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片段一】要不要让学生“发现”?
(教学例1)出示一幅图片。(师用鼠标拉动图片,先放大,再缩小。)
师:请你选择合适的词语来表述上面图片的变化?
生:这是将图片拉长、放大了。
生:又缩小了。
师:仔细观察这两幅图,思考:放大后的长方形的长与原来长方形的长有什么关系?宽呢?
生:放大后长方形的长是原来长方形长的两倍。
生:现在长方形的长与原长方形的长的比是2∶1。
生:现在长方形的宽与原来长方形的宽的比是2∶1。
师:你有什么发现?
生:现长方形与原长方形面积的比是4∶1。
生:原长方形与现长方形面积的比是1∶4。
师:你还有什么发现?
生:现长方形的面积是原长方形的4倍。
(课后与执教教师沟通,了解到:师想让学生说出书上的一句话“放大后的长方形与原长方形对应边长的比是2∶1,就是把原来的长方形按2∶1的比放大”,可纠缠了很长时间,学生总是在“面积”上绕,教师很着急。)
[分析]在学生头脑中已或多或少地接触过“放大”或“缩小”一词,对“放大”与“缩小”这两个词学生并不陌生,但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中,“放大”与“缩小”仅仅是面积“放大”与“缩小”的表象。所以在上面的教学环节中,教师紧紧逼问学生:你有什么发现?你还有什么发现?学生肯定调动“已知”及“数据分析”作答,因此,在“面积”上绕是必然的。对这一点,教师在备课时应该有预见。然而,这时教师却一味要求学生“发现”,学生还能发现什么?这种教法是否恰当?答案值得推敲。我认为:这个“说法”或叫“规定”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更合适一点。(1)“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是学生未知的新概念,教师在引导学生观察图,感知图片“放大”与“缩小”,进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需要“正说”,即大胆“告诉”学生——这时我们就说:放大后的长方形与原长方形对应边长的比是2∶1,就是把原来的长方形按2∶1的比放大。如果开始名就不正,下面言怎顺?(2)“图片的放大与缩小”是“比例”教学的准备课;既然这课是后学内容的准备,那我们要做好哪些准备呢?“学生头脑中‘图形放大与缩小’的准确概念”就是之一。准确概念哪儿来?这需要教师的恰当引导。如果课堂上都由着学生说,而教师不加以总结、提升甚至不敢说,怎样体现教师的主导?(3)不浪费有限的教学时间。课堂上,学生说到“面积比”了,教师怎么办?教师可以引导:“面积比”是怎样得到的?“面积比”取决于什么?对应边长的比。“放大后的长方形与原长方形对应边长的比是2∶1,就是把原来的长方形按2∶1的比放大。”仍需教师“正说”。
【片段二】该不该急于“告诉”学生?
(教学例2)学生操作:先按3∶1的比画出长方形放大后的图形,再按1∶2的比画出长方形缩小后的图形。放大后的图形长、宽各是几格?缩小后的图形呢?
师:(学生画好后)3∶1表示什么?放大的比有什么特点?缩小的比呢?
……
师:“3∶1”表示将原图形放大,“1”可以看做单位“1”,即原图形的数据,“3”表示要画的图形的数据,这样想,“3∶1”就是将原图形放大了。缩小的比也可这样理解,如:1∶2。
(教师想通过这一教学环节,让学生分辨出:哪种比是画放大的图形?哪种比是画缩小的图形?但学生的回答让教师很不满意,教师怕再出现例1的情况,急忙代替学生回答。教师的回答也不令人满意。)
[分析]让学生按照给出的比画图,“画”是为了明晰、体会、强化“放大或缩小后的图形与原图形对应边的比始终是相等的、不变的”。根据比分辨是画放大的图还是缩小的图,确实是本课学生知识建构中的疑点,但不是重点。这节课中教者把疑点当成了重点,听了学生的回答,心里非常着急,担心后面的“预设练习”没时间完成,所以就急忙“告诉”了学生。(其实例2已有说明:是画放大后的图形还是缩小后的图形)学生刚从例1过来,对“画放大的图还是缩小的图”还没有太多的体验,即使你“告诉”了学生,他们就能理解吗?这个疑点应该交给学生自己解决,但这时“火候”还不够,等学生有了更多的感知、体验(动手画)、多次思考、辨析后,教师再次让学生画时,顺势问:怎样知道要你画的图是放大的,还是缩小的(可在课的最后)?这一问有“提升”全课之功效。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育才小学)
(教学例1)出示一幅图片。(师用鼠标拉动图片,先放大,再缩小。)
师:请你选择合适的词语来表述上面图片的变化?
生:这是将图片拉长、放大了。
生:又缩小了。
师:仔细观察这两幅图,思考:放大后的长方形的长与原来长方形的长有什么关系?宽呢?
生:放大后长方形的长是原来长方形长的两倍。
生:现在长方形的长与原长方形的长的比是2∶1。
生:现在长方形的宽与原来长方形的宽的比是2∶1。
师:你有什么发现?
生:现长方形与原长方形面积的比是4∶1。
生:原长方形与现长方形面积的比是1∶4。
师:你还有什么发现?
生:现长方形的面积是原长方形的4倍。
(课后与执教教师沟通,了解到:师想让学生说出书上的一句话“放大后的长方形与原长方形对应边长的比是2∶1,就是把原来的长方形按2∶1的比放大”,可纠缠了很长时间,学生总是在“面积”上绕,教师很着急。)
[分析]在学生头脑中已或多或少地接触过“放大”或“缩小”一词,对“放大”与“缩小”这两个词学生并不陌生,但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中,“放大”与“缩小”仅仅是面积“放大”与“缩小”的表象。所以在上面的教学环节中,教师紧紧逼问学生:你有什么发现?你还有什么发现?学生肯定调动“已知”及“数据分析”作答,因此,在“面积”上绕是必然的。对这一点,教师在备课时应该有预见。然而,这时教师却一味要求学生“发现”,学生还能发现什么?这种教法是否恰当?答案值得推敲。我认为:这个“说法”或叫“规定”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更合适一点。(1)“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是学生未知的新概念,教师在引导学生观察图,感知图片“放大”与“缩小”,进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需要“正说”,即大胆“告诉”学生——这时我们就说:放大后的长方形与原长方形对应边长的比是2∶1,就是把原来的长方形按2∶1的比放大。如果开始名就不正,下面言怎顺?(2)“图片的放大与缩小”是“比例”教学的准备课;既然这课是后学内容的准备,那我们要做好哪些准备呢?“学生头脑中‘图形放大与缩小’的准确概念”就是之一。准确概念哪儿来?这需要教师的恰当引导。如果课堂上都由着学生说,而教师不加以总结、提升甚至不敢说,怎样体现教师的主导?(3)不浪费有限的教学时间。课堂上,学生说到“面积比”了,教师怎么办?教师可以引导:“面积比”是怎样得到的?“面积比”取决于什么?对应边长的比。“放大后的长方形与原长方形对应边长的比是2∶1,就是把原来的长方形按2∶1的比放大。”仍需教师“正说”。
【片段二】该不该急于“告诉”学生?
(教学例2)学生操作:先按3∶1的比画出长方形放大后的图形,再按1∶2的比画出长方形缩小后的图形。放大后的图形长、宽各是几格?缩小后的图形呢?
师:(学生画好后)3∶1表示什么?放大的比有什么特点?缩小的比呢?
……
师:“3∶1”表示将原图形放大,“1”可以看做单位“1”,即原图形的数据,“3”表示要画的图形的数据,这样想,“3∶1”就是将原图形放大了。缩小的比也可这样理解,如:1∶2。
(教师想通过这一教学环节,让学生分辨出:哪种比是画放大的图形?哪种比是画缩小的图形?但学生的回答让教师很不满意,教师怕再出现例1的情况,急忙代替学生回答。教师的回答也不令人满意。)
[分析]让学生按照给出的比画图,“画”是为了明晰、体会、强化“放大或缩小后的图形与原图形对应边的比始终是相等的、不变的”。根据比分辨是画放大的图还是缩小的图,确实是本课学生知识建构中的疑点,但不是重点。这节课中教者把疑点当成了重点,听了学生的回答,心里非常着急,担心后面的“预设练习”没时间完成,所以就急忙“告诉”了学生。(其实例2已有说明:是画放大后的图形还是缩小后的图形)学生刚从例1过来,对“画放大的图还是缩小的图”还没有太多的体验,即使你“告诉”了学生,他们就能理解吗?这个疑点应该交给学生自己解决,但这时“火候”还不够,等学生有了更多的感知、体验(动手画)、多次思考、辨析后,教师再次让学生画时,顺势问:怎样知道要你画的图是放大的,还是缩小的(可在课的最后)?这一问有“提升”全课之功效。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育才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