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肩担道义,心怀发展。在科学家眼中,当环境与气候的上帝之鞭尚没有最终降落时,一切皆可事在人为。、
2010年初春,暧阳乍绽,寒冷犹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中国科学院昆明分院王庆礼院长有着淡淡的忧郁。
作为一名科学家,他的忧郁是因那份社会责任感而起。
近期寒流席卷北半球,这一现象是否预示着全球气候变暖被叫停?有人说这是小冰河纪的来临,意味着全世界极有可能进入一个严寒的时期,而不是全球变暖。对于这种说法,王庆礼表示有这种可能,在全世界人们都在关注全球变暖的时候,科学界却在探讨究竟是变暖还是变冷。
于此,王庆礼不无感慨地说:“大气候变化是宇宙运动造成的,全球气候变暖是人类活动造成的,城市中人类活动对全球气候变暖影响较大。人类为了生存,为了更大的经济利益,对大自然进行掠夺性开发,现在的地球已是满目疮痍,在很大程度上,我们不只是掠夺了自然资源,而是在掠夺子孙后代的生存权。当大自然以地震、海啸、泥石流、洪水等自然灾害回馈给人类时,人们才慢慢苏醒,才意识到自己在酝酿着人类的悲剧……”
低碳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当今时代的主题,已由之前的“发展经济”变成了“可持续发展经济”,短短的“可持续”几个字,已把当前全球经济面临的共同问题赫然于耳。
王庆礼说:“发达国家在200多年的工业化进程中,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是巨大的,现在发达国家逐步把对环境的破坏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把本因由其为经济买单的环境账转嫁给发展中国家。这就需要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补偿,用于对环境的保护和整治,因为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这是所有地球上的生灵赖以生存的家园。
“完全依靠发达国家是不现实的,所以我们要靠自身发展经济、保护坏境。发展经济是不变的主题,各地各级政府都把经济建设放在首位,这就或多或少对环境有所破坏。这就存在地方官员政绩与环境保护之间会有所冲突,以及企业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间的冲突。也就是时下所说的低碳经济。
“就拿官员来说,很多时候政绩是重要考核标准,是人们对其工作评价的主要依据,这样一来,很多地方官员为了追求政绩,往往忽视了环境问题。其实,有些官员也知道一些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很大,但是也很无奈,太注重环境就会影响经济的发展,自己的政绩就体现不出来,为官一任为官一方好像就没有什么作为。
“环境是人类生存的重要元素,经济发展是人类更好生产的必然,怎样生存好就摆在我们面前。怎样平衡官员政绩与环境保护问题,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达到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实现人与自然高度和谐发展成为一个新课题。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我国在几年前提出用绿色GDP来衡量官员政绩,这样有利于纠正以单纯GDP为政府政绩考核主要指标的弊端,加强生态环境和社会发展指标的考核。绿色GDP,简言之就是扣除经济活动的环境成本之后的国内生产总值。绿色GDP占GDP的比重越高,表明国民经济增长的正面效应越高,负面效应越低。
“以绿色GDP为中心的政绩考核,最大程度上避免了以往一些地方为追求一时的经济发展速度,违背经济规律,背负巨额债务,盲目上项目,造成大量浪费和低水平重复建设,也更正了把“发展才是硬道理”错误地理解为‘增长率才是硬道理’‘GDP增长才是硬道理’的错误观念。
“对于官员的考核有了绿色GDP这样公平、公正、合理、科学的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环境问题。有了相关标准,来平衡官员政绩与GDP的关系,让官员不再是一味的追求政绩,而忽略环境保护问题。
“有了对政府、对官员政绩的合理评价,同时还要有对企业经济发展的有力奖惩机制,来培养和强化企业的社会责任。只有制定了资源利用红线,才能遏制环境不断恶化现象,减少资源消耗。”
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透过王庆礼分析透彻、切中肯綮的一席话,深深的触动着记者。
云南经济发展的可持续之路
王庆礼对云南经济发展心怀深挚感情和迫切期待,他认为,云南作为矿业大省、生物资源大省,可是对资源的利用停留在初级阶段。他说:“就拿矿产来说,云南矿产资源丰富,品种繁多、储量大,遗憾的是一直以卖矿石为主,没有进行深加工,由于没有高附加值的产业存在,矿产业真正的价值没有体现出来。单纯的矿石买卖是不行的,这是资源浪费,很多由矿产业而衍生出来的经济效益,随着单纯矿石买卖而流向周边省份和东南亚国家,云南只获取了微薄的经济利益,随之而来的却是云南人民要为开发矿山所造成的环境破坏埋单。这是让人心痛的,云南应该有高科技介入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上,不能再走粗放型经济发展道路了,那样无异于盗卖国家资源。
“生物资源的丰富,是大自然赋予云南的宝贵财富,我们应该很好的利用和保护。遗憾的是,在生物资源方面,云南依然没有高科技介入。在生物制药上,只有云南白药在全国是知名企业,其他关于生物深加工的产品可以说名不见经传。
“生物开发、生物医药、生物产业是能够成为云南位列全国生物强省大省的重要途径的,尤其是一些名特优资源开发利用。比如,云南植物研究所研究成功的块菌的人工栽培技术,就很适用于云南特有的喀斯特地貌,即发展了经济又保护了环境。怎样让农民又有饭吃又保护了环境,还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块菌的种植需要3—5年才能初见成效,而见效主要集中在10年后,如果没有政府的扶持,农民靠自身能力是没有办法完成的。怎样让经济效益与资源利用有机结合起来,是各级政府需要研究的课题。
“应该看到的是,云南省生物资源一直被烟草、橡胶的辉煌所掩盖,尤其是烟草成为云南税收的主要来源。但是过于单一,这对生态平衡不利,单一物种的栽种,会对土壤性质有破坏,必须是杂交或混交才是健康的。
“很多时候,我们眼前是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可是对环境的破坏却很巨大,往往要投入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几倍几十倍的财力物力对环境进行治理,这样的代价是很高的。生物产业不能只发展种植业,要有深加工产业、高附加值产业,要有高科技深加工的开发。”
王庆礼心怀强烈的使命感,为云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科学的观点,吐露了自己的肺腑之言。
就生物产业的发展,王庆礼还举了一些具体的事例,他说,像贵州毕节的天麻种植、东北的人参种植,均是把种籽洒到山里、林里,这样种植出来的产品药用价值和经济效益都比棚栽的要高很多,尤为重要的是,对环境没有任何破坏,这就解决了大棚种植破坏植被,质量不高、总体效益低的问题。这些成功经验是值得借鉴的。把珍惜药材中到山里林里,农民即发展了经济,环境又得到保护,但由于见效慢,这就需要政府给与扶持。
王庆礼认为,云南只要对资源进行高效利用,就能真正立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不败之地。
编辑:张正彪
2010年初春,暧阳乍绽,寒冷犹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中国科学院昆明分院王庆礼院长有着淡淡的忧郁。
作为一名科学家,他的忧郁是因那份社会责任感而起。
近期寒流席卷北半球,这一现象是否预示着全球气候变暖被叫停?有人说这是小冰河纪的来临,意味着全世界极有可能进入一个严寒的时期,而不是全球变暖。对于这种说法,王庆礼表示有这种可能,在全世界人们都在关注全球变暖的时候,科学界却在探讨究竟是变暖还是变冷。
于此,王庆礼不无感慨地说:“大气候变化是宇宙运动造成的,全球气候变暖是人类活动造成的,城市中人类活动对全球气候变暖影响较大。人类为了生存,为了更大的经济利益,对大自然进行掠夺性开发,现在的地球已是满目疮痍,在很大程度上,我们不只是掠夺了自然资源,而是在掠夺子孙后代的生存权。当大自然以地震、海啸、泥石流、洪水等自然灾害回馈给人类时,人们才慢慢苏醒,才意识到自己在酝酿着人类的悲剧……”
低碳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当今时代的主题,已由之前的“发展经济”变成了“可持续发展经济”,短短的“可持续”几个字,已把当前全球经济面临的共同问题赫然于耳。
王庆礼说:“发达国家在200多年的工业化进程中,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是巨大的,现在发达国家逐步把对环境的破坏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把本因由其为经济买单的环境账转嫁给发展中国家。这就需要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补偿,用于对环境的保护和整治,因为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这是所有地球上的生灵赖以生存的家园。
“完全依靠发达国家是不现实的,所以我们要靠自身发展经济、保护坏境。发展经济是不变的主题,各地各级政府都把经济建设放在首位,这就或多或少对环境有所破坏。这就存在地方官员政绩与环境保护之间会有所冲突,以及企业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间的冲突。也就是时下所说的低碳经济。
“就拿官员来说,很多时候政绩是重要考核标准,是人们对其工作评价的主要依据,这样一来,很多地方官员为了追求政绩,往往忽视了环境问题。其实,有些官员也知道一些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很大,但是也很无奈,太注重环境就会影响经济的发展,自己的政绩就体现不出来,为官一任为官一方好像就没有什么作为。
“环境是人类生存的重要元素,经济发展是人类更好生产的必然,怎样生存好就摆在我们面前。怎样平衡官员政绩与环境保护问题,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达到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实现人与自然高度和谐发展成为一个新课题。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我国在几年前提出用绿色GDP来衡量官员政绩,这样有利于纠正以单纯GDP为政府政绩考核主要指标的弊端,加强生态环境和社会发展指标的考核。绿色GDP,简言之就是扣除经济活动的环境成本之后的国内生产总值。绿色GDP占GDP的比重越高,表明国民经济增长的正面效应越高,负面效应越低。
“以绿色GDP为中心的政绩考核,最大程度上避免了以往一些地方为追求一时的经济发展速度,违背经济规律,背负巨额债务,盲目上项目,造成大量浪费和低水平重复建设,也更正了把“发展才是硬道理”错误地理解为‘增长率才是硬道理’‘GDP增长才是硬道理’的错误观念。
“对于官员的考核有了绿色GDP这样公平、公正、合理、科学的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环境问题。有了相关标准,来平衡官员政绩与GDP的关系,让官员不再是一味的追求政绩,而忽略环境保护问题。
“有了对政府、对官员政绩的合理评价,同时还要有对企业经济发展的有力奖惩机制,来培养和强化企业的社会责任。只有制定了资源利用红线,才能遏制环境不断恶化现象,减少资源消耗。”
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透过王庆礼分析透彻、切中肯綮的一席话,深深的触动着记者。
云南经济发展的可持续之路
王庆礼对云南经济发展心怀深挚感情和迫切期待,他认为,云南作为矿业大省、生物资源大省,可是对资源的利用停留在初级阶段。他说:“就拿矿产来说,云南矿产资源丰富,品种繁多、储量大,遗憾的是一直以卖矿石为主,没有进行深加工,由于没有高附加值的产业存在,矿产业真正的价值没有体现出来。单纯的矿石买卖是不行的,这是资源浪费,很多由矿产业而衍生出来的经济效益,随着单纯矿石买卖而流向周边省份和东南亚国家,云南只获取了微薄的经济利益,随之而来的却是云南人民要为开发矿山所造成的环境破坏埋单。这是让人心痛的,云南应该有高科技介入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上,不能再走粗放型经济发展道路了,那样无异于盗卖国家资源。
“生物资源的丰富,是大自然赋予云南的宝贵财富,我们应该很好的利用和保护。遗憾的是,在生物资源方面,云南依然没有高科技介入。在生物制药上,只有云南白药在全国是知名企业,其他关于生物深加工的产品可以说名不见经传。
“生物开发、生物医药、生物产业是能够成为云南位列全国生物强省大省的重要途径的,尤其是一些名特优资源开发利用。比如,云南植物研究所研究成功的块菌的人工栽培技术,就很适用于云南特有的喀斯特地貌,即发展了经济又保护了环境。怎样让农民又有饭吃又保护了环境,还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块菌的种植需要3—5年才能初见成效,而见效主要集中在10年后,如果没有政府的扶持,农民靠自身能力是没有办法完成的。怎样让经济效益与资源利用有机结合起来,是各级政府需要研究的课题。
“应该看到的是,云南省生物资源一直被烟草、橡胶的辉煌所掩盖,尤其是烟草成为云南税收的主要来源。但是过于单一,这对生态平衡不利,单一物种的栽种,会对土壤性质有破坏,必须是杂交或混交才是健康的。
“很多时候,我们眼前是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可是对环境的破坏却很巨大,往往要投入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几倍几十倍的财力物力对环境进行治理,这样的代价是很高的。生物产业不能只发展种植业,要有深加工产业、高附加值产业,要有高科技深加工的开发。”
王庆礼心怀强烈的使命感,为云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科学的观点,吐露了自己的肺腑之言。
就生物产业的发展,王庆礼还举了一些具体的事例,他说,像贵州毕节的天麻种植、东北的人参种植,均是把种籽洒到山里、林里,这样种植出来的产品药用价值和经济效益都比棚栽的要高很多,尤为重要的是,对环境没有任何破坏,这就解决了大棚种植破坏植被,质量不高、总体效益低的问题。这些成功经验是值得借鉴的。把珍惜药材中到山里林里,农民即发展了经济,环境又得到保护,但由于见效慢,这就需要政府给与扶持。
王庆礼认为,云南只要对资源进行高效利用,就能真正立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不败之地。
编辑:张正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