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单位:453000 河南省新乡市第四人民医院
通讯作者:缑尉
【摘要】 目的 探讨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睡眠护理中的注意事项,阐述肝癌介入治疗患者行睡眠护理的重要性。方法 对60例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的睡眠护理过程进行回顾总结。结果 60例患者中58例患者睡眠良好,2例患者出现睡眠障碍。结论 肝癌介入治疗患者无论是在术前数日、术前晚、还是术后数日均需做好睡眠护理。
【关键词】 肿瘤介入; 睡眠; 护理
睡眠是休息的一种重要形式,任何人都需要睡眠,通过睡眠可以使人的精力和体力得到恢复。睡眠对于维持人类的健康,尤其是促进疾病的康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良好充足的睡眠对于肝癌介入治疗患者尤为重要,无论是入院后数日、术前晚、还是术后数日。现对60例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的睡眠护理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2月~2010年8月对60例肝癌介入治疗患者施行睡眠护理,其中男57例,女3例,年龄36~81岁。54例为原发性肝癌,6例为转移癌。
1.2 方法 观察60例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的睡眠情况,了解睡眠与疾病的关系及对介入手术的影响,对患者进行睡眠干预,分别于入院后数日、术前晚及术后数日进行睡眠护理。
1.3 护理
1.3.1 入院后的睡眠护理 疾病带来的痛苦和环境的改变、经济压力等都会给患者的睡眠造成不良的影响,对介入手术的担忧甚至是恐惧,有可能使患者在住院后出现失眠。研究发现,在新环境中慢波睡眠和快波睡眠的比例会发生变化,入睡时间延长,快波睡眠减少,觉醒次数增加等[1]。也就是说,即使是睡眠正常的人,入院后因环境改变也可能造成睡眠障碍。睡眠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疾病的恢复。因此,从患者入院开始,就应该做好睡眠的观察和护理。了解患者的睡眠习惯,有无睡眠障碍和辅助睡眠,尽可能为患者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对有睡眠障碍的患者,要从生理、心理、社会等多方面考虑,进行动态观察,针对患者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措施,帮助患者做好睡眠调整和护理,指导患者入睡。对于一些因疼痛影响而不能正常睡眠的患者,要在睡眠前充足的时间内止痛,以便发挥药效,增强睡眠效果,保证睡眠的时间和质量。
1.3.2 术前晚的睡眠护理 大多数患者在术前晚想到第2天要做手术都会忧心忡忡,虽然介入手术是微创,但对患者来说无论何种手术都一样是不良刺激,有的肿瘤患者可能是多次做过介入治疗的,对介入化疗栓塞后的反应一清二楚,对再次介入治疗可能会产生更大的担忧,甚至是恐惧心理。焦虑、抑郁情绪可引起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交感神经系统活动功能亢进,导致心率增快,心肌收缩力加强和心输出量增加,另外作用于血管受体可使小动脉收缩,外周阻力增加,从而引起血压上升;焦虑抑郁情绪患者多有睡眠障碍,表现为入睡困难、易惊醒、失眠、早睡,睡眠障碍可引起心血管系统功能失常,表现为胸闷、心悸、呼吸困难,从而导致血压升高[2]。尤其是原有高血压的患者,可能引起血压急剧升高,影响手术顺利进行。由此看来,对术前睡眠不好的患者,需要护士细心观察,做好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向患者介绍手术过程、需要注意的事项,介绍成功手术病例现身说法,尽量减轻患者的思想负担,同时,尽可能为患者创造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术前晚要严密观察患者情况,发现有睡眠问题及时予以处理,使用镇静药时要注意观察用药的效果,做好睡眠护理,保证患者术前晚有充足的睡眠,以提高手术耐受性。在本组60例患者中,通过护理干预,58例术前晚睡眠良好,2例术前晚睡眠差引起血压升高,经降压等处理后未影响手术进行,术后情况良好。这2例患者中1例为首次接受介入治疗,1例为第三次接受介入治疗。
1.3.3 术后数日仍需做好睡眠护理 肝癌患者行介入栓塞手术后,需要进行心电监护,穿刺侧下肢制动卧床24 h,观察足动脉搏动及穿刺部位出血情况等,频繁的治疗和护理,以及化疗栓塞后胃肠道反应和腹部疼痛等,都会给患者睡眠造成不良影响,使患者睡眠很难达到正相睡眠第四期和异相睡眠,因这两个阶段恰恰是体力和智力恢复的阶段,从而影响患者术后的恢复。因此要求护士在做治疗和护理时,应尽量集中时段,尽量减少夜间治疗,夜间执行治疗护理措施时,应尽量间隔90 min,以避免患者在一个睡眠周期中发生睡眠中断的现象[1]。患者有胃肠道反应或疼痛时,要及时给予药物对症处理,尽量减少患者痛苦,帮助患者获得最佳睡眠,保证体力、智力、精神都得到恢复。
2 结果
58例患者睡眠良好,手术顺利。2例患者出现睡眠障碍,导致血压升高,对症处理后未影响手术。
3 讨论
3.1 恶性肿瘤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营养相对较差,而行介入化疗栓塞后恶心呕吐是常见的胃肠道反应,会导致患者营养供给缺乏,虽然有静脉补液,但仍不能满足机体恢复的需要,往往要动用体内原有的糖原、蛋白质、脂肪等以供利用,因此就需要在介入手术前加强营养的补充,进行能量的储备。睡眠中正相睡眠的第四期,生长激素大量分泌,合成代谢占优势,蛋白质合成增加,糖原储备增加,进行能量储备[3],有利于促进生长和体力恢复,提高手术耐受性,为术后恢复打好基础。因此,从患者入院开始直到手术恢复都应该做好睡眠护理。
3.2 影响睡眠的因素很多,由生理、心理、社会多方面因素形成,因此要把患者看成是完整的社会的人,不单是考虑疾病对睡眠的影响,还要从身心两方面来考虑。护士应注意学习有关睡眠的知识,在了解睡眠的规律和特点的基础上,全面评估患者睡眠的需要以及影响睡眠的因素,做好睡眠护理,保证患者的睡眠质量,将睡眠对疾病的影响降低到最小,使患者身心两方面都得到康复,以良好的状态迎接手术,为术后顺利康复、预防并发症发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 考 文 献
[1] 李小寒.基础护理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93-100.
[2] 张瑞玲.身心疾病的临床心理康复.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10:2-96.
[3] 陈淑坚.护理学综论.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0:55-58.
(收稿日期:2011-03-18)
(本文编辑:王春芸)
通讯作者:缑尉
【摘要】 目的 探讨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睡眠护理中的注意事项,阐述肝癌介入治疗患者行睡眠护理的重要性。方法 对60例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的睡眠护理过程进行回顾总结。结果 60例患者中58例患者睡眠良好,2例患者出现睡眠障碍。结论 肝癌介入治疗患者无论是在术前数日、术前晚、还是术后数日均需做好睡眠护理。
【关键词】 肿瘤介入; 睡眠; 护理
睡眠是休息的一种重要形式,任何人都需要睡眠,通过睡眠可以使人的精力和体力得到恢复。睡眠对于维持人类的健康,尤其是促进疾病的康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良好充足的睡眠对于肝癌介入治疗患者尤为重要,无论是入院后数日、术前晚、还是术后数日。现对60例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的睡眠护理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2月~2010年8月对60例肝癌介入治疗患者施行睡眠护理,其中男57例,女3例,年龄36~81岁。54例为原发性肝癌,6例为转移癌。
1.2 方法 观察60例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的睡眠情况,了解睡眠与疾病的关系及对介入手术的影响,对患者进行睡眠干预,分别于入院后数日、术前晚及术后数日进行睡眠护理。
1.3 护理
1.3.1 入院后的睡眠护理 疾病带来的痛苦和环境的改变、经济压力等都会给患者的睡眠造成不良的影响,对介入手术的担忧甚至是恐惧,有可能使患者在住院后出现失眠。研究发现,在新环境中慢波睡眠和快波睡眠的比例会发生变化,入睡时间延长,快波睡眠减少,觉醒次数增加等[1]。也就是说,即使是睡眠正常的人,入院后因环境改变也可能造成睡眠障碍。睡眠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疾病的恢复。因此,从患者入院开始,就应该做好睡眠的观察和护理。了解患者的睡眠习惯,有无睡眠障碍和辅助睡眠,尽可能为患者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对有睡眠障碍的患者,要从生理、心理、社会等多方面考虑,进行动态观察,针对患者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措施,帮助患者做好睡眠调整和护理,指导患者入睡。对于一些因疼痛影响而不能正常睡眠的患者,要在睡眠前充足的时间内止痛,以便发挥药效,增强睡眠效果,保证睡眠的时间和质量。
1.3.2 术前晚的睡眠护理 大多数患者在术前晚想到第2天要做手术都会忧心忡忡,虽然介入手术是微创,但对患者来说无论何种手术都一样是不良刺激,有的肿瘤患者可能是多次做过介入治疗的,对介入化疗栓塞后的反应一清二楚,对再次介入治疗可能会产生更大的担忧,甚至是恐惧心理。焦虑、抑郁情绪可引起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交感神经系统活动功能亢进,导致心率增快,心肌收缩力加强和心输出量增加,另外作用于血管受体可使小动脉收缩,外周阻力增加,从而引起血压上升;焦虑抑郁情绪患者多有睡眠障碍,表现为入睡困难、易惊醒、失眠、早睡,睡眠障碍可引起心血管系统功能失常,表现为胸闷、心悸、呼吸困难,从而导致血压升高[2]。尤其是原有高血压的患者,可能引起血压急剧升高,影响手术顺利进行。由此看来,对术前睡眠不好的患者,需要护士细心观察,做好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向患者介绍手术过程、需要注意的事项,介绍成功手术病例现身说法,尽量减轻患者的思想负担,同时,尽可能为患者创造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术前晚要严密观察患者情况,发现有睡眠问题及时予以处理,使用镇静药时要注意观察用药的效果,做好睡眠护理,保证患者术前晚有充足的睡眠,以提高手术耐受性。在本组60例患者中,通过护理干预,58例术前晚睡眠良好,2例术前晚睡眠差引起血压升高,经降压等处理后未影响手术进行,术后情况良好。这2例患者中1例为首次接受介入治疗,1例为第三次接受介入治疗。
1.3.3 术后数日仍需做好睡眠护理 肝癌患者行介入栓塞手术后,需要进行心电监护,穿刺侧下肢制动卧床24 h,观察足动脉搏动及穿刺部位出血情况等,频繁的治疗和护理,以及化疗栓塞后胃肠道反应和腹部疼痛等,都会给患者睡眠造成不良影响,使患者睡眠很难达到正相睡眠第四期和异相睡眠,因这两个阶段恰恰是体力和智力恢复的阶段,从而影响患者术后的恢复。因此要求护士在做治疗和护理时,应尽量集中时段,尽量减少夜间治疗,夜间执行治疗护理措施时,应尽量间隔90 min,以避免患者在一个睡眠周期中发生睡眠中断的现象[1]。患者有胃肠道反应或疼痛时,要及时给予药物对症处理,尽量减少患者痛苦,帮助患者获得最佳睡眠,保证体力、智力、精神都得到恢复。
2 结果
58例患者睡眠良好,手术顺利。2例患者出现睡眠障碍,导致血压升高,对症处理后未影响手术。
3 讨论
3.1 恶性肿瘤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营养相对较差,而行介入化疗栓塞后恶心呕吐是常见的胃肠道反应,会导致患者营养供给缺乏,虽然有静脉补液,但仍不能满足机体恢复的需要,往往要动用体内原有的糖原、蛋白质、脂肪等以供利用,因此就需要在介入手术前加强营养的补充,进行能量的储备。睡眠中正相睡眠的第四期,生长激素大量分泌,合成代谢占优势,蛋白质合成增加,糖原储备增加,进行能量储备[3],有利于促进生长和体力恢复,提高手术耐受性,为术后恢复打好基础。因此,从患者入院开始直到手术恢复都应该做好睡眠护理。
3.2 影响睡眠的因素很多,由生理、心理、社会多方面因素形成,因此要把患者看成是完整的社会的人,不单是考虑疾病对睡眠的影响,还要从身心两方面来考虑。护士应注意学习有关睡眠的知识,在了解睡眠的规律和特点的基础上,全面评估患者睡眠的需要以及影响睡眠的因素,做好睡眠护理,保证患者的睡眠质量,将睡眠对疾病的影响降低到最小,使患者身心两方面都得到康复,以良好的状态迎接手术,为术后顺利康复、预防并发症发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 考 文 献
[1] 李小寒.基础护理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93-100.
[2] 张瑞玲.身心疾病的临床心理康复.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10:2-96.
[3] 陈淑坚.护理学综论.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0:55-58.
(收稿日期:2011-03-18)
(本文编辑:王春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