。有的过期面粉不一定能在外观上看到变化,但经检验分析可发现问题,水分超标是最常见的情况。面粉含水量一旦超标,会继发多种其他安全问题,其中最大的危害是霉变。只要温度适宜,含水量较高的面粉很容易发生霉变。有的霉变明显,可有霉斑、结块等现象,比较容易被发现;有的霉变没有发生色变、出现霉斑等表面变化,往往闻上去也没有异味,但可能已经产生了真菌毒素,肉眼不易察觉,实则更危险。
真菌毒素有什么危害
真菌毒素是真菌在其所污染的食品中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可通过饲料或食品进入人和动物体内,对人和动物产生急性或慢性毒性,损害肝脏、肾脏、神经组织、造血组织及皮肤组织等。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又名呕吐毒素)这3种毒素是目前污染最为普遍、对人和动物健康影响最为严重的真菌毒素。其中危害最大的是黄曲霉毒素,它的毒性远高于氰化物、砷化物和有机农药,当人体大量摄入时,可发生急性中毒,出现急性肝炎、出血性坏死,严重者出现水肿、昏迷,甚至抽搐而死;人体微量持续摄入,可造成慢性中毒,导致纤维组织增生等;最可怕的危害是它具有强烈的致癌性,使人和动物发生肝癌,被称为肝癌的“祸首”,也能诱发胃、肾、直肠、乳腺、卵巢等部位的癌症。因此,世界卫生组织癌症研究机构将黄曲霉毒素划定为I类致癌物。
黄曲霉毒素是一组化学结构类似的化合物,主要有B1、B2、G1、G2、M1、M2等形式,其中B1的毒性及致癌性最强,被称为真菌毒素中的“毒王”。黄曲霉毒素多存在于霉变的粮食及其制品、坚果中,如发霉的花生、玉米、大米、棉籽、杏仁、榛子、无花果等,在发霉的面粉、家庭自制的发酵食品(如面酱等)中也曾查出过黄曲霉毒素。国家相关标准规定,玉米、花生仁、花生油中黄曲霉毒素B1不得超过20微克/千克;大米、其他食用油中黄曲霉毒素B1不得超过10微克/千克;小麦粉和其他粮食、豆类、发酵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不得超过5微克/千克。如果奶牛吃了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饲料,黄曲霉毒素B1会在其体内转化成M1,牛奶中也可能含有黄曲霉毒素。相关标准规定,牛乳及其制品中黄曲霉毒素M1不得超过0.5微克/千克。
霉变食品都含真菌毒素吗
发霉面粉等霉变食品不一定都含有真菌毒素,因为只有少数真菌菌株会产生毒素。产毒素的真菌在一定的温度、湿度等条件下,生长到一定程度,才会产生毒素。
真菌分有益和有害两种。腐乳、酱油等发酵食品是利用不产毒素的有益真菌制作的,它们也可能有“发霉”的现象,但没有毒素。当然,我们平时发现食品霉变后,因无法判断里面是什么真菌,故一定不能再吃了。尤其是梅雨季节,温度和湿度十分有利于真菌生长,特别需要防范食品中的真菌毒素。
怎样防范可能含真菌毒素的食品
首先,表面看不到霉变的食品不一定没有真菌毒素。有些农作物被收割时就可能含有真菌毒素,有的食品虽然表面上看不到霉斑,但可能其中的真菌毒素已经超标了。因此,要通过正规合法的销售渠道购买粮食和米面制品,不要购买来路不明的粮食制品。勿因价格便宜而购买、食用已发黄、霉变,以及气味、颜色不正常的大米和面粉。
其次,不要一次购买过多的粮食类食品,一般以购买半个月的消费量为宜。尤其在夏天多雨季节,应有必要的防霉防虫措施,将粮食类食品储存在低温处,可在其中放些花椒等天然无毒的香辛料。如有条件,可将粮食存放在密闭容器里,再放上食品用脱氧剂,能有效防止粮食霉变。
第三,黄曲霉毒素的结构相当稳定,裂解温度高达280℃,烧煮加热根本无法将其破坏。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食品只能销毁处理,别无他法。
马志英 上海市食品研究所技术总监,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上海市食品学会食品安全专业委员会主任,上海市食品协会专家委员会主任。长期从事食品生化、食品工艺和食品安全领域的科研工作,主持完成十多項国家和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
2017年3月,上海一家“网红”面包店被曝使用过期面粉,做好的面包也被放在发霉的帆布上,引发社会高度关注。2017年4月底,相关犯罪嫌疑人因涉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被检察部门批捕。
过期面粉有什么风险
制作面包的面粉是有一定加工精度、含筋量和等级要求的小麦粉。根据小麦粉的国家标准,主要的质量要求有水分、脂肪酸值、气味、口味等,还有质量安全指标(主要是真菌毒素等污染物)的限量要求。我国相关标准规定,小麦粉的水分不能超过13.5%~14%。面粉容易吸附空气中的水分,如果采用密封性能差的布袋或纸袋包装面粉,在储存期间,面粉的含水量会不断升高。含水量一旦超过标准,不但水分指标不合格,还会带来其他一系列的质量问题。因此,面粉原料生产企业会根据产品情况制定保质期,一般为6~12个月。
过期面粉的常见问题主要有理化、生物和感官指标不合格,严重的可以看到面粉颜色发黄、吸潮结块、发霉、生虫等。有的过期面粉不一定能在外观上看到变化,但经检验分析可发现问题,水分超标是最常见的情况。面粉含水量一旦超标,会继发多种其他安全问题,其中最大的危害是霉变。只要温度适宜,含水量较高的面粉很容易发生霉变。有的霉变明显,可有霉斑、结块等现象,比较容易被发现;有的霉变没有发生色变、出现霉斑等表面变化,往往闻上去也没有异味,但可能已经产生了真菌毒素,肉眼不易察觉,实则更危险。
真菌毒素有什么危害
真菌毒素是真菌在其所污染的食品中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可通过饲料或食品进入人和动物体内,对人和动物产生急性或慢性毒性,损害肝脏、肾脏、神经组织、造血组织及皮肤组织等。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又名呕吐毒素)这3种毒素是目前污染最为普遍、对人和动物健康影响最为严重的真菌毒素。其中危害最大的是黄曲霉毒素,它的毒性远高于氰化物、砷化物和有机农药,当人体大量摄入时,可发生急性中毒,出现急性肝炎、出血性坏死,严重者出现水肿、昏迷,甚至抽搐而死;人体微量持续摄入,可造成慢性中毒,导致纤维组织增生等;最可怕的危害是它具有强烈的致癌性,使人和动物发生肝癌,被称为肝癌的“祸首”,也能诱发胃、肾、直肠、乳腺、卵巢等部位的癌症。因此,世界卫生组织癌症研究机构将黄曲霉毒素划定为I类致癌物。
黄曲霉毒素是一组化学结构类似的化合物,主要有B1、B2、G1、G2、M1、M2等形式,其中B1的毒性及致癌性最强,被称为真菌毒素中的“毒王”。黄曲霉毒素多存在于霉变的粮食及其制品、坚果中,如发霉的花生、玉米、大米、棉籽、杏仁、榛子、无花果等,在发霉的面粉、家庭自制的发酵食品(如面酱等)中也曾查出过黄曲霉毒素。国家相关标准规定,玉米、花生仁、花生油中黄曲霉毒素B1不得超过20微克/千克;大米、其他食用油中黄曲霉毒素B1不得超过10微克/千克;小麦粉和其他粮食、豆类、发酵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不得超过5微克/千克。如果奶牛吃了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饲料,黄曲霉毒素B1会在其体内转化成M1,牛奶中也可能含有黄曲霉毒素。相关标准规定,牛乳及其制品中黄曲霉毒素M1不得超过0.5微克/千克。
霉变食品都含真菌毒素吗
发霉面粉等霉变食品不一定都含有真菌毒素,因为只有少数真菌菌株会产生毒素。产毒素的真菌在一定的温度、湿度等条件下,生长到一定程度,才会产生毒素。
真菌分有益和有害两种。腐乳、酱油等发酵食品是利用不产毒素的有益真菌制作的,它们也可能有“发霉”的现象,但没有毒素。当然,我们平时发现食品霉变后,因无法判断里面是什么真菌,故一定不能再吃了。尤其是梅雨季节,温度和湿度十分有利于真菌生长,特别需要防范食品中的真菌毒素。
怎样防范可能含真菌毒素的食品
首先,表面看不到霉变的食品不一定没有真菌毒素。有些农作物被收割时就可能含有真菌毒素,有的食品虽然表面上看不到霉斑,但可能其中的真菌毒素已经超标了。因此,要通过正规合法的销售渠道购买粮食和米面制品,不要购买来路不明的粮食制品。勿因价格便宜而购买、食用已发黄、霉变,以及气味、颜色不正常的大米和面粉。
其次,不要一次购买过多的粮食类食品,一般以购买半个月的消费量为宜。尤其在夏天多雨季节,应有必要的防霉防虫措施,将粮食类食品储存在低温处,可在其中放些花椒等天然无毒的香辛料。如有条件,可将粮食存放在密闭容器里,再放上食品用脱氧剂,能有效防止粮食霉变。
第三,黄曲霉毒素的结构相当稳定,裂解温度高达280℃,烧煮加热根本无法将其破坏。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食品只能销毁处理,别无他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