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解读养育困惑

来源 :母子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lu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养育宝宝,总是有一箩筐让人不知所措的事儿,不知道到底应该怎么办?比如:孩子交给爷爷奶奶带好不好?新生儿吐奶了怎么处理?需要给新生儿补充钙和维生素D吗?什么时候又该给宝宝添加辅食了?……
  料理宝宝生活中的这些事儿,“养”宝宝,已经把人搞得筋疲力尽了。然而,“育”宝宝也早已不再是3岁之后上幼儿园才进行的事了。为此,《母子健康》特邀请了全国百万妈妈信赖的儿科专家——张思莱医师,和长期从事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工作者——徐小东老师,解读养育孩子让家长们困惑的那些事儿。
  张思莱医师的育儿手记
  《母子健康》编者记
  张思莱
  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原儿科主任、主任医师,原卫生部“儿童早期综合发展”项目国家级专家,中国少年儿童基金会“陪伴成长”项目特聘专家,全球儿童安全组织认证专家。新浪育儿金牌专家、新浪微博专家百强榜医疗健康专家TOP10、新浪微博全国十大育儿大V用户。著有《张思莱育儿手记全新修订版套装(全两册)》等多部畅销书。
  张思莱医师不仅是儿科专家,而且也帮女儿带2个小外孙,并且将孕、产、育及早教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亲笔撰写成书。“孩子交给爷爷奶奶带好不好?”困惑中国百万家庭的问题,张奶奶来解读是当之无愧了。在众多的育儿问题中,《母子健康》又选取了争议比较多、众说纷纭的问题,比如“新生儿吐奶了怎么处理?”“需要给新生儿补充钙和维生素D吗?”“什么时候该给宝宝添加辅食?”这些育儿知识,张思莱医师有了最新的解读。
  


  TOP1
  孩子交给爷爷奶奶带好不好?
  孩子的小脸干干净净的,很光滑,白里透粉,实在是招人喜欢。每当孩子睡着的时候,我都不禁站在他的旁边看着他,好像在欣赏一幅引人入胜的图画似的,疼爱之情油然而生,真的好想亲一亲他。真应了老百姓说的:“庄稼是人家的好,孩子是自己的好!”
  由此,我联想到现在一些年轻的爸爸妈妈都不愿意让老人看孩子,认为隔代教育对幼儿的个性发展难免会有一些负面的影响。这样评论老年人育儿的论点是不全面,也是不正确的。
  其实祖父母(外祖父母)因为与孩子有血缘关系,因此他们对孩子的爱绝对不亚于父母,而且丰富的生活经验和育儿经验使得这些老年人在照顾孩子方面可能更优于年轻的爸爸妈妈。年轻人的工作十分紧张,可能疏于和孩子沟通,以至于不能及时发现孩子出现的问题,而这些隔代人因为时间宽裕,比起年轻人更能及时发现孩子出现的一些问题,可以很好地与孩子进行沟通和交流。由老人带大的孩子遇到一些事情时往往比较沉着,比较不容易产生较大的情绪波动。
  不过,由于老年人思想上比较成熟,往往趋于保守,而且由于年龄的关系往往行动比较缓慢,他们希望自己带的孩子安静、乖巧、循规蹈矩,因此不利于孩子活泼天性和创新思维的发展。另外,个别老年人溺爱孩子,造成孩子独立性差,过分依赖家长,不利于孩子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这也是一些年轻人不愿意让老人帮助带孩子的原因。
  但是,时代在进步,许多老人也在与时俱进,我在全国各地做早期教育的讲座时,听众中不少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他们都在认真地学习新的育儿知识,而且还能根据自己丰富的育儿经验及时发现一些问题,并将新学到的育儿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我认为,老年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可能对孩子的教育更有好处,而在知识结构和教育方式上不管是年轻人还是老人都会存在一些问题。因此,简单地认为隔代教育对幼儿的个性发展难免会有一些负面的影响是不正确的。
  TOP2
  新生儿吐奶了怎么处理?
  早晨,突然听到女儿在屋里大声呼叫:“妈!您快来!孩子怎么啦?”我急忙跑进她的屋里,“孩子一吐奶你赶紧竖着抱起孩子擦干净呀!不要让孩子把奶吸进鼻腔或气管里去。你喊我,我再进屋,在这个时间里孩子就有可能把奶吸进去了,这不就晚了吗!”我生气地责怪她。
  对于新生儿和小婴儿来说,吐奶或溢奶的现象大都是正常的,很多时候新生儿吐奶是由于不正确的喂养方式造成的,例如喂奶次数过于频繁、哺乳量过多、更换配方奶、奶的浓度不合适、奶嘴眼过大、孩子吃得过快、奶液过凉、喂完奶后不及时拍嗝,或者过早搬动孩子等都会使孩子吐奶。只要改正了喂奶的方法,就可以止住吐奶。
  我抬高了孩子的上半身,让他呈右侧卧,并给孩子盖好了被子。后来小王告诉我,可能这次喂的奶多了一些,而且拍嗝不彻底,才导致孩子吐奶。因为孩子每次吃完奶后都是右侧卧位,所以没有误吸。我嘱咐大家以后一定要小心。
  TOP3
  需要给新生儿补充钙和维生素D吗?
  小外孙已经出生14天了,经过生理性体重下降期后,近5~6天来长得特别快,眼看着小脸一天比一天丰满,个子也一天比一天高,皮肤一天比一天滋润,我高兴得不得了。
  


  今天,小王问我:“现在是不是需要给孩子补充钙和维生素D了?”
  小王认为孩子该吃钙片了。她说孩子有的时候听到大的声音后,身体会突然抖一下或者大声啼哭,因此她认为孩子有些“发惊”,而且夜间睡眠也不踏实,经常醒,所以需要补充钙片和维生素D了。
  小婴儿对于外来的刺激反应得比较慢而且泛化,于是就出现了全身抖动或者“发惊”。不少的家长把新生儿发育过程中的正常现象当作缺钙的表现,从而盲目补钙。其实奶制品是最好的钙来源,且含钙量丰富,因此无论是纯母乳喂养、混合喂养,还是人工喂养的孩子,只要保证每天的乳量,对于1岁内的孩子而言,乳汁中所含有的钙量足以满足发育的需要,所以无须额外补充钙剂。   母乳中维生素D的水平很低。维生素D可以从两个途径获得:膳食供给或将皮肤暴露在日光下合成,所以晒太阳也是补充维生素D的一个相当好的途径。美国儿科学会建议所有的婴幼儿出生后不久,就应该保证每日至少摄入400国际单位的维生素D。如果孩子是人工喂养,那么,只要保证每天足量的配方奶就不需要额外补充维生素D了。但是对于纯母乳喂养的孩子,从孩子出生后2周开始可补充每天发育所需要的维生素D400国际单位。
  TOP4
  什么时候该给宝宝添加辅食?
  如何判断婴儿添加辅食的时机呢?首先婴儿应对大人吃饭感兴趣;喂奶形成规律,间隔大约4小时,每日5次左右;唾液分泌量显著增加;频繁出现孩子咬奶头或奶嘴的现象;母乳喂养每天8~10次或人工喂养的奶量超过1000毫升仍显饥饿;婴儿体重是出生时的2倍,低体重儿达到6千克,给足奶量后体重仍不长;大人给予少许帮助后孩子可以坐起来。
  具备了以上条件,就可以给孩子添加辅食了。但是添加的时间最早不能早于4个月,最晚不晚于8个月。一般建议在宝宝满6个月时开始添加辅食。首先添加的是含铁米粉而不是蛋黄,因为蛋黄中的铁不易被婴儿吸收,而且容易引起过敏。米粉是不容易引起婴儿过敏的食物,而且能够强化铁。果汁和煮菜水也是辅食,应该在添加米粉之后逐渐开始添加。
  从断母乳后到3岁这段时间,应该尽量给孩子选择相应阶段的配方奶粉,而且每天不少于400毫升。孩子添加蔬菜和水果后,要保证每天摄入深色蔬菜和水果(指深绿色、红色、橘红色、紫红色的蔬菜或水果)能占到总辅食摄入量的一半。
  合格父母不会用的6种错误养育方式
  徐小东
  长期从事婴幼儿学习方法研究与教材开发工作。2004年起,作为教育部“十五”重点课题《母语教育的幼小衔接的研究》子课题《情景快速识读法的研究》课题组长,10年来潜心研究、追踪3~7岁幼儿说话、阅读的学习方法,积累和掌握了大量的一线材料。著有《儿童情景说话阅读》《徐小东:陪孩子走过0~4岁敏感期》等。
  《母子健康》编者记
  “养育,不仅有养还得有育。”徐小东如是说。她认为:“我们传统的养育观念是:3岁前主要是“养”,让孩子吃好、喝好、睡好;3岁以后送进幼儿园,由老师去教育。这样就万事大吉了?现在不一样了!近二三十年婴幼儿脑科学研究表明:从出生到4岁,是孩子身体与大脑迅速发育发展的黄金时期之一。也就是说,0~4岁是孩子身、心、智发育发展的奠基期。奠基好了,就像一颗种子埋进适宜的土壤,然后配以适当的水分和阳光,便能生根、发芽甚至茁壮成长。”《母子健康》甄选了不利于孩子成长的6种方式,由徐小东老师为父母们解读。
  TOP5
  偏执地纠正
  在实际生活中,我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桔子有一个朋友叫楠楠,她俩玩得很好,经常相互到对方家里做客。
  楠楠口齿清晰,这方面从小就很突出。但桔子到3岁多4岁时个别音发得还不是很准, 可能是受她爸爸湖北口音的影响,有时n、l不分,常常将“楠楠” (nan nan) 叫成“蓝蓝” (lan lan)。
  在楠楠家玩时,桔子一叫“蓝蓝”,楠楠的爸爸就会说:“没这个人, 没有。” 桔子叫一次,楠楠的爸爸说一次。一起出去玩,桔子和楠楠坐在一起,桔子一叫“蓝蓝”,楠楠的爸爸也会说:“没这个人。”
  一次,玩具掉在了楠楠爸爸的脚边,楠楠爸爸捡起来递给桔子,桔子有礼貌地说:“谢谢楠楠(lan lan)爸爸。”楠楠的爸爸又用严肃的态度纠正道:“不是蓝蓝,是楠楠。” 这在桔子听来好像没什么区别,她被搞糊涂了,一脸茫然地跑了回去。后来,她再也不到楠楠爸爸身边去了。
  从这个例子延伸开去,我们可以发现有些家长因为自身性格或职业习惯的原因,对婴幼儿的一些行为从小就会进行严格的要求和持续的纠正,但这恰恰有可能会成为孩子今后不自信、退缩或是执拗和逆反的一个起因。
  TOP6
  比较与指责
  最典型、最具代表性的比较与指责的用语是:“你看某某某……你再看看你!养你这个孩子有什么用!”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孩子的嫉妒,是对在某些方面比自己强或比自己优越的小伙伴怀有的一种不安、痛苦或怨恨的情感,具体表现为消极的、不良的情绪和行动。在孩子心理与性格成长的关键期,我们一定要以敏感的心感受孩子的细微变化,调整我们与孩子的沟通、交流方式,建立正面、积极、乐观的基调,为孩子幼小的心灵之苗播撒阳光和雨露。
  比较与指责也是父母感受到育儿压力后的一种表现,是父母将育儿压力不负责任地推卸到孩子身上的体现。父母在育儿过程中所产生的压力会使父母感到焦虑、抑郁,这种消极心理状态会影响亲子之间的互动和亲子关系的质量,并蔓延到孩子身上,从而影响孩子的认知、情绪、情感、社会性的健康发展。经常受到比较与指责的孩子,大一点儿后还很容易出现“任何有挑战的事都不愿意做”的情况。
  TOP7
  习惯性否定
  奶奶在包饺子,孩子很好奇,也拿着面团学,奶奶立刻说:“你不会,别弄一身面粉,快走开。”
  孩子很高兴地给爸爸看自己画的房子,爸爸却说:“你这画的根本不是房子,没有这样的房子。”
  孩子很兴奋地自己穿好了鞋子,妈妈看到鞋穿反了马上说:“你怎么这么笨啊,这么穿不对。”
  孩子自己看着绘本上的图画,按自己的想象给娃娃讲故事,妈妈马上说:“你讲错了,这幅图不是这么讲的。”
  孩子没把一件事情做好,父母的回应是:“你总是(只会)给我添麻烦……”
  还有一些话对孩子来说也有“不”的意味,如:“你看,我就说吧!”
  成人觉得自己否定的只是一件事,但在孩子的感受中被否定的是他的全部——容貌、绘画能力、做事能力、聪明程度……他进而会感到自己没有被父母接受。儿童会在长期被否定中放弃成长的探索,失去自信。   TOP8
  冷落与有条件的爱
  “和大人们在一起时,大人都在忙着看手机,好像我不存在一样。”
  “我妈晚上遛弯儿的时候都在看手机, 还要我帮她看着路, 不知道在看什么, 那么认真。”
  ……
  陪伴更多的应是一种心灵的沟通、思想的交流。宠物都会时常扑进主人的怀抱寻求安慰, 更不要说我们的孩子。每天只会命令、催促、埋怨的父母,最终只会成为孩子身边那个最熟悉的“陌生人”。
  还有一种对孩子情绪、性格都会产生很大不良影响的情况,是父母“有条件的爱”——“只有我都做对了,父母才会爱我。”也正因为父母这种有条件的爱才滋生出孩子刁蛮、变态的情绪和心态。
  TOP9
  苛求与埋怨
  “哎呀!又打翻了。”
  “哎呀!看你干的。”
  ……
  哎呀!这是一个很不好的语气助词,是埋怨、抱怨和推卸责任的标志,孩子不知不觉就跟着学会了。
  对于2~4岁的小孩,将水杯打翻或把东西掉地上的情况十分常见。特别是两三岁的孩子,觉得自己能独立做一些事了,特别喜欢帮忙,可是他们又做不好,很容易出现越帮越忙的情况。他们常常会被大人呵斥、埋怨、支到一边去,或是根本就没有机会插手任何事。但这个时期的小孩偏偏喜欢“插一手”。
  其实,这时是他们养成做事习惯的关键期。大人不让他们做或是没做好受到呵斥,会大大地挫伤孩子的积极性、损伤孩子的好奇心及参与度。这时大人能做的就是耐心给孩子做示范,指导孩子能端稳、不打翻、不掉地。同时我们要告诉孩子遇到各种突发情况时的处理方式,比如说放置的位置;什么东西掉了不要紧,捡起来就可以了;什么东西掉了就不能要了,所以一定要拿好;家里的抹布在哪里,水打翻了可以自己处理……其实你只要认真地教上几遍,孩子就能记住、就能掌握,再遇到这样的情况时,孩子就能正确地处理。
  TOP10
  出口伤人与没有尊重
  有些大人没有掌握“好的”说话方式,孩子稍有差错,大人就用“骂”的方式表达,孩子慢慢地也会以“伤害语”的方式来回应。“出口伤人”也是同理。有时大人会受自己情绪的影响对孩子发火,将自己的负面情绪发泄、转移到孩子身上。这时对孩子作出的评价不可能是客观、公正和善意的。
  有心理学家发现了一个“进门5分钟”现象:夫妻俩下班回家,进门后的5分钟内很容易发生争吵并责骂孩子。工作一天回到家,又累又烦,这时如果夫妻两人有些事没协调好, 或者孩子正好又在“调皮”,那就很容易发生争吵。我也常听到同事、朋友说:“有时穿着高跟鞋挤了1小时公交车回到家,脚痛得都快裂了。这时如果家里乱糟糟的,老公要么不回来, 要么回来了也是躺在沙发上看电视, 厨房一点儿热气也没有, 心里的火一下就上来了。” 这种时候孩子常常会一同遭殃。
  坏情绪会传染,你传染给对方,对方也会传染给你。所以,要孩子顺,我们自己首先得“顺”。
  还有就是人与人之间基本的相处之道——尊重。我们要尊重孩子,尊重有其外在的形式, 如:蹲下来与孩子面对面说话;允许他自由地表达、畅所欲言;有足够的时间和耐心听他说等等。但从内在来说,尊重就是用孩子的眼光看问题、用孩子的方式与其交流,尊重就是你理解他。
  《母子健康》编后记
  在这里,先与大家分享一个例子:同事的二宝在入秋后开始了腹泻,作为母婴编辑的她,虽然早已获知秋季腹泻是很正常的,但还是不放心带宝贝去医院做了检查,医院的检查结果是宝贝的大便很正常,不属于吃药治疗范围。在这种情况下,她按捺不住了,开始给宝贝换奶粉,尝试民间的食疗方……然而,宝贝的腹泻却在不知不觉中就好了。
  美国儿童心理学家和教育家鲁道夫·德雷克斯,对宝宝一哭爸爸妈妈就喂他东西吃,即使一个小时之前刚喂过的现象,这样说:“正常作息中,人类的胃会自动转换消化状态和休息状态,这能够促进吃进去的食物被完全利用,从而形成可以影响一生的基本规律。新生婴儿的生活状态几乎只与吃有关,他最早接触到的生活规律就来自于进食习惯。婴儿和他的胃拥有正常习惯和秩序的权利,甚至婴儿可以参与饮食规律的养成。”
  说到这里,手忙脚乱的父母们是不是找到了定心丸?宝贝们亦有他们自身的生命力。在养育过程中,即便问题多多,但不再是焦虑慌乱的心态,一切养育困惑都会轻松应对了。
  鲁道夫·德雷克斯还提道:“不同的儿科医生对喂食时间有不同的建议。遵从按需进食的妈妈,如果状态放松,对自己有信心,很快就会发现宝宝能够形成规律的饮食时间。而如果妈妈充满焦虑,孩子一不安就喂食,她就无法帮助孩子形成进食规律,还会导致孩子容易提出过分要求。不规律的进食时间,是妈妈对孩子需要规律的权利表现出的不尊重。”
  这似乎回到了“育”的话题。如果说从零开始“育”宝贝的话,喂食可谓是头等大事了。 有人会说,不就是喂饱了就可以了吗?事实上并不然,小婴儿的喂食是生活习惯养成的源头。如果从“育”的角度来看,对孩子进食规律的形成,已经涉及到了父母是否尊重了孩子,而这又是“育”的源头。
其他文献
付小平  复旦大学博士,知名亲子教育专家,多家报刊专栏作家,“男孩部落”微信公众平台创始人,著有《陪孩子一起上幼儿园》《把孩子温柔地推开》《陪孩子一起幼小衔接》《培养儿童自控力》等家教畅销书。  如果父母经常对孩子进行情感指导,既有利于孩子培养情绪控制能力,也有利于父母与孩子之间建立情感联结。在这个过程中,父母跟孩子之间完全是一种平等的朋友关系,彼此信任、互相尊重。久而久之,父母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
期刊
佳佳怀孕6个多月后,开始下肢浮肿,走路感觉很沉重,而且脚变大了,原来的鞋子也穿不进去了。还有皮肤瘙痒,抽痛的症状,晚上更加明显。更让佳佳觉得痛苦的是,大便一直很好的她,开始便秘,还有痔疮了。医生说是静脉曲张,佳佳很烦恼,又不敢乱服药,很想知道有没有其他办法缓解孕期静脉曲张带来的痛苦。  孕妇为什么容易静脉曲张?  静脉曲张是孕妈妈的一种常见病,约有三分之一的孕妇会在孕期产生严重程度不等的下肢静脉曲
期刊
恶露排出时间 因人而异  恶露的排出量因人而异,有人量大,有人量少,恶露总量约250~500毫升。恶露的持续时间和分娩方式有关,自然分娩的新妈妈一般需要4~6周;而剖宫产妈妈只有1~2周。这是由于在剖宫产妈妈在开刀的过程中,医生会一并清理产妇的子宫腔,将子宫腔内的一些血块、胎盘、胎膜等清除干净,因此剖宫产妈妈的恶露持续期较短。另外,恶露持续的时间,还和新妈妈的体质和喂养方式有关。母乳喂养有利于恶露
期刊
比起普通人,准妈妈更容易“招惹”感冒。这是因为怀孕后,随着内分泌的变化及妊娠反应,准妈妈的免疫功能会减弱,对病原体的防御功能比非孕期有所下降,因此,顺理成章地成为疾病易感人群。  小小的感冒真的可怕吗?  准妈妈患上感冒之后,到底会给胎儿及自身健康带来哪些不利的影响呢?这要分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来说,如果准妈妈患上的只是普通感冒,且症状比较轻微,一般休息几天就能康复,且对胎儿健康发育影响不大。  但
期刊
向莉 31岁 女儿3岁  丫丫常常一个人偷偷跑到小区外面去玩,这让我非常担心。警告了她几次都无济于事,于是,我就用她最爱的玩具——一只特大号的泰迪熊为主角,编了几个泰迪熊迷路的故事给她听。她听得很认真,不时被泰迪熊的可笑行为逗得哈哈大笑,还为泰迪熊笨拙的判断力生气。“妈妈,我不会再做这样的傻事了。”妮妮听了故事后认真地说。以后,她果然不再到处乱跑了。  对于孩子而言,故事的魔力就是大,能让最顽皮的
期刊
健康小测试  小心宫寒偷袭你!  平时“性”趣不高,你和老公准备了好久,却没有怀上宝宝?  每到大姨妈光临的时候,肚子痛就会折磨你?  腹部常有冰冷的感觉,白带多且清稀,闻起来有股腥味?  经期常常不是提前就是错后,颜色暗不说,量还很少?  照镜子时,你发现自己的面色有些黯黑或苍白无华,舌苔白且水滑?  即便不是冬天,你也经常腰膝酸冷、手脚冰凉?  仔细对照一下,你是否有以上症状中的大多数?如果答
期刊
宝宝从出生起,睡觉就是一件大事情,睡得好,妈妈宝宝睡梦香甜一整夜,睡不好,宝宝吵闹如小魔王,让妈妈心疼闹心。有了助睡神器,一切不是问题,妈妈赶紧在助睡神器的协助之下哄睡宝宝,还可以为自己多争取一些睡眠时间哟!  Momo睡眠训练钟 价格:198元    宝贝不肯好好睡觉怎么办?妈妈不用着急,有了睡眠训练钟,宝贝的睡眠问题再也不用烦恼了。用可爱的小猴眼睛开合设计,告诉宝贝什么时候该起床什么时候该睡觉
期刊
面对这个问题,我心里一次次地拒绝。现在,我心里更纠结了,纠结的是孩子的期待,老师的安排。报不报班完全自愿。可是作为家长,还是忍不住给孩子交了钱。交了钱还纠结什么呢?这不是自找烦恼吗。  究其原因,我用四个字来回答吧。哪四个字呢?可能你已经知道,叫“并非自愿”。  为何“并非自愿”  每年的新学期开学,不管是春季还是秋季,兴趣班就如同雨后春笋般多了起来,忘乎所以地,光明正大地进入幼儿园开展体验课,从
期刊
荷叶莲子粥    材料:干荷叶1张、泰国香米100克、莲子40克、枸杞15克  调料:冰糖适量  做法:  1 香米、莲子清洗干净后用清水浸泡3小时。  2 干荷叶洗净后撕成块,锅里倒入清水用大火煮开,放入荷叶焯烫2分钟,倒掉煮荷叶的水不要,再将焯烫好的荷叶片放入干净的锅中,加入足量清水,大火煮开后熬煮5分钟,煮至水变深色,捞出荷叶不要。  3 倒入泡好的香米、莲子,转中小火熬煮约1小时,煮至粥软
期刊
“糖妈妈”是妊娠糖尿病者的“昵称”。妊娠糖尿病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妊娠前已有糖尿病的孕妈妈,称为糖尿病合并妊娠;另一种是妊娠前糖代谢正常或有潜在糖耐量减退,妊娠期才出现糖尿病的孕妈妈,称为妊娠期糖尿病。孕期糖妈妈中80%以上属于后者,前者不足20%。患有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妈妈大多会在生完宝宝后恢复糖代谢正常,但将来患Ⅱ型糖尿病的几率高于正常孕妈妈。  孕妈应在妊娠24~28周“糖筛”  妊娠期糖尿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