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上世纪40年代青霉素问世以来,很多抗生素在各种常见细菌性疾病的治疗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许多情况下,抗生素的功效可以说是神奇的,说它们“药到病除”、“起死回生”,一点也不算夸张。正因如此,抗生素就成了临床各科医师最常用的一类药物。几十年来,用抗生素救活的人不计其数。因此可以说,抗生素济世救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在少数情况下,抗生素也会杀人。特别应当警惕的是,对青霉素过敏的病人,在接受青霉素治疗时,可能发生过敏性休克而死亡。因此,在注射青霉素前必须先作皮肤过敏试验,反应阳性者禁用。上面所说的氯霉素引起的再生障碍性贫血,庆大霉素、多粘菌素、卡那霉素等引起的肾损害,也可达到致人死命的严重程度。抗生素还有一种“间接”杀人的方式,即通过引起“二重感染”而杀死病人。
原来,在正常人的肠道中,寄生着多种微生素的群体,称为“菌群”,“菌群”之间互相制约,维持着生态平衡的共生状态,谁也占不了优势,谁也不能脱离约束而无限制地生长繁殖,因而谁也起不了致病作用。大量、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如四环素类和氯霉素时,肠道内对这些抗生素“敏感”的“菌群”就被抑制,而“耐药”的“菌群”,则因为失去了"对手"的约束而大量繁殖,其结果就是“耐约菌”引起了“二重感染”。引起“二重感染”的“耐约菌”往往是一些真菌,亦称霉菌。这种霉菌感染,如不及时大力用抗真菌药物治疗,就有可能导致病人死亡。
所以对于抗生素必须合理使用,切勿滥用。该用的时候,选用要准确,剂量、用药的持续时间要恰当,要熟悉并密切注意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一经发现,就要立即停药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抗生素不是万能药,不要什么病都用抗生素;抗生素更非退烧药,不能一发烧,不问情由就先把抗生素用上。是否需要联合应用两种以上的抗生素,要经过周密的考虑。随便的、盲目的联合用药,有害无益。作为病家,也不要去向医生“点用”抗生素,不要以为药量愈大,品种愈多,效果就一定愈好。有时,会适得其反。
抗生素逐渐成为超级细菌的培养者。超级细菌,在这里指的是那些毒力很强而大多数高效抗生素又战胜不了的耐药细菌。人体被这种细菌感染后,医生往往束手无策。病人的结局自然也可想而知。当然,对这种细菌,除了法西斯分子外,大概没有人感兴趣,也不会有人喜欢去培养它。但遗憾的是,不少临床医生和病人却在无意中充当着超级细菌的培养者,成了"害人虫"的帮凶。
我们常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只要病人一到医院或诊所就医,不管有没有感染症状,医生动不动就上抗生素,甚至全然不顾抗生素的副作用,把抗生素当成预防和治疗感染的常规,一种无效另换一种,一种无效再加一种,不到“走投无路”时不作药敏试验。据统计,我国医疗机构抗生素的使用率已高达70%以上。同时,家庭中抗生素使用率也相当惊人,缺乏医学知识的群体对抗生素推崇备至,许多家庭长期备有各种抗生素,一有身体不适或头疼脑热,不管怎么样,先吃几粒抗生素再说。滥用抗生素已成为医疗行为中最普遍而害处最大的现象。
由于人们滥用抗生素,给细菌创造了与抗生素频繁接触的机会。在与抗生素的反复较量中,细菌逐渐熟悉了抗生素的特性,少数狡猾的细菌随机应变,发生了基因突变,它们有的构筑更强大的防御工事,阻止抗生素到达要害部位;有的改变自身结构,让抗生素与自己和平共处;有的则反作用于抗生素,使其结构发生改变,作用大大减弱。总之,在人们的精心培养下,发生基因突变的细菌在抗生素面前非但活了下来,而且肆无忌惮地发展并壮大,有些毒力很强且耐受大多数高效抗生素的超级细菌也因此产生了。超级细菌的出现,使曾经横扫细菌如卷席的众多高效抗生素黯然失色:氨苄青霉素几乎成了废品;先锋霉素和菌必治正在逐渐失效;泰能也有了战胜不了的对手......超级细菌的出现,使治疗二重感染和多重感染难上加难;使一些曾被有效制服的细菌感染性疾病卷土重来。不少患者因买不起或买不到高效抗生素而被迫中断治疗,离开人世。
由于人类在与细菌的"军备竞赛"中总是处于被动和落后的态势,当有朝一日人类研制的最强效的抗生素都因为超级细菌的存在而失效时,这个世界将会怎么样呢?笔者不是杞人忧天,也无心危言耸听,但如果人们仍继续滥用抗生素,尤其是仍继续滥用"高档"抗生素,那么总有一天,我们或者我们的子孙后代就要生活在一个瘟疫横行却无药可救的悲惨世界中!但愿这一天不会来临。
为了控制和消除滥用抗生素的恶果,卫生部2012年4月24日发布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确立了规范正确使用抗生素的具体要求,从行政层面提出了严格制约管理条款,为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了有力法律保障。
从技术层面要求合理使用抗生素,严格遵守以下原则:
1、首次服用两倍剂量。抗生素进入血液,要达到一定浓度后才能发挥抗菌作用,为了迅速使抗生素发挥作用,可以在首次服药时按常规剂量的两倍剂量服药,使药物的血浆内浓度快速升高,起到尽早抗菌效果。
2、严格掌握适应证,凡可用可不用者尽量不用;一种抗生素能奏效时,就不要同时用两种抗生素,以减少细菌接触药物(不对症药物)机会而产生耐药性;一种抗生素连续三天以上使用无效,即表明致病菌对该药可能已产生抗药性,应更换另一种敏感的抗生素或采取联合用药。
3、应避免长期用药。长期使用抗生素,容易引起人体正常菌群死亡。因为我们目前所用抗生素大多数为广谱型,在杀灭致病菌的同时,也可将体内对药物敏感的非致病菌杀死,因而可引起菌群失调症,发生继发感染,因此对于较严重的炎症,易采用大剂量短期静脉给药或联合用药,以减少长期用药。另外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和局部应用抗生素,也可引起菌群失调症的发生,应尽量避免。
4、联合用药时注意配伍禁忌。联合用药时存在抗生素之间或抗生素与其它药物之间的配伍禁忌,在不清楚使用方法前,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不可自行主张,以免发生毒副反应。
在少数情况下,抗生素也会杀人。特别应当警惕的是,对青霉素过敏的病人,在接受青霉素治疗时,可能发生过敏性休克而死亡。因此,在注射青霉素前必须先作皮肤过敏试验,反应阳性者禁用。上面所说的氯霉素引起的再生障碍性贫血,庆大霉素、多粘菌素、卡那霉素等引起的肾损害,也可达到致人死命的严重程度。抗生素还有一种“间接”杀人的方式,即通过引起“二重感染”而杀死病人。
原来,在正常人的肠道中,寄生着多种微生素的群体,称为“菌群”,“菌群”之间互相制约,维持着生态平衡的共生状态,谁也占不了优势,谁也不能脱离约束而无限制地生长繁殖,因而谁也起不了致病作用。大量、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如四环素类和氯霉素时,肠道内对这些抗生素“敏感”的“菌群”就被抑制,而“耐药”的“菌群”,则因为失去了"对手"的约束而大量繁殖,其结果就是“耐约菌”引起了“二重感染”。引起“二重感染”的“耐约菌”往往是一些真菌,亦称霉菌。这种霉菌感染,如不及时大力用抗真菌药物治疗,就有可能导致病人死亡。
所以对于抗生素必须合理使用,切勿滥用。该用的时候,选用要准确,剂量、用药的持续时间要恰当,要熟悉并密切注意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一经发现,就要立即停药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抗生素不是万能药,不要什么病都用抗生素;抗生素更非退烧药,不能一发烧,不问情由就先把抗生素用上。是否需要联合应用两种以上的抗生素,要经过周密的考虑。随便的、盲目的联合用药,有害无益。作为病家,也不要去向医生“点用”抗生素,不要以为药量愈大,品种愈多,效果就一定愈好。有时,会适得其反。
抗生素逐渐成为超级细菌的培养者。超级细菌,在这里指的是那些毒力很强而大多数高效抗生素又战胜不了的耐药细菌。人体被这种细菌感染后,医生往往束手无策。病人的结局自然也可想而知。当然,对这种细菌,除了法西斯分子外,大概没有人感兴趣,也不会有人喜欢去培养它。但遗憾的是,不少临床医生和病人却在无意中充当着超级细菌的培养者,成了"害人虫"的帮凶。
我们常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只要病人一到医院或诊所就医,不管有没有感染症状,医生动不动就上抗生素,甚至全然不顾抗生素的副作用,把抗生素当成预防和治疗感染的常规,一种无效另换一种,一种无效再加一种,不到“走投无路”时不作药敏试验。据统计,我国医疗机构抗生素的使用率已高达70%以上。同时,家庭中抗生素使用率也相当惊人,缺乏医学知识的群体对抗生素推崇备至,许多家庭长期备有各种抗生素,一有身体不适或头疼脑热,不管怎么样,先吃几粒抗生素再说。滥用抗生素已成为医疗行为中最普遍而害处最大的现象。
由于人们滥用抗生素,给细菌创造了与抗生素频繁接触的机会。在与抗生素的反复较量中,细菌逐渐熟悉了抗生素的特性,少数狡猾的细菌随机应变,发生了基因突变,它们有的构筑更强大的防御工事,阻止抗生素到达要害部位;有的改变自身结构,让抗生素与自己和平共处;有的则反作用于抗生素,使其结构发生改变,作用大大减弱。总之,在人们的精心培养下,发生基因突变的细菌在抗生素面前非但活了下来,而且肆无忌惮地发展并壮大,有些毒力很强且耐受大多数高效抗生素的超级细菌也因此产生了。超级细菌的出现,使曾经横扫细菌如卷席的众多高效抗生素黯然失色:氨苄青霉素几乎成了废品;先锋霉素和菌必治正在逐渐失效;泰能也有了战胜不了的对手......超级细菌的出现,使治疗二重感染和多重感染难上加难;使一些曾被有效制服的细菌感染性疾病卷土重来。不少患者因买不起或买不到高效抗生素而被迫中断治疗,离开人世。
由于人类在与细菌的"军备竞赛"中总是处于被动和落后的态势,当有朝一日人类研制的最强效的抗生素都因为超级细菌的存在而失效时,这个世界将会怎么样呢?笔者不是杞人忧天,也无心危言耸听,但如果人们仍继续滥用抗生素,尤其是仍继续滥用"高档"抗生素,那么总有一天,我们或者我们的子孙后代就要生活在一个瘟疫横行却无药可救的悲惨世界中!但愿这一天不会来临。
为了控制和消除滥用抗生素的恶果,卫生部2012年4月24日发布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确立了规范正确使用抗生素的具体要求,从行政层面提出了严格制约管理条款,为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了有力法律保障。
从技术层面要求合理使用抗生素,严格遵守以下原则:
1、首次服用两倍剂量。抗生素进入血液,要达到一定浓度后才能发挥抗菌作用,为了迅速使抗生素发挥作用,可以在首次服药时按常规剂量的两倍剂量服药,使药物的血浆内浓度快速升高,起到尽早抗菌效果。
2、严格掌握适应证,凡可用可不用者尽量不用;一种抗生素能奏效时,就不要同时用两种抗生素,以减少细菌接触药物(不对症药物)机会而产生耐药性;一种抗生素连续三天以上使用无效,即表明致病菌对该药可能已产生抗药性,应更换另一种敏感的抗生素或采取联合用药。
3、应避免长期用药。长期使用抗生素,容易引起人体正常菌群死亡。因为我们目前所用抗生素大多数为广谱型,在杀灭致病菌的同时,也可将体内对药物敏感的非致病菌杀死,因而可引起菌群失调症,发生继发感染,因此对于较严重的炎症,易采用大剂量短期静脉给药或联合用药,以减少长期用药。另外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和局部应用抗生素,也可引起菌群失调症的发生,应尽量避免。
4、联合用药时注意配伍禁忌。联合用药时存在抗生素之间或抗生素与其它药物之间的配伍禁忌,在不清楚使用方法前,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不可自行主张,以免发生毒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