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享电子年代

来源 :老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lch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是纸质年代的过来人,亲历了祖国从纸质年代到电子年代的巨变。我做梦也未曾想到的是,步入晚年还能搭上改革开放的末班车,享受到电子年代给生活带来的便捷和愉悦。
  退休前我对网络是比较抗拒的。我不上网、不聊QQ、不收发电子邮件,更不参与什么微博、微信互动,每天看看报纸和电视,听听广播,也能了解国内外大事和身边小事,觉得挺好。我所在的单位给我配电脑也被我婉言拒绝了。任尔在网上“海阔天空”,唯独我天马行空,独来独往,继续用纸“爬格子”,用信封邮寄稿件。
  退休后,我禁不住儿子的邀请,到广州从化随他定居。儿子催了我好几次,要给我扫“电脑盲”,并苦口婆心地劝我:“老爸,如今是电子年代,现代人必备的三要素(驾照、上网、英语),你一样也不会,真的要被这个时代淘汰了!”
  儿子的话一语中的。在从化,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被一位“伯乐”领导相中,聘请我到电视台上班,继续发挥余热。上班第一天,台长带着我在单位巡视了一圈。令我颇感惊讶的是:每个记者、编辑办公桌上都配了一台电脑,采、编、发稿全都电子化。台里分内、外两条网线,每人都应用自如。起初,我每天依然用笔在纸上“爬格子”,速度比较慢,编发稿件也不方便,不能与其他人的工作快速衔接,只好求人帮忙。今天找张三,明天找李四,时间久了,帮忙者也厌倦了:“对不起,我今天有采访任务。”“彭老师,我也要写稿,您找别人吧!”还有讲得更白的:“彭老师,我们台里200多号人,用纸写稿的人就数您一个了……”人家都这么说了,我实在不好意思再去求人帮忙了。
  不求人,只有靠自己。我得赶快扫“电脑盲”。于是我找了一个电脑高手,利用周末和节假日教我电脑速成,并学会了办公软件的一些基本操作。后来,台长专门给我配了一台新电脑。在同事的指点和帮助下,我很快就能轻松自如地操作键盘,打印、编排、转发、评审电视台的各种稿件和节目。欢乐在忙碌中蕴藏。看到自己亲手写好并打印给台领导的每星期达16张左右A4纸的评片报告、专题稿件时,我的心就像喝了蜜一样甜。电子年代的高科技不仅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小了劳动强度,而且节约了办公费用,降低了新闻成本,对我这一类从纸质岁月走过来的人而言的确是一种震撼和警醒。
  在广州生活了5年,我改变了许多传统的商业理念,也尽量会与时俱进。在大街上,有时等不到车,我用手机“摇摇招车”,一会车就来了,真是方便。儿媳用微信预订钟点工,写一条信息,附近的钟点工就来电话了,真是快捷。去年,在广州的秋交会上,我还看到了一款电子炒菜机,把菜和配料放进去,炒出来的菜尝起来还有滋有味呢。我外出旅游,儿子帮我在网上预订酒店、预订机票、预订旅行线路……我充分地享受这个电子年代带给我的快捷和便利。再看看大家热火朝天地满世界跑,步步都离不开电脑、离不开手机、离不开网络,离不开预订,我常常感叹:以后只能把自己交给网络,交给旅行社,交给移动、联通、电信……
  从纸质年代到电子年代,社会的发展变化令人震惊,我已深深爱上并乐于享受这个年代。
  责编/花语
其他文献
我有一个不是嫡亲却胜似嫡亲的小孙女——小名点点,今年7岁了,性格开朗,人见人爱。她是近房孙辈中我最喜欢的一个,常常给我带来欢乐。  点点3岁进幼儿园,因为话多、事多,有时还会给老师找点“麻烦”。吃饭或者吃点心、水果的时候,她会喊:“老师,我还要吃。”别的小孩不敢喊。因此,刚开始老师没有给她发小红花。点点看在眼里,想出了“歪主意”。她给她奶奶打电话:“奶奶,老师不给我戴小红花,我自己上去拿来戴上啦!
你有艾滋病吗?  那天下午,人事部经理Peter挺着他的大肚子来店里,先把领班叫去唧唧呱呱谈了半天。还不时地看我几眼。我做着手里的Bagel(美国的一种空心圆圈面包),心里打着小算盘:来这一个多月,虽然本小姐浪费了很多做错的Bagel,不过我是初学乍练啊,而且我现在做得也不错了,领班都说我学得快呢,不应该是我出问题了吧?  “Crystal(水晶),等你做完这个,来一下。”啊,真的冲我来的?心里“