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惠州市惠阳区新圩中学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初中化学实验大部分为演示实验,而演示实验又以验证性实验为主。这种实验常用的教学模式一般是教师在实验前明确相关的知识点,将实验方案、步骤及注意事项明确地告知学生,再进行演示实验,接着让学生描述实验现象,最后再由教师或学生作概括总结。这种单一的实验教学模式,并不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那么如何创新初中化学实验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自主及合作性学习能力,以提升学生综合科学素养。
一、改演示实验为学生参与实验,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初中生大都对化学实验很感兴趣,甚至他们认为化学实验跟魔术一样有趣。因此,为了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化学教学中,可将演示实验中,能让学生动手的实验都交给学生去完成。例如固体和液体的取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生活的经验来取用固体和液体。学生做对了可鼓励他们;做错了也不要紧,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分析这样做会引起什么后果,怎样做才是正确的。让学生观察实验过程的变化,感受動手操作的乐趣,体会实验成功的喜悦或失败,逐步培养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
二、改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培养学生探究性思维能力
单一、呆板的实验教学模式不仅不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而且会使学生失去对实验的探究欲望。教师应积极创设情境,鼓励学生进行多方面、多角度地观察、思考和探索,再通过实验的具体问题,引导学生确定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这不仅仅能培养学生基本操作技能,还能训练学生的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从而培养学生探究性思维能力。例如:在演示实验CO2的性质和用途时,课本上的“CO2溶于水”和“CO2与水反应”是两个独立的验证性演示实验,为了更好的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探究能力,我们可将两个实验联系起来,这个实验可以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或者改为学生实验。在塑料瓶中装满CO2倾注水后振荡,学生观察到塑料瓶变扁了,于是得出结论:CO2能溶于水。这里老师引问:CO2仅仅能溶于水吗?那CO2会不会与水发生反应呢?于是老师可以往刚才完成实验的塑料瓶滴加紫色石蕊溶液,可观察到溶液变红,于是提问:是什么物质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呢?学生讨论得出: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可能是CO2或者是H2O或者是CO2和H2O作用生成的物质。于是学生根据自己的猜想,设计并进行实验,最终得出CO2与H2O反应生成的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通过这种探究性的实验教学模式,学生不但学到了知识,而且真正开动了脑筋,用自己的思维参与了探究,有利于提高学生探究性思维能力,能有效培养学生在新情景下应用、迁移、拓展、创新实验知识和方法的能力。
三、开展实验设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创新是科技发展的动力,也是社会进步的源泉。化学实验正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好帮手,随着化学教学的不断深入,学生接触的化学实验会越来越多,教师可适当对某些实验进行改进、增补,并设计一些对比实验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兴趣,有意识地逐渐加强学生实验设计能力的培养,以此作为打开学生新思路的钥匙,让学生自己提出想探索的问题,然后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条件和器材,放手让他们自己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拟定实验方案,并独立完成实验操作、现象记录、分析结果,最终自己得出结论。
四、改进实验设计,增强学生环保意识
如今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我国政府更是投入大量的财力人力去处理环境污染问题,作为义务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不断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如在《燃烧与灭火实验燃烧的条件》课题中,课本上的实验是白磷和红磷放在铜片上,这样白磷燃烧时产生的有毒的五氧化二磷就会扩散到空气中。通过改进实验,将白磷和红磷分别放入大试管中,用胶塞塞紧,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然后同时放入装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到白磷在试管中燃烧,最后问学生:这个实验设计跟课本上的实验设计相比有什么优点?这样学生就很容易明白教师的用意。
化学实验是化学老师进行有效教学的有效武器,为了吸引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探究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环保意识等等,我们应不断创新化学实验,让它的作用在我们的课堂上发挥得淋漓尽致。
责任编辑 王思静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初中化学实验大部分为演示实验,而演示实验又以验证性实验为主。这种实验常用的教学模式一般是教师在实验前明确相关的知识点,将实验方案、步骤及注意事项明确地告知学生,再进行演示实验,接着让学生描述实验现象,最后再由教师或学生作概括总结。这种单一的实验教学模式,并不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那么如何创新初中化学实验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自主及合作性学习能力,以提升学生综合科学素养。
一、改演示实验为学生参与实验,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初中生大都对化学实验很感兴趣,甚至他们认为化学实验跟魔术一样有趣。因此,为了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化学教学中,可将演示实验中,能让学生动手的实验都交给学生去完成。例如固体和液体的取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生活的经验来取用固体和液体。学生做对了可鼓励他们;做错了也不要紧,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分析这样做会引起什么后果,怎样做才是正确的。让学生观察实验过程的变化,感受動手操作的乐趣,体会实验成功的喜悦或失败,逐步培养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
二、改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培养学生探究性思维能力
单一、呆板的实验教学模式不仅不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而且会使学生失去对实验的探究欲望。教师应积极创设情境,鼓励学生进行多方面、多角度地观察、思考和探索,再通过实验的具体问题,引导学生确定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这不仅仅能培养学生基本操作技能,还能训练学生的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从而培养学生探究性思维能力。例如:在演示实验CO2的性质和用途时,课本上的“CO2溶于水”和“CO2与水反应”是两个独立的验证性演示实验,为了更好的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探究能力,我们可将两个实验联系起来,这个实验可以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或者改为学生实验。在塑料瓶中装满CO2倾注水后振荡,学生观察到塑料瓶变扁了,于是得出结论:CO2能溶于水。这里老师引问:CO2仅仅能溶于水吗?那CO2会不会与水发生反应呢?于是老师可以往刚才完成实验的塑料瓶滴加紫色石蕊溶液,可观察到溶液变红,于是提问:是什么物质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呢?学生讨论得出: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可能是CO2或者是H2O或者是CO2和H2O作用生成的物质。于是学生根据自己的猜想,设计并进行实验,最终得出CO2与H2O反应生成的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通过这种探究性的实验教学模式,学生不但学到了知识,而且真正开动了脑筋,用自己的思维参与了探究,有利于提高学生探究性思维能力,能有效培养学生在新情景下应用、迁移、拓展、创新实验知识和方法的能力。
三、开展实验设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创新是科技发展的动力,也是社会进步的源泉。化学实验正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好帮手,随着化学教学的不断深入,学生接触的化学实验会越来越多,教师可适当对某些实验进行改进、增补,并设计一些对比实验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兴趣,有意识地逐渐加强学生实验设计能力的培养,以此作为打开学生新思路的钥匙,让学生自己提出想探索的问题,然后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条件和器材,放手让他们自己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拟定实验方案,并独立完成实验操作、现象记录、分析结果,最终自己得出结论。
四、改进实验设计,增强学生环保意识
如今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我国政府更是投入大量的财力人力去处理环境污染问题,作为义务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不断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如在《燃烧与灭火实验燃烧的条件》课题中,课本上的实验是白磷和红磷放在铜片上,这样白磷燃烧时产生的有毒的五氧化二磷就会扩散到空气中。通过改进实验,将白磷和红磷分别放入大试管中,用胶塞塞紧,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然后同时放入装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到白磷在试管中燃烧,最后问学生:这个实验设计跟课本上的实验设计相比有什么优点?这样学生就很容易明白教师的用意。
化学实验是化学老师进行有效教学的有效武器,为了吸引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探究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环保意识等等,我们应不断创新化学实验,让它的作用在我们的课堂上发挥得淋漓尽致。
责任编辑 王思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