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
许小慧,特级教师,现任杭州市德胜小学校长,全国青年教师教学研究中心常务委员,人民教育出版社实验区教材培训专家。在国家及省、市级教育教学刊物上发表论文20多篇,出版著作《小学语文参与式教学策略》。
我的课堂追求是我课堂教学的价值皈依,是我在教学实践中自觉遵循、努力实现的目标,对我的教学行为起着定位和导航的作用。概括起来有以下四点:
一、让课堂洒满阳光
让课堂洒满阳光,就是要把对学生的尊重、关爱、理解、宽容,像阳光一样洒遍教室的每一个角落。学生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中,身体是放松的,心情是愉悦的,心智是清明的,思维是灵动的,整个身心沉浸在积极活跃的状态之中……这是成功教学的前提和基础,需要建立在融洽的师生关系和良好的课堂氛围之上。
经常在外借班上公开课,我十分重视课前与学生的谈心交流。我通常会告诉孩子们:“今天能和大家一起学习,我很开心。我很喜欢你们,想了解每个人,希望和你们交朋友。能用几句话介绍一下自己,让许老师记住你吗?”孩子们一般都会争先恐后地和我交流,我带着十足的好奇,倾听、询问、赞赏、鼓励,课堂上洋溢着欢笑,其乐融融。教学悄悄拉开了帷幕……受人关注,被人喜欢,渴望被了解,喜欢倾诉,愿意交好朋友,这是人们的普遍心理和感情需求,何况是一个个天真的孩子呢?曾经有一位老师也用这样的方法和孩子交流,却不尽如人意,为什么呢?因为她只是复制了方法,却忽略了情感。孩子尽管小,但是他们对感情的体验是非常敏感的:敷衍的笑容,飘忽的眼神,应付的语气,匆忙的步履,怎能逃过他们明亮的眼睛?在交流中只有用真诚的话语、温情的目光、宽厚的笑容去滋润孩子的心田,他们才会向你敞开心扉,回报给你无限的信任和热爱。“亲其师,信其道。”一朵朵鲜嫩的花蕾沐浴着“阳光”即将开放啦!
以下是我执教的《爱迪生救妈妈》的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经过近两年的语文学习,咱们已经有了自己读通课文的本领,掌握了自学生字的方法。课前布置了预习,下面请几位同学分自然段读课文,看他们是否读通了课文,读准了生字?第一自然段谁想读给大家听?
(一男生读第一自然段。读得比较通顺。)
师:你真是一个勇敢的小男孩儿,声音洪亮,字正腔圆,不错!第二段谁来读呢?请你们推荐一位朗读最好的同学展示一下。
(一女生读第二段,读得比较有感情。)
师:哦!真是名不虚传!你们听,她不仅读得流利,而且还读出了一些感情。加油啊!
师:许老师发现有的小朋友心里很想读,可是有点害羞,不敢举手……我建议你借此机会挑战一下自己!(走近一男孩)你来试试好吗?相信自己!
(一男生读第三段,比较流利但声音小。)
师:你读得多好啊!同学们把掌声送给他吧!我们请他再大声读一遍好吗?
(男生第二遍读,声音洪亮。)
师:越来越好!(拍拍他的肩膀)孩子,人最大的敌人其实是自己,战胜自己就可以前进一大步,记住了吗?
生:(点点头,很激动。)
师:第四段谁来读呢?有谁觉得自己平时读得还不够好,想借今天的机会锻炼锻炼?(一女孩犹豫举手)好样的,请你来读。
(一女生读得不太流利,但认真反复读难句,终于读通顺了。同学们自发鼓掌。)
师:你读得多认真啊!要知道,这段话是课文中最长也最难读的一段,你不仅读出来了,还读得不错。相信自己,一定成功!
检查预习是再普通不过的一个教学环节,怎么检查?检查谁?值得思考。以上教学检查的对象分别指向:勇敢外向的孩子,鼓励他敢为人先;学业优良的孩子,给他展示的机会;内向羞怯的孩子,引导他挑战自己;学习困难的孩子,培植他的坚强自信。这就是面向全体的学生观,也是我在教学中朴素而永恒的追求。我一直认为,课堂不仅是学习的场所,更是培育生命的花园,而教师就是播撒心灵阳光的园丁!
二、让学习充满乐趣
对儿童来讲,学习过程应该是充满乐趣,伴随着深刻的情感体验的。有很多方法可以带给学生乐趣:讲故事、做游戏、鼓励性评价,多媒体辅助,都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可是这样的兴趣不能长久。到底怎样才能让儿童获得深入持久的学习兴趣呢?那就是让儿童对学习本身产生兴趣。在学习的过程中让他们经历困惑、挑战、探险、发现,最后抵达成功的顶峰。这样的一个过程无疑是充满刺激的,这样的乐趣无疑是深入持久的,它让儿童看到了一个全新的自我:我很棒!我能行!这种学习方式就是彰显学生主体性的自主探究式学习。
以下是我执教的《倔强的小红军》教学片段:
师:陈赓就这样被倔强的小红军说服了,他爬上马背朝前走去。可是他的心里却久久不能平静,由小红军想到过去和他打过交道的那些穷孩子。陈赓仔细回忆小红军说的每一句话,越想越觉得可疑。现在请你和陈赓一起判断一下小红军的话是真是假?理由是什么,从课文的字里行间找出依据进行说明。想好之后先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学生读书思考之后各小组开始讨论。)
师:好,现在我们集中交流。
生:我认为小红军说他体力很强是假的,因为课文的第三自然段写到小红军的外貌是黄黄的小脸。这是一种不健康的脸色,如果体力强脸色一定是红红的,他的脚上穿着破草鞋,冻得又青又红,怎会有很强的体力?
师:能从外貌描写找到依据很好。从其他地方还能找到依据吗?
生:课文第二自然段写到长时间在荒无人烟的草地里行军,常常忍饥挨饿,陈赓同志感到十分疲惫。大人都这样,何况一个孩子呢?所以小红军说他的体力强是假的。
师:很好。那小红军说他要等同伴,这句话是真是假?
生:这句话也是假的,因为陈赓在追赶队伍的路途中除了小红军没有看到任何人,小红军是落在队伍后面的一个人,他不可能有同伴。
师:你很会推理和分析,我很赞赏你的意见。小红军说他的粮食很多你相信吗?
生:这句话也是假的。他的粮袋里没有粮食,只是一块牛膝骨。
师:这是后来才看到的。能从其他地方找到依据吗?
生:我知道草地上荒无人烟是没有粮食的,干粮袋里的粮食是进入草地之前准备的,走了很多天后不可能有很多粮食。
师:大家分析得很好。同学们所说的也正是陈赓骑在马上所想的……
陈赓怎么知道自己受骗了?这是学生普遍感到困惑的一个难题。引导学生与陈赓一起进行判断,亲历人物的情感体验并要求学生从课文中找到依据进行说明。学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探究、在读中感悟。这一设计体现了探究性阅读,极大激发了学生的读书探究热情。
近十年来,我一直致力于学习方式的实践和研究,深深感到,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是关怀生命成长、激发生命潜能、培植自信人格、锻造学习品质的一剂良方。
三、让朗读富有情味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最为重要的训练:在读中理解内容,在读中领悟情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积累语言,在读中获得审美愉悦,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朗读在语文学习中承载着如此丰富的内容,值得我们好好研究:怎样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让朗读富有情味呢?
以下是我执教的《草船借箭》教学片段:
师:周瑜很妒忌诸葛亮的才干。有一天,他请诸葛亮到他的帐中来商议军事,下面我就请男生来扮演周瑜,请女生来扮演诸葛亮,要一边商议,一边分析对方的话,因为两个人是在斗智呢。
男生读:“诸葛先生,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
师:诸葛先生听了他的话,心里怎么想?
女生:周瑜也是一名身经百战的大将,他会不知道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吗?
师:请你们接着读。
女生读:“用弓箭最好。”
师:(面向周瑜)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是不是说到了你们的心坎上,高不高兴?
男生:高兴。
师:但是还不能表现出来,是暗自窃喜。你能读出周瑜的这种心理吗?练习一下。
男生读:“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
师:小诸葛们,用心揣摩一下,从周瑜的话中你听出了什么?
女生:周瑜就害怕我不承担这个任务。他说这是公事,他用公事来逼迫我。我且不动声色,看他怎样?
师:说得好,接着往下读吧。
(女生读课文。)
师:周瑜,你给诸葛亮限定了十天,认为这样可以置他于死地,诸葛亮现在主动把工期缩短为三天,你心里怎么想?
男生:我非常高兴,我想他不可能在三天之内造好那么多箭的,我肯定能治他的罪。
师:好,把这种又惊又喜的感觉读出来。
师:我得问问诸葛亮,你主动将时间缩短为三天,还要立下军令状,你就不害怕到时候受惩罚吗?
女生:因为我是胸有成竹的,我已经想好怎么来办这件事。
师:很好,诸葛亮已经识破了周瑜的诡计,就将计就计,因为他已经胸有成竹。我们再把诸葛亮的话读一读,全体来读,读出胸有成竹的语气来。
能够读出文字背后的意蕴,听出话语的弦外之音,这就是敏锐、准确的语感。语感的培养就是在一遍遍的朗读中心领神会,无师自通的。“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朗读训练的源头活水就是情感体验,有了情感的领悟,学生会自觉运用语感,以读传情。没有情感体验的朗读训练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是没有激情燃烧的机械训练,自然缺失了情味。
四、让对话蕴藏智慧
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对话无时无刻不在进行,主要体现为教师对学生学习行为的评价:教师的赏识、激励,犹如润滑剂,不断和谐着师生关系;教师的点拨、深化,犹如催化剂,不断将师生对话推向高潮,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请看《倔强的小红军》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课文读完了,你们找到自己想探究的问题了吗?
生:陈赓为什么要打自己一个嘴巴?
师:是啊,自己为什么打自己,这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感情呢?
生:陈赓说:‘不对,我受骗了!’陈赓是怎么知道自己受骗了?
师:看这位同学多会读书,他能够抓住人物的话语提出问题,这是一种很好的质疑方法,值得我们学习。
生:小红军为什么要骗陈赓?
师:对呀,我也不明白他为什么要骗陈赓,不接受陈赓的帮助呢?谁和他一样想弄明白这个问题?(大部分同学都举起手)难怪你们不明白,这个问题是课文的难点所在,你们通过读书抓住了课文的关键,说明你们很善于思考。
生:那块烧得发黑的牛膝骨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还有牙印?
师:你读书多认真啊,连这个细节都注意到了。随着读书的深入,相信这个问题会迎刃而解的。
生:陈赓同志全明白了什么?
师:你这个问题是从一句话中得来的,请你读一读。这位同学在读书时能抓住关键句子提出问题,这也是一种很好的质疑方法。
你瞧,我们可以通过评价,对学生的质疑进行肯定、赞赏、引导、深化;我们能够点石成金,引导学生将不自觉的想法变成自觉的行动,逐步引导学生学会质疑。这一切不是很难吧?我的成长经历告诉我:若让教学对话蕴藏智慧,需要在日常的教学中不断锤炼自己的专业素质,丰厚自己的学养积淀,陶冶自己的心性灵气,当然最重要的是拥有一颗热爱儿童的心灵。
以上四点是我在教学中一直努力追求的目标,它若即若离,引我不舍不弃,乐在其中。
(责 编 涵 冰)
许小慧,特级教师,现任杭州市德胜小学校长,全国青年教师教学研究中心常务委员,人民教育出版社实验区教材培训专家。在国家及省、市级教育教学刊物上发表论文20多篇,出版著作《小学语文参与式教学策略》。
我的课堂追求是我课堂教学的价值皈依,是我在教学实践中自觉遵循、努力实现的目标,对我的教学行为起着定位和导航的作用。概括起来有以下四点:
一、让课堂洒满阳光
让课堂洒满阳光,就是要把对学生的尊重、关爱、理解、宽容,像阳光一样洒遍教室的每一个角落。学生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中,身体是放松的,心情是愉悦的,心智是清明的,思维是灵动的,整个身心沉浸在积极活跃的状态之中……这是成功教学的前提和基础,需要建立在融洽的师生关系和良好的课堂氛围之上。
经常在外借班上公开课,我十分重视课前与学生的谈心交流。我通常会告诉孩子们:“今天能和大家一起学习,我很开心。我很喜欢你们,想了解每个人,希望和你们交朋友。能用几句话介绍一下自己,让许老师记住你吗?”孩子们一般都会争先恐后地和我交流,我带着十足的好奇,倾听、询问、赞赏、鼓励,课堂上洋溢着欢笑,其乐融融。教学悄悄拉开了帷幕……受人关注,被人喜欢,渴望被了解,喜欢倾诉,愿意交好朋友,这是人们的普遍心理和感情需求,何况是一个个天真的孩子呢?曾经有一位老师也用这样的方法和孩子交流,却不尽如人意,为什么呢?因为她只是复制了方法,却忽略了情感。孩子尽管小,但是他们对感情的体验是非常敏感的:敷衍的笑容,飘忽的眼神,应付的语气,匆忙的步履,怎能逃过他们明亮的眼睛?在交流中只有用真诚的话语、温情的目光、宽厚的笑容去滋润孩子的心田,他们才会向你敞开心扉,回报给你无限的信任和热爱。“亲其师,信其道。”一朵朵鲜嫩的花蕾沐浴着“阳光”即将开放啦!
以下是我执教的《爱迪生救妈妈》的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经过近两年的语文学习,咱们已经有了自己读通课文的本领,掌握了自学生字的方法。课前布置了预习,下面请几位同学分自然段读课文,看他们是否读通了课文,读准了生字?第一自然段谁想读给大家听?
(一男生读第一自然段。读得比较通顺。)
师:你真是一个勇敢的小男孩儿,声音洪亮,字正腔圆,不错!第二段谁来读呢?请你们推荐一位朗读最好的同学展示一下。
(一女生读第二段,读得比较有感情。)
师:哦!真是名不虚传!你们听,她不仅读得流利,而且还读出了一些感情。加油啊!
师:许老师发现有的小朋友心里很想读,可是有点害羞,不敢举手……我建议你借此机会挑战一下自己!(走近一男孩)你来试试好吗?相信自己!
(一男生读第三段,比较流利但声音小。)
师:你读得多好啊!同学们把掌声送给他吧!我们请他再大声读一遍好吗?
(男生第二遍读,声音洪亮。)
师:越来越好!(拍拍他的肩膀)孩子,人最大的敌人其实是自己,战胜自己就可以前进一大步,记住了吗?
生:(点点头,很激动。)
师:第四段谁来读呢?有谁觉得自己平时读得还不够好,想借今天的机会锻炼锻炼?(一女孩犹豫举手)好样的,请你来读。
(一女生读得不太流利,但认真反复读难句,终于读通顺了。同学们自发鼓掌。)
师:你读得多认真啊!要知道,这段话是课文中最长也最难读的一段,你不仅读出来了,还读得不错。相信自己,一定成功!
检查预习是再普通不过的一个教学环节,怎么检查?检查谁?值得思考。以上教学检查的对象分别指向:勇敢外向的孩子,鼓励他敢为人先;学业优良的孩子,给他展示的机会;内向羞怯的孩子,引导他挑战自己;学习困难的孩子,培植他的坚强自信。这就是面向全体的学生观,也是我在教学中朴素而永恒的追求。我一直认为,课堂不仅是学习的场所,更是培育生命的花园,而教师就是播撒心灵阳光的园丁!
二、让学习充满乐趣
对儿童来讲,学习过程应该是充满乐趣,伴随着深刻的情感体验的。有很多方法可以带给学生乐趣:讲故事、做游戏、鼓励性评价,多媒体辅助,都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可是这样的兴趣不能长久。到底怎样才能让儿童获得深入持久的学习兴趣呢?那就是让儿童对学习本身产生兴趣。在学习的过程中让他们经历困惑、挑战、探险、发现,最后抵达成功的顶峰。这样的一个过程无疑是充满刺激的,这样的乐趣无疑是深入持久的,它让儿童看到了一个全新的自我:我很棒!我能行!这种学习方式就是彰显学生主体性的自主探究式学习。
以下是我执教的《倔强的小红军》教学片段:
师:陈赓就这样被倔强的小红军说服了,他爬上马背朝前走去。可是他的心里却久久不能平静,由小红军想到过去和他打过交道的那些穷孩子。陈赓仔细回忆小红军说的每一句话,越想越觉得可疑。现在请你和陈赓一起判断一下小红军的话是真是假?理由是什么,从课文的字里行间找出依据进行说明。想好之后先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学生读书思考之后各小组开始讨论。)
师:好,现在我们集中交流。
生:我认为小红军说他体力很强是假的,因为课文的第三自然段写到小红军的外貌是黄黄的小脸。这是一种不健康的脸色,如果体力强脸色一定是红红的,他的脚上穿着破草鞋,冻得又青又红,怎会有很强的体力?
师:能从外貌描写找到依据很好。从其他地方还能找到依据吗?
生:课文第二自然段写到长时间在荒无人烟的草地里行军,常常忍饥挨饿,陈赓同志感到十分疲惫。大人都这样,何况一个孩子呢?所以小红军说他的体力强是假的。
师:很好。那小红军说他要等同伴,这句话是真是假?
生:这句话也是假的,因为陈赓在追赶队伍的路途中除了小红军没有看到任何人,小红军是落在队伍后面的一个人,他不可能有同伴。
师:你很会推理和分析,我很赞赏你的意见。小红军说他的粮食很多你相信吗?
生:这句话也是假的。他的粮袋里没有粮食,只是一块牛膝骨。
师:这是后来才看到的。能从其他地方找到依据吗?
生:我知道草地上荒无人烟是没有粮食的,干粮袋里的粮食是进入草地之前准备的,走了很多天后不可能有很多粮食。
师:大家分析得很好。同学们所说的也正是陈赓骑在马上所想的……
陈赓怎么知道自己受骗了?这是学生普遍感到困惑的一个难题。引导学生与陈赓一起进行判断,亲历人物的情感体验并要求学生从课文中找到依据进行说明。学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探究、在读中感悟。这一设计体现了探究性阅读,极大激发了学生的读书探究热情。
近十年来,我一直致力于学习方式的实践和研究,深深感到,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是关怀生命成长、激发生命潜能、培植自信人格、锻造学习品质的一剂良方。
三、让朗读富有情味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最为重要的训练:在读中理解内容,在读中领悟情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积累语言,在读中获得审美愉悦,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朗读在语文学习中承载着如此丰富的内容,值得我们好好研究:怎样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让朗读富有情味呢?
以下是我执教的《草船借箭》教学片段:
师:周瑜很妒忌诸葛亮的才干。有一天,他请诸葛亮到他的帐中来商议军事,下面我就请男生来扮演周瑜,请女生来扮演诸葛亮,要一边商议,一边分析对方的话,因为两个人是在斗智呢。
男生读:“诸葛先生,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
师:诸葛先生听了他的话,心里怎么想?
女生:周瑜也是一名身经百战的大将,他会不知道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吗?
师:请你们接着读。
女生读:“用弓箭最好。”
师:(面向周瑜)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是不是说到了你们的心坎上,高不高兴?
男生:高兴。
师:但是还不能表现出来,是暗自窃喜。你能读出周瑜的这种心理吗?练习一下。
男生读:“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
师:小诸葛们,用心揣摩一下,从周瑜的话中你听出了什么?
女生:周瑜就害怕我不承担这个任务。他说这是公事,他用公事来逼迫我。我且不动声色,看他怎样?
师:说得好,接着往下读吧。
(女生读课文。)
师:周瑜,你给诸葛亮限定了十天,认为这样可以置他于死地,诸葛亮现在主动把工期缩短为三天,你心里怎么想?
男生:我非常高兴,我想他不可能在三天之内造好那么多箭的,我肯定能治他的罪。
师:好,把这种又惊又喜的感觉读出来。
师:我得问问诸葛亮,你主动将时间缩短为三天,还要立下军令状,你就不害怕到时候受惩罚吗?
女生:因为我是胸有成竹的,我已经想好怎么来办这件事。
师:很好,诸葛亮已经识破了周瑜的诡计,就将计就计,因为他已经胸有成竹。我们再把诸葛亮的话读一读,全体来读,读出胸有成竹的语气来。
能够读出文字背后的意蕴,听出话语的弦外之音,这就是敏锐、准确的语感。语感的培养就是在一遍遍的朗读中心领神会,无师自通的。“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朗读训练的源头活水就是情感体验,有了情感的领悟,学生会自觉运用语感,以读传情。没有情感体验的朗读训练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是没有激情燃烧的机械训练,自然缺失了情味。
四、让对话蕴藏智慧
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对话无时无刻不在进行,主要体现为教师对学生学习行为的评价:教师的赏识、激励,犹如润滑剂,不断和谐着师生关系;教师的点拨、深化,犹如催化剂,不断将师生对话推向高潮,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请看《倔强的小红军》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课文读完了,你们找到自己想探究的问题了吗?
生:陈赓为什么要打自己一个嘴巴?
师:是啊,自己为什么打自己,这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感情呢?
生:陈赓说:‘不对,我受骗了!’陈赓是怎么知道自己受骗了?
师:看这位同学多会读书,他能够抓住人物的话语提出问题,这是一种很好的质疑方法,值得我们学习。
生:小红军为什么要骗陈赓?
师:对呀,我也不明白他为什么要骗陈赓,不接受陈赓的帮助呢?谁和他一样想弄明白这个问题?(大部分同学都举起手)难怪你们不明白,这个问题是课文的难点所在,你们通过读书抓住了课文的关键,说明你们很善于思考。
生:那块烧得发黑的牛膝骨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还有牙印?
师:你读书多认真啊,连这个细节都注意到了。随着读书的深入,相信这个问题会迎刃而解的。
生:陈赓同志全明白了什么?
师:你这个问题是从一句话中得来的,请你读一读。这位同学在读书时能抓住关键句子提出问题,这也是一种很好的质疑方法。
你瞧,我们可以通过评价,对学生的质疑进行肯定、赞赏、引导、深化;我们能够点石成金,引导学生将不自觉的想法变成自觉的行动,逐步引导学生学会质疑。这一切不是很难吧?我的成长经历告诉我:若让教学对话蕴藏智慧,需要在日常的教学中不断锤炼自己的专业素质,丰厚自己的学养积淀,陶冶自己的心性灵气,当然最重要的是拥有一颗热爱儿童的心灵。
以上四点是我在教学中一直努力追求的目标,它若即若离,引我不舍不弃,乐在其中。
(责 编 涵 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