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诉”还是“发现”?

来源 :江苏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ia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片段一】要不要让学生“发现”?
  (教学例1)出示一幅图片。(师用鼠标拉动图片,先放大,再缩小。)
  师:请你选择合适的词语来表述上面图片的变化?
  生:这是将图片拉长、放大了。
  生:又缩小了。
  师:仔细观察这两幅图,思考:放大后的长方形的长与原来长方形的长有什么关系?宽呢?
  
  生:放大后长方形的长是原来长方形长的两倍。
  生:现在长方形的长与原长方形的长的比是2∶1。
  生:现在长方形的宽与原来长方形的宽的比是2∶1。
  师:你有什么发现?
  生:现长方形与原长方形面积的比是4∶1。
  生:原长方形与现长方形面积的比是1∶4。
  师:你还有什么发现?
  生:现长方形的面积是原长方形的4倍。
  (课后与执教教师沟通,了解到:师想让学生说出书上的一句话“放大后的长方形与原长方形对应边长的比是2∶1,就是把原来的长方形按2∶1的比放大”,可纠缠了很长时间,学生总是在“面积”上绕,教师很着急。)
  [分析]在学生头脑中已或多或少地接触过“放大”或“缩小”一词,对“放大”与“缩小”这两个词学生并不陌生,但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中,“放大”与“缩小”仅仅是面积“放大”与“缩小”的表象。所以在上面的教学环节中,教师紧紧逼问学生:你有什么发现?你还有什么发现?学生肯定调动“已知”及“数据分析”作答,因此,在“面积”上绕是必然的。对这一点,教师在备课时应该有预见。然而,这时教师却一味要求学生“发现”,学生还能发现什么?这种教法是否恰当?答案值得推敲。我认为:这个“说法”或叫“规定”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更合适一点。(1)“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是学生未知的新概念,教师在引导学生观察图,感知图片“放大”与“缩小”,进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需要“正说”,即大胆“告诉”学生——这时我们就说:放大后的长方形与原长方形对应边长的比是2∶1,就是把原来的长方形按2∶1的比放大。如果开始名就不正,下面言怎顺?(2)“图片的放大与缩小”是“比例”教学的准备课;既然这课是后学内容的准备,那我们要做好哪些准备呢?“学生头脑中‘图形放大与缩小’的准确概念”就是之一。准确概念哪儿来?这需要教师的恰当引导。如果课堂上都由着学生说,而教师不加以总结、提升甚至不敢说,怎样体现教师的主导?(3)不浪费有限的教学时间。课堂上,学生说到“面积比”了,教师怎么办?教师可以引导:“面积比”是怎样得到的?“面积比”取决于什么?对应边长的比。“放大后的长方形与原长方形对应边长的比是2∶1,就是把原来的长方形按2∶1的比放大。”仍需教师“正说”。
  【片段二】该不该急于“告诉”学生?
  (教学例2)学生操作:先按3∶1的比画出长方形放大后的图形,再按1∶2的比画出长方形缩小后的图形。放大后的图形长、宽各是几格?缩小后的图形呢?
  师:(学生画好后)3∶1表示什么?放大的比有什么特点?缩小的比呢?
  ……
  师:“3∶1”表示将原图形放大,“1”可以看做单位“1”,即原图形的数据,“3”表示要画的图形的数据,这样想,“3∶1”就是将原图形放大了。缩小的比也可这样理解,如:1∶2。
  (教师想通过这一教学环节,让学生分辨出:哪种比是画放大的图形?哪种比是画缩小的图形?但学生的回答让教师很不满意,教师怕再出现例1的情况,急忙代替学生回答。教师的回答也不令人满意。)
  [分析]让学生按照给出的比画图,“画”是为了明晰、体会、强化“放大或缩小后的图形与原图形对应边的比始终是相等的、不变的”。根据比分辨是画放大的图还是缩小的图,确实是本课学生知识建构中的疑点,但不是重点。这节课中教者把疑点当成了重点,听了学生的回答,心里非常着急,担心后面的“预设练习”没时间完成,所以就急忙“告诉”了学生。(其实例2已有说明:是画放大后的图形还是缩小后的图形)学生刚从例1过来,对“画放大的图还是缩小的图”还没有太多的体验,即使你“告诉”了学生,他们就能理解吗?这个疑点应该交给学生自己解决,但这时“火候”还不够,等学生有了更多的感知、体验(动手画)、多次思考、辨析后,教师再次让学生画时,顺势问:怎样知道要你画的图是放大的,还是缩小的(可在课的最后)?这一问有“提升”全课之功效。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育才小学)
其他文献
[摘要]作为语文教学内容的课文在入选教材的时候或多或少做了改编。使得编者的文本不等同于作者的文本。我们在备课时对比编者和作者的不同思考,确定课堂教学中可以采用的资源,让教师由“教教材”变成“用教材教”。拥有对教材的话语权,做主动的课程开发者,这也是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对教师角色的新要求。  [关键词]原文 课文 教师角色 课程资源意识    一、缘起天涯热帖——“818”语文课本上被删改的文字   
【校长档案】    蒋建华,江苏省泰州中学校长、党委书记。江苏省中学数学特级教师,江苏省首批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南通市首批名教师、泰州市名教师,苏步青数学教育奖获得者,“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首批培养对象,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29年来,治学严谨,爱岗敬业,倾心育人,教育教学实绩显著。2005年9月担任省泰州中学校长以来,提出了“倡导负责任的教育”
身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对于报刊文字当中偶尔出现的错字别字自有一种独特的敏感,出于职业习惯总是顺手用笔将之勾画出来,更多的时候都是置之一边,善意的理解成只是笔误或者是排版失误而已,并没有到较真纠错的地步,生怕落得一个与别人强谈“‘回’字有四种写法”的不良印象,权且就将之作为平日里作文批改的练手罢了。然而,先是对于别字错字的勾勾画画,然后是对某些观点的质疑(更多的时候是打个大大的问号在旁边),到最后对
前一段时间。在盐城市“与新课程同行”主题沙龙活动上,我与两个老师以同课异构形式上了一节研究课——苏教版数学四下的《用画图策略解决问题》。用画图的策略整理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是解决问题的一种常用的、有价值的策略,因此我把教学重点放在了让学生体验策略的价值和策略意识的培养上。并进行了一些积极的尝试,现将有关的教学实践及思考与大家共享。    [片段一]激活储备,让学生想画    师:今天我和很多客人老师
新课程的重要理念是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活动中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成为课堂教学中知识的探究者和各种技能、知识和能力形成的实践者;教师则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参与者,基于学生的发展需要去发挥主导作用。但是,学生发展的需要到底是什么,有时候不仅学生本人不清楚,一些教师也很茫然。有的教师可能只是根据经验或者教参的提示去把握,并不能深切地了解学生真正的发展需要。尤其对于小学生来说,当学生不知
优化教学过程,促进学生探索学习  汤建英    学生的探索说白了就是“先学后教”,就是一定程度上削弱教师课堂上的“戏份”。探索式教学要贯彻一个原则:只要有可能让学生自己探索,教师就不教,即便有些内容学生探索起来有难度,教师也要创造条件,让学生自己能探索。  1 “下水”示范探索。教师的教学可以分为3个层次:展现解法,展现思路,展现思路的寻找过程。教师的教学很多是一种展现思路的教学,很少展现思路的寻
什么是有效教学?我采用宽泛意义上的理解:凡能促进学生发展、有效实现预期目标的教学活动,就是有效教学。“效”字右边是“文”,“有效”是指教学有效率,有效果,有效益。“效果”,重在“果”字上,是说学生知识能力素养得到提高;“效率”,重在“率”字上,是速度,是说投入较少较为合理的时间和精力;“效益”则重在“益”字上,即养成学生的思维方式、情感方式和学习方式,让学生越学越聪明,为其终身发展奠基。三把尺子组
淮安市实验小学,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精神的百年老校,首批江苏省实验小学、模范学校。学校确立“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实施“轻负担,高质量、创特色”办学策略。学校艺术教育、科技教育特色成绩卓著,先后荣获“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先进单位”、“江苏省科技教育先进学校”等三十多项国家级、省级奖项,被誉为“淮安市基础教育窗口”、“淮安市素质教育典范”。    熟悉淮安市实验小学的人都知道,“轻
【第一次教学设计】  2007年5月,在一次全国名师展示课上,我第一次执教了《牛津小学英语6B》(译林版)第6单元《Planning for the weekend》这篇对话,这是当时教学课件的一个主界面:    那一次,我以“采访”任务为主线,为学生安排了一系列的采访计划,引导学生在完成采访计划的过程中,经历感知、理解、运用语言的过程。“采访新教师”——学生在此过程中初步感知本课重点句式be g
在我国现行的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中,有两种倾向值得人们关注:一是应试教育之风盛行。正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客观分析当前教育存在问题时所指出的:“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内容方法比较陈旧,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素质教育推进困难。”往往是表面上高度负责,敬业奉献,实质上是“好心干坏事”;二是教育的“理想化”。即常常在“理想化”的状态与假设之中作出不合国情、不切学生实际的“理想化”的思考与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