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茶叶经济是我国的特色农产品经济,“十二五”期间各地都在大力发展茶叶经济,创品牌、扩规模,各地茶叶行业发展持续增长,为茶叶生产与加工中等职业教育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职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是新兴专业,笔者参与了对开设有茶叶相关专业院校的调研、对茶叶企业人才结构需求的调研、对在校及已就业学生的调研,发现社会对于茶叶相关专业的中职人才需求量极大,但是在校生人数和培养质量却不尽人意。我国茶业发展中最紧缺的中等职业人才主要是三类:一是茶叶生产型人才;二是茶叶加工型人才;三是茶叶营销人才。本文就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建设现状进行浅析,并提出了专业发展的对策。
中职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发展现状
茶叶生产企业的发展,行业的技术水平快速提高的趋势,为中等职业教育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提供了发展机遇和空间。但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发展不平衡,还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中职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教师实践教学能力不足 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教师实践教学能力不强,教学管理缺乏推助器。就目前很多中职学校师资队伍状况看,很多教师都是从茶学本科或研究生毕业后通过公招从高校到中职校园,基层生产经验不足。现代茶叶企业技术能手又因学历不高而不能进入教师队伍。教师“关门教书”,学校“封闭管理”,不仅使中职教学管理缺乏推助器和时代气息,而且成为严重制约中职学校教学管理创新的瓶颈。现在部分中职学校和企业面临的局面:只是浅层次的校企合作,学校没有企业真正需要的技术革新,企业也没有给予学校想要的校企共建的深度合作。
中职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教学标准不统一 自从中职教育进入自主择业的教育体制改革后,教育部门对各类中职学校的管理和要求也采取开放式的管理模式,扩大学校办学和教学管理的自主权。随之而来的是:由于缺少过去统一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要求,加上中等职校招生政策放开,各类职业学校纷纷面向市场办学,“社会需要什么就办什么”,致使教育部门对中职学校的教学管理更加鞭长莫及。在2003年左右,很多中职学校陆续开设与茶叶相关的茶艺表演、茶文化等专业,2010年随着中职专业结构的调整和规范,也为了学生有进一步提升的学习通道,主要产茶省市中职学校陆续将茶艺表演、茶文化专业调整成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只是各校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和用工人才市场需求,在技能方向上有所不同。根据中职教育教学相关规定理论课和实践课比例的调整,使实践教学达50%左右,各学校的教学计划总体来说虽趋于稳定,但都有比较鲜明的地域特性。办学水平、实训条件参差不齐,大多数实训设备跟不上工厂的更新,实训和生产场景有一定差距,实训指导教师普遍缺乏企业生产经验,课程设置技能方向不突出,人才培养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满足不了企业需要。
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的中高职衔接途径不通畅 在我国教育政策的指导和保障下,中高职教育衔接迈进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但目前,中高职衔接还是存在衔接渠道不畅,总体规模不大,招生制度不完善,培养目标的定位不清楚,只是学制上的衔接,内涵性的衔接还没有得到充分体现等问题。比如在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方面,本科、高职和中职都有“茶类”专业。由于在三个教育阶段都属于冷门专业,中高职衔接更是面临缺少整体规划,从专业设置到课程设置等对接都没有做到规范性;中职学生专业技能较强,但文化基础课较差,升学的机会受到文化基础课薄弱的限制等因素。
中国茶叶产业就业准入标准不严格 茶叶的生产最终产品是饮料,茶叶行业的一些正规企业也实行了QS认证制度。但是,一些地方茶叶生产加工企业良莠不齐,正规大厂和小厂(甚至是加工作坊)并存,市场监管并不严格。很多茶叶企业招聘的工作人员多是企业高层人员的亲属、附近村民,茶叶企业员工专业水平较低。在茶叶行业中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的人才较少,需求缺口大。由于传统的茶叶行业隶属第一产业,因此入行门槛较低,非茶叶专业人才的比例较多,且企业员工年纪较大,学习能力欠缺,不愿意外出培训学习。这就造成了中职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毕业生在加工生产岗位方面竞争优势不大,工资较低。
中职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发展对策
面对中职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发展现状,并且随着国家中等职业教育的不断改革,四川省贸易学校审时度势,把本校特色专业——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创建为国家级示范中职重点建设专业,代表了我国中职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的发展方向。下面就以上四个问题提出解决对策:
茶叶企业和学校共同发展、紧密结合 首先,学校要给予专业教师发展平台,大力培养本校教师。一是加强专业知识培训;二是通过企业实践锻炼,提高教师的技能水平,练就教师特长。其次,学校要引进相当比例的企业人才作为兼职教师,由企业中的人才根据企业需求培养学生。再者,让真正专家化的教师通过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在生产前沿做出创新和贡献。只有这样才能打造出一个既有先进理论知识,又有专业技能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提升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的办学水平。
统一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教学标准 笔者参与了教育部中等职业教育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教学标准的制定。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教学标准是由全国供销行业指导委员会组织的,四川省贸易学校牵头全国各中职学校、企业和部分高职院校的专家组成工作组共同完成的。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教学标准出版,对各学校的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的专业建设提出了以下要求:要求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课程教材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深度对接;要求重视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强调实训和实习等教学环节;要求协调各课程之间的关系,合理确定学时比例,严格教学评价,注重中高职课程衔接;兼顾行业发展实际和职业教育现状,遵循专业建设发展规律。
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中高职衔接通道畅通 要想促进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中高职协调发展、系统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当前需在以下三个方面重点做好衔接工作:依据规范性、可操作的茶业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已经存在),明晰人才培养目标;通过一体化设计实现中高职课程的衔接,按照职业分类和职业标准,确定初级到高级人才培养需要的知识、技能、素质的层次结构,以保障中高职课程顺畅衔接;根据茶业职业教育特点,明确中高职各专业的层次和布局与区域产业体系对接,既要在各自定位上办出特色,又要整合专业目录,形成中高职专业协调发展的上下贯通、左右融通的专业成长体系。为了更科学地配置教育资源,高职专业的设置应为中职专业设置的延伸和拓展。
严格实施茶业就业准入制度 中职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之所以吸引力不够,就在于茶叶的生产和加工阶段就业准入制度不严格。学了这个专业和不学这个专业一个样,都能从事茶叶生产与加工的工作。随着新的食品安全法的颁布,国家对茶叶生产与加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茶叶行业的日渐成熟,企业对茶业从业者所需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就业准入控制就应该由茶叶行业协会在本行业内部建立起来并推行开去。随着实施就业准入制度的茶叶行业或职业逐步增加,国家从行政管理的需要出发,在全国范围内以法制的形式对就业准入制度进行规范和控制。最终,就业准入制度在全国范围内的茶业行业或职业中建立起来,并和职业教育一起得到很好的发展。
作为雅安茶文化的主要传承与传播者,学校从2002年开始挖掘整理蒙山派茶技,并进入课堂,全校普及,成果丰硕。2003年,由四川省贸易学校108名学生组成的大型茶技队,出演了第八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开幕式,同学们精湛的技艺,震惊全场,获得海内外嘉宾的高度赞扬。随后,四川省贸易学校培养的茶专业学生先后出访德国、韩国,并走进中央电视台、上海大剧院等。四川省贸易学校通过对茶文化的不懈传播,让学校和雅安走出国门,名扬四海,助推了雅安的茶产业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学校还积极与兄弟院校交流建设成果。先后与重庆市经贸中等专业学校等13所学校进行学习交流,探讨建设经验,解决建设困难。同时,学校还通过省供销社、雅安市教育部门的组织,与市内各中职学校及兄弟学校采用技能大赛、会议主题发言、专题研讨、教学研究等形式,传递示范校建设要求,引领发展。2013年,四川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年会在雅安召开期间,来自全国各地的100多所高校领导、教师观看了四川省贸易学校举办的《茶文化建设成果交流》汇报表演,得到了高度赞誉。
今天的四川省贸易学校乘着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东风,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昂首前行,永不止步!勇于挑战、勇于拼搏、勇于取胜的“贸易校人”将乘势而上,以饱满的热情铸就学校新的辉煌!
(作者单位: 四川省贸易学校)
中职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发展现状
茶叶生产企业的发展,行业的技术水平快速提高的趋势,为中等职业教育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提供了发展机遇和空间。但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发展不平衡,还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中职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教师实践教学能力不足 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教师实践教学能力不强,教学管理缺乏推助器。就目前很多中职学校师资队伍状况看,很多教师都是从茶学本科或研究生毕业后通过公招从高校到中职校园,基层生产经验不足。现代茶叶企业技术能手又因学历不高而不能进入教师队伍。教师“关门教书”,学校“封闭管理”,不仅使中职教学管理缺乏推助器和时代气息,而且成为严重制约中职学校教学管理创新的瓶颈。现在部分中职学校和企业面临的局面:只是浅层次的校企合作,学校没有企业真正需要的技术革新,企业也没有给予学校想要的校企共建的深度合作。
中职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教学标准不统一 自从中职教育进入自主择业的教育体制改革后,教育部门对各类中职学校的管理和要求也采取开放式的管理模式,扩大学校办学和教学管理的自主权。随之而来的是:由于缺少过去统一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要求,加上中等职校招生政策放开,各类职业学校纷纷面向市场办学,“社会需要什么就办什么”,致使教育部门对中职学校的教学管理更加鞭长莫及。在2003年左右,很多中职学校陆续开设与茶叶相关的茶艺表演、茶文化等专业,2010年随着中职专业结构的调整和规范,也为了学生有进一步提升的学习通道,主要产茶省市中职学校陆续将茶艺表演、茶文化专业调整成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只是各校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和用工人才市场需求,在技能方向上有所不同。根据中职教育教学相关规定理论课和实践课比例的调整,使实践教学达50%左右,各学校的教学计划总体来说虽趋于稳定,但都有比较鲜明的地域特性。办学水平、实训条件参差不齐,大多数实训设备跟不上工厂的更新,实训和生产场景有一定差距,实训指导教师普遍缺乏企业生产经验,课程设置技能方向不突出,人才培养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满足不了企业需要。
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的中高职衔接途径不通畅 在我国教育政策的指导和保障下,中高职教育衔接迈进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但目前,中高职衔接还是存在衔接渠道不畅,总体规模不大,招生制度不完善,培养目标的定位不清楚,只是学制上的衔接,内涵性的衔接还没有得到充分体现等问题。比如在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方面,本科、高职和中职都有“茶类”专业。由于在三个教育阶段都属于冷门专业,中高职衔接更是面临缺少整体规划,从专业设置到课程设置等对接都没有做到规范性;中职学生专业技能较强,但文化基础课较差,升学的机会受到文化基础课薄弱的限制等因素。
中国茶叶产业就业准入标准不严格 茶叶的生产最终产品是饮料,茶叶行业的一些正规企业也实行了QS认证制度。但是,一些地方茶叶生产加工企业良莠不齐,正规大厂和小厂(甚至是加工作坊)并存,市场监管并不严格。很多茶叶企业招聘的工作人员多是企业高层人员的亲属、附近村民,茶叶企业员工专业水平较低。在茶叶行业中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的人才较少,需求缺口大。由于传统的茶叶行业隶属第一产业,因此入行门槛较低,非茶叶专业人才的比例较多,且企业员工年纪较大,学习能力欠缺,不愿意外出培训学习。这就造成了中职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毕业生在加工生产岗位方面竞争优势不大,工资较低。
中职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发展对策
面对中职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发展现状,并且随着国家中等职业教育的不断改革,四川省贸易学校审时度势,把本校特色专业——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创建为国家级示范中职重点建设专业,代表了我国中职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的发展方向。下面就以上四个问题提出解决对策:
茶叶企业和学校共同发展、紧密结合 首先,学校要给予专业教师发展平台,大力培养本校教师。一是加强专业知识培训;二是通过企业实践锻炼,提高教师的技能水平,练就教师特长。其次,学校要引进相当比例的企业人才作为兼职教师,由企业中的人才根据企业需求培养学生。再者,让真正专家化的教师通过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在生产前沿做出创新和贡献。只有这样才能打造出一个既有先进理论知识,又有专业技能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提升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的办学水平。
统一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教学标准 笔者参与了教育部中等职业教育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教学标准的制定。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教学标准是由全国供销行业指导委员会组织的,四川省贸易学校牵头全国各中职学校、企业和部分高职院校的专家组成工作组共同完成的。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教学标准出版,对各学校的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的专业建设提出了以下要求:要求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课程教材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深度对接;要求重视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强调实训和实习等教学环节;要求协调各课程之间的关系,合理确定学时比例,严格教学评价,注重中高职课程衔接;兼顾行业发展实际和职业教育现状,遵循专业建设发展规律。
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中高职衔接通道畅通 要想促进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中高职协调发展、系统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当前需在以下三个方面重点做好衔接工作:依据规范性、可操作的茶业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已经存在),明晰人才培养目标;通过一体化设计实现中高职课程的衔接,按照职业分类和职业标准,确定初级到高级人才培养需要的知识、技能、素质的层次结构,以保障中高职课程顺畅衔接;根据茶业职业教育特点,明确中高职各专业的层次和布局与区域产业体系对接,既要在各自定位上办出特色,又要整合专业目录,形成中高职专业协调发展的上下贯通、左右融通的专业成长体系。为了更科学地配置教育资源,高职专业的设置应为中职专业设置的延伸和拓展。
严格实施茶业就业准入制度 中职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之所以吸引力不够,就在于茶叶的生产和加工阶段就业准入制度不严格。学了这个专业和不学这个专业一个样,都能从事茶叶生产与加工的工作。随着新的食品安全法的颁布,国家对茶叶生产与加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茶叶行业的日渐成熟,企业对茶业从业者所需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就业准入控制就应该由茶叶行业协会在本行业内部建立起来并推行开去。随着实施就业准入制度的茶叶行业或职业逐步增加,国家从行政管理的需要出发,在全国范围内以法制的形式对就业准入制度进行规范和控制。最终,就业准入制度在全国范围内的茶业行业或职业中建立起来,并和职业教育一起得到很好的发展。
作为雅安茶文化的主要传承与传播者,学校从2002年开始挖掘整理蒙山派茶技,并进入课堂,全校普及,成果丰硕。2003年,由四川省贸易学校108名学生组成的大型茶技队,出演了第八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开幕式,同学们精湛的技艺,震惊全场,获得海内外嘉宾的高度赞扬。随后,四川省贸易学校培养的茶专业学生先后出访德国、韩国,并走进中央电视台、上海大剧院等。四川省贸易学校通过对茶文化的不懈传播,让学校和雅安走出国门,名扬四海,助推了雅安的茶产业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学校还积极与兄弟院校交流建设成果。先后与重庆市经贸中等专业学校等13所学校进行学习交流,探讨建设经验,解决建设困难。同时,学校还通过省供销社、雅安市教育部门的组织,与市内各中职学校及兄弟学校采用技能大赛、会议主题发言、专题研讨、教学研究等形式,传递示范校建设要求,引领发展。2013年,四川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年会在雅安召开期间,来自全国各地的100多所高校领导、教师观看了四川省贸易学校举办的《茶文化建设成果交流》汇报表演,得到了高度赞誉。
今天的四川省贸易学校乘着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东风,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昂首前行,永不止步!勇于挑战、勇于拼搏、勇于取胜的“贸易校人”将乘势而上,以饱满的热情铸就学校新的辉煌!
(作者单位: 四川省贸易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