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八大养生功效(上)

来源 :食品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hnlu28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太极拳动作虚实结合,快慢适度,柔松圆活。打拳时既练形也养神。按套路出招换式,是练形。通过意守,使意念归一,排除杂念,调整心理活动,是养神。习拳者通过练拳来养气,行气通经,平衡阴阳,可使五脏安和,内外协调,提升身体的整体功能。
  1.呼吸方式科学
  太极拳强调腹式呼吸,并且配合意念。吸气时内气沿脊椎督脉上行,呼气时内气沿前胸任脉下沉。小腹则是吸凹呼凸。长期坚持练习太极拳能够明显提升肺活量。科学实验表明,肺活量的大小与力量的大小及生命长短成正比。人体处于睡眠状态的时候,呼吸深、细、匀、长的必是强健者;而呼吸短促无力或长、短不匀者非病即弱无疑。
  2.气血运转流畅
  练习太极拳讲究气达梢节。人体从外形的四肢八节、筋骨皮到内在的五脏六腑、精气神,都离不开血液的滋补润泽。良好的血液循环,充盈的血液供给,既是人体各部功能正常运行的基本保障,也是决定人体生命长短的根本条件。太极拳以意导气,以气运身,内气上至百会,下通涌泉,达于四梢,可促进血液循环,疏通经络。长期坚持太极拳锻炼,则气血饱满、健康长寿。
  3.保证汗腺通畅
  中医有“汗腺通则百病不侵,汗腺堵则乱病缠身”一说。现代社会,冬有集中供暖,夏有空调、电扇,人们免受寒暑之苦,但却导致了人体皮肤保暖、散热功能的下降。由于肌肤的通透性变弱,体内的有害物质得不到及时排泄,新陈代谢失调,阴阳温热失衡,疾病便会不染自生。而太极拳作为一门内家功法,在肌肤的锻炼上有其独到之处。行功走架不分春夏秋冬,每每于身形的开合收放之中能保证汗腺通畅,令人小病不生、大病不长。
  4.对称运动,均衡发展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意无意地会形成诸多习惯定势。这些习惯定势一方面提高了动作效率,一方面也造成了人体运动技能的缺陷。如上肢的端、握、提、捏、抓等单手动作一般多用右手;下肢的弹、跳、蹦、踢等多以右足(左利者反之)。这类单向运动,天长日久会使大脑中枢神经减弱逆向调节功能,势必导致人体内部机能的左右失衡。太极拳的拳法是有上即有下,招式左右互换,身形上下互补,是内外如一的对称运动。出招换式强调欲左先右、欲上先下;发力时讲求前吐后撑,周身上下对立统一、浑然一体。因此,太极拳能够有效地强化大脑的逆向调节功能,保持人体运动的整体协调与平衡发展。
  陈氏太极七十六式
  全套的陈氏太极拳法有重复的动作。本期要向您介绍的招式中,十二式“上三步”与招式九相重,招式十四的“金刚捣碓”与招式一相重,故此略过。欲知详情请回顾往期文章。
  招式十三(见图1)动作详解:左手在前,掌心朝下,手腕向右与右手上下对应。右手从下抬起,向上、向后、再向前,击左手腕。右手背朝上,向下用力打。右足踏地,发力由脚后跟往上至小腿肚,再顺脊上行,至右肩到右臂,由胳膊背面前运至手背,合住劲打有力。虽然力量由脚跟起,但其本在心。心机一动,中气即由丹田发出至手,周身全力皆聚于此。
  招式十五(见图2)动作详解:此动作上接金刚捣碓。先将右足向右开一大步,约自己一腿长距离。然后将右肩向下用力,力量顺着右膝盖下去。手法:右脚开步时,右手由上而下转向右,倒转绕到前头,攥拳落额上。左手自上而下,倒转一圈,向前叉住腰,大拇指在腰后托住腰,以助腰力。
  招式十六(见图3)动作详解:右拳向右下画弧,左手同时变拳与右拳同时向左运行。重心先移到左脚,然后再随着手部动作移向右脚。左手离胸一拳距离。
  招式十七(见图4)动作详解:先以左脚后跟不离地拧转向左,平实踏地。左右手同时自上斜下,自右向左转一圈。左手为掌,提右步落至右前方。左足收到右脚边,和右脚保持一脚距离。左膝屈,左肘尖与左膝上下相照,脚尖点地。右拳向右顺转一圈落左肘下,眼看拳,右膝屈。氣沉丹田,方能上身与下身打通,中无隔阂,一气流行。
  下一期会向广大读者朋友们介绍,关于练习太极拳的另外四个养生功效。
其他文献
端午节除了赛龙舟、吃粽子,许多地方还有插艾草、吃艾草青团的习俗。清人钱琦的《端午竹枝词》中写到:“竞渡齐登杉板船,布标悬处捷争先。归来落日斜檐下,笑指榕枝艾叶鲜。”家家户户都插上艾草,还有人吃艾草糍粑、佩带艾草香囊……到处弥漫着艾草香。  青青艾草不与鲜花争香、不与树木比高,站在五月的轻风里,把平淡的日子渲染得芬芳而美好。艾草又叫香艾、艾蒿、家艾,是一种有香味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开淡黄色的小花,是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