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空间的伦理学内涵与特征新论

来源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F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道德空间既是一个由空间社会学中社会空间概念延伸而来的范畴,也是伦理学的一个新范畴。它指个体与自身、与外界之间的一种道德关系,是个体的道德气度,是个体在道德关系场域中的得居其位和与外界的共生、共处,也是个体与外界道德关系的充实、充足的展开。与物理空间、社会空间、网络空间、表象空间等相较,道德空间是人的空间,具有属人性;是心理空间,具有内隐性;是精神空间与行为空间的统一,具有内外融贯一致性;是价值空间,是一种道德价值;是个体独立空间与关系空间的统一,具有独享分享并存性。就道德空间与生活的关系来看,道德空间依赖但赋能生活,生活承载并展开道德空间。
其他文献
在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下,我国的建筑行业迎来发展机遇,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使企业数量不断增多,加剧了建筑企业的市场竞争态势。为了提高工程项目的中标概率,部分建筑项目管理者会采取前期压低市场报价、后期节省经费开支的策略,这样短期内企业虽然能取得有限的经济回报,但不利于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过低的工程费用也会影响建筑质量,造成工程安全隐患。管理者应提高对工程成本管理的重视度,科学预算工程项目开支,
专门教育是国家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也是少年司法体系中具有“提前干预、以教代刑”特点的重要保护处分措施。从20世纪50年代兼具惩戒处分和社会救济性质的工读学校发展到当下的专门学校,性质从半工半读的收容教养发展到体系化矫治教育,功能也扩展到教育预防、提前干预、教育矫正、专门矫治等方面,充分体现了未成年人保护理念和路径的稳健发展,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基于社会防卫理论对青少年犯罪治理提出的专门要求
2014年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显示,土壤总的超标率为16.10%,全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土壤污染问题已经引起广泛关注。其中,土壤中有机物多环芳烃(PAHs)及其衍生物具有三致效应,重金属毒性强、难生物降解,各类污染物也可在土壤中富集后通过食物链危害人类健康安全。因此,土壤有机物-重金属污染一体化脱除是当前研究热点之一。土壤有机物-重金属复合污染一体化脱除工艺有客土法、热脱附-固化
经过近些年的发展,思维导图在国内已经不再陌生,思维导图在高中物理的教学中的使用也逐渐普遍。[1]随着新一轮的高考改革,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逐渐被教师和专家们重视。学科核心素养的各个方面,也在被广泛探讨和研究。本研究是将思维导图这种教学方法,应用到高中物理的实际教学中,着重探究了思维导图对学科核心素养中科学思维维度的影响。本研究主要依据《普通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2]参
目的 探讨微小RNA(miR)-221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移植瘤模型小鼠肿瘤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的影响,初步分析其通过靶向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2(TIMP-2)调控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对NSCLC模型小鼠肿瘤细胞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A549细胞分为对照组、模拟物(mimic)组、TIMP-2组和Mimic+TIMP-2组。Mimic组和TIMP-2组分别
民国建筑街区是中国近代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反映了我国的历史文化,更反映了该城市的发展轨迹,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但在城市发展的大环境下,这些历史悠久的民国建筑街区皆面临着保护不当及过度开发的巨大挑战。文章以武汉市黎黄陂路民国建筑街区为研究对象,从设计管理的角度出发,通过实地考察、市场调研和逻辑论证的方法,对民国建筑街区建筑及空间的保护、街区产业业态、整体风貌和街区文化品牌的开发等
海洋出水木质文物和陆地考古发掘出土木质文物相比,生物类病害表现得特别明显。借鉴海洋工程学和"南海I号"相关研究成果,我们将导致古代木质沉船腐蚀的生物分为三大类:海洋植物、海洋动物和海洋微生物。船体的腐蚀过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固相表面形成生物膜阶段;大型污损生物等的幼体附着于前期形成的生物膜之上阶段;群落趋于稳定、船体木质逐步降解阶段。沉船腐蚀过程中不同生物类群之间共生或寄生在一起形成动态平衡,因此
木质素来源广泛、价格低廉且环境友好,其结构中功能基团及化学键可与重金属离子配位螯合,因此可作为低成本吸附剂。另外,我国农业废弃物及造纸废液中的木质素利用率极低,将其用于吸附废水中重金属符合"以废治废"理念。但未改性的木质素吸附能力较低,主要从磺化改性、接枝共聚改性、交联聚合改性、酚化改性和胺化改性等5个木质素的化学改性方法综述了近年来化学改性木质素吸附水中重金属的研究进展。
当前,课程思政正全面融入高校各门学科的教学工作中是高校思想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经之路,也是加强学生综合教育的重大策略。作为与时事和意识形态紧密结合的新闻传播学专业,更有必要开展课程思政。新闻学的课程内容与思政要素结合紧密,本文着重研究如何在新闻学课程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从而落实“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