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探讨艾灸疗法对肛肠术后尿潴留患者排尿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肛肠手术并发尿潴留患者100例,随机分成常规组和治疗组各50例,常规组应用传统的诱导排尿方法,治疗组采用艾条悬炙中极、关元等穴,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排尿情况。结果 治疗组排尿时间较常规组明显提前,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艾炙疗法是一种简便安全、经济有效、易学易行的治疗术后尿潴留的方法。
关键词: 艾炙;尿潴留;肛肠手术;手术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 R454.9 文献标识码:B
尿潴留是指膀胱内留存有大量尿液而不能自主排出,常伴随由于明显尿意而引起的疼痛和焦虑,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临床上肛肠手术一般采用的是硬膜外麻醉,由于麻醉以及术后长时间的卧床,使膀胱处于麻痹状态,因而术后并发尿潴留较常见。据国外报道,肛门手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率为30%~40%[1]。艾炙是以艾绒为主要材料制成艾炷或艾条,点燃后熏熨或温灼体表腧穴的灸法,是中医针灸疗法之一。采用针灸对解除产后或术后麻醉所致逼尿肌收缩乏力的急性尿潴留有一定治疗效果[2]。自2009年1月至2011年10月间,我科对100例肛肠术后尿潴留的患者进行了采用常规诱导法以及艾灸疗法促进其排尿,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1月~2011年10月间在浙江省平阳县中医院外科住院行肛肠手术后发生尿潴留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共100例,年龄21岁~67岁。采用配对法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50例,男29例,女21例;治疗组50例,男31例,女19 例。其中混合痔68例,内痔9例,肛瘘14例,肛周脓肿4例,肛裂5例。两组病人的年龄、性别、病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资料具有可比性。具体见表1。
1.2 治疗方法
1.2.1 治疗组采用艾炙穴位法 取穴中极、关元、三阴交、阴陵泉、足三里。操作:患者仰卧于床上,裸露皮肤,穴位局部行75%酒精常规消毒,施以用艾绒制成的艾条悬灸,每穴灸5 min,每天2次,每次间隔4 h,以患者局部皮肤红润不起泡为度。治疗时护士守候在旁,注意避免灼伤皮肤。
1.2.2 常规组采用常规诱导排尿方法 比如听流水声,诱导其排尿;或在下腹部放置热水袋或热毛巾;或按摩膀胧区,温水冲洗会阴及尿道口等方法。两组患者在护理结束后6 h仍未排尿者给予导尿。
1.3 疗效评定标准
我们采用三级来判断治疗效果:①显著:2 h以内,患者即能自行排尿,腹胀明显减轻;②有效:患者6 h内能自行排尿,尿量少,仍有尿意,轻微疼痛;③无效:患者经护理后仍不能自行排尿,需进行导尿。
1.4 统计方法
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处理数据,计量资料数据以(x±s)表示,应用两样本均数比较应用t检验,两独立样本率的比较应用卡方检验。以P <0.05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分组护理和治疗后,观察记录患者实施完护理措施后6 h内的排尿比较(如表2所示)。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常规组(P <0.01),说明艾灸治疗肛肠术后尿潴留有显著效果。
3 讨论
尿潴留属中医学“癃闭”范畴,《素问·灵兰秘典论篇》曰:“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素问·经脉别论篇》又曰:“饮人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按传统中医理论所说,小便的通畅,有赖于膀胱的气化,因此,本病的病位在膀胱,又与三焦、肺、脾、肾密切相关[3]。肛肠病术后并发尿潴留多由术中组织损伤的刺激,或麻醉导致膀胱肌、尿道括约肌的改变,或术后疼痛的刺激,或年老体弱,或心情紧张等所致[4]。发生尿潴留时,患者下腹胀痛难忍,既影响手术创面的愈合,术后的康复,同时也导致患者紧张、焦虑。因此,如何解除患者术后尿潴留,已日益引起临床护理工作的关注,成为首要需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临床医疗工作者应用各种方法解决患者尿潴留,取得了不少成功的经验,比如诱导排尿法、针刺法、耳穴贴压法、穴位注射法、导尿术等。本文应用艾炙疗法,取穴中极、关元、三阴交、阴陵泉、足三里。中极为膀胱之募穴,主治小便不利,遗溺不禁,关元为足三阴经在小腹的交会穴,与膀胱相近,对小便不利有良效,三阴交是足太阴、少阴、厥阴经的交会穴,与关元穴相配,通调下焦之气机以利小便,故三穴相伍有健脾利水、疏肝益肾助膀胱气化之功能。阴陵泉清利湿热,健脾理气,益肾调经,通经活络,主治腹胀,泄泻,小便不利或失禁;足三里能调节全身气血,对神经系统的伤害性刺激起到保护性作用,对内脏有双向调节作用。诸穴并施合用,可调节膀胱气机,促进膀胱气化功能,达到通利小便之目的。
本研究中两组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护理后,膀胱功能得到改善,能显著缓解术后尿潴留。从表2比较来看,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常规组,其总有效率达到了88%,疗效明显。这说明了艾炙疗法能有效地治疗术后尿潴留症状,应用该法后患者排尿时间明显提前,从而减轻术后患者的痛苦。该方法是一种简便安全、经济有效、易学易行的缓解术后尿潴留的方法,病人易于接受,具有临床工作和日常生活推广价值。
综上所述,尿潴留是肛肠术后常见并发症,在手术患者中比例较大,而尿潴留又会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状况,不利于患者的治疗与康复,需要医护工作者谨慎对待。
参 考 文 献:
[1] Salman Z. Urlnary retention after bening anoreetal operarion[J]. Dis Colon Reetum, 1998, 41(6): 6961.
[2] 杨长森. 针炙治疗学[M]. 上海: 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5: 73-74.
[3] 王永炎. 中医内科学[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 257.
[4] 温跃明. 电针治疗肛肠病术后急性尿潴留93例[J].新中医, 1998, 30(4): 28-29.
关键词: 艾炙;尿潴留;肛肠手术;手术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 R454.9 文献标识码:B
尿潴留是指膀胱内留存有大量尿液而不能自主排出,常伴随由于明显尿意而引起的疼痛和焦虑,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临床上肛肠手术一般采用的是硬膜外麻醉,由于麻醉以及术后长时间的卧床,使膀胱处于麻痹状态,因而术后并发尿潴留较常见。据国外报道,肛门手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率为30%~40%[1]。艾炙是以艾绒为主要材料制成艾炷或艾条,点燃后熏熨或温灼体表腧穴的灸法,是中医针灸疗法之一。采用针灸对解除产后或术后麻醉所致逼尿肌收缩乏力的急性尿潴留有一定治疗效果[2]。自2009年1月至2011年10月间,我科对100例肛肠术后尿潴留的患者进行了采用常规诱导法以及艾灸疗法促进其排尿,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1月~2011年10月间在浙江省平阳县中医院外科住院行肛肠手术后发生尿潴留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共100例,年龄21岁~67岁。采用配对法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50例,男29例,女21例;治疗组50例,男31例,女19 例。其中混合痔68例,内痔9例,肛瘘14例,肛周脓肿4例,肛裂5例。两组病人的年龄、性别、病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资料具有可比性。具体见表1。
1.2 治疗方法
1.2.1 治疗组采用艾炙穴位法 取穴中极、关元、三阴交、阴陵泉、足三里。操作:患者仰卧于床上,裸露皮肤,穴位局部行75%酒精常规消毒,施以用艾绒制成的艾条悬灸,每穴灸5 min,每天2次,每次间隔4 h,以患者局部皮肤红润不起泡为度。治疗时护士守候在旁,注意避免灼伤皮肤。
1.2.2 常规组采用常规诱导排尿方法 比如听流水声,诱导其排尿;或在下腹部放置热水袋或热毛巾;或按摩膀胧区,温水冲洗会阴及尿道口等方法。两组患者在护理结束后6 h仍未排尿者给予导尿。
1.3 疗效评定标准
我们采用三级来判断治疗效果:①显著:2 h以内,患者即能自行排尿,腹胀明显减轻;②有效:患者6 h内能自行排尿,尿量少,仍有尿意,轻微疼痛;③无效:患者经护理后仍不能自行排尿,需进行导尿。
1.4 统计方法
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处理数据,计量资料数据以(x±s)表示,应用两样本均数比较应用t检验,两独立样本率的比较应用卡方检验。以P <0.05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分组护理和治疗后,观察记录患者实施完护理措施后6 h内的排尿比较(如表2所示)。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常规组(P <0.01),说明艾灸治疗肛肠术后尿潴留有显著效果。
3 讨论
尿潴留属中医学“癃闭”范畴,《素问·灵兰秘典论篇》曰:“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素问·经脉别论篇》又曰:“饮人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按传统中医理论所说,小便的通畅,有赖于膀胱的气化,因此,本病的病位在膀胱,又与三焦、肺、脾、肾密切相关[3]。肛肠病术后并发尿潴留多由术中组织损伤的刺激,或麻醉导致膀胱肌、尿道括约肌的改变,或术后疼痛的刺激,或年老体弱,或心情紧张等所致[4]。发生尿潴留时,患者下腹胀痛难忍,既影响手术创面的愈合,术后的康复,同时也导致患者紧张、焦虑。因此,如何解除患者术后尿潴留,已日益引起临床护理工作的关注,成为首要需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临床医疗工作者应用各种方法解决患者尿潴留,取得了不少成功的经验,比如诱导排尿法、针刺法、耳穴贴压法、穴位注射法、导尿术等。本文应用艾炙疗法,取穴中极、关元、三阴交、阴陵泉、足三里。中极为膀胱之募穴,主治小便不利,遗溺不禁,关元为足三阴经在小腹的交会穴,与膀胱相近,对小便不利有良效,三阴交是足太阴、少阴、厥阴经的交会穴,与关元穴相配,通调下焦之气机以利小便,故三穴相伍有健脾利水、疏肝益肾助膀胱气化之功能。阴陵泉清利湿热,健脾理气,益肾调经,通经活络,主治腹胀,泄泻,小便不利或失禁;足三里能调节全身气血,对神经系统的伤害性刺激起到保护性作用,对内脏有双向调节作用。诸穴并施合用,可调节膀胱气机,促进膀胱气化功能,达到通利小便之目的。
本研究中两组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护理后,膀胱功能得到改善,能显著缓解术后尿潴留。从表2比较来看,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常规组,其总有效率达到了88%,疗效明显。这说明了艾炙疗法能有效地治疗术后尿潴留症状,应用该法后患者排尿时间明显提前,从而减轻术后患者的痛苦。该方法是一种简便安全、经济有效、易学易行的缓解术后尿潴留的方法,病人易于接受,具有临床工作和日常生活推广价值。
综上所述,尿潴留是肛肠术后常见并发症,在手术患者中比例较大,而尿潴留又会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状况,不利于患者的治疗与康复,需要医护工作者谨慎对待。
参 考 文 献:
[1] Salman Z. Urlnary retention after bening anoreetal operarion[J]. Dis Colon Reetum, 1998, 41(6): 6961.
[2] 杨长森. 针炙治疗学[M]. 上海: 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5: 73-74.
[3] 王永炎. 中医内科学[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 257.
[4] 温跃明. 电针治疗肛肠病术后急性尿潴留93例[J].新中医, 1998, 30(4): 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