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抚伤痕话当年

来源 :文史春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ggg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光倏忽,岁月无情,世事沧桑,人生多故,我的生命年轮已推上81级。
  耄耋之年,回首往事,大半依稀,惟独八年抗战,国恨家仇,刻骨铭心。
  八年抗战期间,我生活在苏浙皖三省三角地带的自由区里,目睹过日寇的暴虐兽行,亲眼看到我军的浴血抗战,经历了家破人亡,颠沛流离。
  
  父亲险遭日寇杀害
  
  事情得从头说起。
  我1925年出生在江苏宜兴。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燃起了抗战烽火,但对宜兴触动并不很大。“八·一三”战事波及上海时,宜兴人仍认为自己地处腹地也许可安然无恙。直到上海沦陷,大批撤退部队从京(南京)杭(州)路如潮涌来,这才使宜兴大受惊动,考虑搬迁。
  此时,12岁的我正读初中一年级。11月的一天,语文课上老师流泪讲完课文,宣布学校从此停课,此情此景宛如法人都德《最后的一课》中所描述一般。谁料当晚宜兴城垣就遭日机轰炸,时人们睡梦正酣,故死亡惨重。
  寇机轰炸刚停,我父母带着我们弟妹四人,一家六口,仓惶出走,从此弃家流亡,痛别故乡。离家不及一月,宜兴就告沦陷。
  寒家本来清贫,父亲长久赋闲,仅赖祖遗的少数田地收租为生。父母和我们4个嗷嗷待哺的子女(最大的我不过12岁,幼妹仅3岁),无力逃到大后方去,仅在离城十余公里的乡村暂时栖身。
  1938年春天,不想一场杀身之祸突然降临。为着一家生计,父亲在我们暂住的村子里,开设学塾教几个学生。当风闻宜兴的日寇要下乡扫荡时,父亲让母亲和弟妹逃往几公里外的外婆家。父亲和我两人暂时留守,住在蒋姓的祠堂里。
  这天上午,一小队日寇突然进了村。日寇撞开祠堂大门,我和父亲从藏身的神龛下被搜寻出来。日寇用寒光闪闪的长刀架在父亲脖子上,索要“花姑娘”。经给日寇带路的乡民说情,同时在邻屋房顶上日寇找到两个女子,这才放了父亲,死里逃生。日寇一走,我们立即逃离。
  这是我首次“零距离”目睹日寇的兽行。
  
  母亡流徙途中
  
  有道是“宁作太平犬,莫作乱离人”。
  当时日寇占领下的宜兴,哪还有什么安静地。我们一家东迁西移、颠沛流离,寻找日寇暂时未到之处。流徙途中最苦的是母亲,她出身书香世家,又从未出过远门,这时携儿带女、背负衣物,常无舟车可乘,远道跋涉其苦可知,加上那时她又有身孕。1938年夏秋之交,这天大雨滂沱,我们住在乡间一个叫做杨埠庵的寺庙里,患病几天的母亲发着高烧,不省人事。父亲看护母亲,由13岁的我步行到几公里外的小镇去请医生,没想到医生却索要高价,迟迟不肯走。好容易等医生赶到时,母亲却因小产死了。
  狂风暴雨,天人同悲。那年母亲只有36岁,正当盛年。去世时未留片言只语,双目睁着久久不瞑,她怎甘心抛下两双儿女?!
  家已破,人又亡,人间悲剧莫过于此。
  古庙外,临河的坡地上,埋葬了母亲。悲风呜咽,父亲泣不作声,我们嚎啕大哭,高喊着:“妈妈,妈妈!”
  
  初闯入海去谋生
  
  我们又踏上流亡之途,暂住在宜兴与常州交界的一个村子里。
  暂时安定后,父亲看到战争一时不会停下来,开始考虑子女的安排。
  我是长子,他首先想到我,想到我的继续读书。早在我6岁那年,祖母去世前就一再嘱咐,一定要让长孙读书,不然对不起祖宗。这时周边没有中学,无学可上,父亲深深自责没有把我托付给二舅,带我去大后方——川、云、贵。万难中,终于想出一个办法:亲戚储祎在上海开了家东方书店,写信给他,询问可否让我去当学徒。我曾读过东方书店出的《古今名文八百篇》,徐蔚南编,煌煌一巨册。我不禁开始编织美丽的幻想——去书店有书可读。接到储先生应允的信后,父亲亲自送我到常州。临分手前,千叮咛万嘱咐,他不放心让年仅13岁的儿子,闯入人海去谋生啊。
  东方书店在上海爱文义路,无店面,储祎只从事编辑,发行委托别店。当时上海已成孤岛,书业不景气。他把我转介绍到一家自求印刷所去当学徒,学英文排字。这使我大失所望。
  行拜师礼、吃拜师酒,都由储先生安排,旧式的学徒生活,形同奴役。我并非浑噩无知的孩子,已读过不少新文学作品,受博爱、平等、自由思想的熏陶。再有每晚席地而卧,那万千臭虫群集的袭击,无法忍受。于是,我写了一封信给储先生,倾诉痛苦与失望,表示我要回家。对我的信,储先生颇感意外,也极赞赏,亲去接我,付了违约赔偿金,并给盘缠,让我回家。一周的学徒生活就此结束。多年以后,我常设想,如那时忍受下来,成了一员工人,也许不会有后来身为文人进人炼狱,接受“运动”洗礼了,是祸是福,实难断言。不过,这是后话。
  
  巧遇新四军
  
  我从上海回来后,父亲决定仍然让我读书。这时的苏浙皖经过3年浴血奋战,已经有了大片自由空间。经宜(兴)溧(阳)广(德)直达屯溪保持着通向西南大后方的通道,输送物资,人员往来畅通无阻。政府机构也建立起来,1937年后首任宜兴县长的储南强,是储安平的伯父、清末状元张謇(季直)的学生。这时中学也开始恢复。因这学期已上课数月,只有等明年(1940年)再插班就读。
  那年冬天,有一段巧遇。一天.我在门口边晒太阳边读书。我幼时有一同学查如寅,家中富有,购书很多。宜兴沦陷前,查家把书搬到乡间,恰离我住处不远。查氏兄弟虽去了安徽老家,但他母亲还是认识我的,我每次去借书都如愿以偿。这天我读的《塞上行》(范长江著),正是从查家借的。多么神奇的一个世界!一支英雄队伍,就像我读过的绥拉菲摩维支的《铁流》中所描写的那支队伍,衣衫褴褛、枪支不全,一路厮杀,突然消失得不知踪影,现在奇迹似地出现并屹立在大西北!
  我看得入神,有人站在我面前都不知道。
  “小朋友,你看什么书啊?”我抬头看,眼前是个身穿灰布军装、帽子上是青天白日帽徽、臂章上写着“新4A”、打着绑腿、挎着灰色布包的军人。我愣了一下,没有作声。“能给我看看吗?”他非常和善,笑着说。我递过书去。“原来是范长江的《塞上行》,这可是本好书!你知道书上写的是怎样的一支队伍吗?”“我当然知道,那是共产党的红军。”我没好气地回答他。他蹲下来,脸朝着我,一脸笑容。“我们就是书上写的那支部队”接着他解释,“红军长征后留在南方各省的游击队改编成为新四军。新四军的先遣队去年就到江南来了,我们正是新四军,路过你们这里。”
  后来我才知道,这是一支新四军的主力队,他们只是路过。先到的两三人,仅仅几天,就组织起村上的农救会、妇救会、青救会,使农民的抗日热情空前高涨。
  这是我首次看到新四军。
  
  不平静的中学校园   
  1940年,过了春节,我进了宜兴县立第二临时中学,当了一名初中二年级的插班生。
  我发愤读书,每当晨光熹微,便蹑手蹑脚,轻轻起床去户外小河边读文章、背英语单词,无奈数理成绩总是平平。
  可战时的校园怎能平静!日寇就盘踞在20公里外的宜兴城中,随时都会来“扫荡”。校内也有两种政治力量在较量。有训育主任、军训教官撑腰的一些人,要同学们唱“党的新生,民族的复兴,落在我们双肩”这样的青年团歌;在课上宣扬什么“力行哲学”和陈立夫的《唯生论》,这遭到我们的反对。我们偷偷传阅着《新民主主义论》、《大众哲学》等书,也唱起了“光荣北伐、武昌城下,血染着我们的生命”的《新四军军歌》,我们向往延安、向往“抗大”。
  翌年(1941年),初三毕业这学期,上课都一个多月了,好友查如寅却没有来上学。我寻思他可能去延安了,或者是参加了新四军,我放在心里不向别人说。毕业前夕,终于有人带来口信,证实他确实参加了新四军,活动在宜兴的和桥—带。
  我的心早跟随查君去了,但毕业在即,课程要紧,这心思暂且放下。
  
  体会到党组织的力量
  
  初中毕业回到家里,不幸又降临我家。6岁的小妹淑芝,忽患脑膜炎被夺走了幼小的生命。家境日益艰难,弟妹都读书,我既不想再升学,抗战形势的高涨也使我无法安心读书。于是,我偷偷打听到了好友查君在新四军的地址。
  听说查君在新四军独立二团(由新四军一个营与一支民间抗日武装合组而成),我悄悄离家竞顺利找到了他。分别半年有余,相见的喜悦溢于言表。
  当时独二团活动在敌我的交界区,时刻都有可能遭鬼子偷袭,每晚要换两三个宿营地,常常睡梦未醒,行军中还迷糊着。团政治部主任方克强和我谈话后,决定把我送到涌湖那边,驻溧阳水西境内的新四军十六旅教导队去。在等待着船只和人员集中时,父亲竟找到了我,他要我回去继续读书。父亲流着泪向方主任诉述,妻子早逝,子女众多,家境艰难,期盼长子读书后能早日为他分忧。方主任为难了,只好劝我跟父亲回去,抗日的机会总会有的。这是我首次参加新四军,时间大约不到一月。我怏怏地随父回家了。
  再次升学读高中,我考进了江苏省立第五临时中学。虽然无需学费仅交膳宿费,但家中也很艰难才凑齐。
  高中三年至今难忘的是名师的教导。程伯威先生是饱学之士,精通英日两国语言。战前曾和平海澜在沪创办英语专修学校,“桃李门墙,化及三千”。还有他的诗词造诣也很深。从程师深受教益,宋之休(莘耕)先生也是一时俊彦。
  
  终于参加新四军
  
  在宜兴名胜龙池山下,有座小庙,丁墅小学就设在庙内。这是我高中毕业后的首任职业和暂时归宿。
  其实我曾先后被远在重庆的中央大学与复旦大学所录取,终因路途遥远和身为长子的养家责任,只能放弃读大学的梦想。由此一误,此后终未能再跨入大学之门,成为一生之憾。
  三十多个学生,仅我一个教师。庙中有一供奉香火的老僧,既聋且瞽,无从交谈。我住在殿侧的厢房里,据说此房曾有一人自缢而死。每当入夜,庙外松涛阵阵、竹影移窗,真如憧憧鬼影。我不畏鬼魅只难耐寂寞和凄凉,漫漫长夜,只有挑灯夜读。
  这是1944年,我19岁。这样的心境和山外的漫天烽火太不协调,我必须有所改变,我要参加抗战,到火热的斗争中去。
  龙池古庙的沉寂终被打破,一支革命武装来到山区,一次偶遇改变了我的处境。
  话说1944年春,属国民党宜兴县党部的青年工作团全团三十余人突然失踪。数天后在宜兴南部山区出现,它已经是新四军的一支队伍。原来的团长任保璞此刻改名任伯达,成为抗日民主政府宜南办事处主任。任伯达率队来到龙池山下,他正好来到古庙休息。任伯达本是我家亲戚,我们意外相逢、交谈,就这样我参加了他所领导的队伍。
  我首次穿上军服,背起背包。先是走乡串村做民运工作,也曾随武装同志打过游击,曾与伪军交火,不过我并没有枪。
  1944年秋天,新四军一师师长粟裕率部从苏北分批渡江南下。继德军在欧洲战场溃败,日本法西斯灭亡的命运也近在眼前。为准备反攻创造条件,粟裕部队南来,开辟苏浙皖边区。在浙江长兴槐花坎成立苏浙军区,粟裕任司令员、政委是谭震林(未到职),兵员3万,军威大振。
  不久,苏浙军区创办苏浙公学,广招青年壮大干部队伍。我曾以未能去延安“抗大”为憾,这次自然不肯放过这机会。我把这心愿向党委书记宗瑛说了之后,她当即同意,还为我开了给苏浙公学教育长周林的信。
  经过一番艰苦的行军,翻越高峻的罗岕峰,我到达校部。看到校部门口的公告上写着校长是粟裕,副校长叶飞、骆耕漠(经济学家)。见到周林后,方知他就是宗瑛的爱人,他给我最深的印象,是香烟一支支接着抽。
  我被分在苏浙公学三队,学员都是京沪沿线各城市来的青年。记得起来的同学有沈默君,高高的个子,曾在晚会上扮演老人,弯腰驼背的样子很像。他就是后来电影《渡江侦察记》的编剧。
  睡地铺、吃糙米饭……生活异常艰苦,但个个精神愉快,不以为苦;听报告、学文件,讨论热烈,学习认真。
  学习正在热火朝天地进行时,“反顽”(即国民党顽固派)战斗开始了。这年5月,国民党第三战区以14个师十万余人,从左右两路向苏浙军区的主力部队进攻。
  苏浙公学提前结束,同学们依依惜别,各自奔赴战斗岗位。队部通知我,到一师城工部去工作,部长就是周林。去城工部的同学,先集中上了几天课,教员给我们讲“帮会”(青帮与红帮)的知识,同学猜测大概要我们进入大城市去做地下工作。
  城工部也跟着一师师部到前方去。那是浙江孝丰县地界,驻地的不远处就是“西北王”胡宗南的老家。我们去看了,那房子很大,连绵数进,足有百问。空无一人,胡的亲属风闻我们要来早已远走。
  前方传来胜利消息,我军以6个支队的主力向国民党的左翼部队突然发起反击。血战一昼夜,全歼国民党五十二师及独立第三十三旅一部。缴获的武器和被俘的士兵不断送到后方来。我看到那些衣服残破、耷拉着脑袋,一个个蹒跚走着的被俘的三十三旅士兵,心里在想,1939年不就是这支部队曾经架云梯勇登宜兴城杀日寇吗!没想到现在在内战中却成了战俘。日本人还盘踞在我们国土上,我们不忍看到的内战却发生了……这是民族的悲剧!
  战斗还在进行,我军的两支主力部队,又把顽军的右翼包围在孝丰城的草明山、白水湾狭小地区,在后方都能听到“隆隆”炮声。在取得全胜后,我军主动撤离。
  不久,我离开部队仍回地方工作。
  
  胜利的时刻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消息传到宜兴太华山区时已是3天后。
  山村沸腾了,村民有鞭炮的放鞭炮,没有鞭炮的敲着铜锣,甚或敲着脸盆。我们的武装同志朝天鸣枪,相互拥抱着唱着、跳着……漫长的八年啊!我们付出多少血与泪的代价,终于把胜利盼来了!
  这天,我刚从敌我交界的前方回到宜南办事处汇报工作。
  我从一师城工部回到地方,任伯达同志让我担任财经股副股长,带着四五位配短枪的武装同志,在敌我交界区活动,向敌占乡村征收公粮。
  南嶽寺是宜兴的古刹,在铜峰山坳,在这里我们遭遇了日寇(夜间我们在敌区活动,清晨刚到这里准备休息)。幸有一位同志到寺外的松林中去小便,瞥见山下一支队伍向山上走来,看清了约有百余日寇,马上回来报告。我们势单力弱,立即爬上寺后的大山。当鬼子发现我们,马上用机枪向我们射击,但我们已经登上山顶,鬼子追不上了。
  宜南办事处命令驻张清镇的日寇投降,日寇数十人与伪军一起逃向宜兴城中。我们旋即进驻张清镇,苏浙军区第三纵队包围了宜兴城。
  胜利接收工作,一切都按部就班进行,接着又传来令人兴奋的喜讯:8月下旬毛主席到了重庆,中国人民所长久期待的“和平”日子就要到来了!
  喜讯接踵而来,10月上旬《国共双十协定》签订,内战不再发生,和平在望。传说还有国共将要组成联合政府,中共中央将迁到苏北淮阴……
  中共执行《双十协定》,新四军奉命北撤。
  部队北撤前夕,任伯达同志问我今后的去向。为报国仇家恨我参加新四军抗战,此刻日寇已降,家中又频频催我回去(当时已结婚),难辞养家之责……我坦言心中所想。
  高唱着《别了,江南父老兄弟》,任伯达同志和与我曾一起生活、战斗的同志们走了。没想到1949年后方得知,渡江北撤时,任伯达同志与战友800余人所乘轮船不幸在江阴长江中沉没。我则回到刚恢复的残破的宜兴老家。
  抗战甫胜,内战又起,后来我改名度过了一段躲藏的生活(国民党追查参加新四军人员),1947年到无锡进入《人报》任记者。
  令我始料未及的是:我参加新四军抗日的这段经历,竟成为历次“运动”追查的内容,甚至是换来1955年200天的牢狱之灾。
其他文献
1948年5月,中共中央从延安迁至河北平山县西柏坡。国民党北平最高军事长官傅作义趁中共中央总部立足未稳,制定了一个偷袭西柏坡的“霹雳作战计划”,准备对西柏坡发起“闪电式”进攻,企图一举摧毁共产党首脑机关,共产党一旦群龙无首自然不战自溃。这就是傅作义所谓“黑虎掏心”、“一剑封喉”的绝杀术。但傅作义的如意算盘打错了,此时的北平城内到处有共产党的眼线,就连傅作义的女儿傅冬菊,也是中共秘密安插在傅作义身边
期刊
叶卡捷琳娜二世(1729—1796),俄罗斯帝国女沙皇,一译喀德琳二世。1729年4月21日出生于普鲁士王国的奥得河畔什切青城,是北德意志一公爵之女,原名索非亚·奥古斯特。1745年8月与沙皇彼得三世结婚,改名为叶卡捷琳娜·阿历克赛耶芙娜。1762年6月28日在近卫军的支持下发动宫廷政变,废彼得三世自立。1763年改组中央政权,高度集中沙皇专制权力,大力发展军备和扩张,使俄罗斯跨进了世界列强行列。
期刊
我的祖屋与胡适的妻子江冬秀之故居——安徽省旌德县江村,距离不过十华里。抗日战争期间,我母亲在江村读中学,曾接触过江冬秀的家人,事后她告诉过我许多关于“胡、江”的婚缘轶事;最近,我回乡探亲,有机会听到本家叔伯叙述胡适与江冬秀夫妇的故事,闲暇之时还到了县里的有关部门,查阅一些胡适的相关资料,并有幸参观江村文史室,看到、听到乡亲们对胡适夫妇抗战期间“不辱使命、持节宣威”的评价,不禁睹物思人,尤其对胡适夫
期刊
在解放战争及新中国成立初期,被逮捕的国民党战犯,大部分是在战场上被解放军俘虏、由各部队所属的解放军官教导团(训练团)管理的,另有一部分是由地方公安部门逮捕、关押在公安系统的拘留所或监狱里。为了统一管理和加速战犯的改造,原由部队管理的国民党战犯,于1955年底前全部移交公安机关管理。  1956年3月14日,二届全国政协专门召开常委会议讨论和研究了如何处理在押的国内战犯问题。会上,全国政协主席周恩来
期刊
艰苦坚持  1935年早春时节,江西井冈山上的丛林枝头又泛起一层新绿,那嫣红的杜鹃和洁白的木兰,在习习春风中竞相怒放。这天,曙色初露,一株高大的青松下,立着一位中年军人,身材魁伟、气宇轩昂。他刚刚打完南路武当拳,又做了几次深呼吸,只觉筋骨舒畅,神清气爽,驰目远眺,放眼五哨。这时“登登登”,一个二十出头的青年人快步跑上前来报告道:“陈司令,部队给养日趋困难,昨天夜里奉命下山去搞武器弹药、油盐粮食的同
期刊
今年,广西政协建立广西政协文史馆并设立永久性的大型综合性展览——广西政协发展历程展,我作为总审稿人,对于每一个部分的重要人物,都作了深入研究。历程展的第八单元是尾厅,其中展出了广西籍的杰出政协委员、中国语言学大师王力。说到王力先生,从读小学开始,我就很崇拜这位自强不息、学贯古今、汇通中外的语言大师。为筹建展览,收集王力先生的文献、资料、证书和照片,2013年12月,我于北京出差之际,专程到了北京大
期刊
闻一多,原名闻家骅,又名多、亦多,字友三、友山,1899年11月24日诞生于湖北省浠水县巴河镇一个书香门第。  闻一多是我国现代著名的爱国诗人、文史学者、民主战士。其诗集《红烛》与《死水》,在“五四”以后的中国诗坛上占有重要地位。  1946年7月15日在云南昆明,闻一多愤怒揭露国民党的黑暗统治,作“最后一次讲演”,惨遭国民党特务杀害,以身殉难,年仅48岁。  1949年8月,毛泽东写道:“闻一多
期刊
最近,在“感动中国2013年度人物”颁奖典礼上,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的黄旭华榜上有名。今年87岁的黄旭华院士,在默默奋斗了近半个世纪后,首次进入公众视野。  他的事迹感动了中国,在中华大地上口口相传。  在战乱中成长  黄旭华,我国核潜艇研究设计专家,原籍广东省揭东县玉湖镇新寮村。1926年3月,黄旭华出生于广东省汕尾市。少年时期曾在聿怀中学读书,母校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38年抗战时
期刊
李振亚是我军解放战争中阵亡的最高级别将领之一,时任琼崖纵队第一副司令员。李振亚16岁投军,41岁牺牲,一生身经百战,参加过百色起义、龙州起义,中央苏区红军第二、三、四、五次反“围剿”,二万五千里长征中突破湘江、乌江,四渡赤水,攻占娄山关,抢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等著名战役;1936年10月随西路军西渡黄河,在英勇悲壮的西征中率部一路拼杀,与强敌殊死战斗,弹尽粮绝被俘后逃脱;抗日战争中,随叶剑英到南岳
期刊
说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许多军史爱好者能如数家珍地聊起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和政委邓小平的军旅辉煌,但对于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张际春,这位“刘伯承、邓小平同志的亲密战友和得力助手”,“我党我军最早的政治工作领导干部之一,具有丰富的政治工作经验,在毛主席、党中央领导下,为创建和加强我军政治工作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开国上将宋任穷语)的“第二野战军第三号人物”,许多人则不太了解。  “在毛主席的亲自引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